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告急的军报,终于流传到了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惊呆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沧州距离京师才数百里的路程,可是出了叛乱这样的情况,朝廷居然都一无所知!
当时的京城,朝中的官员们都还在准备内阁的票选,大家拟票决出一位进入内阁登堂拜相的人选来,这个人选的头号热门自然非户部尚书曹征云莫属!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却出了这样一个天大的岔子!
山东发生叛乱,叛军连下德州以及沧州大半的城池,围攻沧州已经半月之久。
而且叛军的声势,也从之前不足三万人,迅速壮大到了五六万,人数翻了一倍!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本来前来禀告的于谦还以为皇上会勃然大怒,想不到皇上的反应却是很冷静!
其实,经历过墨莲教百万之众的叛乱,差点连安朝的社稷根基都动摇了,相比起来山东的叛乱对于皇上来说,能够给予他的打击确实是少了那么几分!
再者,皇上的心里也有个底。
山东发生叛乱,起码并不是像墨莲教那样难以控制的。
在南边,李老将军的大军还在班师之中,正好堵住了叛军往南发展之路。
河西一带正在闹洪灾,这是天险,叛军也过不去。
叛军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北,或者割据山东。
可是白袍卫已经被调往天津,有宁浪和沈阔二人在,断然不至于让叛军有威胁到京城的机会。
让皇上真正觉得生气的,是他所治下,这个已经烂到骨子里的朝堂!
山东出现叛逆已经快有一个月之久,可是朝廷却到现在才知道消息,莫非整个山东都已经被叛军攻下,然后封锁了消息?
不是,叛军并没有全部攻下山东,只是刚刚开始暴乱而已!
但就是这样,也没有各级官员往上禀报军情,就连兵部到至今都没有反应!
看着沉默一眼不发的皇帝,于谦皱着眉头,背后直冒冷汗。
多年来,一直作为首辅,他既能拍皇上的马屁拍得皇帝舒坦,自然也了解皇上的性子。
这个时候越是沉默,就说明他的怒火越深。
果然,沉默许久的皇帝一开口,便是问道:“兵部尚书为何没有与你一道前来禀报军情?叛军具体占据了什么地方,兵部应该建议朝廷如何调兵迎敌平叛,难道他都没有话要说吗?”
对此,于谦选择的是沉默回应。
皇帝摇摇头,对旁边的李进忠说道:“传旨下去,徐尚书年事已高,念其有功于朝廷,故准许致仕回乡,永不再录用!”
这道旨意,有些莫名其妙。
首先是旨意的本身,说是念徐尚书年事已高恩准致仕的,可是为何后面却要加上一句永不再录用?
还有,这位徐尚书明明才四十八岁,连五十岁都不到,何来年事已高的说法?
照这道圣旨的口吻,那于谦和曹征云他们这些老臣,一个个都该致仕回乡了!
其实不难理解,皇上下的这道旨意,就是一道罢官的旨意,那意思就是你这个兵部尚书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要了也没用,有多远就滚多远!
皇上一怒,这便是后果!
李进忠得了命令,便带着人去传旨了。
经过于谦身边的时候,李进忠不经意地看了这位当朝仅剩的阁老一眼,似乎在说:一个尚书说撤就撤了,你丫也要小心呐!
于谦连忙抱拳问道:“敢问皇上,撤了徐尚书,那这兵部何人可以接任?”
本来任命内阁大臣与六部尚书这种级别的官员,都是需要内阁与朝官们一起商议,用票拟的方法选举人选出来的。
可这个时候于谦也怕呀,万一皇上不开心,拿我这个内阁首辅来开刷,那我找谁哭去?
关键时候,这个于谦也是个明白人。
他知道,自己在这个绝对不能再说出那种由内阁组织票选这样的话来,必须得承认皇上的绝对权威!
而承认这一点的方法,就是顺着皇上,哄着他。
你要撤当朝的尚书,行,你是皇帝,听你的。
这个尚书撤了,行!后来谁当这个尚书,你说呗,都听你的,这样你总开心了吧?
只要不找我这把老骨头的麻烦就行了!
说起来,内阁首辅号称宰相,是天下文人士子的领袖与表率,这骨子里面也应该有一点书生的意气与傲骨才行。
可是于谦却是一个极及圆滑,甚至是有点不要脸的人物,他能屈能伸,可以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内阁首辅之位,什么都能豁出去!
皇帝想了想,然后说道:“之前金陵知府陈青松不是奉调入京了吗?我看此人在金陵干得不错,而且李老将军在功劳簿上也写了他的名字,看来此人的才能足够统领兵部,便下旨让他担任兵部尚书吧!”
“臣,遵命!”于谦退了出去。
出了内宫,于谦便长舒一口气,然后摇头感慨了起来。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话果然是很有道理的呀!
想想看,当年一个甲等末的进士郎,谁都没有放在心上,可是谁能想到就在短短的十年间,这个人却一路从知县到推宫、通判再到知府,然后调来调去,居然调到了南都担任长官。
现在他进京不到一年,甚至才两三个月,便被任命六部尚书其中之一,与十年前的那些朝中大佬们不但可以平起平坐,甚至还有一些当年看不上他陈青松的人,现在职位都没他高了。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太快,简直是快到他于谦都有些不适应。
可是不适应这些事情,又能如何?
得了,现在的兵部,也就是一个烂摊子,而且兵部里面那摊子事情,只怕里面的坑坑洼洼沟沟道道还不少。
这一不小心,或许就得罪了某个位高权重的人呐!
陈青松,你好自为之吧!
回到政通堂,于谦立马便招来自己的几位学生,同时他们也是朝中有品有级的官员。
于谦告诉他们:“都别看了,拟奏折去吧!兵部尚书这个空缺,以我的名义起头,大家联袂上疏,一致请求让陈青松出任!”
喜欢极品王侯请大家收藏:(321553.xyz)极品王侯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