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朝工科生

唐朝工科生 第十七章 少年立论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5156 2021-03-29 12:46

  

  

  

  很多事情抽丝剥茧一看,才会后知后觉吓出一身冷汗。

  孙伏伽从来没有低估过长孙无忌,但同样的,他不认为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师弟张德有什么好办法。

  拼寿命拼不过,拼实力也拼不过。

  但孙伏伽这时候却反应过来,长孙无忌这老阴货,怕不是琢磨的是几代人的事情。

  当年有田氏代齐,难道将来江南的长孙就没机会替代了张孙?

  更何况,孙伏伽也是三朝元老,是见识过“劣币驱逐良币”的。自家师弟看似铁石心肠,却也当得上一片公心。

  那些个徒子徒孙长大成年之后,又有几个是秉承公心,不忘初心的?

  武汉的学堂,难道是少了《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吗?并没有吧。

  是学校里的先生,只有教没有育?也并没有。

  孙状头很清楚,这无非就是人性使然。

  “义利之辩”过去才多少年?横竖加起来二十年都没有,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不过是献身你去,好处我来,人人如此,人人如虫,如吸血蛲虫,和那些个曾经厌憎的人物,并没甚么区别。

  “长孙辅机……”

  黑着脸的孙伏伽低声念叨着,作为前大理寺卿,孙师兄看过的卷宗不计其数。人性上的下限,他认为是没有下限。

  而长孙无忌,是温文尔雅,甚至是和风细雨地笑看人性。他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表明了立场,跟着老夫走,好处大大的有。

  他不跟张德作对,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正相反,张德说要修铁路,修汉安线,他高举双手欢迎,并且还说要大修特修,不但要修汉安线,还要修京汉线。江南要修,河东也要修。

  张德说要办学壮大教育,他同样是拍手称赞,你扩建汉阳书院,我就搞个吴县书院、昆山书院、上海书院,不但搞得多,还要搞得大。你招生一百,我就招生五百。你养活十个教员,我就养活五十个。

  对张德而言,有没有好处?

  自然是有好处的,小霸王学习机对此要求,无非就是多多益善。

  但将来如何,却是两说。

  “这算是不争于一时,乃争累世么。”

  孙伏伽一手托着杯碟,一手拿着杯盖,轻轻地撇着茶杯中的茶叶,神色不定。

  他不相信自己的师弟张德看不出来,那么,既然张德看出来了,为什么还放任长孙无忌这般大摇大摆地如此行事呢?

  片刻,孙伏伽松了口气,竟是露了个苦笑:“老夫不如操之多矣。”

  “先生缘何有此感慨?”

  “无事。”

  挥挥手,孙伏伽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他此时内心其实无比的澎湃,甚至久违的热血都在沸腾。若非白发苍苍早就过了那个年岁,他甚至想要奔走呼号,以发泄胸中的激昂斗志!

  孙伏伽看着上官庭芝、李元祥、秦怀道,这些个年轻晚辈,根脚各有不同,但对张德来说,没什么不同的。他们和如今江夏港总司库庞缺一样,于张德眼中,没有什么高低区分,都是人,都是学生,再无其他。

  不是没有看穿长孙无忌,而是无所谓,而是听之任之坦然面对。

  后人不济,怪什么祖宗?!

  “东海道的事情,你们几个,可有打算?可有想要前往东海道历练一番的?”

  “家中来信,倒是说让我前去东宫挂职……不过言语之间,说是给侯君集之女做个送亲的护卫。”

  “噢,这是个好事。”

  孙伏伽平复了心情,冲秦怀道点点头,“将来太子登基,作为东宫旧人,升迁也要容易的多。且以潞国公手段,其女为侧妃,兴许有甚想法。”

  “若是以前,便是觉得前途无量。只在武汉,便觉得这也没甚要紧的。留在武汉,反倒是痛快一些,做事也不必拖泥带水……”

  “哪里都是一样的。”

  一旁李元祥轻轻地拍了拍秦怀道的肩膀,在武汉呆的久了,李元祥也很清楚,武汉这里,照样也有老油条,照样也有在办公室中划水吃死工资消磨时间的。那些个有名的商号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权贵子弟在其中厮混,比如江夏王府,比如交州都督府,比如吴王府。

  不是武汉如何厉害,只是别处更烂更弱,这才显得武汉厉害起来。

  甚至,跟那些个泥腿子厮混久了,李元祥也清楚,所谓“民风淳朴”的背后,照样有狡猾如狐。有奸猾的吏员,也有狡诈的农户,并没有说谁比谁更加“淳朴”。所谓“淳朴”,更多的是对弱者的一种“奖赏”,不外是自欺欺人、裱糊一下。

  他在大通铺睡了恁久,那些苦哈哈跟达官贵人又有什么区别?看见美娇娘,权贵们和苦哈哈的区别,不过是前者可以把美娇娘招过去,玩腻了之后再一脚踢开。而苦哈哈们,只能在大通铺里过个干瘾,然后在一阵哄笑声中,被一日劳作带来的疲惫,卷入了梦想。

  甚至有极个别苦干五六年的光棍老汉,半点娶妻生子的念头都没有,一有钱便去狂嫖,直把“螺娘”日了个遍,每每提起,颇有点风尘大侠的气概,全然没有愧色,并洋洋自得经年累月。

  “都道一样,我却还是觉得不一样。”

  秦怀道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挂着的虎牙,他知道这是他还在襁褓中时,张德送给他的。

  “你倒是执拗。”

  “这不是甚么执拗。”

  摇了摇头,秦怀道并没有争论一番的意思,反而神色镇定,“我不懂甚么一样或者不一样,我只知道,来武汉恁久,这里的学生源源不断,这里的工坊年年有增。只听说别处问武汉借人,却未见武汉去借人的。那些个外地州县的秀才,他们长得两条腿,吃了十八年的饭食,便是为了有气力,走路来武汉的么?”

  “是公安县的水土不利,还是蒲圻县的人情有差?我看无关水土人情,不外是这些个秀才百姓,都只觉得一个道理,‘人挪活,树挪死’。留在家乡,秀才蹉跎十年,不过是个吏员,兴许有幸娶了个世族之女,于是临到老了,才有个官做,怕还是个绿豆大的小官。”

  “那个公安县的百姓,要不是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会出逃吗?倘使没有武汉,他们便是要跑,也是就近跑去江陵,游也是游过去的。可怎么就舍近求远,偏去了武汉?是途中不能去长沙吗?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来了武汉,不但能活,还能搏一个出路。”

  “殿下常年在工地上过活,自是见惯了各地的苦力,可无论如何艰辛,作甚咬牙都要在武汉留着?不外是一个道理,在武汉,活得像个人。”

  秦怀道只是在说,却并没有要议论什么的模样,他就是要把自己的话说出来。他滔滔不绝的时候,上官庭芝和李元祥都是愣在那里,哪怕是孙伏伽,也是双眼闪烁,只觉得眼前的青年,陡然就大不一样起来。

  “我在京城时,见惯了阿谀奉承的小人,便不觉得这是如何不体面的事情。凡事习以为常了,就不见其真。陈涉说过,这世上,难道都是天生的贵种吗?”

  “……”

  “……”

  上官庭芝和李元祥都是一脸尴尬,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张口说话还是继续沉默。

  而孙伏伽却是满意地点点头,拂须笑道:“老夫知道你不看太史公之言。”

  “学校里有教,教的不多,‘王侯家乡宁有种乎’是教了的。”

  “嗯。不错。”

  孙伏伽有些诧异,他其实没怎么深入了解过武汉本地的教材,本以为武汉主打的,就是那些个精妙计算。

  没曾想,这些偏门也是教的。

  “来了武汉之后,见得小人下人多了,我便知道,一旦做惯了人,再回去做狗……那是何等的艰难。正如巴山县的虎垭子,他来武汉比赛,第一次吃糖,他便恋恋不舍,回味无穷,倘使让他回转,不得糖吃,他必定着了魔一样,偏要去寻这一丝甜味。只是那山野之间的蜂蜜,何等珍贵,岂能让他日日糟践?只怕是都要拿来淘换外间的物事。”

  继续说话的秦怀道目光自信,他双目焦点并不在同座三人身上,眼神毫无目的地看着前方,“天下并非只有一个巴山县的獠寨小郎,不会只有一个虎垭子。这天底下,三千万黎民,人人都是虎垭子,人人都是獠寨小郎。这武汉,我看正是应了那句话……”

  顿了顿,秦怀道微微吸了口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