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被网民鄙视为乌鸡的法兰西,以及日薄西山的大不列颠,科技靠考古的露西亚。
这些势力都被网民“网爆”了好几次。
另一边。
太空探索公司在推特的官方账号上,也是很多阴阳怪气的声音冒出来。
比如有说马斯克不懂技术的,还有说星链系统就是北美的太空武器,以及故意@马斯克,让其赶紧登陆火星。
论阴阳怪气,东瀛人才是真正的王者。
在太空探索公司总部的马斯克,看着推特上各种评论,脸色有些难看。
他赶紧叫了几个技术部门负责人过来办公室开会。
其中一个胖子非常苦恼地说道:“近期五角大楼多次操控星链卫星,试图袭击智人的航天器,这让我们损失了不少卫星,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担心智人会直接攻击星链系统。”
马斯克闻言也是非常为难。
要知道星链系统可以成功,离不开美军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了五角大楼的支持,那太空探索公司可能会因此而破产。
马斯克想了想吩咐道:“多发射一批星链卫星,补充近期的损失。”
“OK。”
他又看向猎鹰项目的负责人:“尽快完成重型猎鹰的改进,我有预感,NSAS近期肯定会又有一大笔经费,我们要拿下一部分订单。”
“可是重型猎鹰的改进难度非常大……”
但是马斯克却非常强硬:“我要看到150吨有效载荷的重型猎鹰,不然很难和其他公司竞争。”
“我尽力。”猎鹰项目负责人非常无奈。
第四百零六章 空间站的生活
智人空间站。
经过一天的组合,终于完成了搭建工作。
10艘宇宙飞船变成了10个太空舱,其中节点舱、两个动力舱为核心,组成中轴。
其他7个舱室连接在节点舱的两个连接点上。
此时孟海洋和检修员沙越功,正漂在舱室内部,检查各个区域。
其中核电舱是重点检查的目标。
这个核电舱中的核反应堆,由于技术革新,说是核反应堆,其实更像是核电池。
为了减少内部废热堆积,整个发电系统准备了四层温差发电,将核反应堆散发出来的热能压榨到极致,达到了99.99%的极致转变效率。
另外这个核电舱的发电系统,还搭配了液冷系统。
不过液冷系统是和其他舱室的液冷水管连接在一起的。
虽然内部的核电废热已经被压制到最小,但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却不容忽视。
因此设置了这样一套液冷系统,这一套液冷系统,会将空间站外壳积累的太阳热能集中到核电舱,用于补充发电,同时兼顾制冷。
通过这一套液冷发电混合系统,不仅仅避免了太阳辐射带来的积热,也额外为空间站提供了0.3兆瓦左右的发电功率。
当然,这个发电功率是指空间站被太阳直射的时候,如果位于地球背影区,那这个发电功率就没有了。
而对于这一部分额外的发电功率,空间站的处理方式就是将这部分电能投入到人造磁场中。
因为太阳直射期间,范艾伦辐射带的高能粒子、宇宙射线会增加,刚好可以用这部分电力,增强人造磁场的屏蔽强度。
当初选择范艾伦辐射带作为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就是为了安全。
毕竟自然环境带来的危险,是可以克服的。
而人心的黑暗,却是一个难以预测的东西。
对于其他势力的航天器而言,范艾伦辐射带是禁区,而对于智人而言,这里反而是一片净地。
不就是防护成本提高一些,飞船航程增加了1200公里,没有关系,智人承受得起这种成本的增加。
如果和国际空间站一样,将运行轨道布置在400公里轨道,那星链卫星要过来碰瓷,简直不要太简单。
卫星降低飞行高度,那是顺水推舟,而飞向范艾伦辐射带则是逆水行舟。
加上范艾伦辐射带周边的轨道基本没有多少卫星,空间站的磁场雷达非常容易发现靠近的目标。
如果是在400公里轨道,那一大堆星链卫星和其他各种微型卫星,监控难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智人公司的太空事业部非常清楚,未来一段时间内,近地轨道将成为各方势力的太空战场。
空间站这种科研设施,没有必要以身试险。
范艾伦辐射带反而成为了智人空间站的保护层。
智人太空部已经在计划,未来要占据整个范艾伦辐射带的内层区域,实现对整个近地轨道的压制。
通过中层轨道的高度优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未来的太空交锋中,占据高度优势。
同时在1600公里高度的轨道飞行,基本不需要考虑大气阻力,空间站高度可以长期保持稳定,不用像国际空间站那样定期提升轨道高度。
……
孟海洋和沙越功检查了核电舱之后,确认没有问题,便继续前往那两个动力舱。
两个动力舱也是整个空间站的主动力系统,上面储备了160吨甲烷和液氧。
由于昨天才刚刚使用过一次,检查倒是相对简单一些,主要是查看各个传感器的数据正不正常。
两人飞回节点舱之后,就看到从实验舱出来的副队长貌创新、心理辅导员张攻玉。
孟海洋询问道:“实验设备没有问题吧?”
“没有问题。”
孟海洋转过头笑着问道:“张博士,计划什么时候开始实验?”
“三天后吧!大家先适应一下环境,毕竟咱们是第一次上太空,经验没有列强的太空机构丰富。”
张攻玉不仅仅是心理辅导员,也是材料学家,之前在生物材料研究所的2331实验室工作过。
实际上,这批宇航员都是精英新人类,就是为了在空间站做科学实验,专门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多面手。
为了上太空,他们还植入了一些特殊的生物基甲。
看起来像是穿着宇航服,实际上这是生物基甲。
“基甲有没有出现异常?”
张攻玉摇了摇头:“暂时没有发现,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虽然这种宇航型基甲是为外太空专门设计的,但不代表就万事大吉。
毕竟智人之前没有搞过载人航天,哪怕是外勤部“借鉴”了各大势力的航天数据库,仍然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这主要是因为智人的科技树中,生物科技才是核心,而其他势力并没有生物基甲这种东西,这方面没有地方可以借鉴,只能靠智人自己一点点摸索。
现在五名宇航员身上的生物基甲,虽然已经通过了大量的模拟实验,但模拟实验终究不是真实环境。
这也是为什么张攻玉会提议先观察三天,再考虑做实验的事情。
“警报!检测到太阳风……”
孟海洋赶紧说道:“返回生活舱。”
众人仿佛一条条游鱼,在进入了生活舱中。
两个生活舱的功能其实是不太一样的,比如他们此时进入的生活―1舱,这个舱室主要是睡觉、医疗、驾驶。
另一个生活―2舱,功能则是洗漱、餐饮、娱乐。
其实节点舱也可以挂几个睡袋,作为临时的休息舱室使用。
众人进入生活舱之后,舱门迅速自动锁起来,这是太空工作条例中的要求,那就是确保每一个舱室在日常运行中,都是一个独立的气密舱室。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其中一个舱室出现问题,波及到其他舱室。
很快太阳风就抵达了空间站。
空间站的磁笼防御系统挡住了绝大部分带电质子流,而宇宙射线则被外壳的防辐射层挡住,热能被液冷循环带到核电舱,转变成为电能。
17分钟之后,这一次太阳风过去了。
“戴维,汇报一下情况。”
“一切正常!”
众人松了一口气,挡住了太阳风的考验,让他们安心了不少。
哪怕是新人类,在面对这广阔无垠的星空时,也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是对未知的必然情绪。
只有时间才可以冲淡一切。
安全度过这一次太阳风之后,众人脸上多了一丝自信。
孟海洋根据驻守的需要,开始分批:“创新、张博士,还有戴维,你们一组,我和沙越一组。”
“没问题。”
轮流值班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过就算是值班,也不是12个小时一直忙碌的,公司规定每天6小时的工作制度,也是必须执行的,剩下的时间可以娱乐,或者和家人打电话之类。
第四百零七章 衍生品(一)
8月22日。
马达岛分公司的北部航天城――附属12区内。
负责飞艇设计工作的白沙,正在该区的飞艇制造工厂中。
为了配套蒲公英项目,不仅仅集中了上百名飞艇设计工程师和研究员,更是直接在当地建造了一个飞艇制造厂。
很多庞大的科研项目,往往会带来一些衍生品。
比如眼前的蒲公英项目。
白沙一开始的飞艇设计方案是氦气飞艇,然而随着他们的改进,竟然点出了真空飞艇这个前沿技术。
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材料,名为“超―足球烯”,这种材料是另一个实验室研究碳纳米管过程中,研究出来的副产品。
虽然没有办法研究出理想状态下的超长纯净碳纳米管,但却可以合成一种二维状态的碳材料,即超―足球烯材料。
这种材料允许一定的原子级缺陷存在,可以做出半径几十米的球体薄膜,而且整个球体就是一个分子。
该材料在做成球体之后,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力学结构――类蛋壳结构,其在抵抗外部的均匀压力时,表现出超强的抗性和刚性。
一个立方米左右的碳球体,可以承受17.375吨的压力,而在海平面上的,一立方米的真空容器,大概需要承受10吨压力。
这意味着碳球体可以在地面使用。
而碳球体的重量非常轻,因为碳球体是只有一层原子的二维结构。
当然,由于碳球体的分子呈现蜂巢状结构,其原子之间间隙,是可以通过空气的。
为了增加其气密性,白沙和那个实验室合作,研究出错位复合型碳球体。
只要叠加12层,并将蜂巢结构错位排列,不仅仅可以保证气密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碳球体的刚性强度。
眼前的组装场中。
一个个半径30米的碳球体,已经安装在碳纤维骨架之中,组成了一个半径3公里的环型飞艇。
此时的碳球体并没有被抽真空,因此飞艇还可以停留在地面。
一旦抽真空,这些体积达到20亿立方米的碳球,将可以产生258万吨浮力,这个浮力是在海平面附近的高度才有的。
比如飞到5万米的高度,那里的空气密度只有0.001千克每立方米,2亿立方米的真空,只能提供2000吨浮力。
而蒲公英飞艇的自重却达到1430吨,这还是因为碳球体的总重量只有2.45吨,加上使用了轻量化的高强度碳纤维骨架。
整艘飞艇各个部件的重量中,碳纤维骨架1074吨、太阳能薄膜54吨、辅助推进器32吨、蓄电池40吨、真空碳球体24.5吨、抽真空设备47吨、电子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181吨。
只剩下570吨左右的有效载荷。
那这个重量如何支撑几千吨的软管?
原因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