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源和玉儿终于来到开封府,见到了现任的开封府引包世荣大人,包世荣听了他们的经历,也是感慨万千,最后陶源一伸手从怀里拿出邓九孺大人的信件,当然都是自己人,原本是不能把奏折给别人看的,但是为了慎重起见,也拿出来让包大人过目,看看有没有什么纰漏之处,包大人先展开信件观瞧,一看确实是邓九孺的笔迹,上面大致的意思是说:此番我派人到开封府前去找你,有重大事情相商,紫伯侯在庐州为所欲为,所有的罪状都在奏折上写的是一清二楚,我们也有大量的人证和物证,但是我们并没有这个权利,所以请旨定夺,希望能请皇上下达通缉令或者派个钦差大臣全权查查此事,一举将紫伯侯这些不法之徒铲除,替老百姓说话!
包大人看完了信,点了点头,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奏折展开,一看上面列着李昌的罪证,还有很多是人证和物证的证词,包大人看罢多时,确认没有什么错误了,就把奏折收好,然后他对陶源说,“陶大侠,你是什么打算?”
陶源说,“此事,还得您亲自出马,我不好进去,第一,我不是官员,帮助大人惩奸除恶可以,但是我什么没有什么官衔,不好进皇宫大内;第二,怕人家不信任我啊,我乃一介草民,谁会相信一个草民手持一份如此重要的奏折上京面圣呢?所以还是有老大人亲自将奏折呈交给皇上!”
包世荣一听,陶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好吧,陶大侠,今天的朝会早就过了时辰,今天是去不了了,尽管此事紧急,但是也不能轻举妄动,我明日早朝之时,定向皇上请上这一本!”
陶源是千恩万谢,包大人一摆手,“我们都是自己人,无须多礼!”
因为现在是下午,陶源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他就对包大人说,“包大人,不知道包青天包爷爷现在可好,我能否见他一面,同时也带来邓九孺大人的一点心意!”
包世荣笑了,“好啊,难得你还是有心之人,那我们一同前往!”
几个人收拾了一些东西,陶源也买了一些包拯最喜欢的土特产品,跟着包世荣一起去见老包大人。
现在的包拯,退到后面,享福了,他这一生,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都那么大的岁数了,仁宗特地给他造了个府邸,包拯说可以,但是不能金碧辉煌,越简单越好,所以这里确实是鸟语花香,清幽雅致,今天天气不错,包拯坐着椅子在外面晒太阳,旁边正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今天是他们哥四个当班,其实也不是上班,就是陪着大人解闷儿聊天,另外也要保护大人的安全,不过现在他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虽说武功没有扔下,但是比以前不能比了,正在这时,门上人来报,“包先生,门外来了几个人,想要见您!”
包拯在椅子上吧眼睛睁开了,“什么人?见我何事?”
“有一个是您的侄子,就是现任开封府引包世荣,另外还有两个人,我不认识,但是听包大人说,是庐州知府邓九孺大人派到京城的,他们特地来拜望您老人家!!”
包拯一听,马上精神就为之一振,你看同在开封,包世荣经常来看他,他习以为常,但是自己的徒弟天下遍是,尤其是邓九孺,在徒弟中那也是出类拔萃啊,真想念徒弟的,但是没有时间啊,自己年岁已高,不便出门,邓九孺呢也经常有书信往来,但是人始终都是没有脱开公务,另外官员不可随意的擅离职守。。。
包先生一听,是庐州来的人,赶紧吩咐一声,“快请!”
自己还站起来了,不一会儿,包世荣和陶源、玉儿来到里面,包世荣往前紧走几步,“叔叔,一向可好,侄儿给你问安!”
包拯手捻须髯,“起来吧,世荣啊,最近府里情况如何?”
包世荣答道,“一切正常,百姓也是安居乐业,一片太平景象!”
包拯点了点头,“很好,你一定要戒骄戒躁,不可莽撞行事,要多为黎民百姓做些事情!你知道么?”
包世荣点头,“谨遵叔叔教诲!”
包拯一转身就看见了陶源和玉儿,他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二人,一看两个人是相貌堂堂,一表的人才,老大人微微一笑,“你二人近前说话!”
包拯声音洪亮,别看上了年纪,但是身体非常好,陶源和玉儿赶紧上前,双双跪倒磕头,“包爷爷在上,孙孙给您请安!”
“哈哈哈哈哈!”
包拯大笑,“好好好,你们快快请起!让爷爷好好的看一看!”
说着话,拉着陶源的手不住的赞叹,又看了看玉儿,“你们刚刚都叫我爷爷也就罢了,怎么都口称‘孙孙’啊?明明是一个孙儿,一个孙女儿嘛!”
玉儿一看,老大人果然厉害,一眼就能看穿自己的女儿身,赶紧上前还撒起了娇,双手拉着包拯的胳膊左右轻轻的摇晃,“包爷爷,人家不是为了出来行走,方便么?”
逗得大家都乐了,陶源一看,心说:这里是什么地方,包青天的府邸,容你在此放肆?
他就给这玉儿使眼色,那意思你得收敛些,但是玉儿假装没有看到,包拯还真是非常的喜欢玉儿。。。
后来陶源跟包拯说,“包爷爷,庐州知府邓九孺大人托我给您捎来一封书信,请你过目!”
说着话把信从怀里拿出交给包拯,包拯接过信展开一看,不住的点头,“难得九孺,还是个有心的孩子!”
陶源又把后面的土特产拿过来了,“包爷爷,这是我等的一点点心意,都是一些土特产品,孝敬您老人家!”
包拯看了看,“好吧,那我就全都收下了!”然后大家都围拢过来,跟包拯聊天。。。
到了晚饭时间,包拯命人准备饭菜,大家围拢在饭桌的周围,一看,包大人还是如此的节俭,今天还炖了肉,以示对客人的优待啊,平时这都不吃,虽然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颇高,但是仍念念不忘那些穷苦的百姓,平时吃的也很一般,今天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借客人的光了,改善生活,但是大家都感到十分的亲切,吃着这样的饭菜大家心里十分的舒坦,大家在饭桌上无话不谈,但是关于庐州府和紫伯侯府的事情,包括什么奏折的事情陶源他们没说,怕老大人担心,包世荣也没有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个人站起身来,向包拯告辞,包拯说,“好吧,你们去忙你们的事情,去做你们该做的事情,如果日后有时间的话,就过来让爷爷看看!”
他们走了,包拯咱们不说,单说陶源和玉儿,两个人一商量,我们住哪里呢?包世荣看出来了,“二位,是不是在想住哪里的事情啊?我开封府的校尉值班房就可以住啊!”
陶源说,“玉儿是个女孩儿,恐怕住在那里不方便吧!”
包大人一乐,“玉儿怎么能住那里呢?她跟我的女儿一起住在后院!”这陶源的心才放下。
几个人回到开封府,玉儿到后院和包世荣的女儿包晓霞一起,一到后院,两个人一见面,那也是一见如故,攀谈到多时才休息;
陶源来到校尉值班室,他和张风、赵云一个房间,其他的捕快一听说这位就是江湖上呵呵有名的陶源陶大侠,都赶紧上前来,大家坐在一起时无话不谈,都没有了睡意,谈论武艺,谈论社会,谈论各个方面的事情,也是一直谈到深夜才睡去。。。
一转眼就到了第二天,也是个大晴天,包大人早早地起来,拿着奏折赶奔内城的八宝金殿,上朝面圣,陶源和玉儿也早早地起来,到院子里面练功,一边练功一边急切地等待包大人的回音。。。
大概到了快吃中午饭的时候,这时间也不短啊,包大人回来了,陶源和玉儿一看包大人的脸色就感觉到事情应该没有问题,他们上前就问,“大人,事情怎么样?”
包大人一笑,就把经过讲述了一遍。。。
怎么回事儿呢?包大人受人委托进八宝金殿面圣,四弟仁宗升座早朝,“各位爱卿,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三班文官,四班武将在两旁站立,也奏了一些事情,不过都是小事儿,仁宗一一的批复,到后来他一看没有什么事情,就宣布退朝,大家纷纷散去,但是只有包世荣没走,仁宗先回了内宫,值班的老太监一看,“包大人,大家都退朝了,你怎么还不走啊?”包大人把老公公拉到一边,“陈公公,我想请您帮个忙!”
陈公公一看,“包大人,还有事请我帮忙?愿闻其详!”
包大人说,“陈公公,能不能通禀一声,我要单独见君,有重大事情相商!”
陈公公这个人不错,“我说包大人啊,你刚才在早朝之上不奏,偏偏等散了朝的时候有事儿,什么重大的事情不能再早朝上说呀?好吧,杂家就替你跑一趟吧!”
“多谢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