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家养妖夫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世2(结局悲剧)

家养妖夫 绪流川 5409 2021-03-28 21:04

   三日为期,敖厉带回了大量米粮。

   谢铭应诺,专程立了一尊龙君牌位,焚香祝祷,虔诚信仰。

   他为一地父母官,爱民如子,本身就有此地千万人的信重爱戴,又有道德金光奉上,这一次祭拜,敖厉竟是生生摸到了成仙的门槛。

   如此,越发亏欠。

   米粮如山,堆满了整个府衙仍放不下。

   谢铭于城中放粮活人。

   米如珍珠,粥可插筷不倒。灾民蜂拥而至,一日内活人无数。

   屯粮待价的商人赔了血本。

   谢铭手持大量米粮,按灾前市价贩卖,让那些囤货居奇,待价而沽的粮商一时间恨不能生啖他的血肉。

   不过半日后,行势又转。

   “大人,粮商正在大量收购我们卖出的粮食!”

   小吏来报时,谢铭正计算出如今他手中的米粮能保一地百姓熬到两个月后。

   若是俭省,未必不能撑下三个月。

   “可恨!”谢铭闻言脸色铁青,笔下溅墨,污涂了纸。

   “着差役拿人!”

   “可是大人...丞相...”小吏嗫嗫提醒。

   粮商与丞相族人勾结,若是拿人,势必将得罪丞相。

   “拿人!”谢铭怒不可遏。

   他费劲心思救人活命,那能容这些宵小祸害?!

   待到室内静谧如初,敖厉缓缓从一旁显露出身形来。

   “若你所为皆尽徒劳...”他有心提点,却碍于天机不可泄,不能一语道破。

   谢铭将污涂的纸张焚烬,纸灰翻飞,一如折翼的蝶,“固所愿尔。活万人,我所愿;活一人,亦所愿。所愿不悔。”

   龙君...能听懂却不明白。

   他修炼日久,沧海桑田也不过眨眼,更遑论人世变迁。生死既有命又何必强求?注定此龙兴地要历尽劫波,区区凡人螳臂当车...岂不可笑可悲可叹可惜?

   敖厉看了看谢铭日渐痩消的身子,复又默默隐去身形。此间种种,与他何干?灾劫非他所为,亦非他所能救...不过是贪图一点信仰,顺便补偿因果。

   夜深人静时,河伯湿答答的来寻龙君。

   “...龙君,您可千万不能再插手了。”河伯幽怨的目光一瞟一瞟。

   敖厉环手靠着谢铭寝卧的外墙闭目假寐,装作自己没听到。

   “您有所不知,这米粮救活的人,来日还是要死在战乱中的。”救也白救。

   “如今灾劫得缓一日,往后王道兴则晚百日...死伤更难计数。非是我等冷眼无心,而是当为大事计...谢大人善因无数,来世必有果报,您不必挂心。”所以赶紧走了吧。

   敖厉睁开眼,“滚。”

   小小河伯,敢管他的事!

   “唉...您若执迷不悟,这这、这可怎生是好?”河伯原地转圈。“谢大人执意救人,虽是一时看好,但误了王道大兴,这以后要算他的不是,有损善因...龙君您若插手,天道也要记您的错处...”

   就连他们这些小神小仙,也会被一同清算。

   敖厉待要揍他,耳畔忽的一动。府衙有歹人潜入!

   正要去解决了,衣摆却被河伯死死扯住。

   “龙君...龙君!听我一言...灾劫缓一日,道兴晚百日!这非是功德,你们都会遭天谴的!”

   十几人潜入府衙,那些灾年里能活人的命根...被浇透了火油,付之一炬。

   都要遭天谴...

   敖厉一动不动。

   只能眼睁睁看着,看谢铭狂怒,看他冲进火海捧出一把烧红的灰烬,看他心如死灰,眼底的信仰被绝望淹没。

   第二日,流言四起。

   爱民如子的谢大人与粮商勾结,偷偷焚烬米粮。

   谢铭高坐府衙,执意审案。

   府衙内,一个个粮商有恃无恐,拒不认罪,更是审出差役内外勾结,纵火烧粮;府衙外,群情激愤,嚷骂不休,声嚣震天。

   皇城仍未有信。

   谢铭不顾阻拦,开仓放粮。

   小吏哭求不止。

   “大人,私开粮仓必死无疑,法不容情,更遑论丞相如今随伴天子身侧,若要杀你,不过一道诏令。大人清白一生,何必留此污名?”

   “...不惧死,何惧名?放粮!”

   谢铭雷厉风行。

   放粮稳住民心,紧接着便大刀阔斧审案。

   那些哄抬米价的粮商,勾结粮商的富户,纵火烧粮的恶徒,被一一惩治。

   一边人头滚滚,一边活人无数。

   一城风气为之一清。

   敖厉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出现。

   他什么都做不了。

   凡人不懂。天行有常,逆天不可为。

   天灾、人祸、亡国...这都是天意。

   人...不过是泛洪时的草芥、大旱时的露珠、地震时的埃尘,小的可怜,弱的无辜。

   天意滚滚如洪流,人意...顺其则昌逆其则亡。

   敖厉这般劝说自己,道理都懂,可...意难平。

   河伯于水府宴请龙君。

   “龙君初初成道,许是经见的少了?尘世起落,不外如是。”河伯拢着附近方圆百里的水脉,将之深深沉入地底,为这次王道兴替助一臂之力。

   头顶的悲声他不是听不见,可是千百年了,都是如此...唉,听听也就习惯了。

   敖厉鄙夷的瞅他一眼。

   算上成妖的日子,敖厉这龙君比河伯活得更长!

   屁的经见的少!

   只是睁眼闭眼的,那清瘦文人一袭青衫,分明瘦弱的伶仃却还如山一样沉稳...被灰烬遮住的眼,再不复初见时明亮,灰蒙蒙的。

   敖厉难受。

   天谴就天谴,他再弄一次米粮又如何?

   救人还救出错了?没这样的道理!

   “...君道昏昏,何使昭昭?”河伯饮多了酒,醉醺醺的摇头晃脑:“谢大人...就是那吊起千钧的一发。救人也好,杀人也好...这一朝的气数都在他一身。他死了,气数也就尽了,王道方能重兴...”

   ......

   敖厉掀翻桌子,揍倒河伯,冲出水府。

   鼻青脸肿的河伯阻拦不及,捂着流血的脑袋掐指一算。

   “成了,也不枉费我一番苦工。嘿...嘶!”

   ......

   十七道灾情急报换不来皇城只言片语,一朝开仓放粮不过三日申饬便到。

   谢铭面无表情,跪叩接旨。

   “谢大人,圣旨着您即刻入京。”

   “臣领旨,谢恩。”

   ......

   城外十里,百姓垂泪相送。

   城外三十里,谢铭身死。那一腔热血浸透了干裂的土地,可惜今日也无雨。

   “谢大人,您是好官。可丞相严命,此地旱情绝不能被天家知晓。我今日杀您,行此不义事,于心有愧。您先走一步,我随后自毙,再向您赔罪。”

   “有劳。不必。”

   ......

   敖厉赶到时,那单薄的尸体如同陷入沉眠,面容平静,无恙亦无痛,仿若在梦中得了一方桃源。谢铭足边,跪着一具尸首,开膛破肚,自惩罪孽。

   风起云涌,黑云压城,然而始终未曾降雨。

   河伯累个半死,拼了小命把龙君一怒招来的雨水尽数收去。

   谢铭的尸身被敖厉带回了府衙,举城哀恸。

   谢铭被埋在齑粉般的黄土下。

   河伯日日提心吊胆跟在龙君身后,既怕他一怒降雨,又怕他拍死自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敖厉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座城里曾经有那么一个人,衙门口,街角边...处处都有他的影子。

   他来来回回的看,来来回回的想,想不通,但那难受的感觉是分明的。

   灾情仍在继续。

   没了谢铭,被从狱中释放的粮商更加肆无忌惮,粮价疯长,易子而食也不鲜见。

   敖厉无动于衷。

   “...那个胖子?”又是一日站在街角,敖厉看到一个不算熟悉的人。

   “哦哦,那是丞相家的族亲。”河伯擦擦汗。

   “活的?”敖厉记得这人因纵火烧粮,被谢铭斩了。

   “当...当然,是狱卒临斩前偷偷换了人。”河伯战战兢兢,总觉得龙君要疯。

   “凭什么...他活着?”敖厉眯起了眼,咬字如嚼骨,字字锋芒毕露。

   “这...这是因为他命不该亡!”河伯连忙解释,“他本就是此地灾劫之一...”

   话说一半,河伯漠然闭上了嘴,那灾劫之一已然被化作原形的龙君一爪拍成了泥。

   “看,灾劫没了,天谴何在?”敖厉恶意一笑。

   灾劫就命不该亡?

   谢铭就注定早死?

   诸恶不灭,百善难伸!

   如今拨乱了天道的盘算,也未见他就遭了天谴!

   一朝当灭,一朝当兴...轮替不休原属应该。

   可不该...让谢铭成了天道王道的踏脚石!

   既然这一朝注定了灭亡,那他加一把火又有何妨!

   他早该这么做了!

   金鳞熠熠,腾空而起,那一线金光划破天际,劈裂苍穹。

   皇城降雨十日不止,水漫宫室,天子崩,丞相薨,七十万人死。

   后世传言,降雨之时,雷霆霹雳大作,有金龙夜坠,声恸十里。

   第二日雨收天霁,金龙不复踪迹。

   那十日大雨,冲毁了城墙,冲垮了王朝,各地乱象骤起,兵戈征伐不休。旱灾严峻之地,有王道大兴,终一统河山。

   新帝登基日短,夙兴夜寐,勤政爱民,无可非议。唯一事引人疑窦——好建府君庙。

   府君庙内供奉的谢府君,身绕金龙,司掌旱情,佑一方风调雨顺。

   庙宇香火鼎盛,德泽万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