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11)
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丛云熙的父亲没能感受到,丛云熙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原本身体也不是很好,在照顾父女俩的十几年中慢慢地耗尽了青春,丛云熙高一的暑假,丛母在丛云熙的安魂曲中安然长眠,后来被丛云熙跟父亲合葬在一起。
进入大学的时候,丛云熙孜然一身,剩下的只有父母留下的一套小房子,和少数几张和父母的合照。关于家庭,她保留的最多的记忆,就是小时候父母在身后,听她弹琴。那时候她还弹不出太多好听的曲子,经常是磕磕绊绊的连音阶都练不起来。可是父母却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只是安静地在琴房后面关注着老师教导她,在课程结束后牵着她穿过老师家门前的花园,在带她回家的路上买一根奶油冰棍来慰劳她。
那是丛云熙关于“家庭”二字为数不多的温暖回忆。自从父母都没了以后,她生活重心就完全地转移到钢琴和维持生活上面了,完全再没有任何杂念。丛家的父母一辈子都过的很苦,还没有来得及享福就又都离世了,他们留给丛云熙的除了名字以外,就是平生和钢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丛云熙的父母都很有浪漫情怀,认为女孩子生下来就要当作淑女来教养,不仅是行为举止,性格上也应该是温婉的。因为两人都是高知的关系,在这方面对丛云熙一直都保持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丛云熙才两三岁的时候就被带他们到乐器行里面,让她去玩那些会发出声音的乐器,等到四岁半的时候根据丛云熙本人的意愿选了钢琴让她学习。丛家父母的理论是,音乐有助于帮孩子建立起一个发泄渠道,将来如果他们不在,丛云熙遇到什么事情心里难受的时候,她可以通过音乐来释放自己。
他们的目的的确达到了,丛父去世的时候丛云熙还小,丛母也还在。到丛母离世的时候,丛云熙就弹了一首安魂曲为母亲送行。将父母合葬后,她一个人在琴房里待了两天,一遍一遍地弹巴赫的《圣母颂》。
除了父母以外,钢琴见证了丛云熙最多的情感。也是因为这是父母对她的要求,她才会这么地专注于钢琴。父母本来是寄希望于钢琴能够帮她养成平和的性格,却没想到从小到大生活帮她把平和变成了冷漠。
尤其是丛母也过世以后,丛云熙就变得喜怒不形于色了。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而言,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丛云熙那时候稍微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变成街头的混混。但是她没有,除了拿钢琴当做一技之长养活自己之外,她一直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这得益于丛家父母自小的教导,也是丛云熙自小就意志坚定的必然结果。
才上高中的小女孩,每周末都要去各种活动上面弹琴赚钱,平日里还要上课,勉强维生都很不容易了,实在无暇顾及别的。在大家都忙着情窦初开的年代,丛云熙不是守着钢琴就是守着课本,没时间打理自己的容颜。疲于奔命的生活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营养,她那时候完完全全地是高中里的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