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九叔

96|第九十六章

九叔 子醉今迷 8843 2021-03-29 13:22

   此为晋江的防盗随机章节,看不到内容的妹纸请等等再看哈~么么哒九爷在闵家一向独来独往, 与家人并不热络。除了他身边伺候的那几个人外, 甚少见他搭理谁。

   往常时候若是不小心遇到了, 九爷虽偶尔会和她说上一两句话, 却也真的只有一两句话而已。

   ……

   夜空上, 一轮弯月。

   院中, 一个人, 几坛酒。

   瑟瑟秋风中,那高大的身影清冷孤绝。陪伴他的只有月光、酒声、酒香。再无其他。

   君兰看到这一幕,不知怎地,竟是忘记了刚才那一瞬的惧怕,不由自主就向前走去。

   寒光闪过,颈上骤然发凉。利刃冰冷的侧边抵住了她喉咙。

   “不要命了!”

   低声怒喝在耳边响起。

   君兰心中一凛, 眼睛动了动, 方才发现不知何时身侧已然多了一人。

   长明手持短匕目露寒光, “没听见九爷的话么?赶紧滚!莫要弄脏了这儿!”

   颈上传来的冷意让君兰皮肤发紧。

   她稳了稳心神, 认出这是跟在九爷身边的人之一。那几个人既是九爷身边的侍卫, 却也有官职在身。莫说是她了,就算是在礼部任职的闵五老爷, 也奈何不了他们。

   不过以往的时候君兰只是听人抱怨过, 她并未发现这些人原来真的这么凶狠。

   匕首冰凉稍宽的侧边越挨越紧。再往里陷的话, 它锋利的刃就能割到她的肌肤了。

   君兰身子一动也不敢动,只转眸再看了院中那抹身影一眼,便轻声道:“我走。”

   长明手腕翻转收起了短匕。

   刚一得到自由, 君兰转身就跑。离出十几丈远了方才停住,心犹在砰砰直跳。

   ……刚刚那种离死亡只有一线之隔的感觉真不好过。

   青草院她怕是回不去了,往后她需得远着点这里,再想办法把玉帘和顾妈妈安顿好才行。

   *

   回到芙蓉院的时候,丫鬟婆子正在门口焦急地等着。

   “姑娘去哪儿了?”为首的大丫鬟红梅道:“夫人正找您呢!婢子们寻了好久都寻不到您。”

   “我不过是在附近散步而已,许是走岔路了。”君兰避而不答,边往里行边问:“夫人找我什么事儿?”

   “好像是为了过几天大老太爷做寿的事情。具体的婢子也不清楚。”

   君兰点点头,忍不住朝青草院的方向遥望了一眼,这才稳住心绪快步朝屋里走去。

   高氏正在屋子里吩咐丫鬟收整物品,看到君兰就扬手招呼她:“兰儿过来。娘有话问你。”

   君兰在她身前三尺处停住,“您请说。”

   高氏把丫鬟们都遣了出去,只留下王妈妈在旁伺候,方道:“我问你,你给大老太爷准备了什么寿礼?”

   简短一句话让君兰有些措手不及。

   她倒是知道大老太爷做寿之事,可“君兰”到底准备了什么,她哪里知晓?

   更何况这些年来她并未参加过荷花巷那边的宴席,所以并不会对此多做了解。

   君兰回忆了下刚刚进屋时瞧见了哪些人,而后侧首去看站在她左后方的李妈妈。

   李妈妈是在八姑娘身边伺候的,早已经习惯了在姑娘出状况时过来打圆场。于是朝高氏福了福身道:“姑娘原想着送亲手绣的绣品,怕自己绣的不好,就打算送大字。可写了好些天了都没找出最满意的来,所以姑娘最近正在苦练书法。”

   高氏听后,佯怒地点了下君兰的额。

   “还想糊弄我?”她笑道:“忘记了就直说忘记了,和娘还这么客套作甚?”她拉着君兰走到博古架旁,“我就知道你这丫头不会上心,这不,给你准备好了。”

   君兰不习惯和人这样亲近,猝不及防下额头被点已经是极限,再被这样拉着走,当真有些不舒坦。故而高氏一松开手她就不动声色地往侧边挪了挪。

   高氏只当孩子在和她赌气呢,笑着斜睨了女儿一眼,抬手从博古架上拿下了个红漆木匣子,打开来给君兰看,“你瞧这玉摆件如何?”

   那是个约莫手掌大小的玉石骏马,一看就价值不菲。

   “我新买来的,家里人都没见过。到了后日,你把这个给大老太爷送去,”高氏把匣子合上盖子给君兰,“当做你送的寿礼,就说是你亲自挑选的。”

   君兰有些犹豫。

   高氏为了劝她顿时念叨开来:“这玉石成色还不错,还有这雕工,更是精细。先前我想不好送什么妥当,后来见了这马啊,一下子相中了……哎,就它了,别的东西我看也不合适。我给你看看拿个什么样的匣子好。要不然,就现在这匣子?”

   君兰还在认真思量。听高氏说贺礼的时候,她心里忽地冒出个念头,想借这个机会把玉帘和顾妈妈调到自己身边伺候。

   “您不用忙了。我想,东西不如由我自己来准备。”君兰道:“这个一看就不是我准备的,我那里也有不少东西,新奇又不名贵。我送给他老人家那样的贺礼才更合适。”

   高氏上下打量着她,“先前还说没准备。怎地这个时候又说有了?”

   君兰道:“原本也有这个,只不过先前没想好合适不合适,就没和您说。现在想想,我还是送自己提前准备的为好。”

   “哦?”高氏笑问:“什么东西?”

   “前段时间买的一枚印鉴。”

   高氏不乐意了,“印鉴有甚稀奇?到处都是。还稀罕你这一个不成。”

   君兰道:“这枚和旁的不一样,外头等闲买不到,我也是机缘巧合才得着。您放心就是了。”

   高氏用手去戳她额头。君兰不着痕迹地稍微侧了侧身避开。

   高氏倒也没在意,只笑道:“你这丫头,满脑子的古怪主意。不如这样,你先把东西拿来给我瞧瞧。倘若合适,就用你的。若不合适,还用我这一个。如何?”

   荷花巷的老太爷做寿可是大事,两边闵家的人都要齐聚在一起。如果孩子送的贺礼拿不出手,她们夫妻俩也要跟着脸上无光。

   君兰对自己将要拿出的东西很有信心,颔首道:“好。”

   看她信心满满的样子,高氏笑了,“我们家的野丫头到底懂事了。”收了话后,她微不可闻地轻叹了声,向王妈妈瞥了一眼。

   王妈妈知晓夫人这是响起了早晨那一桩事。她明白,夫人的意思是姑娘早晨经历了大波折,所以现下变得懂事起来。

   她有心让夫人不要再想那事儿了,遂道:“不知这一次的寿宴,九爷会不会来。”

   不出所料,听她提起闵家这位最权贵的人后,高氏面上神色顿时变了。

   “九爷?”高氏道:“他到底去不去,我也没个准数。不过大老太爷待他不薄,以往做寿的时候他但凡在京就都会去。今年……”

   高氏想到闵九爷那镇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做派,平常在家等闲也见不着他几次。便扭头问王妈妈,“九爷今儿到底回来了没?”

   “许是没回罢。”王妈妈答:“听老夫人院子里的人说,九爷好似奉旨出京办事,莫说今晚了,就连明天、后天,都不一定赶得回来。”

   高氏松了口气,“人不在京的话就没辙了,可能会只送一份贺礼去。”

   君兰想到青草院的那个高大身影,抿了抿唇,没吱声。

   *

   出了高氏的屋子后,李妈妈着急得不行,在君兰身边不住说道:“姑娘何必拒绝夫人的好意?您准备的东西,哪里有夫人准备的妥帖?与其到时候找不出东西来,倒不如现在回去和夫人好好说说。姑娘若拉不下这个脸回去,就让我回去好了――”

   “李妈妈。”君兰出言打断了她。

   李妈妈望过来。

   君兰面容平静地看着她,“这是我的决定,你听我吩咐照做就是。”

   李妈妈抬头仔细看了她几眼,方才低声道:“是。”

   “你去把以前在表姑娘身边伺候的顾妈妈和玉帘寻来。我有话要问她们两个。”

   君兰很担心玉帘和顾妈妈。当时她们两个在转角处站着,而青草院又被九爷给霸占了不准入过去。那样的话也不知她俩晚上有没有去处落脚。

   倒不如借了问话的机会让她们过来一趟。如果顺利的话,能够顺便安顿好二人另外的住处。

   为免李妈妈自作主张,君兰又叮嘱道:“这事儿很重要,与我将要送出的贺礼有关系。”

   这话成功地堵住了李妈妈后面那些没来得及说的劝解之言。最后,她只能躬身答了声“是”,疾步出院子去寻人。

   君兰便慢慢往西厢房走。

   其实她之所以对那个印鉴那么有信心,是因为那物是由她亲手悄悄刻的。

   她私下里学篆刻已经有好多年了。认真算来,她之所以技艺那么好,还和闵九爷多多少少有点关系。

   那时她还小,寄居在此身边也没甚好玩的东西,所以没事的时候便时常拿了石头用小钝刀一点点划着玩。

   九爷碰到一回后,第二次再偶遇,就丢给她一本书,说是在街边的摊子上顺手买的。留着也是无用,不如她拿去玩。

   她翻开来看,那书正是讲篆刻的,不知不觉就入了迷。

   再后来,长灯避开旁人给她送去了一箱东西,说九爷院子里正处理不要的物品,多了这么一堆石头,又没用又碍事。本打算丢到府外的土坡上,她如果要留给她了。

   君兰见那些石头刚好适合刻篆刻,欣喜不已,谢过长灯后就留了下来。

   许是长灯把这事儿和其他几人讲了,陆陆续续的,九爷院子里再有不要的石头,长明长宁他们也会时不时地偷偷拿些来给她。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动手不动口的脾气。撂下东西就走,连话都懒得说一句。

   想到这儿,君兰脚步猛地一顿。

   ……原先她总觉得自己和九爷似陌路人一般,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现在仔细想想,好像,她与他之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联系的。

   柜子里原本的衣裳都颜色浓艳,甚少素淡。偶有几件也都旧了,只一件可身的还是两天前发生溺水事件后她刚穿过的。原本想要搭配耳上羊脂玉坠,现在看来好似不太容易。

   高氏看她在柜子前踌躇不止,探身过来瞧,“何必这样为难?挑一件好看的就是。小姑娘家,穿什么都漂亮。再说了,今天是好日子,鲜艳点好。”

   君兰笑笑,选了件缂丝百花长裙,外穿银红色缠枝纹对襟褙子。

   高氏上下打量着,觉得女儿愈发明艳漂亮,满意极了,带着她往老夫人那儿去。

   两人来到恒春院的时候,三房人已经到了,就连住在外院的闵书钰也已经在屋里等着。

   君兰特意看了闵萱和闵菱姐妹俩的腕间。果然都带着昨儿老夫人给的翡翠镯子。

   见到母女俩过来,闵老夫人唇角的弧度绷紧了些。

   她这两天让人查过。芙蓉院的李妈妈曾漏了些口风出来,说表姑娘出事的那天早晨,八姑娘其实早早地就起来了,而且也去过小花园……

   想到今日贵客会到,闵老夫人终是不愿这个时候生出事端。

   更何况,兰姐儿是闵家的孩子里容貌最出众的一个。即便是在整个京城,兰姐儿的相貌都是数一数二的好。

   闵老夫人语气平静地道:“好了,人齐了,赶紧去罢。”

   三房人当先跟着老夫人出了屋子。

   闵书钰眉眼弯弯地对着君兰笑,“原先不觉得,今儿一瞧,你倒是还有几分好看。”

   “省着点儿话罢。”高氏心疼地给儿子抚了抚衣裳上的褶皱,“要不是你九叔,昨儿你怕是要被打死了。”

   前一天晚上闵广正归家,知晓闵书钰逃回来了,拿着棍子就要揍死他。

   闵书钰哪里是肯乖乖就范的脾气?自然要逃。

   父子俩你追我赶的时候,闵九爷刚好经过,驻足片刻后只丢下了一句话。

   “这两日府里的事情已然够多了。”

   闵广正想到表姑娘刚刚故去,他这边还嚷嚷着“打死你个不孝子”,思量了下着实有些不妥,这才作罢。

   这趟过去,基本上就是老夫人和两位夫人带着姑娘们,再加上闵书铂和闵书钰。

   老爷们已经去了衙门,三房的六少爷闵书铖尚在书院读书,午宴时候到不了,只能晚宴时候赶回来参加。

   闵书铂年纪小,每日里去荷花巷跟着年纪相仿的堂兄弟一起读书。今日荷花巷有寿宴,先生给他们了假期。

   至于闵书钰,闵广正再气他,却也怕他被书院除名。因此帮他给书院告了假,说是病了,晚两日再去。走前闵广正还特意吩咐他,在荷花巷时不准乱跑。免得“病人参宴”的事儿被人说到书院先生们的跟前。

   *

   荷花巷今日热闹得很。这边人口兴旺,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玩作一团,看到长辈过来,笑嘻嘻地讨要糖果吃。

   大老太爷的夫人已经去世。因着年纪大了,大老太爷并未再续弦,府里大小事情都交给了二夫人管着。

   之所以管家权不在大夫人手中,是因早些年大老爷战场身亡。大夫人自此心愈发沉静,甚少去管杂事。

   听闻梨花巷的人到了,二夫人陈氏赶忙亲自迎过来,“可是好些天没见到老夫人了,快请进快请进。”

   因着荷花巷的大老夫人已故,京城闵家只还一位老夫人在,久而久之就也都直接这样叫着。

   陈氏是个爽利的性子,边说边扶着闵老夫人往里走,不过三两句话,就把老夫人逗笑了。她吩咐了身边的妈妈好生照顾老夫人,这才脚步匆匆去招待其他宾客。

   闵老夫人问那位妈妈:“听闻远宁侯夫人今儿会来,是吗?”

   “是。”妈妈笑道:“先前想着侯府身份尊贵,并未下帖子相邀。还是侯爷主动问过了六老爷,确认了老太爷做寿的日子。没多久侯府送信来说,今儿侯夫人会带着乡君一同过来。”

   闵老夫人轻点了下头,这便说起了旁的。

   闵萱想要凑到君兰身边来和她玩。君兰记得闵萱说要在荷花巷找个人捉弄的事儿,不动声色避开了她,反倒是去到了闵菱身边挨着。

   闵萱有点怕自己胞姐,见君兰黏着闵菱不肯走,她也只能干瞪眼,不敢在闵菱跟前嘀咕捉弄人的事情。

   高氏她们都在老夫人的身边,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那位荷花巷的妈妈都看得见。

   君兰对荷花巷这边的情况不熟悉,现在问高氏是不可能了,看闵菱目视前方没有赶她离开的意思,就轻声问道:“七姐姐可知道这位侯夫人是怎么回事?”

   闵菱没料到君兰会主动问她,说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闻当年大伯父在战场战亡是为了救一位侯爷逃离敌阵。想必就是这位远宁侯了。”

   君兰恍然大悟,怪道侯府这样主动来问老太爷的寿辰。

   “多谢姐姐。”君兰道:“若非姐姐和我说,说不定到时候我就会做错事说错话。”

   闵菱侧首看了她一眼,斟酌了下道:“其实侯府看重的是荷花巷这边。我们到时候依着礼数来就行,别的不用多管。”

   君兰有些意外闵菱会这样和她说。很显然,闵菱也察觉了老夫人另有意图所以特意这样叮嘱她。

   君兰再次道谢。

   闵菱就朝她笑了下。

   *

   听闻梨花巷的孩子们都到了,闵老太爷高兴至极,不等众人去见他,他当先乐呵呵地来了花厅。

   “哟,几天不见,孩子们都长高了。”闵老太爷身体微胖须发皆白,和善地笑看着大家,“来来,给祖父瞧瞧,今儿都带了什么好东西来。”

   少年们去了外院不在花厅中,现下只女眷在。

   闵萱笑对闵老太爷道:“大爷爷,您就想着问我们要好东西。不知道您给我们准备了什么?”

   她嘴甜,惯能哄得老人家开心。

   闵老太爷道:“我啊,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好玩的。怎么样?”

   闵萱露出欣喜表情:“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闵老太爷哈哈大笑。

   孩子们见状依次呈上贺礼。

   闵萱给老太爷的是一个玉雕雄鹰,闵菱送的是自己绣地一副寿星图。到了君兰的时候,便把那方寿山石印鉴捧了过去。

   “不错,不错。”闵老太爷赞道:“这寿山石选的好,漂亮。这雕工也不错。兰丫头有心了。”

   话音刚落,外头丫鬟禀道:“老太爷,侯夫人刚刚进府。”

   听闻这话,闵老夫人暗松了口气。正打算和老太爷说声后亲自迎出去,却听丫鬟继续禀道:“九爷也来了,现在已经进了院子,还、还带了好几位大人。”

   九爷居然带人来了?到这女眷聚集的后宅?

   所有人都诧异不已。

   就算闵九爷会来给大老太爷贺寿,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法子。

   大家都暗自疑惑着,唯有闵老夫人想到了自己曾查到的那一丁半点儿讯息,脸色微变。

   “兰姐儿到祖母这边来。”闵老夫人急急唤道。

   可是已经晚了。

   “且慢。”

   高大身影跨进屋中。清冷的视线在屋内扫过,闵清则望向屋中那个刚呈上贺礼还来不及去到旁边位置的少女,居高临下冷冷地看着她。而后手指轻扬,“拿下她。”

   “你敢!”闵老夫人扬声呵斥:“今日是大老太爷寿宴!”

   闵清则朝正中老太爷躬身道:“实在抱歉。我晚些来给您赔罪。”说罢,他眸色忽变,煞气显现,“把人拿下!”

   长灯他们肃容应声,抬手就要去扣君兰。

   君兰连连退后,“你做什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