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张知府藏宝
吃过晚饭,张知府正一个人独自坐在暖阁内,端详着手中的苏东坡珍藏的那方古砚。
——“老爷、老爷,”这时洪盛慌慌张张地从外面推门走了进来。
——“慌什么!难道死了娘老子。”张知府抬起头来,不满地望着洪盛训斥道。
——“不是。老爷,小人刚才与那知府衙门中的李班头一起喝酒。听他说,今天下午塘州抚台大人派人来到了吴州,将那知府柳大人即刻带回了塘州。”
——“你说什么?那柳知府被带回了塘州?”张知府心中不禁吃了一惊。
——“是啊。小人听说那官差到了知府衙门后,说是奉了抚台大人之命前来召回柳知府。催促着柳知府即刻动身上路返回塘州。”洪盛连忙应道。
——“知道那抚台大人为何将柳知府召回吗?”张知府不安地急忙问道。
——“回老爷,小的向衙门里的公差们打听过,他们也说不清楚。”
——“那桂大公子被从牢里放出来没有?”
——“放出来了。顶替的凶手昨日就已经被开刀问斩了。据公差们说,此案已经了结了。老爷你就放心吧。”
张知府的心此时却始终悬着,“会不会是钦差大人和抚台大人要派人来吴州重新调查此案?”张知府呆呆地坐在那里,自言自语道。
——“老爷,那不是你让小的特地散发出去的传言,为了唬住柳大人才说上面要派人过来。难道上面真的要派人下来?”洪盛有些困惑地看着张知府。
——“你真的没听到什么有关塘州方面的传言吗?”张知府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老爷,你是担心柳知府此去凶多吉少?会牵涉到咱们?”洪盛此时不无担心地问道。
——“他这一去吉凶难料啊。不过明天你还是出去再打听打听。我总觉得那柳知府不会平白无故地被召回塘州。”张知府仍心有余悸地吩咐道。
。。。。。。
打发出去了洪盛,张知府仍忐忑不安地坐在那里。
“看来,暂时还不能将那桂员外除掉,此时千万不能轻举妄动。如果真是塘州那边要派人前来的话,我就不能再呆在这里了。还要再去城外的灵秀山脚下的寺庙里暂避一下。”
想到这里,张知府望了一眼放在身边的那方古砚,心中不觉有些犹豫起来:“如果自己躲避到到寺庙中去,银票倒是可以揣在身上,可是那三件宝物带在身边实在不太方便,只能留在这里了。可是藏在什么地方才保险呢?”
心里这样想着,张知府不由得站起身来,环视着暖阁,摇了摇头。信步绕过屏风,走到了客厅中,打量起整个客厅。
“对,就将宝贝藏到匾额的后面。”当张知府看到客厅中高高悬挂的匾额时,心中拿定了主意。。。。。。
将三件文物藏好之后,张知府这才感觉到一丝的安慰。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此时门外的一双眼睛,已经将他藏宝的过程偷窥得一清二楚。
。。。。。。
——“王爷,小人奉你的旨意刚要出城去吴州,你便让人快马将小人急忙唤回,不知又出了啥事?”钱长史急匆匆地赶回王爷的客厅,不解地望着郑亲王问道。
——“老钱,本王刚刚得到禀报,说那柳毫瑟已经被罗文派人召回,明天就能回到这里。”
——“真的?”钱长史闻听,不禁一愣:“王爷,不知那罗文为何要将柳知府召回塘州?”
——“唉,本王也不清楚罗文那家伙葫芦里到底装的啥药?”郑亲王叹息道:“所以本王才派人将你唤回,咱们还得商量商量对策。”
——“莫不是那柳知府在吴州做出了什么违反朝廷律法之事?”钱长史看着郑亲王,猜测地问道。
——“应该不会吧。听说那柳毫瑟并不是被押解回来的。”
——“王爷,莫非是吴子道和罗文他们想要了解一下吴州那桩命案的进展情况?”
——“按理说,如果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命案,是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的。就怕他们已经知道了。。。”说到这里,郑亲王突然有些担心起来。
——“王爷是怕他们已经察觉了咱们在吴州的意图?”
——“本王担心的正是这点。都怪那柳毫瑟太不老练,急于求成,才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那王爷的意思是。。。。”
——“本王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老钱,你有啥主意?”
——“王爷,咱们现在也只能是先静观其变,无论如何也要为咱们的人保留住吴州知府这个官位。千万不能让三皇子的人乘机抢占过去。必要的时候,咱们就。。。”说到这里,钱长史附在郑亲王的耳边,小声地讲出了自己的主意。
郑亲王闻听,不住地点头。
。。。。。。
张知府坐在车中,匆忙地赶往吴州城外的寺庙中躲避。刚出城门不远,只见一辆豪华的四轮马车在众多军兵马队的簇拥下,朝吴州疾驰而来。望着这阵势,张知府知道那传言已经应验,这是国公爷俊清驾临了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