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智人

智人 第269章

智人 岭南仨人 4970 2024-03-23 01:38

  这一次合作谈判终于进入闭门会议阶段。

  4个大势力的核心航天机构,加上附属27个航天机构,以及53家重要的航天相关企业,一共有362名与会者。

  比尔先开口:“各位,智人公司近期在外太空布置了大量卫星,又建设了一个太空城,我们如果不齐心协力,以后太阳系可能就没有我们的份了。”

  “合作可以考虑,但具体如何分配?如果还是以前那一套,你们还是自己玩吧!”露西亚太空部负责人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不客气地反问道。

  孔德赶紧出来打圆场:“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商量具体的分配,不过合作总好过单独发展。”

  比尔说出自己的分配方案:“我的方案是4:3:2:1。自由联合体4,欧罗巴联合体2,露西亚1,剩下的3给……”

  “呵呵,你们干嘛不全部吃了?然后自己玩不就好了?”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盯着比尔就是一顿输出。

  台下的马斯克耸耸肩,转过头向其他企业负责人开玩笑道:“你们看,就这?还合作?”

  其他人默不作声,显然他们的公司可没有太空探索公司那么重要,乱说话容易惹麻烦。

  台上是神仙打架,他们在下面看戏就好了。

  四方唇枪舌战了两个多小时,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显然以前阿美利卡的劣迹斑斑,让其他三方对于这一次合作产生了严重的疑虑。

  合作的范围、投入到资金资源人力、建设航天基地的位置、成果的分配、如何管理之类。

  对于这些问题,各方都存在巨大的分歧。

  乌合之众就是乌合之众。

  第四百六十一章 方案与难题

  经过三天的扯皮,四大势力还是勉强达成了一个合作协议。

  根据慕尼黑太空合作协议,四大势力将成立一个名为:地球联合与宇宙发展协会,简称地联协会或者地联。

  地联拥自由联合体、欧罗巴联合体、露西亚等四个大势力组成,另外还吸纳了其他一些成员,包括波斯、沙地王国、潘帕斯共和国、圣地亚哥共和国等势力,也加入了地联之中。

  当然,地联仅仅只是一个松散的航天领域合作组织。

  毕竟地联的四大核心势力都各怀鬼胎,可以形成一个勉强的松散机构,已经是智人公司的压力所迫,才让他们做出一些妥协。

  如果没有智人公司存在,他们根本不可能合作。

  考虑到平衡的问题,地联本身并没有多少强制性的条款,都是一些商讨合作、紧急联络、共享情报、理论合作之类。

  至于经费之类,地联只获得了每年5000万的办公经费,其他费用一点都没有。

  参与这一次合作谈判的马斯克,看着这过家家一般的地联协会,脸上只剩下无语和干笑。

  然后被选为第一届地联协会会长的孔德・冯・马库斯,也知道这样下去,地联几乎就是一个摆设,他赶紧拿出一个提案。

  “各位,既然地联成立了,那为了人类的未来,也为了开拓宇宙,我认为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寻找一种高效的方式进入外太空。”

  对于孔德的话,在场的与会者都没有第一时间开口。

  毕竟嘴炮PPT方案非常简单,但要真正可以落地的方案,难度却不小。

  不然目前地球各大势力中,就不会一直在玩运载火箭了。

  而现在地联的出现,就是为了抗衡智人公司在航天领域的优势,避免被智人公司锁死在地球。

  这也是四大势力可以放下一些芥蒂,联手成立地联协会的原因之一。

  一旦智人公司可以大规模进入外太空,并实现长期在外太空生活,那地球的唯一性就会变得不那么唯一了。

  而一旦地球的环境不能再束缚智人公司,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代表智人公司随时可以舍弃地球,也代表智人公司可以在地球上为所欲为了。

  各大势力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为了避免受制于人,他们不得不合作。

  马斯克站起来,开口说道:“先生们!太空探索公司的可回收运载火箭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虽然比尔也认同太空探索公司的技术,但他还是希望其他公司或者研究机构,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方案。

  毕竟太空探索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载荷也就五六十吨,这根本没有办法和智人公司竞争。

  听到马斯克的话之后,其他有想法的公司,也赶紧站出来,为自己的公司和技术代言。

  只是一连十几个公司的总裁或者技术执行官,都没有拿出有建设性的方案。

  孔德、比尔等人都有些沮丧和失望。

  就在此时。

  来自枫叶国的一家太空公司――托特公司,其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特・卡洛琳・罗伯兹站上来发言台。

  她将自己公司的PPT投影在身后的大屏幕上:

  “先生们女士们,我是托特公司的总裁罗伯兹,我们公司带来了一套非常有可能实现的方案,请看我身体后的大屏幕……”

  所有人都看向大屏幕上的PPT图片。

  “我们公司已获得一项阿美利卡的专利权,这个用于建造独立式塔状结构,可从地球表面向空中延伸两万米,这个太空塔的高度是哈利法塔(目前世界上的建筑物)的20倍。”

  她继续介绍道:“我们的设计不同于其它太空电梯,其他太空电梯的设计较为复杂,例如:其他设计需要使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材料,而我们公司的方案不需要。”

  “罗伯兹女士,请问你们打算如何建造一栋2万米的建筑物?”马斯克笑眯眯地提问道。

  对此罗伯兹早有准备,她自信满满地解释道:“我们公司设计的太空塔使用膨胀材料和飞轮,从而提供了动态稳定性,因为整个太空塔是充气的。”

  “充气?”

  “飞艇气囊吗?”

  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

  毕竟利用飞艇搭建软管,这可是智人公司的已经成功的方案。

  罗伯兹继续说道:“目前,我们公司设计的太空电梯通过限制最大高度在2万米,这可以有效避免地球静止轨道产生的复杂效应,不过我们公司的方案不同于智人公司……”

  听完罗伯兹的一番解释。

  比尔和孔德等人也终于理解了这个方案的一些情况。

  托特公司设计的这个太空电梯,具体运行模式是:宇航员将通过太空电梯上升至两万米处,在太空塔顶端的发射平台上,太空飞机将单级发射进入太空轨道,之后再返回太空塔顶端平台补充燃料再次飞行。

  根据这个太空电梯的设计者是布兰登・奎因博士描述,这一套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燃料,让发射火箭进入太空的经费开支减少30%左右。

  而且太空塔也包含自动着陆火箭技术。

  对此罗伯兹倒是直言不讳,说这是借鉴了太空探索公司研发的强大着陆系统,着陆在海面上的驳船是很好的示范。

  但是她又自卖自夸起自家的着陆系统:“……由于着陆在海平面之上两万米的太空塔平台,将使太空飞行更像是乘坐喷气式客机,未来太空电梯也可以作为太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它还能制造风能和启用太空通讯。”

  马斯克眉头一皱:“这不就是智人公司的空天母舰发射技术吗?”

  “呃……”罗伯兹有些尴尬。

  幸好比尔及时圆场:“托特公司的专利在2015年就推出了,肯定是邪恶的智人公司抄袭了托特公司的灵感。”

  其他人并没有说什么。

  毕竟航天领域就不存在什么专利,大家都是互相抄答案。

  缓解了一下尴尬之后,罗伯兹赶紧趁热打铁:“各位,我们公司的方案大概只需要50亿美刀的投资,这个性价比可是非常高的。”

  然而再场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可不会被所谓的50亿美刀投资骗到。

  毕竟很多公司拉投资的时候,往往喜欢压低投资数额,同时又拔高效果,让人看起来非常划算。

  只是很多时候,都会出现项目进行到一半,然后要求继续追加投资的事情。

  心里面非常不爽的马斯克再次找茬:“你们的气囊要充氦气吧?现在的氦气可不便宜呀!”

  听到氦气,比尔也是眉头紧皱。

  现在液氦的零售价达到了70美刀每升。

  而按照托特公司的设计方案,需要用到的气囊肯定不在少数,这可是不是一笔小数目。

  至于使用氢气替代氦气的想法,除非他们想看太空塔变成火焰塔。

  毕竟这可是要经常发射运载火箭或者空天飞机的平台,一不小心火焰点燃了氢气,那就真的要完犊子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预测服务

  露西亚的太空部负责人亚历山大倒是没有否定托特公司的方案,而是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其实可以采用混合方案,底部的气囊使用氢气和氦气混合,顶部使用纯氦气。”

  罗伯兹赶紧点了点头:“对,对了,纯氦气气囊只需要在顶部使用即可。”

  比尔和几个NASA的技术主管小声讨论了一下。

  其实就算是全部使用氦气,咬咬牙也是可以做到的。

  毕竟阿美利卡是全球第一大氦气产区,也是氦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另外自由联合体内部的枫叶国、袋鼠国,同样有氦气储存。

  而露西亚的东部天然气产区中,同样有不在少数的氦气资源。

  另外西亚的阿勒萨尼王国,其境内的天然气田中,同样有氦气资源。

  这些地区的氦气产量,基本就占据了全球90%的产量。

  当然,这是没有计算智人公司的产量。

  智人公司可以直接从地下岩浆、火山地下岩层中开采氦气,其氦气储量非常庞大,如果满负荷开采,产能相当于阿美利卡的7倍左右。

  更何况,智人公司对于氦气的利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在直接制冷上了。

  主要是智人公司研发了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环境下,就可以产生超导效应的材料,这导致液氦制冷的需求量下降了。

  同样,真空飞艇也一样不需要使用氦气。

  但是托特公司没有办法,他们只能用氦气气囊的方案。

  比尔终于下定决心:“我同意推动这个方案,既然方案是枫叶国的公司推提出的,那就投资建设在枫叶国境内吧!”

  “我反对。”亚历山大毫不客气的盯着比尔双眼:“枫叶国境内都在高纬度地区,作为发射场非常不利于提升有效载荷。”

  而孔德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要不设置在南美的赤道附近如何?”

  四方又开始扯皮和明争暗斗起来。

  毕竟这是一个几百亿美刀的项目,谁都不愿意放弃其中的利益。

  ……

  李青叶此时正在前往苏伊士共和国等路上。

  他是搭乘空天舰队过去的。

  之前考察完成了马达岛分公司之后,他又一路北上,陆续考察了月亮群岛分公司、非洲之角分公司、红海国分公司。

  此时他正在前往苏伊士分公司的下属的哈里杰绿洲区,那边有公司投资的哈里杰航天城。

  突然,巴格伊拉来到门口,敲了敲他的办公室门。

  “进来。”

  “先生,慕尼黑传来消息,四大势力正在当地进行谈判,似乎在筹备航天产业的合作。”巴格伊拉赶紧汇报道。

  李青叶正在批示文件的手停顿了一下:“航天合作?不错嘛!看来他们进步了不少。”

  “先生,需不需要我们采取一些行动?”

  李青叶摆摆手:“不需要。”

  “另外还有一件事,是关于空间站的,第二批宇航员已经抵达了空间站,并于两个小时前完成换班,孟海洋小队正搭乘空天运输机返回地球。”

  “替我慰问一下他们。”

  “是,先生。”巴格伊拉点了点头。

  李青叶此时正在翻看的内容,是关于地质事业部开设的环太平洋地震预警公司的申请书。

  环太平洋地震预警公司的业务,就是评估地震和发预警报告的,现在这份申请书,主要是为了开拓市场。

  李青叶拨通了刘志凡的号码。

  不一会,刘志凡的身影被全息投影在他面前。

  “董事长先生!午安!”

  “志凡对于地质事业部准备商业化地震预测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