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839章 广陵之战(二)

三国处处开外挂 一本江山 11222 2021-03-28 16:16

  艾草文学阅读网321553.xyz,最快更新三国处处开外挂最新章节!

   “孔明先生、孔明先生...。”黄忠前往诸葛亮的营帐。

   “汉升出了何事?怎么外面有枪声?”诸葛亮穿好衣服出来急问。

   “敌人来袭营了。先生,快撤吧。”黄忠道。

   “撤?我不是让你安排了伏兵吗?应该能抵挡一阵。先不要着急,派人去通知左右两营,前来听调...。”诸葛亮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啪啪啪...

   枪声越来越近,黄忠拉着诸葛亮往东走。

   一边走一边说道:“敌人派来的部队,极为精锐。我们的伏兵根本没起到作用。他们已经突破前营,朝中军来了。”

   “有多少?”

   “据瞭望台上的士兵禀报,约一百左右。”

   “什么!”诸葛亮以为自己听错了:“才一百人,跑什么啊?调集所有骑兵,消灭这伙敌人...。”

   黄忠是刚从瞭望台上回来,他亲眼见到敌人的部队。人数虽不多,火力却很猛。不管派出多少部队,根本近不了身。

   营中的骑兵也才不到五百,还不够人家一梭子子弹。

   黄忠懒得理会,干脆道:“先生,你就听我的吧,先撤走。”他叫来几个士兵,把诸葛亮强制带走。

   半小时后。

   诸葛亮大军全线败退。

   哈雷的一百人顺利占领了营寨。

   几乎没有伤亡。

   好在敌人没有追赶,不然伤亡会很大。

   到了广陵后,诸葛亮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敌人派出的这一百精锐,战斗力很强,速度也很快,守寨的部队没反应过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败是难免的事。

   诸葛亮没有因此气馁。

   他在前方扎营、守阵,并不是为了消灭敌军,只是想拖延几天时间而已。因为天上还在下雨,他需要这场大雨,创造伏击敌人的条件。

   至少还要三天,才能开启那场大战。

   “敌军还没有动静吗?”两天后,诸葛亮问黄忠。

   “暂时还没有,他们在攻下营寨后,驻守在那里。好像在等什么。”黄忠指着地图道:“末将认为,他们在等重武器。因为从合肥到这里,道路很崎岖,重武器运送不易。前次先生让他们吃了大亏,这回他们不敢贸然进攻了。”

   “嗯。”

   诸葛亮道:“今天晚上,密令我们所有的部队,进入伏击地点。给我留下五千人,我来引诱敌军。只要将他们引入绝地。他们非死不可!”

   “先生,还是让末将去引吧,您在后面主持大局。”

   “不行。”

   诸葛亮没有同意:“这场战斗太重要了,容不得出一点差错。现在主要是诱敌,我只有亲自出手,我才放心。汉升将军指挥伏兵,我负责诱敌。我们联手,一定要取胜!”

   “是。”

   黄忠无奈应下。

   ..........

   这场大雨连续下了好几日。

   道路越来越泥泞。

   有些地方已经被雨水冲垮了,汽车肯定不能走。步行也困难。

   但是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西商帝国的援兵全部到来。

   总计四万五千人。

   统帅这支军队的将领是东部战区的一个司令,名叫禹岩立。他在西商帝国的地位,相当之高。在他上面只有东部战区的集团军司令,还有中央军的集团司令。其余的指挥官,他都不放在眼里。而且,东部战区的集团军司令,还是他的亲戚。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能指挥江东的所有部队。

   禹岩立集结部队,宣布向河阳沟进兵。

   那里屯放了十万石粮草。

   但是为了防止诸葛亮搞破坏,他调集两个师的兵力,前去广陵。准备暂时牵制住诸葛亮。待夺取两次后,再重兵围剿。

   对于禹岩立的命令,没有人干违抗。

   几万部队立即行动起来。

   除了两个师的兵力前去广陵,其余的都向河阳沟方向挺进。

   敌军刚一出,诸葛亮就接到消息了。

   他没想到事情这样顺利。不用他引诱,敌人就向河阳沟去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大喜事。

   但是,为了不让敌人包围,他先一步离开广陵,也赶往河阳沟。

   次日。

   傍晚后。

   天色逐渐暗淡下来。

   诸葛亮扯进河阳沟指挥部。

   黄忠已做好一切准备,有些激动的道:“先生,敌人距离这里,还有二十里的路程。”

   “好,总算要结束了。”

   诸葛亮比黄忠还要激动。

   这场战役是他指挥的,一但取胜,给他带来的影响巨大。扬州的所有部队,也都能松一口去。

   全国的战场,将进入上风阶段。

   “不要着急,我们都稳住...告诉伏击部队,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击。”诸葛亮道。

   “是。”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到了晚上时。

   敌人抵达河阳沟外。

   足足几万部队,在外面扎下营盘。

   其实这时候,诸葛亮若发动攻击,效果也会非常好。但为了力求全胜,他仍然沉住气。

   这一夜大家都没睡觉。

   敌人也没有睡觉,派人秘密勘察周围的情形。

   确保诸葛亮没有在周围设下伏兵。

   天明后。

   几万部队向河阳沟大举进攻。

   河阳沟的地形十分特殊。

   两条山脉交叉,形成很长的沟壑。

   敌人沿着沟壑进入,位置很低。

   诸葛亮把指挥部设在山上。

   他通过望远镜瞧见,敌人的所有部队都出动了。慢慢的进入伏击地点。

   “汉升,可以开始进攻了。”诸葛亮道。

   “是。”

   黄忠前往传令。

   没多久。

   整个河阳沟开始颤动。

   哗啦啦...

   一股巨大的洪水,从北面冲下来。顺着沟壑冲击禹岩立的部队。

   洪水席卷一切。

   沟壑里的花草树木,都被冲断了,连巨大的石头也滚入洪水里,顺着沟壑前进。

   力道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禹岩立在后面都能感觉到地面在颤动。

   “怎么回事?”他让所有的部队都停下,然后找了一处高点的山坡,用望远镜往前看。

   刚开始时,并没有发现异常。

   但是不久后,他看到一股巨大的洪水,从上面冲来。

   “不好!”禹岩立即刻下令,所有部队都撤出河阳沟。

   轰隆隆...

   洪水已经冲下来,几万部队转眼被淹没。

   想要撤军,已经来不及。

   禹岩立深怕自己也被卷入洪水中,赶紧坐着军车逃离了。

   道路泥泞难行,军车很容易陷进去。

   好在他机警,临时爬上一座荒山,躲过了洪水的冲击。

   但是他的几万部队就惨了。

   全部被洪水冲走,死的死、伤的伤,已经没有战斗力。

   洪水过后...

   黄忠带着几万部队,从河阳沟里出来,排着军阵,朝禹岩立所在的方向挺进。

   “司令,敌军势大,我们快走吧。”西商帝国的将领们都慌了神。

   所有军长、师长,都在急劝。

   “撤!”

   禹岩立了解到,自己的部队已经被打散了,能投入战斗的只有一百特种兵,和一个警卫团。面对几万敌人,实在难以抗衡。

   虽然他心里不甘,但还是掉头撤走了。

   这场战斗以诸葛亮与黄忠全胜而告终。

   禹岩立的几万部队被洪水冲到十几里外。大部分死亡。即使没有死亡的,也受了重伤。黄忠带着大军赶到,将他们全部俘虏。所有武器被缴获。

   整整十几个旅的装备,清一色的步枪、机枪、迫击炮。

   诸葛亮都看花了眼。

   黄忠也乐的合不上嘴。

   “这批装备,需要立刻运往徐州。这是我们后期决胜的关键。黄老将军,你亲自护送如何?”诸葛亮道。

   “孔明先生,我是中军主将,怎么能擅离职守去徐州呢?如果我走了,扬州怎么办?”黄忠有些不乐意去。

   中原野战军是他的部队,不可能交由诸葛亮统领。

   当然,他也不是不信任诸葛亮。

   职责在身而已。

   诸葛亮何等聪明,一下看穿了黄忠,顿时笑道:“黄老将军,这批装备真的非常重要。他不仅关系到扬州的战局,更关系到全国的战局。目前荆州和我们这里,都急需要新式武器、新军队的加入,这批装备...。”

   诸葛亮说了很多大道理。

   黄忠还是不为所动。

   诸葛亮笑道:“好吧,既然老将军不愿承担重任,我便亲自护送。”

   “还是我去吧。”

   让诸葛亮护送,他更不放心。

   说到底,诸葛亮是刘备的属下。

   这批装备又如此的重要。

   万一诸葛亮动了歪心思,中原必将大乱。

   考虑到这一点,黄忠道:“我只带走一半的兵力,护送装备去徐州,之后转到兖州。长则半年,少则两月,必转回扬州。希望先生能守住扬州防线,不让敌人跨过一步。”

   “你放心吧。”

   广陵之战实有侥幸成份。

   诸葛亮也没有信心再打一场这样的胜仗。

   但是为了据守扬州,他仍愿一搏。

   当晚。

   黄忠护送装备,连夜前往淮阴。从淮阴转到去下下邳、彭城。这是一段很长的路,期间要路过的城镇很多。

   即使急行军,也要数月时间才能抵达。

   诸葛亮在广陵大胜后,不敢停留,也快马加鞭的返回合肥。

   走到半路时,他就接到消息。

   合肥已经失陷了...

   刘备带着两三万残军,逃往寿春。

   这消息对他来说很不好。

   合肥一旦失陷,半个扬州都暴露在敌军眼前。

   除了寿春、淮南以外,敌人都能轻易攻取。

   江东的兵力,也能陆续渡江,在扬州扎稳脚跟。

   诸葛亮不敢多耽搁,立即赶往寿春。

   ...........

   扬州之战的消息很快传到江东。

   许定率领的一万多精锐,刚刚抵达江东。

   距离豫章郡,南昌县不远。

   “不亏为孔明先生...。”军帐内,许定拿着诸葛亮派人送来的书信,激动的手都在发抖。

   “陛下,孔明先生说了什么?”郭嘉问。

   “广陵大捷,你也看看吧。”许定吧书信给郭嘉:“这一仗打的真是漂亮。几乎零伤亡,击败了四万多敌军精锐。最让我高兴的是足以装备四个师的新式武器装备。这是我们后期取胜的关键啊。”

   “的确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郭嘉亦没有想到。

   诸葛亮还有这能耐。

   就凭中原野战军和刘备的一万军,能零伤亡大败敌军四个师,外加两个旅。

   这样的战绩,比许定这里的情况还好。

   如果入侵华夏国的敌军,只有二十万。按照这样的打法,兴许不用组建新的部队,也能慢慢取胜。

   可惜敌人掌握虫洞传送阵,随时能调来大批的部队。

   短暂的胜利只能增强华夏国的实力,却不能改变整个的战局。

   华夏国还是处于十分危险的阶段。

   许定道:“奉孝,广陵之战的胜利,总算能让我们松一口气。我想暂时不往江东去了,就在南昌布阵,与敌人打几场。即使输了也没关系。我们再退回荆南、退回荆州。总之拖延时间,等文和把新军组建起来,再与敌人正式开战。”

   郭嘉道:“臣也正想建议,切勿再深入江东。敌军的机动部队,速度都很快,一旦被包围,我们将陷入十分不利的局面。”

   “嗯。”

   许定点点头。

   这时候,他的目光微凝,眉头紧皱。

   郭嘉也注意到了,问:“陛下,有什么不对吗?”

   “敌人已经出兵了。”许定通过卫星监测,看到有几万军进入监测范围。

   “奉孝,你去传令,准备守城。”许定道。

   “诺。”

   郭嘉起身离开。

   ..........

   南昌城是豫章郡治,历史悠久。

   城防坚实。

   还有瓮城、内外城。

   许定决定坚守一阵,再设法破敌。

   郭嘉去做准备。

   敌人的兵力正在快速赶来。

   许定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通过卫星监测系统,数了数敌人的兵力。大概有五个师左右。

   也就是五万人。

   其中包括骑兵一个旅。

   有炮团、机枪团。

   实力非常强劲。

   这大概是入侵江东的二十万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许定招来鲁肃,说道:“子敬,守城的事,我交给你全权负责。你只要坚守三天,就算取胜。”

   鲁肃道:“坚守三天倒不难。可是...三天之后呢?”

   鲁肃犹豫道:“陛下,臣建议还是退回荆南吧。南昌城虽然坚固,恐怕也敌不过敌军的火炮。”

   “你没有信心?”

   “臣...。”鲁肃确实没有信心。

   当初在建业时,周瑜率领五万多精锐守城。

   建业比南昌坚实,连三个时辰都没坚持住。

   现在驻守南昌的部队,还不到两万。

   而敌人却有五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