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三国之卧龙逆天

第三十五章 强军富民

  第三十五章强军富民

  襄阳蒯府书房,蒯良接过兄弟蒯越递上的茶水,一脸笑意的道:“这次蔡瑁为了获得南阳郡的统治权,可是下了血本,不但割让了长沙最富有五县收益给我们蒯家,还答应南阳郡每年赋税的三成,尽皆归我们蒯家,可惜他的如意算盘,打得太早了。”

  “兄长,切莫高兴的太早,诸葛亮此人虽然年少,但手段确实毒辣,他在心知南阳郡守一职落不到他手中时,于是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把南阳的人口尽数迁移去了章陵郡,这样不但让接管南阳人,得到仅仅是一座空城,但却让刘琦实力大增,而刘表还不会反对,如此手段着实可怕,我们蒯氏一族,今后要保住世代的荣华富贵,此人就必须除去,否则此人在荆州一日,迟早是动乱的根源。”蒯越喜怒不形于色,为人要比蒯良深沉许多,而且善于出谋划策,蒯家明面虽然是蒯良做主,但很多时候,却都是蒯越谋划献策。

  果然蒯良听完蒯越的话,笑容一敛,蹙眉道:“汝所言不虚,诸葛亮此人不除,只怕荆州永无宁日,看来对付诸葛亮之计,我们得从长计议了。”

  蒯越点了点头道:“单凭我们蒯家,以前要是发力拿下诸葛亮并不是难事,但如今诸葛亮与刘琦联合一体,又立下大功,我们想要对付他,就必须联合蔡瑁才行,而且还必须依靠刘表,如今刘琦实力虽然大增,但却远在章陵,正是离间他们父子的时候,只有他们父子产生猜忌,我们才会有机可乘。”

  蒯亮不觉眼前一亮,欣喜道:“父子猜忌,我们正好可以渔翁得利,妙哉,妙哉”

  章陵郡治所为章陵县城,章陵县原属于舂陵乡。舂陵乡乃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后刘秀登基为帝之后,为了提高自己的家乡舂陵乡的地位,随改舂陵乡为章陵县,东汉恒帝之时,章陵县提升为章陵郡,从而使荆州七郡,升格为八郡。

  至于后世所谓的荆襄九郡的说法,实际是在三国鼎立之后才形成的。缘由是因历史上的曹刘孙三家瓜分荆州地盘而来,刘备得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孙权得长沙、桂阳、以及江夏大部,而曹操得南阳,章陵后改为南乡或义阳郡,以及曹操设立的襄阳郡,此九郡为之荆襄九郡。

  诸葛亮从南阳撤军之时,带着南阳的十数万百姓,浩浩荡荡的回到了章陵郡,为了安置这些百姓,诸葛亮与刘琦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决定在章陵东北百里外的随县及章陵二县之地,划分出一片依山伴水的险要地势,筑造一座以军事要塞为基础的城镇,取名为新昌县,来安置这些从南阳迁移来的百姓。

  新昌县的第一任官员,诸葛亮举荐兄长诸葛瑾为新昌县令,严畯为县丞,卫旌为县尉,负责建县事宜。

  至于诸葛亮为何不把百姓,安置在章陵县或新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诸葛亮心知一旦曹操南下,南阳郡势必难以挡住曹军步伐,而章陵郡所辖各县,皆为小城,可以说都是易攻难守的城池,所以诸葛亮并不打算立足章陵郡,他目光所及的地方是江夏郡或南郡。

  而新昌县距离江夏快马不过一日路程,加上此地地形险要,适合筑城固守,将来新昌县可成为江夏抵抗曹军南下的第一道门户。

  可以说新昌县的建立,诸葛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旦新昌筑城而成,将来曹军南下之时,章陵全郡百姓,皆可由新昌进入江夏,从而使诸葛亮纵使丢掉南阳和章陵二郡之地,却依旧能够不损实力。

  这一策略,也是符合后世开国太祖所说的那句,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的要领。

  对于诸葛亮举措,刘琦自是大力支持,一律都统统答应了下来,现在他的心目中,早已经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心腹重臣。

  这些年来,他从未像现在般,这样自由逍遥,而且自己从一个人人不看好的懦弱公子,如今一跃成为一郡太守,官拜五官中郎将,统率将近两万兵马,成为荆州一大新贵,这所有的一切,无疑都是拜诸葛亮所赐予的。

  因此对于诸葛亮现今的话,他几乎是言听计从,但凡有所要求,他一律答应,甚至有好几次他都握着诸葛亮的手,叹道:“孔明,某自知才能有限,今后章陵诸事,汝一言可决,无须相询。”

  对于刘琦的信任,诸葛亮自是感动,同时他心底也暗暗决定,为了报答刘琦这份恩情,未来刘琦有生的十年之内,他定将侍奉其为荆州之主。

  新昌县筑城一事决定下来后,诸葛亮随即把这件事情,统统交给诸葛瑾等人负责,他自己则返回了新野城,继续做自己的新野令。

  至于章陵郡大小事务,他则举荐徐庶担任章陵郡的主薄,协助刘琦管理郡内大小事务。由于这次打败了张绣,收降了一万三千兵马,从而使章陵郡的兵马,增加到了两万余人。

  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每天消耗也是惊人的,为了妥善安置这支军队,诸葛亮特意留下稳重的吕岱负责统率,并且把这支兵马移师到新昌县驻扎,负责协助诸葛瑾筑造新城,并且执行屯田事宜。

  回到新野之后,诸葛亮随即认命步骘接替县丞一职,负责新野大小政务。至于兵马,诸葛亮除了原来本部的三千人外,还额外收编了张绣所部的两千余骑兵,使新野的兵马,增至五千五百余人。虽说只有两千骑兵,但新野却拥有五千匹战马,这些战马,自然是打败张绣,缴获所得,本来也不止这五千匹战马,但因为刘表的要求,他不得不上交了三千匹战马给刘表装备军队,同时留了一千匹战马给刘琦,装备章陵郡的兵马。

  骑兵主将诸葛亮没有任命,而是亲自担任,因为他帐下目前的魏延、徐盛、吕蒙无疑都不是他心目中,最适合的骑兵将领。

  这个位置暂时只能虚位以待,另外三千步卒,是新野原属的兵马,诸葛亮把这些兵马,编制为三卫,由徐盛、魏延、吕蒙三人分别统领。

  加上斥候队和亲兵卫队,一共是五千五百人马,这支军队无疑才是诸葛亮真正的核心部队。

  诸葛亮未来三年的计划,就是立足新野,巩固发展章陵郡的实力,并且建立一支真正的强兵。

  强兵自然不能光靠训练,还得统一思想,为此诸葛亮特意在营地旁边,开办了一座讲武堂,讲武堂分初中高三个班级,初级班只招收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要求身体素质好,免费入学,凡是入学的学子,可以免除一切费用,而且学校每日还供应一顿饭,孤儿可入住学院,以劳动获得早晚两餐食物。

  中级班即在职军士,轮流前往学院学习一些简单的作战知识,从而提高军士的思想军事素养。

  高级班则要求都伯以上的武官,每个月必须前往学院学习三天,若达不到成绩者,给予警告或免职,优异者,可优先升官。

  诸葛亮自己亲自担任讲武堂掌教,贾诩为副掌教,并且聘请了一些饱学之士,负责教授文化课程,徐盛、魏延、吕蒙等人皆为教官。

  办讲武堂,是诸葛亮作为强军的手段,这也关系到他这支军队的传承,这可以说是件大事。

  强军之外,就是富民,只有民富了,他将才会有足够的资本,出兵打仗。俗话说的好,打仗就是打钱,没有钱,这仗根本没法打。

  此次打败张绣,诸葛亮虽然缴获颇丰,但为了安置南阳迁移来的百姓,以及筑造新昌城,诸葛亮库存的钱币,最多也就能勉强支撑三四个月。

  若是到时候,无法赚取到一笔钱财的话,新昌城的后期工程,将会因为没有金钱的投入,而陷入烂尾之中,所以摆在诸葛亮眼前的事情,最紧要的大事,就是赚钱,再赚钱。

  当然作为一地父母官,不能光自己有钱,还得让民众也富裕起来,只有如此,长能真正的长治久安。

  强军富民四个大字,诸葛亮更是亲笔写在了新野县府大厅的柱子上,他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两件大事,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不能强军,就不能打仗,不能富民,就无法立足。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