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254章

  曹操正襟危坐,因为看不到汉武帝的神色,他才更有勇气说出口。

  可恰恰又是因为看不到,反而在问完之后,更加紧张。

  他很想得到武帝的答案,这将决定他的一生是否会得到汉室的认可。

  这时候,在东汉末年之后的皇帝也都没有吱声。

  他们大概猜出了曹操的身份。

  而他们,也想听一听,汉武帝对此的看法!

  汉武帝的代入感很强,脑海里已经想到某个未来君主被挟持的画面了,顿时神色一冷。

  与此同时,他在心里很快推断问这话人的身份。

  从发问人的语气中,不难听出其中略带紧张之意,这说明他很在意朕的回答,很可能便是自己口中所说的挟天子之人。

  他自称是孤,说明他爵已至王……

  那么,他到底是异姓还是同姓王?

  汉武帝的右手食指刻意敲击着面前的帅桌,发出了“砰砰~”的轻微声。

  另一边,江逸看到曹操握着酒杯的手指越来越用力,表情越发凝重。

  呼吸,似乎都沉重了许多。

  诸多先祖也都静静听着这声音。

  始皇帝也不由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他的心中倒是有了些许考量,但并未干扰汉武帝的思绪。

  “诸位,若是你们会如何看?”

  汉武帝把问题抛了出来,打算等会再说。

  其他皇帝也不由思考起来。

  赵构一直在等着‘慈祥’的始皇帝发言,到时候自己只管附和就对了。

  朱元璋首先说道:“若是咱的话,倒挺希望在那种情况下,有一个这样的能臣!”

  “哦?”

  汉武帝凝眉道:“为何?难道你不觉得此人背主么,一朝天子岂是臣子可以挟持的?”

  “此人虽然挟天子,但他终身奉养了他,他所处的时代,十常侍之后又有董卓祸乱朝纲,再之后便是山河破碎,诸侯并起,各方枭雄无不打着兴汉之名,行夺天下之实。”

  朱元璋分析道:“若是东汉末年没有那个叫曹操的,只怕大汉江山会沦为和大明一样的结局。”

  “他死后,才有三国,而许多名为扶汉的人,最终却在天子未死时,就迈向了称帝之路。”

  “大明是何结局?”

  汉武帝把朱元璋的话记在了心底,为自己的判断提供依据。

  “明末皇帝朱由检,便是因无济世安邦之才,越忙越乱,使得民间四处起义,又有清军伺机入关,最终使得皇朝落入清人之手,民间生灵涂炭……”

  朱元璋叹气道,他想起了那个在煤山上吊死的后世,虽说已无恨意,却仍感惋惜。

  “若是那个时候,明末能得曹操这样一个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朱元璋的话让江逸陷入沉思。

  如果曹操在明末,是否清军还能入关?

  其他先祖虽然不知道明末发生了啥,但从朱元璋的话语中,便能推断中明末的画面。

  始皇帝更是推断出了两朝的末年之局,说道:“依朕看,东汉末年出个曹操没什么不好。”

  “对,我也觉得很好!”

  赵构赶紧抱“仁慈”皇帝的大腿。

  然而,下一秒他的脸上直接就黑成了乌云!

  “朕死后,就有赵高篡改遗诏,使得扶苏和蒙恬身死,竖子胡亥更是烂泥扶不上墙!”

  “就算他没有实权,那也是我嬴政的子孙,仅是这个身份,就足以让他在登基之初召集一帮臣子铲除奸佞!”

  “可他无能,竟是被区区一宦官玩弄于股掌之间,丢了我大秦后裔的脸面!”

  要说恨铁不成钢,估计在场最糟心的就是始皇帝了!

  胡亥虽说为了上位杀了一些重要的人,但当时朝廷上还有一些可用之人,结果他偏偏用了赵高,还把李斯给杀了!

  明明是可以解决的局面,却硬生生被胡亥玩废!

  每次想到这里,始皇帝都会觉得说胡亥是蠢猪都是在侮辱猪!

  赵构心态已然炸裂,万万没想到自己认为的仁慈皇帝竟然会是始皇帝?

  觉得始皇帝仁慈?

  自己怕是嫌命长!

  “若是在秦末时期,得一曹操,诸位觉得他能否挽救秦时危局?”

  始皇帝对曹操到底不是很了解,于是问起了后世,他觉得这是有可能的,所以提了出来。

  李世民说道:“朕觉得可行!”

  “区区赵高绝非曹操之对手,李斯会陷入危局,是因为他总是心存幻想!”

  “但以曹操的性格,绝对不会等到赵高做大,他是刺杀过十常侍和董卓的雄主,看人的眼光也极其独到,若当时赵高和李斯之间,有一个曹操,扶苏绝不会死!”

  “扶苏不死,再加曹操辅佐,蒙恬镇边境,秦末反贼根本掀不起风浪!”

  “退一万步说,就算扶苏死了,胡亥不中用,以曹操的性格必定会先杀赵高,后扶持扶苏之子子婴!”

  “如此大秦,仍然会有一番新气象!”

  曹操听了诸位皇帝的话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这一个个怎么都喜欢让自己生在一个朝代的末年呢?!

  自己就不能做一个征西大将军,得遇明主嘛!

  曹操忽然觉得酒更加不香了。

  武则天听李世民说话,马上表态支持:“确实,很多朝代的末年若得曹操,都很有可能改天换地。”

  “朕曾经看过由盛转衰的唐时皇……”

  武则天猛然意识到了一些事情,马上停了下来。

  “武曌,你怎么停下了?”

  李世民一听到唐时两个字,顿时就被吸引了注意,连厕州特产都放在了一边!

  “我大唐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快,你快告诉朕!”

  李世民焦急不已。

  江逸内心暗叹,许久不见的送命题,似乎又出现了……

  第379章 华夏第一皇,世界之祖龙!

  武则天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可以听得出这个时候的太宗皇帝还在壮年时候。

  可这就如同后辈见了年轻先祖一样,哪怕自己年龄比他大,心里的敬意仍然存在。

  现在的她要是和李世民相认,搞不好就是火葬场!

  真要是弄巧成拙,自己在那个时空的命可就保不住了……

  她曾经就是想要拼了命的活下来,如今又怎么可能害死自己?

  “武曌,你怎么不说话?”

  李世民蹙眉道,不知为何,他突然就有点不详的预感,好像自己总认识这个女人似的。

  这时,江逸已然猜出了武曌心中的顾虑,及时解围:“让晚辈来告诉陛下吧,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领头者是安禄山与史思明。”

  “这场战争导致大唐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使原本万国来朝的盛唐不复存在。”

  江逸看到,时空之镜中的武则天悄然松了口气,冲着他欣然点头。

  到底是那个在少女时期,就把李世民当做圣明之君的女子,也算是古代版的再见初恋和前夫了。

  “我李家后代,竟出了如此昏聩之君?!”

  “当时谁是大唐皇帝?!”

  李世民勃然大怒。

  “唐玄宗李隆基。”

  江逸解释道:“国富民强的大唐承平日久,李隆基在开元之治晚期时便丧失了斗志,开始耽于享乐,宠信杨贵妃。”

  “在杨贵妃身上,李隆基真正告诉了世人,什么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凡跟杨贵妃有点关系的几乎都封官晋爵,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他更是委以奸佞无才之人以实权,任由他们排斥忠良。”

  “当时,唐宫中光是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光是每年脂粉钱就达到了上百万!”

  “混账,这是个混账东西!”

  李世民的拳头已经握起,把李隆基这个名字铭记于心!

  康熙听到这声音,不由想起自己最开始得知慈禧祸国时的表情。

  这李世民光一个李隆基败唐就这么气,要是得知慈禧的事情,岂不是肺都气炸?

  “有那么多钱粮去养一些闲人,却不用在民生社稷和开疆扩土上,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汉武帝也忍不住发怒了!

  别看他经常打仗,好像很富有似的,但可以说是十分缺钱的皇帝之一,以至于要经常出一些搞钱政策,宁愿头铁得罪一些人,也要打出一个民族的气节。

  可现在倒好,一个富有的朝代,竟然把国家的金钱用在了奢靡之事上,这让他如何忍得?

  此时的赵构一直在分析着这些皇帝的身份。

  为了防止把始皇帝当成仁慈大腿的乌龙再次出现,赵构决定这会要少说话,然后再想应该抱哪一个声音的大腿!

  毕竟自己的身份还没曝光,趁着这时候皇帝们对自己还没啥恶意,可得抓紧把一些大腿给哄好了。

  “是的,也正因此,朕才想着,若是安史之乱时,出现一个曹孟德,不知他会如何做?”

  武则天继续说道,打算让李世民在声音上先适应自己的存在,然后徐徐攻克。

  她在李世民时期和登帝之后的声音显然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寻常聊天,李世民也听不出来。

  曹操喝了一口酒,一脸郁闷的把酒杯落在了桌子上。

  江逸清楚的看到,曹操翻了个白眼,怅然摇头,似乎还轻叹了一声:“唉……”

  乱世之奸雄,我这辈子已经做够了。

  我更想的,还是能够做一做治世之能臣,可这些皇帝们怎么一个个都想让我在朝代末年搞事情?

  曹操感觉这酒啊,真苦。

  江逸看着若有所思的曹操,也在分析着皇帝们的问题。

  东汉之后的皇帝们会这么想,也并非没有道理,大概任何一个朝代的末年,都需要曹操这样的奸雄。

  就算是放在崇祯皇帝时期,以曹操的才能,若是可以得到重用,未必不能再拉明朝一把。

  毕竟崇祯确有治国之心,只是一无治国之才,二无良臣,这就相当于只读过兵书的赵括刚出征就遇到了白起,根本无解。

  至于明末的那些奸臣,曹操大概率也是能斗过的。

  就算得不到重用,曹操也可兴义军抗贼,绝不会坐以待毙。

  这就是曹操,一个胆魄、才能兼具,且不会墨守成规的军事家。

  他在危难之时那种敢于打破常规的魄力,是可以起到的效果是极大的。

  朱元璋察觉到曹操自从问完汉武帝之后,就一直没有说话,便搭台道:“这个问题,咱倒是想问问刚才问武帝的那位了。”

  赵构这才仔细听到了朱元璋的自称,眼珠子忽的一亮!

  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