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美华人,就不看美剧,就追着国内电视剧看,看的津津有味。
甚至不少美国人都在看,有闲的蛋疼的把国内电视剧翻译成了英语,挂在视频网上,美国人真就当美剧看的。
中国电视剧一看能连续看好多集,不是季。看惯了中国电视剧,美国人再看美剧都着急!
中国电视剧很牛逼的,制作总量与长度都是世界第一,人海战术,迟早轰死世界。
中国国家与地方电视台的实力增长很猛,网络渠道制作与买播放权的费用也是几何级的朝上翻。
美国电影电视制片方,为了把节目卖到中国,中国元素会越来越高的。好莱坞的电影演员与美剧中的电视演员,会越来越多的到中国走穴的。
这是趋势,是一定的!
所以,荣克并不拒绝有个熟悉中国关系网的中国总代理。是熟悉中国关系网,不是熟悉中国市场。
市场是创造出来的,不用熟悉,娱乐圈就是一张网,有网自然有市场。
所以,荣克并没有拒绝聂海,他们是彼此需要的关系。
而且,荣克挺欣赏聂海的。
因为聂海把他坑了。
央视根本没有开发深夜时段的计划,没有《面对面》这个栏目。
栏目都没有,更不可能邀请荣克做什么第一期嘉宾了。
聂海嘴里的央视欲开发深夜时段,要学习美国脱口秀开设《面对面》,要邀请荣克做第一期嘉宾等等,全是扯淡。
荣克是被央视五个摄像组,围着全世界乱窜,拍了两个月还没拍完的职业精神给弄迷糊了。
然后,才发现不对劲的。
他开始对这种一个访谈的事没多想,就是让秘书室配合下实地拍摄就完了,然后拍起来就没完了。
荣克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聂海正巧又堵上他了。他却没问聂海在搞什么飞机,而是让人查查怎么回事。
然后,一拿到调查结果,荣克就笑了。
他还是没问火耗子一样有空就朝他身边蹿的聂海,聂海也一直没主动交代问题,全当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就这么一直拍了俩个多月。
都快把这事忘了的荣克,在又一次发现身边多出来个多余人物的时候,忽然来了兴趣,让聂海把他的五分钟片花拿来看看。
于是,荣克收到了五分钟的片花。
就是从这个五分钟片花事件,荣克才对聂海有点欣赏起来的。
这五分钟片花,要走的是聂海的关系,却也是他与央视的生意。
聂海办的事,与当年牟其中所谓的“用罐头换飞机”,在运作上是大同小异的。
只不过这是一套循环回路的玩法,不是字面上那么简单,一般人是绝对玩不转的。
这个“罐头换飞机”背后,是赊销积压货,用八百车皮轻工业品拿下与苏联交换积压飞机的意向合同,再把意向合同拍给国内银行拿出贷款,再把换回来的苏联飞机租赁出去,用租金再还银行贷款。
对国内来讲,轻工业产品是积压货,急缺客机。对苏联来讲,图154是积压货,急缺罐头!
可在当时的条件下,苏联计划经济的贸易卢布与流通卢布倒挂,中国的调拨与计划外同样是双轨制,苏中两国的物价混乱,卢布与人民币都是心电图。
需求要对接,货币风险要对冲,商机到处都是,从来不缺机会,自古缺的都是会抓机会的人。
积压货,指向性一变,就会变成资本,积压货同样是千里马,只不过暂时处于沉淀状态。积压货需要的不是嫌弃,不是减价大处理,它需要的是伯乐,需要的是可以驾驭千里马的人!
缺的,就是那个可以盘活中国与苏联两国沉淀资本的中间人。牟老师,就是这个资本掮客,俗称“国际倒爷”,人杰!
聂海的运作,与牟老师的无中生有,是不同方法的同一个原理!
央视从来没有什么开发深夜时段的见鬼想法,没有筹备什么《面对面》栏目。
但是,聂海可以让它有。
因为荣克把聂海的玩笑当真了,那聂海就必须让这事真到假时假亦真!
聂海不是用个人关系切入,或是不愿让荣克“雏鹰单飞”的希翼落空,或是源于自己的骄傲。
总之,他是刻意以商业运作的手法,而不是关系那套,来办这个事的。
这也是荣克为何开始欣赏这个小蚂蚱的原因。
聂海先是以一个制作公司为主体,与央视谈判,要卖给央视一个节目,叫《面对面》。
采取的就是《奥普拉脱口秀》与美剧的单独制作推销方法,外部独立制作,央视不用管,只把央视当做一间超市,卖的不好可以下架。
央视很痛快的答应了。
这里面有关系的因素,这是肯定的。但那只是个杆儿,让聂海有私人谈话的资格。央视之所以答应的痛快,是聂海也玩了一把包税制。
电视台砍电视剧表面是因为收视率不好,但那是表象,实际上是因为收视率不好导致的广告卖不上价。
收视率,口碑,火不火,受不受欢迎什么的都是现象,是事物演进的过程,最终目的是钞票。
聂海卖的不是《面对面》这个节目,他卖的是个篮子,里面冠名权,赞助权一类的全打包了。
他在卖篮子的时候,冠名,赞助什么的已经全部卖出去了。央视只要一播就盈利了,没有亏的可能。
那央视怎么可能答应的不痛快?
这就是一人吃,与一群人吃,生意与利益共同体的不同。
以聂海的关系,他出山拉赞助,那赞助根本不用拉,放出个风声,四面八方的赞就来了。
但聂海要的不是利润,而是把利润朝央视一推,问:“能不能给我个机会?”
央视马上答:“没问题。”
聂海的关系为什么能量那么大,就是聂海找关系的时候,不是为关系带来麻烦,而是带来利益。
这关系怎么会不希望他找,怎么能不越来越好,关系的能量怎么可能不越来越大?
圈子,实际就具备利益共同体的一定特征。圈子里的大拿与达人,要掌握康采恩利益共同体的原则,比一般人要快的多。
荣克肯定是名师啊,再谦虚也是名师啊,把架构一解析,稍加点拨,聂海就能领悟了。真就能从架构上看问题,以利益共同体的原则运作事情了。
这事就运作的非常漂亮。
而且,聂海真就当仁不让了。以利益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协议上是单独制作,实际上是引入了央视的制作团队。
口头上是对荣克做一期采访,实际这两个多月,五个联合摄制组,把帝国财团下辖的总裁与首席执行官级别的方面大将采访了个遍。
因为机会难得!
“介绍信”是SP秘书室负责出具的,老板当初只是说配合一下摄制组实地拍摄,那秘书室就配合呗。
可这个“配合”的边际在哪里?
老板忍者似的一冒烟就不知道蹿哪了,事事请示是不可能的。一个财团领袖的日程表中,像是底特律全城改造那样的超级项目都是小事,一个配合采访的事都请示来请示去,那不找死呢么?
况且,老板最看不起没担当的人,错了是勇于任事的凭证,不怕下克上,不怕闯祸,最讨厌下属踢皮球推诿请示。
SP秘书室里都是最了解老板脾气的人,没人想找不痛快,尽管对于聂海的摄制组要求挺多比较奇怪,还是能给予方便就给予方便了。
老板都接受专访了,侧面采访一下财团旗下的一帮总裁又怎么了?
对各公司的一般雇员来讲,总裁是高高在上的。可对SP秘书室来讲,秘书室就是负责吩咐各大总裁,执行老板决策的大喇叭啊。发号施令惯了,根本不把什么总裁首席执行官的当回事。
天幕,魔方兔子,美洲豹,SP生态,仙女飞船,迪士尼等公司的总裁与首席执行官们,与秘书室的看法一样啊。
老板让配合拍摄,那人家摄制组要对他们进行专访,收集下侧面素材,很正常啊。
于是,稀里糊涂的,SP秘书室也好,一堆世界级的人精也罢,都被“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聂海,全给涮了。
央视确实是挺重视的,实际上荣克就没有接受过任何一次媒体专访,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如此。
他要想上《时代》美国封面早上了,但根本不接受时代专访。
他在国内的唯一采访画面,就是当年鸟城联合执法大队突袭南风造船厂,他装天才式神经病那次,以一个吸血鬼造型上了次镜。
那还是现场摄像临时的采访。
其他就没有了,包括美国在硅谷阐述“世界技术交易所”架构,底特律大学球场提及“底特律改造”等,都是与特定对象交流时的侧面拍摄。
就连魔方兔子宣战麦当劳,记者怀疑他不是中国人,堵他的那次,也都是临时参访性质。
真正的专访,是从来没有过的。
央视《面对面》,一个所谓的深夜脱口秀节目,反而是他第一次正式接受媒体的专访请求,结果还他妈是个乌龙。
他答应《面对面》记者专访的时候,《面对面》还没有呢。
非但是荣克,除了帝国财团旗下的推特,奈飞,迪士尼等由于涉及大众娱乐,总裁与首席执行官等出境比较多外。
其余别说是大毒蛇系统公司,红旗公司这样的反动公司,与工业金融相关的公司高管,也是很少,甚至几乎从来不在媒体露面的,从来不接受什么媒体专访与演讲邀请。
几乎与荣克一个做派。
这下可好,一根鸡毛摇一摇,反倒全让催眠了,一个个稀里糊涂就配合拍摄了。
荣克没有主动叫破这事,就是想看看这小子能做到什么地步。
因为“鸡毛当令箭”这事没完,聂海并不以SP为满足。
这小子顺着帝国财团的脉络,直接摸上三菱三和,三井住友,加利福尼亚等财团,三星,索尼等公司了,连带与这些财团交集很深的日韩美欧的政界大咖,全是需要侧面采访的对象。
列士敦士登亲王一家,已经稀里糊涂的接受完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了。老亲王还很客气,专门打电话向荣克道谢,感谢他在家乡人民面前,为列士敦士登王室打广告,问他要不要勋章。
荣克不要,让亲王早点洗洗睡吧,很郁闷的把电话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