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村外的空地上,只见一个年轻人正在那举着石锁,只见那重达数十斤的石锁,被他轻松的举起。
那年轻人连续举了数十下石锁,终于支撑不住,将那石锁往地上一扔。
边上围观的人群顿时叫好。
什么“公子神威”“公子神勇无敌”的赞叹声响成一片。
此人正是穿越过来的赵岩,来到这地方已经半个月了,大抵了也习惯和适应了环境。
这地方位于黄县南部的山区,这片山区并不是很大,周围都是平原,不过胜在偏僻,孔有德叛乱时没怎么波及到里面。
他对自己现在的身份也了解的差不多了,自己附身的这家伙也叫赵岩,出生在这赵家村。
他老子是附近一带的大土豪,家有良田几千亩,在这赵家村铸了个小堡。
原本自己附身的这家伙体质很弱,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他附身后却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举起两个三十多斤重的石锁也丝毫不绝得吃力。
现在他这体质,好像非常变态。
半个月下来,也融入了赵家村的生活。
这赵家村是赵家盖的,村里住的都是佃户,赵家和其他土豪有些不同,赵家依靠的是家丁提供的武力,没有宗族的武力在内。
原来他那个便宜老子早年是福建漳浦过来的,和漳浦赵家也断了联系,在这山东并没有宗族的武力可以依靠。
他那便宜老子能创下这分基业,也是不太简单的角色。
这山东自万历后期开始,就是灾荒不断,灾荒下来匪盗就多,想要在这山东立足,没点武力是不行的。
赵家能不被匪盗搔扰,也得益于养的那上百个家丁,大多都是练家子的,加上这山间的小堡,来几百个土匪也是不怕。
面对家丁的恭维,赵岩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个人就算再变态,也不可能和千军万马抗衡,什么神威无敌有点扯了。
只能说身体好,做事方便。
赵岩拍了拍手,转身回到屋子里,外面的家丁见他走了,也各自继续艹练,他们练的都是一些单打独斗的把式,与正规军有一定的差距。
这时赵全匆匆走了进来,赵全就是那个带着赵岩回赵家村的家仆,自从原来的管家在黄县遇难后,就属他的资格最老,因此成了赵家新的管家。
“公子,佃户的情况基本上已经统计清楚,原本赵家有一千户佃农,现在只剩下两百多户,眼看过两个月就要播种,没人的话,明天恐怕收不上粮食。”赵全将刚统计出的结果向赵岩汇报道。
孔有德叛乱之后,登州一片萧条,赵家也只是依靠这山中的小堡自保罢了,赵家的很多佃户都是自己形成村落的,毫无悬念的被孔有德给劫掠了,佃户死的死,逃的逃,现在也不剩下几个了。
赵岩皱着眉头,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仓库里有一万多斤麦子。”赵全说道。
“如果我们招募流民来耕种的话,够不够撑到明年麦收?”赵岩想了想问道。
赵岩这想法却把赵全给吓了一大跳,连忙摇头说道:“公子,这万万使不得。先不说撑不到明年麦收。这些粮食可是留着救命用的啊!万万动不得啊!”
“那你说怎么办?”赵岩无奈的问道。
“……”赵全默然半响,说道:“老奴也没办法。”
富贵人家哪不囤积粮食?而且有些富贵人家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的粮食也死命的囤,粮食本来就不多,这么一囤就更不够用了。
人饿死了,生产遭到破坏,就陷入了一个恶姓循环。
“这事先放一边,一会再想办法。你马上派几个人去南方找红薯,让他们快点把红薯找回来。”赵岩表现出了雷厉风行的风格,想到就做,越快越好。
在这明末,最缺的自然是粮食。地瓜那东西营养还好,就是蛋白质缺了点,配合蛋奶什么的也差不多。
要想在这明末站住脚,得尽快发展。否则满清一入关,自己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只要有粮食,自己可以收拢流民,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一部分安排生产,一部分用来组建军队。
“红薯?那是什么东西?”赵全不明所以,纳闷的问道。
“就是一种亩产很高的粮食,长得像蔓藤一样,吃的部分长在地下,吃起来会甜……我画个样子给你吧!”赵岩正说着,赵全猛然说道:“公子说的可是地瓜?就是亩产上千斤,甚至几千斤的那种东西吗?”
“对,就是那种东西,也叫地瓜。”赵岩不由大喜,问道:“你见过?”
“小时候跟老爷在漳浦时见过,那东西在福建很多,以前有任巡抚推广过那东西。一般都是穷人家才吃的,有的也把那东西拿来喂猪。”赵全以前是赵岩他那便宜老子的书童,也是从漳浦那过来的。
“好,派几个人去福建,尽快把地瓜弄回来。”赵岩点了点头,笑道:“这地瓜亩产几千斤,种上一亩就顶十几二十亩的小麦,现在各地灾荒不断,我们只要多种地瓜,就不用怕被饿死,而且卖粮食的话也能赚上一大笔银子。”
“这个……此事公子请慎重,前些年陕西官员就曾推广过地瓜,结果却引发民变……”赵全满头大汗的说道。
“无妨,我们又不是要推广到全山东。会引发民变也是因为百姓不了解地瓜的好处,我们先弄回来种在自己的地里,最起码粮食不用愁。”赵岩却是不知道这事,略微一想便知道了关节。
毕竟地瓜这东西进入中国不久,老百姓都不认识那东西,如果官方强制姓的推广,自然会激起民变。
满清对百姓的压迫比明朝高出十倍不止,天下大乱之后,满清竟然还能收上比明朝还对的田赋,这就可以证明事实了。之所以能让老百姓在那样的压迫下没有大规模的反抗,主要还是这地瓜的功劳,康乾盛世,其实叫地瓜盛世更为合适,一个个百姓吃地瓜吃得面黄肌瘦……
“好,那老奴明天就派人启程去福建把地瓜寻来。”赵全点了点头,同意了下来。
“大概多久才能回来?”赵岩问道,“能不能赶在明年开春前?”
“公子放心,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骑马去福建,也就大半个月的时间,最长也就三个月就可以返回。”赵全估计道。
“嗯!对了,还有几样东西,让他们顺便带些土豆、玉米和花生回来。”赵岩想了想,福建离山东那么远,跑一躺不如把能办的都办了。
“土豆玉米花生又是何物?”赵全不解,赵岩知道这些东西的叫法和后世的叫法不一样,于是细心的给赵全描述形态。
结果赵全都见过,并且明确知道哪个地区有,倒是省了很多功夫。赵全领了任务,跑去安排明天启程去福建办事的人手。
赵岩则在为如何能招募到人手来种田而苦恼。
自己那便宜母亲,此刻正在吃斋念佛,见他身体无恙,虽然忘记了一些东西,但智力并没有下降,一般的常识也没忘记,所以把把这摊子都丢给了他。
现在赵家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应该说是很糟糕。
在黄县有几家店铺,也随着孔有德攻克黄县而破败,他那便宜父亲出事的时候带着银子到黄县做一桩大交易,连带赵家的银子也被叛军抢了去,现在手头只剩下一千多两银子。
一千多两银子要养一百多个家丁,外加上万斤麦子,也能凑合一阵,就是没办法招募流民。
要想招募到流民来当自己的劳动力,也需要银子去买粮食,否则家里的那点粮食支撑不住。
所以重点还是赚到银子。
赵岩倒是不是缺少赚银子的方法而苦恼,只是方法有许多,一时没什么头绪,不知道走哪条道来银子最快,他对古代的社会,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况,细微的印象还是很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