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超级抗战系统

第710章 大人物的狂喜

超级抗战系统 青山羊 3556 2021-03-28 20:48

   此战,很多极其优秀的军人,甚至是高级军官,都会洒血疆场。

   甚至,很多战斗力强大的部队,或许会被鬼子打残,从而失去建制。

   很明显,若是想着避免这种悲催出现,叶天的表现,极其重要。

   孔祥熙虽然是华夏的大管家,权势滔天。

   但是,在这次出访当中,他的地位,却远比不上叶天。

   事实上,在代表团来德国之前,蒋杰石、孔祥熙、以及众多军政界的大佬,齐聚一堂,都纷纷建言献策。

   结论是,代表团回国的时候,最好能低价带回来一些武器,尤其是华夏急缺的各种口径的大炮。

   当然了,若是人家德国不给面子,只愿意平价出售,华夏也没有别的办法。

   也是,人家德国花样支援华夏这么多年,人家又不是活菩萨,凭什么对你这么好?

   你华夏,凭什么这么能想好事?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其实和人际交往差不多。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只有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一些别的东西。

   天上,是不会凭空往下掉馅饼的。

   事实上,就算是掉馅饼,就算华夏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也很难落到华夏境内。

   ……

   其实,今天一大早,当叶天刚刚离开大使馆的时候,大使馆内马上就陷入了忙乱中。

   听闻叶天讲课的时候,德国的一大群将帅都会旁听,就连希特勒本人,甚至都过去了,蒋杰石很兴奋。

   军情十万火急,淞沪会战说是八月十三号开启。

   可是,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此战提前爆发,完全有可能。

   经过长途运输,德国那边的武器到位后,还要经过安装调试、士兵磨合等程序,然后才能形成战斗力。

   一句话,时间紧,任务重,因此蒋杰石心急如焚。

   蒋杰石很希望,访德代表团,能促成不错的结果,也就是尽可能多的,带回来一些现代化武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实际上,这句话对军人来说,更合适。

   也是,现如今,早已经不再是冷兵器时代了。

   在冷兵器时代,正常情况下,人多的一方,取得最终胜利的几率很大。

   不过,在热武器时代,人数优势很难得以发挥。

   举个例子,隔着几十里路,一发大口径炮弹打过来,很可能会炸死成千上百人,甚至更多。

   若是正处于行军队形的大部队,比如一个万把人的标准师,在地毯式轰炸面前,都很难撑一个小时。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叶天再次来到大使馆。

   看到叶天过来了,孔祥熙他们如释重负。

   与此同时,他们还都可怜巴巴的望着叶天,表示做好了得到好消息的心理准备。

   看着他们忙的焦头烂额的样子,了解到他们的困惑和意图后,叶天真是尴尬不已。

   现在,叶天很后悔一件事。

   很简单,讲完课后,他不该去那个宾馆和艾伦玩耍,而是应该直接回到大使馆。

   心神电转,叶天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叶天打算,下午讲课的时候,带一些代表团成员过去。

   这样,才能做到随时和国内联系。

   还有,也能让他们涨姿势。

   迎着孔祥熙他们那焦灼的眼神,叶天没有磨叽,直接说了说上午的情况。

   当然了,叶天没傻乎乎的,将艾伦事情说出来。

   叶天没想到的是,他话音未落,孔祥熙他们就都惊呆了。

   与此同时,狂喜还写在他们的脸上。

   什么?

   德国免费支援华夏大炮?

   此刻,希特勒正在和各高级军官商量,援助的数量!?

   不要钱,一分钱都不要!

   大炮的口径,除了75的以外,竟然还有105口径的!?

   甚至,150口径的也有!?

   孔祥熙他们经常和德国联系支援的事情,他们深知,别说150口径的大炮了,就连105毫米口径的大炮,价值绝对都是天价。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天价,还是建立在德国让利的基础之上。

   说句不好听的,从国外购买,就算是高价购买150毫米口径的大炮,也不一定能成功。

   孔祥熙他们还在震惊当中,叶天率先反应过来。

   在叶天的提示下,孔祥熙恍然大悟,并马上给国内发了一封电报。

   很自然的,得到这封电报后,蒋杰石马上回电。

   在回电当中,蒋杰石对叶天不吝赞赏,并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事实上,此刻在蒋杰石身边,也是众星云集。

   听闻还没怎么着呢,叶天就能免费弄来一些现代化大炮,这些大人物无不是喜不自禁。

   华夏驻德国大使馆。

   作为代表团的副团长,坐等孔祥熙他们的兴奋劲过去,叶天及时行使了他的权力。

   一边吃午餐,一边商量援助问题。

   意识到叶天这话里面的信息量很大,孔祥熙他们没有任何犹豫,都点头同意了。

   期间,经过一名随从人员的介绍,叶天总算对之前的两国交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实,两国关系这么友好,走的是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路子。

   德国有求于华夏的稀有战略金属,尤其是钨矿砂。

   它是制造钨合金钢的关键材料,无论造枪还是造炮,想要提高质量的话,都离不开这玩意。

   德国严重缺乏这种资源,但亚洲却很多。

   在这方面,亚洲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

   而华夏华南地区的产量,又是亚洲第一。

   因此,华夏的钨矿,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很重。

   反观华夏,因为国力羸弱,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方面,都能被德国完爆。

   尤其是现代化武器方面,华夏和德国之间的差距,至少有几十年!

   于是,双方就一拍即合,成为了友好国家。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双方的交易,大部分都不是使用现金,而是玩以货易货。

   当然,这也不全是德国看华夏没钱的原因。

   实际上,希特勒极其重视实体业,对金融业很反感。

   以货易货,不仅华夏大力欢迎,希特勒同样也是如此。

   就这样,两国都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不过,这个交易的规模虽然不小,但却和很大不怎么沾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