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高高在上,根本不看文章,直接看翰林学士们的评审批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叶君生的。\评语极高,被推荐为状元。
赵匡启一看,一股恶气从心口腾腾冒起,说不出的愤怒。当下不顾礼仪,把叶君生的文章往下一扔,冷笑道:“叶君生,就凭你,也能当状元”
此举可以说是颇失礼仪,一点都不符合未来一国之君的体统。下面文武百官见着,纷纷皱起眉毛,大觉不妥。即使是tài子dǎng的楚云羽等,也是觉得殿下莽撞了些。大庭广众之下,轻率地摔一位士子考生的文章,犹如孩童发脾气,毕竟不妥当。
大殿内,顿时一片静寂,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二王爷眉毛一挑,忽而站起,道:“殿下何故摔士子文章传扬出去,恐怕惹士林非议。”
“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出头替他说话”
赵匡启大声咆哮,仿佛一头愤怒的狮子。其霍然站起,须发怒张,眼眶都有些泛红了。
失态,实实在在的失态。
众臣子根本想不到太子殿下好端端的,怎么突然间表现得如此暴怒。看来他喜怒无常的脾xing,更加难以自控住了。国有此君,如之奈何
近期赵匡启大肆排斥异己,大清洗,然而之前在华明帝的治理下,满朝文武,依然有不少贤能之辈。他们绝不愿国家天下交给一位暴君手里,致使江山基业毁于一旦。
不过君臣理念,伦理纲常,早根深蒂固。自古以来,皇帝驾崩,太子登基接班的套路思想早深入人心。除非改朝换代,否则都会这样代代传承下去。如今华明帝病重,没有只言片句传出来,大家自然默认赵匡启就是接班人了。二王爷固然贤能,无奈名不正言不顺,终归难以入居庙堂。
但认定是认定,敢说话的贤能之臣依然存在,他们见到太子莫名发飙,有失国统。纷纷站起来,秉直进谏。
这些人,有左丞相,有枢密使,有翰林大学士等。人头济济,足有十数之众,都是位高权重的大员。齐刷刷站在殿下谏言,说太子举止不当。
这么多人,堪称天华朝政的半壁支柱了,分量可绝对不轻。
赵匡启吃吃冷笑:“怎么,你们都要替叶君生说话”
众大臣齐声道“不敢”。只说要太子殿下依规矩做事云云。
闹这一遭,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征兆,突兀地就发生了,只惊得没有多少朝政经验的士子考生们个个呆若木鸡。目光不约而同落在叶君生身上。心想这叶大才子可真是能折腾,什么时候居然得罪了太子,真是不知死活。
固然谁都不明白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明眼人一看便知太子很不喜欢叶君生。不仅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至极,都直接摔文章了。
此时此刻。作为风暴眼的主角人物,叶君生居然仍是一副病怏怏的模样,神态不起波澜,却不知其内心中究竟作何打算。
难道被吓坏了
“好,很好”
赵匡启蓦然冷静下来,坐回龙椅,目光逐一从台下敢于进谏的大臣脸上掠过。目光闪烁,不知作何打算。
下面楚云羽忽而想明白了:殿下这是故意为之,假装暴怒失态,从而引得以二王爷为首的一班人出来
这是站队呀
楚云羽忽而觉得太子殿下变得睿智了,居然能使出这一招来,引蛇出洞,最后一网打尽。
好计
他嘴角露出一抹yin森的微笑来。
赵匡启端坐不动,道:“那依你们所言,本宫该如何处理”
二王爷忍住气,道:“殿下最起码,都得看一看士子们的文章。若果真有不妥之处,才好做处置。”
作为和皇兄斗争多年的人,他如何不知赵匡启的用心。只是局势至斯,步步败退,若不做最后一搏,便再没有机会。
赵匡启瞥了他一眼:“御弟之意,是要本宫看过叶君生的文章后,再做定夺”
“不错。”
“好,那本宫就看看,所谓的天下第一才子,能写出什么锦绣文章来。若有违逆处,休怪本宫无情”
赵匡明一听,心中一叹。他同样清楚皇兄究竟会出什么招数。不外乎雕文琢句,硬要找叶君生文章的茬。
文无第一,更无完美一说。字面理解,往往用心不同,结果便不同。所谓“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说你是反诗,那就是反诗。
再加上赵匡明明白叶君生的xing子,诗词文辞飘飞,丹青敢画鸟雀白眼对青天,写起文章来,自然头角毕露,不输峥嵘。
有头角,便容易被抓住破绽,被曲解理会,然后扣帽子,定罪。
但听太子殿下一声喝:“来人,把叶君生的文章捡起,呈上来。”
当即有值班太监赶紧过来,把掉落在地的文章拿起,然后恭恭敬敬呈交上去。
赵匡启手执文章,当即翻开来看
嗡
细不可闻一声低鸣,但见宣纸文章,字里行间七彩文气怦然激发,一丝丝,一缕缕,成千上万,凝聚成一片华彩,缤纷鲜艳,根本看不清字上到底写着什么字。
这一片华彩,本来赵匡启不可能看得见,看得到的。他虽然贵为太子,但凡人毕竟凡人,诸多奥妙只可意会,不能直观。然而眼下,他居然看得清清楚楚。不但清楚,而且数以万计的七彩毫光丝丝如针,直往他的双瞳刺过去。
攻击,这些七彩文气再向着他攻击
赵匡启大吃一惊,在刹那间,其实他的思想意识是迷糊的。根本搞不清楚这团光华为何物,可第一时间,他思维的反应甚至都超越了本体。如同脑子里存在另一个魂神,能够立刻做出防御抵抗的姿态来。
嘶
一股黑气咆哮而出,狠狠地朝着七彩文气撞过来。
两股气息相遇,顿时犹如仇人狭路相遇,分外的眼红。只一瞬间,就斗得难分难解,不可开交。
当然,这些状况,外人根本无从窥伺。众人正各怀心思地准备迎接太子的评语,熟料龙椅之上,赵匡启看着叶君生的文章,竟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