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祀篇 春华一场
捧着手中的一卷明黄,胤祀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即便明知道面前的女子确实是出于好心来搭救自己,不应该为难她。可是他的尊严,他所承受的不公,依旧让他急于找到一个出口,宣泄自己的愤怒,于是,说出来的话,就那么刻薄寡恩了。
“想不到我这个辛者库贱籍所生之子,也能得到皇阿玛的赦免,想来,应该是我额娘的最后一点脸面。”
面前的黛玉沉静如水,只是淡淡道出良妃的一番苦心,劝胤祀好自珍重,不当要的便要舍弃。
可是,那个时候的胤祀,已经痴了心,入了魔。一腔心事,满怀抱负,曾甘心就此放手。何况,在得知这么些年的上进奋斗,在那个至尊无上的皇阿玛眼中,依旧是随时可以舍弃的人,他的愤怒,更不允许他退缩半步!
所以,胤祀面对黛玉说出的最后,依旧是那些不甘不愿的情怀。换来的,不过也就是无可奈何的扼腕。
在那之后,胤祀沉寂了,他曾经想过,只要努力,一切终于属于他。他也曾埋怨,为何就连皇阿玛都看见了他金子一般绽放的光芒,他的额娘,却要屡屡劝他退出。
却原来,最后的时刻,重用他的人,舍弃了他,时不时兜头给他凉水的,才是最爱他的人。
胤祀想要重新振作。确需要一个时机。这一次的惨败,已经使他隐隐约约的明白。在康熙的心中,却如他的额娘所言,早有盘算。只是,胤祀悔恨的,是当初不曾听了良妃的话,缓缓图矣。
胤祀整日在府中闭门谢客,琴棋书画,似乎成为了主角。每每胤祀见了胤禟几个焦急的脸孔,就知道他们是在担心自己就此一蹶不振。可是,他们不明白,从这一次的败中,他已经知道了太多的不可逆转。
一日的清晨,暮色透过稀薄,渗进窗棂,胤祀站在窗前,遥望到的,似乎就是自己的前半生。
兰芝走了进来,将一杯清茶放在桌上,欲言又止的看了胤祀许久,最终,爱,还是占了上风。
“胤祀,老九他们几个,差了人来,要你进宫去议事。”
胤祀心里一颤,带着点讽刺的意味道:“这个时侯,我在宫中还有什么议事的地位。”
兰芝眼神一晃,忙道:“你总还是皇阿玛的亲生骨肉,谁又敢小看了你去。”
见着胤祀不怎么理会,兰芝咬咬唇,又道:“总是老九他们几个找你有什么事情商议,你且不能为了你自己的心事,将一干兄弟都给丢下不管了。”
这一句话,让胤祀背脊一挺。他沉寂了这么久,想来他们的确也是等急了。虽说宫中未必有什么大事情,但是去聚聚还是可行的。
身后上来一个披风,胤祀听见兰芝软软的话音在耳边回荡。
“去看看吧,你也许久没有到宫里走动了。”
胤祀握住身后人儿的手,心中也起了愧疚之意,这么久以来,不仅委屈了他那几个兄弟。这个从小就被公主一般养大的女子,又何尝不是为了他担惊受怕,夜夜惊梦。
当初,本是为了权势而将他娶了回来,只是没有想到,后来才是发现,世间上,竟是还有一个人能让他动了真心。于是,他伤害了兰芝,却依旧思念着那个镜中花的女子。
胤祀心头轻叹一声,对着兰芝微笑道:“我这就进宫,若是太晚回来,你便早些歇息,照顾自己的身子要紧。”
胤祀眼看着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关怀就让兰芝的脸上绽放了红晕,那股子愧疚的感觉越发茂盛的不可轻视,深吸了一口气,大踏步的走出门去,叫了人备轿进宫。
胤祀没有看到,身后的兰芝脸上,此时挂上的,是一种伤心的幸福。
宫里的花开的很艳,胤祀跟着胤禟派来接他的小太监走了许久,拐了好几个弯,却是到了储秀宫后面的花园里面。
宫中有规矩,无论是谁,便是女子,不得了皇上的旨意,也是不私下见了秀女的。此时正是选秀的时候,秀女们都聚集在储秀宫中。胤祀看了环境,暗自觉得胤禟几个这才办事极为不好,怎么偏偏挑了这个地方,难不成,竟是嫌他这些时日还不够让皇阿玛猜忌的。
胤祀不悦的叫住了前面的小太监,沉声道:“你这是怎么的,竟将爷领到了这里来。”
前头的小太监听说胤祀不高兴,吓得忙跪在地上道:“八爷息怒,是九爷吩咐的。”
胤祀怒道:“胡闹,这里是什么地方,怎么容得我们在这里议事。”
胤祀抬脚要走,却是被小太监硬生生的扯住了袍角,小太监哑着嗓子道:“请八爷息怒,您稍等一下,便知端倪了。”
胤祀素来不爱在人前发作,因此只是狠狠的将小太监摔了出去,只是胤祀的心头,到底还是起了一层浮云,觉得事情,渐渐起了变化。
许久之后,当胤祀看到那花丛中一抹熟悉的身影,听到那一把低柔的声音,才知道一切到底是为何。
数月不见,她依旧是眉目带笑的脸庞,对着谁,似乎都不能剥去那一层天然而生的冷清高洁。只是不知道,在面对胤禛时,她的脸上,会不会也添上属于女子的娇羞。
胤祀的心头渐渐起了苦涩的意味,隐藏在身后看了许久。所为相形见拙,那个素来号称美艳如牡丹的薛宝钗,在她的遗世独立面前,竟是那么的俗不可耐。
身后的小太监,早已悄悄地消失不见,胤祀也没有多加注意,此时此刻,他全部的心力,早已投注在了前面的佳人身上。
只是,时间过去的越久,胤祀却隐隐发现有些不对起来,黛玉的脸上,似乎充满了疲惫,几次用手扶着额头,眼底的清澈也渐渐变得浑浊。胤祀心头惊觉,抬头一看时,发现薛宝钗唇边,自以为得意的神情。
想到前日里薛宝钗犯事得罪了宜妃,却是轻松地走出了宜妃的宫殿,再想到,今日胤禟几个刻意的重重安排,鼻尖一抹熟悉的香味,胤祀忽然明白了。
这样的催情香,胤祀并不陌生,长在宫廷,那么多的女子,一生都是为了要得到一个男人的宠爱。若是不使些手段,恐怕今生都不会有出头之日。因此,早在年幼之时,胤祀长在惠妃的宫殿之中,就已经对这些催情之物极为了解。
想来,这一次,必然是胤禟他们几个和薛宝钗做的一场交易。可是,胤祀并不想领情。他要的,是堂堂正正得到黛玉的心,绝不是这些旁门左道!
眼看着黛玉寻机而去,胤祀明白,这个时侯,只要自己稍微出去阻拦一下,必能圆了美梦。但是,终究他的拳头攥紧,看着黛玉逃离而去,唯剩下薛宝钗诡计得逞的狰狞面孔。
胤祀的心如同烈火灼烧,转身走了几步,招了素日里潜在宫中的心腹。然后,同样的药物,加倍的分量,将一个艳如牡丹,心如蛇蝎的女人迷倒在那里。
只是,还差一个通奸的人。
胤祀冷冷的看着面前跪着的侍卫,问道:“你家里,都给你打点好了,你死之后,你的妻儿,爷必然会好生照顾。”
侍卫自然知道,和秀女有染是什么样的罪过,此去便是黄泉。可是家贫如洗,妻儿受累,还不如一身皮囊换了老父老母,妻小骨肉的安居富贵。因此无言点头。
再后来,便是那本是热门秀女薛宝钗,因为无缘无故和侍卫倒在一处,虽说身子经过嬷嬷查验,仍是清白,可是名誉受损,康熙爷大怒,下旨逐出宫去。
朝堂之上,胤祀和胤禟几个站在一处,看着贾家的几人狼狈离去,自知最近薛宝钗的事情也是闹出了不少的风波。连带的贾家也是日夜不宁。
胤禟心中颇有不满,面对兄弟们的不解和责问,胤祀回答的,依旧是那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
他要的,是黛玉的心,绝不是一个空泛的壳!
只是,上苍似乎并没有给了他时间去夺得佳人的芳心,畅春园突然的一卷圣旨,浇熄了胤祀这些时日以来,所有的隐忍。
面对着宫中的隆重其事,漫天的花烛燃放。胤祀的心中,除了愁苦,依旧是愁苦。心,被掏空了一个大洞,无法阻挡的冷风吹入,瞬间就将他困在了雪地里。
胤祀看着兄弟们嘻嘻哈哈,或真情或假意的将一对新人送入洞房,自己的心,也明明灭灭的灼烧起来。
今日出嫁,红烛高燃,从此之后,他和她,真的就是路人,名分抵顶。她是嫂,他是弟!
这一夜的胤祀,说不清楚悲喜,只知道一壶壶的烈酒灌下去,呛到心肺里面,就此断了一世的希冀,却断不了心头的想望。
只是,在那个时候,胤祀的心里依旧存着一份念想,只要他是君临天下的帝王,那么一切就还有转换的可能。当初的顺治爷,不也是将弟弟的妻子纳入后宫,并且死后封后吗?有例可循,他又何惧!
可是,胤祀还是失望了,胤禛的大婚之后,康熙的身体衰败便如同最显眼的一道光。释放出全部的光华,然后消失暗淡。
畅春园里,突如其来的钟鸣作响,能够进去面圣,依旧只有胤禛和黛玉这一对璧人,恍然其他的阿哥骨肉,斗不过是胤禛身旁一抹陪衬的影子。
诏书宣告天下,四阿哥继位,当那几个字念出来的时候,胤祀唇边染的,只有笑。无从恨。
昨天米更,今天多一点。明天胤祀的故事结束,下一个番外,是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