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剑圣

第二十三章 三大忌 遇刺(二合一)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8790 2021-03-29 01:19

  艾草文学阅读网321553.xyz,最快更新盛唐剑圣最新章节!

   宴席上裴旻与李元纮把酒言欢,畅谈无忌。

   从一开始裴旻就知道李元纮并非奸佞,两人不和是因为政见不同。

   这抛开成见,裴旻也发现李元纮确实有宰相之能。

   尽管他可能比不上姚崇、宋璟这样的大贤,可一身干略并不亚于张说。

   张说是文武双全,而李元纮独善行政,各有所长。

   裴旻在河西、陇右两地当了多年的采访使。之前是按察使,但在半年前,李隆基改了按察使的称呼为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

   他有多年行政经验,又有张九龄、李林甫这样的能臣辅之,这方面的水平也精进极快。

   与李元纮谈论行政上的诸多问题,一点也没有半点生涩,应对自如。

   让李元纮大开眼见之余,也明白裴静远文武双全绝非戏言。

   “对了!要想禁军强势,非一朝一夕,但俗话说观其将,知其军,将军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故而才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说。京中有一将,叫做郭子仪。此人当初是我举荐给张公的,绝对是个人才。他若无得罪李相之处,可以一用。”

   裴旻并不喜欢郭子仪,但是郭子仪的才干是毋庸置疑的。

   如他那般人物,若是因为张说与李元紘的党争而受到压迫,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元纮还真听过郭子仪这个人物,张说当初受难,郭子仪多方奔走,以至于得罪了王鉷,给王鉷使人罢官了。

   “世人谁不知郡王用人识人,天下无对。这个郭子仪能得郡王屡次推荐,其人其才,可见一般。回头在下令吏部寻郭将军履历,为其官复原职。”

   他是当朝首相,提拔郭子仪那是一句话的事情,甚至都无需经过李隆基的同意。

   至于会不会得罪王鉷,李元纮哪里顾得了那么多?

   卖裴旻一个面子,远比得罪王鉷更要划得来。

   何况现在他们跟王鉷,已经撕破了颜面。

   看着与裴旻谈笑欢快的李元纮,不远处的王鉷心中充满了忌惮,也有一种挫败感。

   经过今日封赏,王鉷意识到自己与裴旻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依照道理而言,这种差距短时间是不可能弥补的,对于这种人物,自己要做的是,就算不得罪也不能与之为敌。

   毕竟裴旻真正的根基在河、陇、西域,与自己完全无关联。

   李元纮才是眼下的大敌,不将之打压下去,自己掌控不了左右朝局的权势。

   可是裴旻偏偏挡在了他的面前,阻挡了他前进的道路方向。

   那种无力,衍生出了更多的嫉妒,生出了一种要将那高高在上的存在,拉下神坛的渴望。

   将他拉下来,然后自己站上去!

   王鉷看着那一桌两人,又瞄向了另一桌,眼中杀机显现。

   宴会至半夜方才结束。

   裴旻与李隆基、李元纮同一众官员道别,快步来到贺知章的身旁。

   “贺老哥,我们一同回去吧!”

   贺知章是正三品的礼部尚书,自然也在宴会的行列中。

   裴旻绝口不提前日之事,两人一并出宫,沿途说着闲话。

   离开兴庆宫的路,只有一条,所有官员都聚在一起离去。

   直到出了兴庆宫,才各自四散离开。

   但无一例外,离去的官员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多都来与裴旻道一声别,获取一个眼缘。

   裴旻住的地方与贺知章同在一个方向,但并不同街共路。

   一起走了两条街,只余他们两人与各自的护卫小厮。

   贺知章与裴旻并骑而走,轻声说道:“老弟可知身为人臣,三大忌讳是什么?”

   裴旻默然不言。

   贺知章接着道:“人臣三大忌,功高震主、权大压主、才大欺主。对为君者来说,何尝不是如此,这样一个人物在,纵然老弟无野心,满朝文武会怎么看呢?陛下对静远是信任有佳,可人固有一死。万一陛下去世,新皇登基。他能够如现今陛下一般,对您一如既往?”

   “老弟不过三十五,还不满四旬,已经位极人臣。门生故旧遍于天下,绝非一句空话。若是奸的,自然是天下之大害,若昔年王莽。若是忠的,也是大大的不妥,就如汉时霍光。对于当前局面,老哥哥才疏学浅,全然看不明白未来。老弟才华胜老哥哥千百倍,老哥哥相信你一定会寻得万全之法。”

   贺知章是一个正统的文人,而且还是礼部官员,持身自正。

   所谓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君臣犹在父子之上。

   身为臣子,焉能讨论君主的身后事?

   贺知章身为礼部的执掌者,这点道理焉能不懂?

   便是因为太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贺知章才会说这话,显是真的关心裴旻的未来。

   裴旻能够感受贺知章的关爱,笑道:“老哥哥放心,这些我有所考虑。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而已……”

   裴旻将贺知章送回了府邸,方才回到自己的住处。

   贺知章回府之后,心腹管事上前来轻声说道:“老爷,小唐来了,正在书房等着老爷。”

   贺知章点了点头,肃然的大步走向了书房。

   “老爷!”

   小唐是一个年轻的后生,贺知章心性豁达,是那种不在乎自身官职大小,不拉帮结派,怡然自得的神仙人物。

   贺知章手上也没有隐形的实力,小唐就是贺府的一个家丁,因为人忠臣勤快给贺知章调去洛阳寻找徐铭的踪迹。

   “怎么样了!可找到徐铭的下落了?”

   贺知章紧张的追问着。

   徐铭的父亲是他的至交,万一因为他的问题,令得自己的老友痛失爱子,罪过可就大了……

   贺知章自己都没有想过事情会闹得如此大。

   当初李隆基册封杨妃为杨婕妤的时候,贺知章反对过。

   杨妃冒出来的太突兀,身份背景什么的都没有了解清楚,短短的时间就升为婕妤。

   这与礼制是完全不和的,固然在高力士的劝说下,他选择了妥协。但心底终究有个疙瘩,很不是滋味。

   就如裴旻评价的一样,贺知章并没有悲天悯人之心。

   他为人旷达不羁,清新潇洒比起世间俗世,他更喜欢喝酒玩乐,与酒友一起潇洒山林。

   但是在他权值之内的事情,他会处理的妥妥当当,绝不尸位素餐,辜负这一身的官皮。

   杨妃秉性恶劣,贪财霸道,获得帝宠,成为婕妤之后,在长安纵容自己的兄弟胡作非为,一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

   而且杨婕妤还有晋升四妃的意图。

   贺知章无法坐视不理,四妃指贵、淑、德、贤。其中贵是尊的意思,是指人的心灵境界高尚尊贵,值得尊敬。至于淑、德、贤,更不用说,字面含义。

   杨婕妤为人哪有资格能当“贵、淑、德、贤”这四个字的其中一个?

   贺知章故而派人去洛阳调查杨婕妤的出身来历,看她是否有资格伴随君侧。

   这是他第一次派人,贺知章自派出人后,就再也没有对方消息了。

   贺知章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正好这个时候,杨婕妤干出鸠占鹊巢的事情。

   杨婕妤张狂无忌的行事风格,更加坚定了贺知章调查下去的念想。

   贺知章在其位,谋其事,身为礼部尚书,他无法坐视一个祸国妖姬因为礼部的妥协退让,祸害天下。

   贺知章表面放弃了调查,暗地里却让自己的侄儿徐铭借回家探亲的机会,暗中调查此事。

   徐铭无愧徐有功的孙子,果真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提出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只是事情太过骇人,又无确切的证据,贺知章也只能让徐铭继续调查下去。

   但是此后贺知章再一次失去了徐铭的一切消息。

   不得已,贺知章第三次安排人去洛阳。

   不过去洛阳的目的不是调查事情,而是寻找徐铭的踪迹。

   小唐带着几分惊惧的摇着头道:“没有,小的没有找到徐主事的踪迹,还不只是他,徐主事的全家都消失了。村里村外都问过了,都好奇此事,也都没有他们的消息。小的还打探到有很多人都在寻找徐主事,徐主事的邻居说,有好多人都在询问徐主事以及他家人的下落。”

   他顿了一顿,说道:“还有,还有。在回来的时候,小的给人擒住了。”

   贺知章神色一凝,粗声道:“可知道是什么人?”

   小唐哭丧着脸道:“不知是什么人,明明是在客店里休息,醒来的时候就倒在了荒野中。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就是怀里多了一封信……”

   他说着从手里的信微微颤颤的递给了贺知章。

   贺知章铁青着脸将信接过来,信中的内容很简单,就只是短短的几个字,让他莫要多管闲事。

   冷笑一声,贺知章将信握在手中,撕成了碎片。

   翌日一早!

   贺知章一如既往的准时出门,同行的还有十余护卫。

   作为当朝尚书,贺知章因有的排场,还是有的。

   他们一行十数人慢慢转入通往朱雀大道的长街。

   此刻正是卯时,大街上的行人不多,但往来的多是各种赶车的商贩,送货的骡车,他们先后呼喝着,也有一种熙来往去的感觉。

   对于这一幕,贺知章早已见怪不怪了。

   长安是这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每一日的日常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长安寸土寸金,所有需求供给都需要从城外的乡村调运。

   有的更是直接从中原,有黄河运到长安渭水码头。

   这卯时还未开市,但长安诸多街坊的商铺都会在这个时间点补充新鲜的货源。

   贺知章并非横行霸道之人,但是民不与官斗是古来自有的道理。

   各方百姓见官老爷路过,也不管是好官还是恶官,一律四散开来。

   贺知章一马当先,神情有些肃穆,还有些疲乏。

   周边的护卫倒是悠闲自在,谈笑缓缓而前,神情愉悦。

   此刻在路的一端,一辆双马拉动的马车,缓缓驶来,赶车的人头带竹笠,看不清楚来人的面目,但赶车人走在道路的中央,对着贺知章一行人不闪不避的正面迎来。

   领路前行的两个护卫,一见驶来的马车毫无让道的意思,连忙吆喝起来,意图让赶车人向边上行驶。

   不料赶车人居然一扬马鞭,重重打在马背上,马匹长嘶一声,连着马车向着贺知章迎头冲去。

   贺知章的护卫都是寻常家丁,哪里见过这等场面,惊呼连连,往四面逃窜。

   马车直向贺知章撞去。

   贺知章略显慌乱,在这危急关头,展现出了超凡的骑术。

   他瞬间加速,利用麾下坐骑的爆发力,斜刺里与马车擦肩而过。

   贺知章无疑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那个时候只有往前加速,才能避开正面碰撞。

   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在御车御马一术上,贺知章显然有着非凡的造诣。

   但就在贺知章于马车擦肩而过的时候,马车的车夫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短刃,对着贺知章的后心抛了过去。

   贺知章正好回头看情况,慌张之下,翻身闪避。

   要是在年青个十岁,贺知章做这高难度的动作并无大碍。

   但他今年已经六十高龄了,身体早已大不如前,腰肌的力量支撑不住,直接闪了老腰,从马背上滚了下来,摔倒在了地上。

   车夫一击不中,直接从马车商一跃而下直奔贺知章而去。

   经过一阵子慌乱的护卫这时已经平复过来,胆子大的两人挡在了车夫面前,还抽出了常年不用的佩刀,带着几分紧张的看着敌人。

   车夫叫喝一声:“滚开!”

   他手脚并用,一个空手夺白刃,抢过了一把刀,飞起一脚,将一个护卫踹了出去,手中寒芒闪动,带出了一片血雾。

   车夫正欲往贺知章赶去。

   一个持刀青年突然闪身而入,他的刀上鲜血淋漓,一个照面,话也不说直接展开了犀利的攻势。

   一刀一刀,快若风雷。

   这时街道两旁惊慌失措的商贩中散布着一股恶臭,黑烟四起。

   现在正值冬季,寒风呼啸。

   只是短短的呼吸间,黑烟已经弥漫街道。

   车夫转身即藏入了黑烟中。

   闪电刀吴远微眯着眼睛,并未追赶,而是退到了贺知章的身旁。

   贺知章上了年岁,固然刺客行凶未遂,可那一摔却也去了半条命,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