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岁约阿希姆

万岁约阿希姆 第247章 战术革新(下)

万岁约阿希姆 天空之承 4143 2021-03-29 13:58

  

  

  

  在1914年夏天,经过充分动员的德*队编制齐整、装备充足,每个现役步兵师的战斗人数基本上都接近或超过2万人。正常情况下,每个德国步兵师由2个旅及若干营级直属单位组成,每个旅含2个团,每个团含4个营,每个营含4个连,每个连含2-3个排。一个满员的步兵营通常编有700-800名士兵,相应配备鲁格手枪、毛瑟步枪,一些精锐的步兵营还可能配发麦德森轻机枪或编配1-2个装备mg08水冷重机枪的机枪组。

  经过前期的战斗消耗,与友邻部队一道向威逼己方交通线的法*队发动反击时,奥特齐格中校指挥的步兵营战斗人员已不足600。德军第22步兵师此次共集结3个步兵营,并且得到1个77毫米野战炮连和1个重机枪连的支援,相较于战场对面那个在进攻中折损了大半人马的法军步兵团,德军一方在兵力上拥有相对优势,而野战炮火落于下风。

  若以双方之前的攻防效果推断,德军的进攻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可是,德军指挥官与对手一样,在这场战斗尘埃落定之前信心饱满,自以为胜券在握,因而义无反顾地发出了进攻指令。

  伴随着77毫米口径野战炮的隆隆轰响声,三个营逾两千名德军步兵穿过道路,进入了法军所在一侧的田野。尽管这一区域已处在法军野战炮兵的有效射程之内,或许是为了彰显军人的无畏气概,或许是在给自己打气壮胆,这些德国士兵一个个昂着头、挺着胸,与身边的同伴肩并着肩,这样的紧凑队形可并不比法国人明智。不过,对面炮响之后,德*官们开始号令自己的部队转为战斗冲锋队形在近些年的演习中,德军参谋部不仅意识到机枪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传统步兵集群在炮火和机枪面前的劣势,因而果断放弃了燧发枪时代的线型阵列,改为撒芝麻式的散兵队形。虽然没能一步到位地实现步兵战术革新,但相较于法国人的死板已经相当不错了。

  铺开散兵队形之后,这三个营的德军官兵依然以正常的行军速度稳步前进,法军炮兵每一发落正目标区域的炮弹都能够造成十数人的伤亡,而且法军75毫米野战速射炮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们能够打出每分钟12-15发的爆发射速,就杀伤力而言,一个拥有4门1897式野战炮的法国炮兵连只消10分钟就能够把一个暴露在开阔田野中的德国步兵团轰成渣。

  在法国东北部的蒙斯和桑布尔河地带,在阿登山区和马斯河区域,进攻中的德军部队已经多次尝到了法军野战速射炮的厉害,整营整团的崩溃并非个例,但节节胜利的形势蒙住了许多德军指挥官的双眼,他们还未真正意识到这种战术武器的致命之处。

  向前推进了大约五百米,三个德国步兵营已在敌方炮兵的轰击下阵亡了两三百人,因伤退出战斗的也大概是相同的数字,散布在田野中的“芝麻”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均匀,有的部队士兵与士兵的间隔依然靠得比较拢,有的则在敌方炮火的威慑下变得过于松散。望远镜中,夏树看到奥特齐格中校的营情况还算稳定,士兵们与同伴间的距离大致保持在五步左右临时传达的战术布置有这样的执行程度,官兵们的素养确实值得称道。

  视线前移,在丘陵与开阔田野的交界地带,千余名法军步兵正等着德国人进入枪弹射程。他们没有像德军步兵那样在防守中挖掘单兵掩体,倒不是因为他们对此全然无知,而是因为法军高层在战术上过分强调进攻,总觉得刺刀比什么都有用、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法军士兵在行军作战中通常是不携带军用铲的,而步枪和刺刀显然不能用来挖设作战工事。

  远远看去,那些法军步兵大致分成两排。前排匍匐在地,准备用卧姿射击;后排单膝及地,随时以蹲姿开火。十年前的沙俄战争,两年前的巴尔干战争,交战各方在战斗中皆在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战斗模式,但它本质上仍属于拿破仑时代。其实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变迁,枪械的射程、射速和精准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排枪射击固然能够对来犯之敌予以密集杀伤,却无法在敌方的进攻射击中有效保护己方官兵。

  目光暂时离开望远镜,夏树侧转过头,仅有的一辆胡伯特13型履带战车就停在不远处。

  “可以出发了吗?”他高声问道。

  担任车长的海军一等兵站在车旁,他很干脆地回答:“随时候命。”

  夏树竖起拇指道:“出发!”

  三名乘员立即钻进车舱,战车旋即响起了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盛夏酷暑,无需热车,驾驶员似乎有点小激动,战车起步有些猛,只见它突然往前一颤,咕隆咕隆地发出一阵异响,好在这无伤大局,稍稍调整之后,战车稳速前行,跑出了一段距离才开始加速。尽管这个初级型号的战车不够霸气威武,越野时速也只有可怜的十几公里,还不及马匹跑得快,但看着它滚动的履带扬起尘土,听着独特的金属摩擦声,夏树深感自豪,他知道未来会有那么一天,喷涂铁十字徽标的战车会变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碾过阻挡在这个帝国身前的一切障碍。

  当这辆形单影只的履带战车以大约两倍于步行的速度驶向法军阵地,三个德军步兵营已经越过了法军尸骸最密集之处,这些戴着尖顶头盔的德国士兵们无视不断落下的炮弹,他们始终保持着稳健的行军步速,就算身边的同伴倒下了,也很少会有人回头看上一眼,这种傲然无畏的气质从燧发枪时代延续至此,已近终点。

  夏树的目光重新回到望远镜前,视线中,处在进攻部队右侧的奥特齐格营已经分成了四个很明显的梯队,每个梯队是一个步兵连,而每个步兵连所属的步兵排也相互拉开了一定的间隔。虽然存在这样的间隔,奥特齐格营看起来并不比友邻的两个营松散,在夏树眼里,这样的进攻队形显然要比“均匀撒芝麻”更加有序。

  越过战场中央,德军步兵逐渐接近法军的枪弹射程。在先前的进攻作战中,法军没有投入机枪,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配备机枪。一战爆发时,法*队已大量装备本国研制生产的哈奇开斯气冷重机枪,它们的装备数量不及德军的mg08,但战斗性能是毫不逊色的,只不过法军高层将这种优秀的作战装备与重型火炮一并列作防御武器,而不是像75毫米野战速射炮那样支援进攻。

  以夏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估计,此时德军进攻部队的有生力量还有大约1200人,因为德军的野战炮兵也杀伤了一些法军步兵,进攻一方仍在人数上保持着微弱的优势,但以进攻和防御的不同性质,这样的优势很难转化成为胜利。如果眼前这支法*队决意坚守到底,德军部队可能无法攻下法军阵地,更别说逐退法军炮兵了。

  历史上的一战西线就是在这种你攻不过来、我打不过去的纠缠对峙中熬了四年,直到同盟国因为资源不济而轰然倒下。

  夏树把一半的希望寄托在那辆单骑突击的履带战车上,另一半寄托于使用新战术的奥特齐格营。

  不等德军部队完全进入射程,法军步兵争先恐后地开火了。无烟火药并不是真的完全没有硝烟,法国人的战线上顿时烟团点点、连点成片,而且不出意外地响起了机枪的嘶吼声。紧接着,法军阵地后方沉寂了片刻的炮声又重新响起,只见那四门一直隐藏在山丘后面的75毫米野战速射炮出现在了山丘上,它们压低炮口,以榴霰弹猛轰德军步兵。在燧发枪时代,使用榴霰弹的火炮发挥着类似机枪的作用,对有效射程内的敌方步兵一扫就是一片,而技术的进步使得新式火炮使用新式榴霰弹的威力数倍于前,纵使德军步兵分散了队形,一炮轰过去少不了有十几二十人的伤亡,德军战斗人员的减损速度由此陡增。

  在进入枪弹射程之前,使用旧战术的两个德国步兵营已经加快了进攻节奏,军官们拿着手枪,士兵们端着步枪,以训练有素的步调跑步向前。一开始是小跑,等到密集枪弹迎面而来,前排士兵不断有人中弹倒下,余下的士兵便在胜利和求生的双重*驱使下快跑起来,并在奔跑中开火射击也有人短暂地停下脚步瞄准射击,但总体而言,前进的压制火力非常有限。

  未经训练而仓促使用新的战术,奥特齐格的步兵营这时候显得有些混乱,战场上随时面临死亡的压力让许多士兵忘记了战前的部署,一股脑地向前冲,不少军官也在这个时候显得茫然无措,幸好这些人并不占多数。进入法军枪弹射程之后,四个步兵连开始交替前进,各排之间也放弃了齐头并进的队形转而相互掩护,这样一来,奥特齐格营的整体推进速度虽然比另外两个营慢一些,却能够在法军战线前方组织起较为有效的射击,随着两挺mg-08相继投入战斗,正对面的法军火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此消彼长,奥特齐格营的进攻阻力不断减小,步兵们看到敌方战线已在眼前,终于在一阵尖锐哨声的带动下发出冲锋的怒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