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减产和裁员也只是饮鸩止渴罢了。
铁矿不采没有问题,可那些大型开采设备、选矿洗矿、烧结设备、载重铁路、铁矿运输船之类,无时无刻都在折旧,这些费用是无法砍掉的。
只要停产一年半载,这些设备就要变废品了。
更加严重的事情,是产业工人一旦流失,要再次培养起来,难度会非常大。
一个产业只要停产超过10年,那配套的产业工人,还有学校的配套专业,都可能会直接消失。
这也是此时北美遇到的难题,他们几十年来的产业空心化,让北美丧失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和配套培训体系。
第三百三十二章 浪潮(二)
铁矿石战争的硬碰硬。
让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
而另一边。
ABCD四大国际粮商,此时也是损失惨重。
天竺与智人公司达成协议之后,智人公司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向天竺倾销了3750万吨粮食,瞬间击破了国际粮食价格暴涨的趋势。
紧随其后,埃及以为红海的一个港口,以一条铁路的50年营运权为代价,从智人公司进口了500万吨调制面粉(非小麦)。
西亚的一众油霸,也从智人公司先后进口了1700万吨粮食。
面对智人公司的大放水和庞大的低价粮食供应,全球粮食危机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对于低价粮食,ABCD是拒绝的。
毕竟他们在大豆和玉米上,减产非常严重,本来就打算靠着高价,回一回血。
现在好了,智人公司直接砸盘,连让他们回一口血的机会都不给,简直是不给他们活路。
邦吉在澳洲悉尼的分公司。
此时正在召开紧急会议。
分公司经理海伦・萨克斯,还有市场部负责人劳伦斯、仓储部负责人杰克・史密斯等人,看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列表,脸色都非常难看。
劳伦斯指着库存扇形统计图:“目前我们库存了750万吨小麦,还有243万大麦,大麦销售问题不大,德意志、不列颠、意大利的不少啤酒厂,已经向我们发了询价函。”
但是这个所谓的好消息,却没有让经理海伦高兴起来,她咬牙切齿的说道:
“国际小麦报价已经下跌到每吨330美刀,我们至少损失了40亿美刀,该死的智人公司!”
作为市场部负责人,劳伦斯更是了解他们公司当前的处境:“我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等待明年,看看价格会不会回升;另一个,就是降价出售。”
“不行!我反对等待明年价格回升。”杰克・史密斯一脸严肃:“你们难道以为智人公司明年会减产吗?不,他们明年会继续增产,明年小麦价格只会更低。”
海伦思考了一会,询问道:“杰克,你为什么认为智人明年会增产?”
“你们没有发现吗?马达岛已经被智人公司控制了,而马达岛西部的热带草原区、中部的高原区,都比较适合种植小麦。”
一边说,杰克・史密斯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找出马达岛的自然地形图。
“你们看,以智人的技术和开发速度,估计马达岛可以开垦出上千万公顷的麦田,这意味着明年智人公司的小麦产量,极有可能会增加上亿吨。”
听到这个数字,海伦都是坐不住了:“上亿吨?”
看起来这个数字有些天方夜谭,但海伦却不得不相信,因为智人公司仅凭棉兰岛、掸邦高原这两个热带高原区,就生产了4700万吨小麦。
而马达岛同样是热带地区,同样有高原区域和干热草原,可开发的耕地面积还更加广阔,农业生产潜力不容小觑。
更何况智人公司的农业技术,也同样非常厉害。
海伦一想到这里,就急得直咬笔头。
“海伦经理,还是尽快出手这些库存小麦吧!每吨330美刀至少可以赚30,如果价格继续下跌……”杰克・史密斯赶紧提议。
但是劳伦斯却苦笑起来:“杰克,你的想法太天真了,现在我们出手,会造成小麦的价格进一步下挫。”
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可以维持在每吨330美刀,那是因为之前ABCD惜售,希望可以炒高价格,没有想到智人会如此凶残,一下子将价格打了下来。
如果现在ABCD也跟着抛售,那肯定会导致国际粮食价格进一步下跌。
到时候,只要价格一跌破每吨300美刀,就意味着他们的小麦被突破了成本价。
这也是海伦难以下定决心的原因,她估计总部此时也在头疼这件事。
跟智人的价格,就意味着市场会产生连锁反应,他们到时候卖粮食,可能还要赔钱。
不跟智人的价格,则会导致其他粮食进口国,转向智人那边,到时候他们的粮食只能继续存仓库里面。
对于继续储存,杰克・史密斯同样有话说。
澳洲这边的粮食储存仓库,是分级别的,有可以储存5年左右的战略储存仓库,也有可以储存3年左右的中期仓库,还有只能储存1年的短期库。
由于澳洲粮食产量非常多,自然不需要大量长期储存的战略仓库,毕竟长期库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资本肯定不会大量建设长期库。
因此澳洲的绝大部分的仓库,都是只能储存1年左右的简易短期库。
这种情况,在以前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澳洲优质小麦经常供不应求。
但是此时却成了大问题。
750万吨小麦不是小数目,如果不能尽快出售,那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烂仓库里面,要么升级改造仓库,让仓库的粮食储备时限提升到两三年。
现在邦吉公司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中。
出售会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最后会变成亏本生意。
不出售,就要烂掉,或者出钱升级改造仓库。
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没有办法的杰克・史密斯,满眼纠结地问道:“劳伦斯,那你有什么办法?”
劳伦斯摊摊手,表情非常无奈:“我也没有办法,现在的关键是智人低价倾销粮食,我们被逼到墙角。”
杰克・史密斯绞尽脑汁,突然他想到一条思路:“那可不可以去WTO,要求智人停止低价倾销?”
对此劳伦斯一脸无奈的摇摇头:“智人公司又不是WTO成员,他们不需要遵守WTO的贸易规则,更何况,智人公司向来霸道,他们可不会在意WTO的想法。”
将笔头咬出一个牙印的海伦,叹了一口气:“呼……让总部决定吧!我们也无能为力。”
劳伦斯点了点头:“这种事情,确实应该交给总部,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决定。”
很快海伦就写好了报告。
同样遭到智人公司打压的ADM、嘉吉、路易达孚,一样因为之前的惜售,导致粮食库存处于高位状态。
放眼望去,全世界就没有几个买家可以吃下他们的粮食库存。
当然,如果他们低价出售,那远东地区肯定会大量进口。
问题是ABCD现在不甘心呀!
他们一旦低价出售库存粮食,将会出现不少的损失,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本来可以从中获利几百亿美刀,现在不仅仅赚不到钱,还极有可能出现亏本,别说ABCD接受不了,换谁都受不了。
可时间并没有站在他们那一边。
现在时间拖得越久,对于ABCD将越发不利。
第三百三十三章 浪潮(三)
大员岛。
新竹工业园区,台积电总部。
哪怕是退休了,张忠谋仍然在台积电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他此时就以特别顾问的身份,参与了管理层的会议。
听着一众管理层的讨论,张忠谋却一直沉默不语,台积电今日的困扰,他又何尝看不明白。
北美资本势力趁着股灾,低价购入了大量台积电的股份,目前华尔街金融财团的持股比例已经上升到67%的绝对控股程度。
此时华尔街金融财团要求台积电去北美开设芯片工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毕竟华尔街金融财团此时已经绝对控股了台积电,哪怕他们多次说明搬迁到北美的困难,但是华尔街那边仍然毫不松口。
现在一众管理层没有办法,希望张忠谋出面说服华尔街那边。
但张忠谋是什么人?他可是一手打断中芯国际脊梁骨的老硬币,华尔街的图谋,已经是昭然若揭了,现在反对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全球化已经死了。’他在内心暗自叹息着。
翻了翻手上的另一份文件,那是关于荣耀公司和智人公司的合作新闻。
为了应对欧美在芯片产业上,对华为的封锁,华为之前已经将荣耀手机出售了。
而这一次所谓的合作,就是荣耀公司为了借力打力,逼迫欧美解开半导体的封锁,从而引进光电子芯片,替代一部分传统电子芯片。
按照双方公布的合作协议,荣耀公司计划至少将33%左右的手机芯片,交给南洋电子生产,包括其中最重要的手机CPU和储存器。
张忠谋已经看到了巨大的危机,以智人公司的风格,肯定在计划着如何打击北美的芯片体系。
他虽然是退休了,但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近期智人公司在铁矿石―钢铁行业、粮食―饲料―食用油行业的重拳出击,可是出手极其狠辣,对着ABCD、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发起了全方位的打压。
那一股凶狠的风格,压根就不是以前那种绵里藏针的商业战争,而是拿着杀猪刀狂砍。
而此时的半导体产业,恰恰又是智人公司的优势产业之一,他之前在智人公司推出光电子芯片之后,就一直在高度关注光电子芯片的相关技术。
从采购的菠萝手机上,他们拆解出了上面的光电子芯片,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通过这些研究,张忠谋发现智人公司的光电子芯片技术,虽然在制程上,只有100~120纳米,但其16进制开关机制,加上光子的速度、能耗、单通道混合光等技术,都给光电子芯片带来质变。
现在虽然智人公司的光电子半导体,不兼容传统电子半导体,但这个不兼容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荣耀公司的手机芯片,南洋电子可以专门为荣耀手机设计一个兼容转换器。
当然,谷歌公司也可以通过安卓系统卡荣耀公司。
只是张忠谋却知道,谷歌现在绝对不敢卡荣耀公司,因为荣耀公司现在有两个备用方案。
一个是找老东家华为,使用老东家的鸿蒙系统。
另一个就是找智人的叶脉公司,使用对方的伏羲系统。
其实荣耀已经在使用伏羲系统了,那33%计划使用南洋电子芯片的手机,就会搭载伏羲系统。
如此一来,谷歌一旦逼急荣耀公司,对方直接来一个全面更换,谷歌就要欲哭无泪了。
这也是张忠谋感到无奈和苦涩的原因。
北美现在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图谋希望制造业回流北美本土,振兴北美的制造业。
另一方面,北美也知道一旦将远东地区的半导体产业抽走,这里的半导体市场,将成为智人公司的天下。
张忠谋已经感受到了北美的犹豫不决,既想拉回制造业,又不想失去远东地区的市场,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现阶段的产业战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智人公司、阿美利卡、远东地区、欧盟、露西亚都在这场产业战争中厮杀。
他看了看一众管理层,叹了一口气:“我会和花旗集团谈一谈,尽人事听天命吧!”
“老总裁!你一定要救公司呀!一旦搬去北美,公司就完蛋了。”市场部负责人面露凄惨。
张忠谋冷静地吩咐道:“我尽力而为,你们先安抚好公司的技术工人。”
但是人事部负责人却苦笑起来:“老总裁,现在很多基层员工听到公司要搬迁到北美的风声,已经在闹情绪了。”
然后他又说了另一个更加麻烦的事情:“南洋电子、星岛半导体、马尼拉光电子近期都挖我们的技术员,这个月已经有372名技术员离职前往东南亚了。”
听到这个数据,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人事部负责人接下来的一番话,更是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现在公司要搬迁过去北美的消息一出来,估计离职规模会进一步扩大,这些技术员才是公司的精华,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培养这么多半导体技术员。”
至于去北美招聘半导体技术员,在场众人又不是不知道北美半导体产业的现状。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产业空心化之后,北美半导体产业很大一部分就流到了远东地区。
德州仪器、英特尔之类的公司,也将北美的制造部门,转移到了远东地区、东南亚地区。
北美的半导体制造业,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持续空心化,现在已经找不到大量配套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