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得人心者得天下
李渊所率领的三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长安城进军!进军!
他先是攻克了山西的霍邑郡。然后是临汾郡。李渊的军队每打一次胜仗,唐军的战斗士气就象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一般高涨!
他犒赏军中的有功人士,以及那些愿意打开城门迎接大军进城的地方乡绅和开明人士,就如同是西河郡和霍邑郡的奖赏一般。
李渊的大军每占领一座城池,百姓们无不是夹道欢迎。
“老哥!我看呵。这大隋氏江山只怕是要完完了!”
“谁说不是呢?”
许多百姓同熟悉的亲友们站在拥挤的人群中,他们无不对先前的守城的隋军战斗力十分涣散而感到大隋将亡!
他们对唐军的军纪严明,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无坚不克,对百姓秋毫无犯,直感到大隋的基业要亡!
百姓们在目送着唐军大队人马离开攻克的城镇之时,他们无不翘首以待——唐军!唐军!你们要快快结束这大隋王朝让人民处在那一种苛捐杂税的、多如牛毛的、民不聊生的苦日子!
尽早结束战乱,让人民尽早地过上那一种安居乐业、太平盛世的崭新生活!
那些踊跃参军的城中百姓络绎不绝。李渊的人马在逐渐壮大!
每每看到这一种喜悦的场面之时,已是五十多岁的李渊感慨万千!真是老天保佑!让他唐国公能够应时运之变,为他表弟所继承的大隋王朝敲响了晨钟暮鼓式的丧钟!
李渊的大军下一个要攻克的城池就是属于关中讨捕大使屈突通所统领的虎贲郎将陈叔达。这陈叔达是何许人也?
他就是南朝时代中的陈朝宣帝的儿子。隋文帝杨坚在消灭了南方的陈朝之后,陈叔达入仕隋朝。他颇有才学,在陈朝时被父皇宣帝封义阳王。
他在年十余岁的时候,常伴父皇侍宴群臣。宣帝令其即兴赋诗十首,他手执毛笔略加思索便是才思敏捷,一一提笔而就。大臣们叹为观止!
他入仕隋之后他长期不被重用提拔。他在隋炀帝的大业年中,官拜内史舍人。后来他被外放做了山西绛郡的通守。
李渊的唐军在围困绛郡的城池之时,陈叔达不再想为垂死的大隋王朝卖命。他想效仿飞行的候鸟——择良木而栖。
他命令手下人打开城门以迎接李渊的三万人马入城。
李渊识得陈叔达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更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李渊见到能让他“兵不血刃”就白白得到了一座城池的隋军守城将军陈叔达的时候,他象是遇见了故人一样的拉住陈叔达的一只手对他非常感谢!
他要以礼贤下士的一份英明向天下人诏示:“唐国公李渊热忱欢迎隋朝功勋贵族前来他的军中效力。”
他李渊的关陇集团要给亡国的隋朝官员们有衣穿有饭吃。给予他们高官厚禄!
陈步达被李渊奉为座上宾。后来,他在李渊攻克长安城之后官拜宰相府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