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智人

智人 第178章

智人 岭南仨人 4677 2024-03-23 01:38

  紧接着她又看向水果手推车,上面分成为一层层,都是典型的热带水果:香蕉、荔枝、龙眼、山竹、红毛丹、莲雾和番石榴。

  “一份荔枝和一份番石榴。”

  乘务员打开小玻璃窗,拿着剪刀剪下10颗荔枝、1颗番石榴,然后番石榴塞入超声波清洗机中,再拿出来切成为四块,放在小纸盒上,递给吴清丽。

  对面的三井,也要了荔枝和龙眼。

  坐回座位的吴清丽,将抹茶蛋糕递给摄像师,自己拿起一颗荔枝,她是羊城人,自然认识这个荔枝是糯米滋。

  “吴女士有没有注意到刚才的荔枝情况?”对面同样拿着一盒荔枝和一盒山竹的关宏志,若有所指地提醒道。

  吃下荔枝后,吴清丽一边回忆,一边说道:“荔枝?不错呀!非常新鲜。”

  “山竹和荔枝都非常新鲜,就像从枝头上刚刚摘下来的那样,而且成熟度非常高。”关宏志解释道。

  “……”吴清丽看着手上的荔枝和番石榴,又用牙签叉起一块番石榴,还没有入口,她就闻到了浓烈的番石榴香味,送入口中的那一刻,她非常肯定这是一颗在树上成熟的番石榴。

  番石榴这种水果非常特殊,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期,膨果期、青果期、黄果期。

  其中膨果就是果子生长的过程中,这个时期果子又硬又涩。

  到了青果期,果子停止膨大,果肉变得膨松,开始缓慢退去涩味,又软硬适中,就可以摘下来出售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番石榴,都是这个阶段的果子。

  而黄果期,就是果子涩味完全消失,果心开始生成大量风味物质和糖分,果肉变得更加软滑香甜,这个阶段的番石榴比之前好吃一个层次。

  无论是红心番石榴,还是白心番石榴,都是做黄果期最好吃,但由于黄果期的番石榴不耐运输,原产地之外的人,很难吃到自然成熟的番石榴。

  吴清丽吃下一块之后,有些意犹未尽:“这番石榴真的好像树上成熟的,和我小时候吃的非常像。”

  “看来在保鲜技术上,智人公司又研发出了特殊的技术了。”关宏志猜测道。

  其实他猜得没错。

  智人公司在水果和蔬菜保鲜技术上,确实应用了一些新技术。

  比如:植物维生保鲜舱、纳米喷雾涂层技术。

  刚才水果手推车上,就有植物维生保鲜舱技术的应用。

  这个技术就是将树上摘下来的水果,连接在一个生物维生设备中,这个设备的核心,就是一种基因重组的万能嫁接植物组织。

  只要水果的果蒂、枝条保留下来,就可以直接插入维生设备中,继续让水果维持着生命力。

  通过这种方式,哪怕是荔枝、龙眼这种娇贵的水果,也可以将保质期延长到15天左右。

  而另一方面,这种技术的应用,也让水果种植园可以延长采摘周期,同时还保证了水果风味。

  比起之前的黑布林大李子和猕猴桃,这东西不是不好吃,而是为了保证运输,不得不在果子没有完全成熟之前采摘,客户又不太了解,导致其味道一言难尽。

  很多水果都面临这种问题,必须在耐运输和风味上做出取舍。

  现在智人公司的海田农业,就在努力改善耐运输与水果风味的矛盾。

  比如使用特殊的专业盒子,这些盒子是要专门设计的,而且必须可以重复利用。

  又比如,使用一种特殊的纳米喷雾,对那些表面比较光滑的蔬菜水果进行喷涂,可以形成一层纳米涂层,在涂层的保护下,可以有效延长7~15天的保质期。

  而这种纳米涂层,可以直接通过水洗,分解成为无害的普通自然成分。

  通过这些技术的革新,智人公司内部的蔬菜水果,在运输和仓储环节上的损耗,分别下降了92%、97%。

  而目前已经连接在一起的内部铁路网,又进一步缩短了各个原产地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这种提升,是一整个体系的提升。

  对于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销售成本都有各种好处。

  表现在市场上,就是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加便宜、更加丰富、更加美味的蔬菜水果。

  列车迅速通过了吕宋岛南部,再跨越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最后抵达婆罗洲的山打根城。

  莉莉丝带着一众记者在这边下车。

  从地下车站上到地面的车站。

  看到天空中的太阳,罗伯特、吴清丽、三井等人迅速确定了这里的位置,就是婆罗洲的山打根城。

  而莉莉丝将带他们前往这个城市的北侧,参观另一个即将公布的民用技术应用。

  第三百零九章 差距在扩大

  山打根城。

  丰饶之家的大超市内。

  莉莉丝指着眼前的一大片种植盘,每一个种植盘上,都是各种新鲜的蔬菜,特别是不耐运输的叶菜类蔬菜。

  “这就是我们公司近期准备推出的蔬菜种植盘一体运输,将周边农场的蔬菜,以这种方式,让顾客获得最新鲜的蔬菜。”

  一众记者对着那些蔬菜种植盘拍照。

  然后莉莉丝又允许他们分开采访。

  刚好是星期六,不少放假的员工或者员工亲属,也在超市采购生活用品。

  一个刚从东瀛移民过来的中年人,用日语说道:“麻烦,给我摘一些白菜。”

  服务员用日语回道:“嗨,请稍等,需要多少?”

  “500克左右。”

  “马上好。”

  服务员迅速切下十几棵小白菜,放在电子秤上,显示器弹出473克,服务员又切多一棵小白菜。

  “511克,3毛。”

  服务员拿出一个专门的塑料袋,将小白菜装起来,又贴上价格标签。

  “谢谢……”

  三井笑着走过来:“你好!我是读卖日报的记者三井,请问方便接受采访吗?”

  那个东瀛移民看了一眼三井的记者证件:“可以,不过我要求你们不能对采访内容断章取义,可以做到吗?”

  “没问题。”三井可知道在智人公司内部采访的一些规则,比如不能随便拍摄,必须事先获得当事人的允许,还不能对于采访内容进行断章取义。

  之前BBC的上一任驻智人公司的记者,就因为写了断章取义的报导,还拒不改正和公开道歉,被智人公司的内勤部直接送去唱铁窗泪了。

  这给各大外媒的驻地记者,带来极大的威慑力。

  可以骂、评论智人公司,这些都是智人公司允许的,但唯独不能造谣,断章取义就属于造谣的一种。

  三井可不想进智人公司的监狱。

  他向摄像师点了点头,随即转过头微笑着问道:“请问如何称呼?”

  “我是工藤见智。”

  “工藤桑,听口音是东京都人?”

  “是的,我之前住在涩谷区。”

  三井又问道:“工藤桑为什么移民智人?因为工资待遇吗?”

  “那是当然,每一个来智人的移民,都是为了工资待遇,这就是现实。”工藤见智毫不忌讳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井看了看他购物车里的东西,发现食物数量都是为了四五个人准备的:“工藤桑,是一家人移民过来的?”

  “嗯,我和太太,还有我母亲,以及两个孩子,都移民到了智人公司。”

  三井好奇的问道:“现在的工资待遇符合你的预想吗?”

  工藤拿起一个西瓜:“这个8公斤的麒麟瓜,只需要1.6元,我现在一个月有4500元,加上太太的工资,我可以每天吃一个西瓜。”

  蔬菜水果的价格,确实是东瀛内部的一个尴尬问题。

  工藤之前在东瀛的富士造船厂工作,虽然收入还可以,但是家里面的四个人都需要他一个养家,压力别提多大了。

  来了智人公司之后,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十倍。

  老母亲送去养老院,两个孩子寄宿幼儿园和小学,老婆在鲜花店工作,自己在山打根港当船只检修员。

  申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员工公寓,别提多爽了。

  他已经计划好了,每个月除了抽空去看望老母亲和陪伴两个孩子,夫妻俩还有4~6天的假期可以支配,假期可以去其他地区旅游。

  这样的生活,他为什么不过来?

  三井自然清楚智人公司那一套,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就仿佛猫薄荷和小鱼干对于猫的吸引力。

  他询问了不少问题,比如语言问题、习俗问题、当地人的态度之类。

  工藤也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

  最后三井问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工藤桑,你认为东瀛还有未来吗?”

  “三井桑,你认为自己可以领到年金吗?”工藤反问道。

  三井瞬间沉默了,他现在才28岁,距离退休领年金的年龄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而现在东瀛的经济增量却非常低迷,加上人口老龄化和智人公司的劳动力掠夺,恐怕未来的东瀛真的很难熬过去。

  他自己都是这个想法,这也是当前东瀛年轻一代的主流想法。

  这种如此普遍的观念,其实就是年轻人对于东瀛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和厌恶。

  ……

  而另一边的吴清丽和关宏志。

  也在考察各种保鲜技术的应用,以及感叹智人公司内部的物价低廉。

  莉莉丝向俩人介绍道:“未来为了减少浪费,我们公司将启动一项新项目。”

  “浪费?以这种保鲜技术,贵公司应该是全球各地的食品浪费率中,最低的那一个了,应该没有再减少的空间了。”关宏志苦笑着摇摇头。

  但是莉莉丝却笑着解释道:“关先生,如果可以事先统计好一个季度,乃至一整年的需求,不就可以减少浪费了。”

  “提前统计?”关宏志心里面浮想联翩起来。

  “丰饶之家近期会上线一个APP超市,里面就有这种功能。”莉莉丝笑着说道。

  关宏志沉默了。

  对于智人公司这种内部控制强度和精度,都达到极其强大的体系而言,他们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

  毕竟所有的员工购买东西,都需要使用智人公司的银行结算系统,消费的东西也都是公司自己在子公司在经营,因此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轻松整合起来。

  加上智人公司独树一帜的半导体产业。

  要建设一个高精度的统计机制,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莉莉丝女士,这个APP没有限制身份吧?”

  “当然没有。”

  “看来贵公司下一步就是根据这些数据,精确调控各种生产,这确实可以有效降低浪费。”关宏志有些感慨和羡慕。

  莉莉丝谦虚的笑呵呵回道:“这些都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经验,我们不过是学习和借鉴。”

  呵呵……关宏志差点被尴尬到,用脚趾头抠出三室二厅。

  不远处的吴清丽走过来,为他解了围。

  “莉莉丝女士,我非常好奇,贵方真的完全不进口产品吗?”

  听到吴清丽的话,莉莉丝摇摇头:“进口呀!比如粗钢粗铝、精炼紫铜之类,我们公司不是在大量进口吗?”

  在一部分原材料上,智人公司近期其实重新向东亚地区开启了进口。

  线不能绷得太紧。

  不然容易崩断。

  智人公司也不想有些势力狗急跳墙。

  只要把握好一个度,让对方既可以获得一定的金元外汇,又不能一下子吃太饱,自己还可以源源不断获得优质原材料,这才是智人公司真的目的。

  智人公司如此关心邻居的生活状况。

  为此还劳心劳力,实在是太善良了!

  第三百一十章 看不见的硝烟

  塞舌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