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调教大宋

第406章 家事

调教大宋 苍山月 5579 2021-03-29 07:51

  艾草文学阅读网321553.xyz,最快更新调教大宋最新章节!

   感谢“冰岚之殇”的三万大赏!

   感谢“小小住一段”的又一个万赏!

   好了,真的够了,再打赏,我就得改名儿叫“坑神”“催更侠”“赖皮王”三位一体了。

   你们的心意,苍山领了,真的喜欢这本书,群里多和“大月月”聊聊天就挺好了,没必要非得打赏。

   别外。

   求放过,苍山就是个小扑街,偶尔上一次总榜,也只是偶尔罢了,不值得各位爷口诸笔伐。

   本是同根生,相煎而太急呢?谁都不容易,何况我就是个扑街,挡不了任何人的路。让我安安静静地的玩自己的,好吗?

   ————————

   从经济上来说,只要官盐比私盐价格上有优势,百姓为了省钱,自然会买便宜的官盐,私盐失去了市场,自然也就断了。

   而且,就算不断,唐奕也能强行让它断。

   ......

   西北私盐走的并不是宋夏边境,两国的边境纵深几百里,基本已经被大宋的堡垒、军屯铺满了,成了有兵无民的军事禁地。

   私盐要走这里也不是不行,只要打通关节,走哪儿都行。

   主要是这一片儿当兵的太多了,夏兵刮完了,宋兵刮,而且,走一段遇上一波还都没关系,只得再花钱买路。

   盐贩子要是走这条路,私盐的价格得翻上好几倍,基本也就没什么利了。

   所以,从西夏流进大宋的青盐,走的都是,从西夏的河套地区北上入大辽云州,再从云州过长城,南下入宋这条线。

   虽然要走辽境,但是,大辽的西京道人烟稀少,需要疏通的关系也简单。

   最关键的是,辽人好糊弄,守关的辽军本来就没什么油水,给点钱就让过。

   “如果不出意外,相公在西北实行新盐法之时,宋夏的盐道也就掐死了!”

   “掐死了?”

   文彦博、富弼不明所以的对视一眼,再看看心有成竹的赵祯与唐子浩,两人心说,这里面有事儿啊!

   确实有事儿。

   好像所有人都没注意到,潘丰家的那个潘越,已经好久没在京里露过面了。

   那小子现在就在西北,准确地说.是在大辽的云州,会姘头。

   说起来,大辽西京道就像潘越那位姘头家的后花园一样,想断了私盐路,那还不跟玩儿一样?

   就一句话的事儿!

   ......

   “大郎确定?”文扒皮还是有点拿不准。

   “确定!”

   这回说话的是赵祯。

   文彦博闻声眼珠子一转,“那既然这样,我看盐改倒是可以等两年。”

   “为什么?”

   唐奕不明白了,路都给你铺好了,怎么又要等了?

   文彦博一笑,“既然能断盐路,那何不多收两年盐税?也给朝廷增添一点进项。”

   ......

   ......

   赵祯和唐奕这回彻底无语了。

   赵祯心说,大郎给文宽夫起了个混号叫“文扒皮”,果然是没叫错!

   ——————

   文彦博也就是说说,一看赵祯脸色不对,立马改口。

   ......

   说完盐的事儿,赵祯吩咐道:“文卿、富卿,你们先下去吧,我与大郎话几句家常。”

   文彦博有些吃味地看了唐奕一眼,心说,和皇帝话家常,你小子也够可以的。

   等两人走后,唐奕率先开口,“是不是那一家人又起什么变故?”

   赵祯一笑,“看把你吓的,没事,他们很懂事。”

   “......”

   “那陛下留草民?”

   赵祯道:“陪朕散散步。”

   呃......

   唐奕有点意外,没事儿散哪门子步啊?

   ......

   陪着赵祯出了福宁殿,一路小心地跟在后面。

   之前就说过,北宋的皇宫可以用两个词概括——寒酸,还有“挤”。

   福宁殿别看是皇帝半休息、半办公的地方,但是,已经挤到了皇城的靠西北角。

   出了福宁殿往西就是昇平楼,这是皇家宴请之地,再往前就是后苑,也就是御花园。

   一提御花园,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就是高大尚。也确实如些,历朝历代的皇家园林,不说是天下第一,也得是顶尖的存在。

   但是,这其中却不包括北宋的御花园。

   皇城本就不大,而御花园也就占了皇城的百分之一。

   唐奕亲眼见到,心说,最多百分之二,不能再多了。

   里面除了一个御池,一个渴歌亭,还有一个广圣宫,就什么都没了。

   据说,原来还有一座石塔,后来坏了,赵祯也嫌它占地方,给拆了。

   “之前修缮禁苑,就当好好修一修园子的。”

   唐奕都替赵祯屈得慌,这皇帝当的,还不如个富家翁过的舒坦。

   赵祯一笑,“一砖一石、一草一树皆取于民,不敢妄奢啊!”

   唐奕心道,就这么憋曲的皇帝,那家人还削尖了脑袋地要往这大内里挤,纯属脑袋有包。

   见唐奕不说话,赵祯又道:”这就挺好了,朕生性寡淡,要是金楼玉水,倒是会不习惯喱。”

   “大郎啊!”赵祯换了话头儿。“朕是不是......老了?”

   唐奕一怔,“陛下这是?”

   “当年,初次亲朝,对于太后旧党,朕还能心存记狠。要不是你的老师范公拦着,也许就真做出些狠厉之事。”

   “可是,你看现在?”

   “朕连一个心存忤逆的王爷都不忍心下手。”

   唐奕一笑,“陛下想错了。”

   “当年的陛下年轻气盛,不是狠历,而是冲动。现在的陛下也不是心软,而是深谐仁治之精髓。”

   被一个小辈说是年青气盛,赵祯不但不生气,反而笑了。

   “这么说,朕没老?”

   “陛下春秋正盛,何谈老矣?”

   “那,朕考考你。”

   “若你是朕,皇长子之母苗妃,当如何处置?”

   唐奕一怔,有点没明白赵祯什么意思。

   “草民怎么敢妄揣圣心?”

   “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扭捏!”

   “呃,这是陛下的家事。”

   赵祯瞪了他一眼,“怎地?你也有不敢说的话?”

   唐奕尴尬道:“草民说了,这是陛下的家事。”

   赵祯顿了一下,马上明白了唐奕的意思。他问唐奕意见,唐奕说这是“家事”。

   “家事”就是答案。

   所谓家事,是家人与家人之间的事,有什么事是说不开,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呢?

   赵祯不由笑骂一句,“小滑头!”

   背手用下巴向前一指,“去吧!”

   唐奕抬眼一看,就见御池边上的渴歌亭中有人。

   “朕还有政务要处理,一会儿自己出宫便是,不用来见朕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