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斌目不斜视,哦了一声:“难怪你昨晚去了隔壁做客。”
赵雅琴微微皱眉:“我说这件事,你就一点不奇怪?”
“有点意外。”陈国斌不置可否的淡淡说道:“不过这又能怎样?这个世界上巧合的事很多。”听到消息的那一刹那,他便已经坦然了,从重生开始,有些东西就像命中注定一样,如影随行,他习惯了意外。
望着他脸上似乎看透人间万象的表情,赵雅琴心里甚是不爽,轻哼一声没再说下去。你就装吧!
在家吃过晚饭后,陈国斌来到二楼的书房,先行吃过的赵雅琴已在这里放松脑子,她却正对着门口方向而坐,迎头不冷不热地问:“有什么事?”
陈国斌站在门口没再进来:“我准备出去随便转一下,跟你说一声。”
“这哪行?”赵雅琴马上坐直身子,额上深锁,“晚上外面不安全。”
陈国斌自嘲一笑:“你觉得我连自己的安全都保证不了?”
想起往事,赵雅琴也感觉自己太过敏感了,但仍有点担心:“还是白天出去转吧。”
陈国斌坚持不让:“我开车出去,没关系的。你不用操这些没用的心,认真做你的工作就行了。”语气不冷不热。
略顿一下,陈国斌又道:“那我先走了。”不待她再多说什么,转身抬脚就走。他感觉这段时间俩人的关系有点脱离正常轨道,似乎应该适当注意一下了。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赵雅琴才回过神来,大口呼吸不止,心里窝火厉害。这都算什么?她马上让自己不再去操心那个不识好歹的家伙。哼,就算在外面呆一晚上不回来,我也不会担心的!
趁梅姨在厨房里捣鼓,陈国斌轻松跑出了门,他可不想再被罗嗦一大堆,搞得好象出门散个步就像去赴汤蹈火一样,先溜了再说。
驾车驶出时,他苦笑了一声,对她们的担心也有点感动,可这实在太捆住他的手脚了。
这时已是傍晚七点多,天色还没黑下来,街上车辆行人还不算少。陈国斌在驾车开出一段路后,便把车停到路旁一个有门卫看守的小区门外,自己则下车,沿着街道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认真观察和感受周围的环境。
陈国斌明显感觉到了,夏天的晚上相比冬春季节时人气要好出不少,这不但是季节原因,也是心理原因,至少眼下这一路上,行人却是随处可见,其中不少是在散步。当然,这条街却是县城的主街,靠近城区中心,在这种最适宜晚上出门的季节要还是没有一点人气的话,那就真成一座死城了。
街道两侧以老百姓的房子居多,多数不超过三层,其中一楼普遍被改成了门面,开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在这个时刻多数已关门大吉——小店人气太过分散,不易形成聚拢人气的倍增效应,就算全部累加起来也远比不上一个大型超市的那种人气聚拢效应。
在经过坪江商贸城时,陈国斌看到里边黑漆漆的一片,有点阴森,那些商户却是老早就打烊收场了。他深深感受到,这个时代县城的人们普遍缺少一种丰富多彩的业余习惯,大抵在天黑之后,基本上就呆在家里了。
其实这一路走过,陈国斌就至少没有亲眼目睹光天化日之下的犯罪活动,他对坪江县城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的心态实在有一点不可理解。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地方,犯罪活动都是经常存在的,而更大的危害并不在于犯罪活动本身,却在于它对人心的影响。像坪江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情形,主要是在一年前,县城里出现了一个持续数月之久的抢劫强-奸杀人系列案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公安机关虽然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终究徒劳无功,那两名犯罪份子之后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无所遁形,可对人们心理的巨大影响却一直存在。尤其是女孩子,晚上一般是不敢出门的,这也就不难理解赵雅琴她们听着以讹传讹、越传越讹的传言,心理阴影会如此之大了。,
天色暗了下来,陈国斌不知不觉走到离城区中心不远的密水边上。
月色依稀,汩汩水流闪闪发光,这种宁静自然的感觉让人格外惬意。他四下望去,遗憾地发现没人懂得欣赏。其实如在这条河边修一条散步专用的步行道,装上好看一点的路灯之类,绝对会是一个不错的休闲场所。而只有市民在业余时间出门休闲的地方多了,才会真正有城市的气味,陈国斌甚至感觉连陵阳市区也不具备这种气味,那里的晚上同样没有多少人气。
密水的对岸仍属于县城区域,不过在那万家灯火之下,陈国斌却很难听到这个时候本应有的一种生机勃勃的声音,更多却是不时传来的刺耳狗吠声。这除了证明各家各户的人气缺乏(青壮年普遍外出了),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人们比较消极的生活习惯……
陈国斌越发感觉到自己对这里有了一种归属感,他不再只是一个过客。特别想到董婉凝也将在这片土地上开始新的工作,陈国斌更加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眷念之情,而这个眼下还没什么人气的县城也俨然亲切多了——有她的地方,哪怕是在遥远的山沟,陈国斌同样也能当成天上人间。
考虑到不让家里的她们一次性担心过多,陈国斌没有逗留太久,很快便阔步朝停在一千多米以外的车子走去,并在晚上九点回到家中,这个时段路上的行人则少了许多。
百闻不如实地认真走一走,这次陈国斌的感受却是颇多,而开了这个先例,以后晚上再出门就要简单多了,时间也可以渐渐拖长,习惯可以成为自然。这也是正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怎么才回来?”陈国斌打开门时,坐着心不在焉看电视的梅姨连忙起身迎了过来,抱怨了一声,倒是没罗嗦更多。她担心归担心,却也知道那家伙犟得很。
“就随便转了一下,外面空气还是挺不错的。”陈国斌轻松说着,惬意地长吁一口往沙发上一坐,等着梅姨的换鞋服务。他的心里却是暖流阵阵。其实这个家,何尝又不是他对坪江有感情、有归属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陈国斌随后又来到了二楼书房,此时赵雅琴背对着门口似乎很忙的样子,不过他感觉这像是装出来的,真忙不会这么浮躁,心里不禁有一丝内疚与无奈。
他大方地走了过来,热切地通报一声:“我回来了。”仿佛先前在外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一边主动在一旁坐了下来。
“回来就回来呗。”赵雅琴连头都不偏一下,漫不经心地说:“反正没人管得了你,想飞哪就飞哪吧。”
陈国斌不以为意一笑,有些感慨:“这次出去走一趟,感受可是不少。其实很多想法都是在用心观察和感受中得来的。”
“哦……”赵雅琴终于转头望来,“又有什么想法了?”
“呵呵,哪来那么多的想法,主要就是感受了一下县城的气息。”陈国斌若有所思,“以前总抱着过客的心态,老觉得和这座城市有一种隔阂而漠不关心,这次就感觉亲切不少,热情也大出不少。所以我就认为,让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这点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让城市变得更有生机和活力得多。而在本质上,这正是城市的灵魂,按照通俗的说法,其实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眼下它正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尽管口号上都喊得响亮。”
赵雅琴有所触动,叹了一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现在政绩主要看物质文明建设。”
陈国斌有所感悟地接道:“精神文明建设并不会、也不能脱离物质文明建设而存在,它可以充分体现在物质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比如城区改造,把城市弄得焕然一新,这就是物质文明建设,它客观上能让人们多出一点亲切感和归属感,但这还远远不够,得想办法让人们的活跃指数尽量提高,更加充分地享受新的城市环境,这样物质文明的建设成果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而把城市搞得漂亮一点,绝不只是一个形象和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让这座城市的人们生活得更加舒心,享受自己的城市,越发增加归属感,这样人们的热情相应增加,对城市的发展自然能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市民的流失率比较低,而吸引力则比较高,它的人口自然会不断增加,从而显著增加经济潜力。人气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相信你也应该清楚了……”
“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很多看着不起眼的东西,意义却不小。比如修建一个能让人心旷神怡的中心广场,市民在客观上便有了一个好的去处,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广场文化,可以渐渐带动人气,让人们养成在业余时间出门的习惯。但仅有广场还不够,还得热情鼓励人们多组织开展一些业余活动,像老年人的自发广场舞蹈,等等,尽量让大家活跃一点。而这些活动本身似乎没有什么,但对旁人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它代表着一种活力,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整座城市的人们,让大家的活力渐渐增强。单是一个中心广场,再加上丰富的业余广场活动,这就很不简单了。事实上,当一个人在中心广场充分感受到热闹非凡的活力氛围时,他会对整座城市的活力有一个全新的印象,时间长了,这种印象会越发深入人心,而人们不爱出门的心态则会得到很大改观……”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话说起来很简单,内涵却很不简单。两者之间只有协调发展了,才能以更高的效率加快整个社会的进步。在眼下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坪江要是能抓好一点,当大有可为,这不仅仅是树立典型的问题,更是提高市民归属感和城市吸引力的非常重要手段,长远的巨大意义难以估计!”
陈国斌一口气说出了他的感想,为赵雅琴的城区改造思路继续灌输着新的理念。
赵雅琴则听得很是仔细,脑子也没歇停,她不禁再次感慨那家伙的观察领会能力确实不错。而他的这一段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阐述,虽然只是摘取小的事例进行描述,没有系统的论证,却是让人一目了然,清清楚楚,比起那套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口号,要让赵雅琴深刻多了,亦深以为然。
“国斌,你说得很好。”赵雅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难得的称赞之色。这不但是因为她确实有点称赞,也是因为她觉得那家伙吃软不吃硬,多加鼓励,应该更能让他发挥出热情与创造力。这在本质上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
赵雅琴不禁对自己的发散思维有些飘飘然。不过她的心里同时也有些耿耿于怀,认为那家伙先前所说对坪江的归属感倍增,跟董秘书来这里工作只怕也脱不了干系。哼!赵雅琴暗暗咬牙……
(ps:由于今天三更拖延了,明天的第一更如果不能在凌晨发出,那就在上午了,特此说明一下。求推荐票!求三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