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斩杀倭凶
钱长史回到驿馆走进王爷的客厅,见郑亲王正坐在那里悠闲地自斟自饮。看见钱长史进来,郑亲王连忙招呼着让他坐在了自己的下手位置。“来,老钱,陪着本王喝几杯。”
——“去,再拿副碗筷和酒杯来。”郑亲王朝着侍立在一旁的丫环吩咐道。
丫环为王爷和钱长史二人的杯中斟满酒后,便在王爷的示意下,悄声退出了房间。
——“王爷看起来如此高兴,想必是那吴子道大人已经接受了王爷的提议,让咱们的人接任了吴州知府。”钱长史瞧着郑亲王笑道。
——“是啊,这下咱们算是一箭双雕了。”郑亲王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敢问王爷,此次保举何人担任了吴州知府?”
——“礼部员外郎柳毫瑟。”
——“他?王爷,那柳大人可是一直都是在礼部挂着虚衔,并无任何担任实职的经历,他能。。。”
——“本王保举他做吴州知府,也是想让他历练历练。”不等钱长史把话说完,郑亲王接口说道:“那柳毫瑟虽无做官的经验,但他嗜好文物珍玩,精通鉴赏,正可为本王尽快寻找到那夜明珠助一臂之力。再说,那吴州曾是多个朝代的故都,定会有很多的珍玩宝贝遗留在此。柳毫瑟对本王忠心耿耿,又是这方面的行家,安排他去吴州任职,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地为本王搜集到价值连城的文物宝贝。从现在开始,本王也要为将来君临天下,搜集一批可观的文物瑰宝,以备向后人彰显本王治理下的太平盛世。”
——“王爷真是深谋远虑、足智多谋啊。小人实在是佩服之极。”钱长史连忙笑着应道。
——“至于柳毫瑟的为官当政的能力,本王可以让那张知府在幕后多加帮扶着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柳毫瑟担任吴州知府,那张知府也就不必天天躲藏在赵府之中了。”
——“王爷,你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妙啊。”钱长史不由得向郑亲王竖起了大拇指。
。。。。。。。。
傍晚,吴子道从俊清府中回到府邸,闻听府中亲兵禀报罗文、胡守备和陈守备正在客厅中等着自己,不由得一愣,紧忙走进客厅。
三人见钦差大人走了进来,连忙上前施礼。吴子道笑着问道:“三位大人此时前来,又有何事呀?”
——“回大人,下官和二位守备大人此时前来,有一事需要禀报大人。”罗文连忙应道。
——“三位大人请坐。”吴子道说着,自己也坐了下来。望着罗文。
——“回大人,前日在海王岛附近被我塘州水师兵船击伤的那艘逞凶的东瀛商船,在拼命逃亡的过程中,已经葬身鱼腹了。”罗文笑着说道。
——“真的?你们又是如何得知的?”吴子道抑制着内心的喜悦,连忙问道。
——“回大人,那艘商船受创沉没后,有9名东瀛人落水逃生,后来被我渔民百姓发现救起,带回海王岛。经过肇事那天在现场的我渔船上的部分渔民百姓辨认,那些被搭救的东瀛人正是逞凶商船上的水手,其中一位还是船主。渔民们遂将他们交付给了我水师军兵。”陈守备笑着应道。
——“那些东瀛人现在又在何处?”
——“回大人,标下已下令将他们暂时押解在步军兵营之中。”胡守备回道。
——“可曾提审过他们?”
——“回大人,下官已经命人提审过了,他们俱已招供,承认了在海上行凶杀人,袭击我兵船一事。这是他们的供状。”说着,罗文从怀中掏出一纸画了押的供状,递给了吴子道。
——“那些东瀛人能听懂咱们的语言?识得咱们的文字吗?”
——“回大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常年往返于我朝与东瀛之间,从事贸易。因此与咱们口头交流大多没有问题。这些东瀛人开化较晚,大多愚昧无知,连他们使用的文字,都还是照抄咱们的呢。真不知道害臊。”罗文表情略显不屑地应道。
听罗文如此嘲笑那些东瀛人,吴子道不由得强忍住笑。接着问道:“在审问过程中,可为他们配备了通译人员?”
——“回大人,都已经配备了。不会冤枉他们的。”
吴子道点点头:“既然这样,凉他们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既然他们先招惹得咱们,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了。”说着,吴子道表情严肃地环视着在座的三人。
罗文等三人立刻站起身来,齐声回道:“听从钦差大人吩咐。”
——“好。明日一早,在江边搭建行刑台。辰时三刻,将那些海上行凶的东瀛人全部斩首示众!以告慰被他们残害的我渔民百姓及水师军兵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