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0五章异动
建安侯府虽然是没有正式的搬进去使用,但苗五他们几个也早就搬进去了,宅子,那必定是要有人住着,涨涨人气的,要是没有人住的房子,人气赢弱,房子就破败得特别的快,许多房子就是如此,哪怕再的,只要几个月一两年没人,等到再搬人进去看时,就几乎都能赶上有人家的,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了。域名
原来的王家小院里,也就留了几个人,还特地的僻了房间来供那些建州来的学子们住,虽说是离着考场偏远了些,但有府的一辆马车,及林府特地调派过来的两辆马车,合共三辆负责接送,是以也不见得比那些住得近的人要多hua时间,而且,建州来的学子们,每天的三餐,都可以去建林酒楼用餐,建林酒楼专门后院里僻了个大房间,摆了几张桌子,足够容纳二十多人同时用餐的,而且时间上也没规定,随时来随时有吃的,这对建林酒楼来说,反正火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并不存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说法,而且每人吃的也都一样,三菜一汤,每天换着hua样。
当然了,他们若要是想到正堂前去用餐,那就和其他食客一样要收钱了,毕竟的,整个建州这次来参加常举的也有二三十人,可以说是历年来多人的一次,这都要归功于建州这些年的读书及建安书局hua了大力气去印书并且平价销售的功劳,几年下来,效果显著,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多,有不少以前因家庭窘迫被逼着丢了书本而另谋出路的学子,也都重的将书捡了起来,因为小东家可是说过呢,要感谢的话,你能好好用功,将来考取了,为父老乡亲服务,那就是好的感谢。二三十人要占了许多的位置,如果让他们到正堂前用餐,必定会影响了酒楼的生意不是。
至于早点,他们可以建林酒楼吃,也可以去建安小食铺去,建安小食铺也和建林酒楼一样对建州学子开放,但比起建林酒楼来,hua样当然是少得可怜,所以,一般也就早点的时候,会有人去吃点。
由于有了建林酒楼带头,其他酒楼,也都相应的跟着给他们家乡来参加常举的学子们开放了伙食供应,这些长安开酒楼的,大部分都是有个家族的,比如说范阳卢氏的隆望楼,比如说清河崔氏的鸿运楼,他们的根并不长安,而是乡里,拉拢本乡士子本就是他们一直做的,而且没得办法,现建林酒楼就是长安饮食业的风向标,况且还有个山外山总跟建林酒楼后面,建林酒楼有什么,他们很快也会有什么,这前面的两家都这么做了,如果他们不跟着做,岂不是要被乡人背后指指点点的?
据说这次的常举很得重视,本来科举就是朝廷重视的了,现这一届是引人瞩目,听说主考官从原来惯例的礼部hi郎改成礼部尚书,而且规矩也严格了许多,一经现夹带等等舞弊行为,将终生不得取仕,所以这一届的常举,大家都小心谨慎,等人全都入场了,竟然没被出一个舞弊的人来,可以说是自晋以来,为守规矩的一次科举。
王况已经开始准备收拾东西了,来长安,他该做的都已经做完,连本来没有预料到的事也都做了不少,可以说,这次的长安之行,不光是王况自己所获颇丰,朝廷上下,上自李世民,下到一个品匈,也都或多或少的直接或间接得了好处,所不同的只是好处的大小而已,大头的当然是朝廷了,而王况要回建安的消息也没刻意的隐瞒,是以,这些时候王况的县候府前也是人山人海。
官员耳目都灵通着呢,升平坊么,进不去,建林酒楼和林家铺子虽然是林家有份,但客来客往的,也不是接纳人情礼物的好去处,知道的那会说这是前来给建安侯送行的,不知道的还会以为他们是来行贿或者结交乡党之类的勾当,因此当打探到县候府上已经有人,而且颐政坊街口并没有像升平坊一样有千牛卫守着,就都把礼物送到了县侯府,还担心王况拒绝,基本上,全都是礼物抬过来一放下,然后敲一敲县侯府的门,有人应声了,就马上走的。让苗五哭笑不得的是,这些礼品里,绝大部分都是没署名谁送的,剩下一些署名的也只署个姓,比如说就有好几单署了“范阳卢”的单子,却没说是谁,让王况想找人也是找不到。
所幸的是,这些礼物基本都不是很贵重,还是以奇古怪的东西为主。大概是受了千里送鹅a这个典故的影响,毕竟才生没多长时间,世人的记忆里还是深刻,又知道王况现不缺钱,地位么,除了皇帝,还能有谁给得了?而名声,那也不是现的他们能给的了,因此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王况的敬意。
这样的礼物,王况自然是没了任何的借口去退,即便要退,那你也得找到主人呀,没的办法,幸好县候府房间院子多的是,就让苗五组织了人手分类的归放,碰到很少见的东西了,再送到林府来给王况看是不是王况需要的。
常举完的第二天,王况和王冼天还没亮就赶着出了,王况也怕,他怕的就是那人山人海的送行,怕的就是繁琐的礼节,所以,只通知了程处默他们几个十里亭见面,结果,他们一行出了坊街口,建安县候要回建安的消息就不胫而走,王况他们呢,又拉了大包小包的两大马车东西,行走速自然是快不了,等他们刚到十里亭,后面就陆陆续续的赶来不少人给王况送行,只一柱香工夫,那些离着升平坊住得近的层官员就来了不少,据说后面还有赶来的,这让王况吓一跳,还来?没见这十里亭已经挤不下了么?所以,赶快的,匆忙和来送行的二十多位官员喝过了送行酒就上路了,只留下程处默及徐国绪他们几个十里亭招呼后来的人。
平盛田这次也跟着王况,他的尚食监虽然机构是长安,但目前而言,整个工作重点却是建安,尤其是明年还有流水大席和天下大比,从明年开始,流天下大比就改成了一年一次,所不同的是,逢单数年是天下所有的厨师来参加大比,而逢双数年则是由那些没有名次的人和上一年的第二到第名比,而上一年得了名次的这名则必须来,否则将取消他们的名次。
能胜过这人的就有名次,不能胜的就没名次,当然了,这个大比并不影响到曾经拿到过名次的人的利益,只是用他们做个参考罢了,这就给那些因为路途遥远或者是另有要事而不能及时上一年来参加大比的人又开个路子。目前平盛田的班子成员,现都建安呢,这也是大唐的唯一的一个怪现象,机构设长安,办公却远离了万里的建安。
不过平盛田却不是要回建安,而是到了池州就要分开,先回家去,这是王况要求的,刘邦得了天下不是说过这么一句么富贵不返乡,有如锦衣夜行。平盛田回乡里去,也是给他家里一个定心丸,让家人放心,不要再为他舍弃了考举选择了烹饪而对平盛田有所埋怨,而且,如果平家人愿意,可以选择去长安定居,也可以到建安来,长安那里,王况已经让苗五给平盛田物色院落了,尉迟保琳送给王况的那个院落是不好再送人,而且,魏小五他们也需要一个处所来处理一些事情,苗五还那留了人和魏小五接头,总归是不能让魏小五的人手常往县侯府跑的。
因为有着程处默他们十里亭挡着,所以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追上来,都十里亭被程处默他们拦下来了。
但是,王况走后的当天朝会上,李世民又宣布了一个惊天消息,任命现建安县令林明为伏罗及唐林两州总管,秩正四品上,和黄良比肩,不受岭南道的节制,也就是说,这两州归了林明管,而且岭南道监察史没有权利对这两州行使监督权
正四品上,这是州刺史的品级,这让许多人嗅出了味道来,但是,建安侯已经离开了长安,想再上门那是没办法了。而这正是王况和李世民的交换条件,用林明管两州,方便他这两州做些动作,yu使林邑人向往大唐子民的待遇和政策,从而自动的申请去国设州,但是由于事关大局,王况不希望这两州被太多的世家安ha了人进来而拖了后tui,这些世家子弟,可能不会捣uan,但总是会行事上选择对他们本族有利的方式来,一家不要紧,要是来个十几家二十几家,这么多的人,你拖一点后tui,他再拖一点,一叠加起来,影响就不小,所以,王况宁可用那些还本州的官员,虽然目前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但毕竟,他们那里干了多年,对本州状况的了解远胜过其他人,这些人的背景都不深,那么偏远的地方当官的,其背景甚至比福州县令黄远知还远远不如
至于建安县令的空缺,王况则推荐了岑余子来接替,对岑余子来说,县县令接上县县令,是升官,但重要的是,建安毕竟是州治所,即便以后唐兴县也是可以升到上县,但同等条件下,州治所的父母官有多的机会上位,所以,对岑余子而言,可不仅仅是提前四年当上上县县令这么简单。而岑余子的位置则由唐兴县丞接替,一级一级,一个接替一个的往上提拔,所以,朝大佬们这时候现,整个建州已经没了任何的位置给他们塞人进去
塞不了人进建州不要紧,这些个人精也从建州带动周边的州县这个先例上大受启,纷纷的打起了岭南道南边大的州,也是和伏罗、唐林两州接壤的驩州及驩州西边的棠粥的主意的主意,不管怎么着,林明主政伏罗和唐林,肯定是会要将这两州也带起来的,而且,大佬们也隐约觉得,这是要为建东的展布下一个基地,父子二人,一北一南,建东有事,那么离建东近的林明就能用快的速加以驰援,但却是没人现,王况的目的不此,就连李世民也以为王况是要给林荃淼创造一个强有力的后援,什么后援能让林荃淼放心?那自然是莫过于其父了
伏罗和唐林这两州,其实就是两县两州,唐林州只有一个唐林县,伏罗州则只有一个伏罗县,这其实也是李唐给这两州的土著的优惠待遇,一班人马,两套班子,这和其他番族的领能封到王是一样的道理,并不是他们有这么大的功劳,而是安抚其心的手段,是以,此时的李唐,不是没有异姓王,而是异姓王不少,都是番族领,不然,当初李世民一许诺说如果王况功劳够大也可以封王的话一出口,不光是王况要被人口水淹死,就连李世民估计也要好几个月甚至几年不得安宁。
而这两州北边的驩州则有忠义、德、浦阳、越裳四县,而且整个驩州是从前隋就纳入原版图的,全州上下都已经将自己彻底的视为大唐子民,和驩州的情况一样,棠州的子民也是如此,而且相对而言,这两州的汉人是占了多数的,棠州比驩州略小,辖日落,阳,署州三县,汉人的比重虽然也是高,比起驩州还是略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