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 第174章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4254 2024-03-23 01:38

  “誓死追随提督大人!”

  声浪一波又一波,排山倒海。

  ……

  “崔三,有空有闲,不妨带着媳妇孩子到本官那里玩一玩。”

  “江大娘,您老可要保重身子啊,明年我还来看您老!”

  “陈三爷,等我回去就叫人给你寄我说的云南烟叶,那烟叶好抽,不呛人。”

  “……”

  提督大人军务繁忙,不能在重庆久留,大会过后,他就要回小寨督剿番贼去了。

  可是重庆绿营上下却是谁也舍不得提督大人走。

  哪怕维持秩序的军官们让大伙回去,他们也不肯回去,就在提督大人的座骑后边跟着。

  提督大人同样也是不舍,一步三回头。

  到江边几里长的路,提督大人足足走了半天。

  事后贾六不无感慨对杨遇春道:“这世上人,你同他讲万般道理没用,你跟他讲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也没用,也别给人家画大饼,讲什么美好未来,你唯有让他们切实看到好处才行。这好处要是足够大,让他们跟我去打紫禁城都没问题。”

  杨遇春似懂非懂:“大人难不成真想用钱买来天下?”

  “为何不能?”

  贾六哈哈一笑。

  “小春子,钱这个东西没什么不好,也不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恰恰相反,钱才是人世间最真的东西。只要我能给百姓真东西,他们就肯为我真卖命。”

  在贾六的信念中,钱就是万能的。

  因为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钱能让娃娃吃上肉,钱能让当兵的没有后顾之忧,钱能搞来更好的武器装备,钱同样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进步。

  钱,也是个刺激人的东西。

  贾六为了人心使劲砸银子,就意味着他为了银子就得不断去奋斗。

  现在,他是拿大清的钱买自己的人心。

  仅当前局面来看,这个窟窿还是有办法补得上的。

  但将来,真要把大清的人心全买来了,又拿什么继续维持?

  对此,贾六却是不担心。

  因为天下财富非大清一家,而在世界。

  只要敢想敢干,世上的钱多的是。

  他贾氏集团取代爱氏集团,就算这个集团再腐败,只要有新的利益摆在那,就不怕这个集团不往前走。

  基础打下来了,接下来就要看马大元对重庆绿营整顿效果了。

  临行前,贾六再次召集调到重庆绿营的一众共进会员,重申“两不准”政策。

  第一不准克扣兵饷;

  第二不准欺男霸女;

  只要能做到这两不准,重庆绿营战斗力必将大大提高,同时人心凝聚力也将大大增强。

  同“收买”重庆绿营人心用钱堆一样,贾六同样也是高薪厚养共进会员。

  除他们本人所领朝廷俸禄、米粮补贴外,共进会中额外还有他们一份。

  是谓双薪。

  除此以外,会员若遇经济困难,如家中突发什么意外情况急需用钱,都可以向会里申请。

  中军官李安全给提督大人算了笔账。

  按朝廷每年拨付给重庆绿营的军饷算,水陆两营兵连同军官每年需银九万一千二百余两。

  此外,还给养马费、船只修补费、其它杂项等约两万两左右。

  总体算下来,重庆绿营每年共需银十一万两左右。

  这还不计战事开拨银、伤残银、抚恤银。

  提督大人又在大会上许诺要让重庆绿营兵享旗兵待遇,那么这个亏空就高达十万两白银。

  如果四川绿营都采用这个政策,意味着贾六每年要在朝廷拨付营饷基础上,额外开支出至少五十万两白银。

  这笔钱从哪里来?

  所以莫看重庆一行效果很好,后面的麻烦事却多如牛毛。

  他贾佳世凯在重庆如此高调承诺,总不能回去之后就把自己的承诺却当屁给放了吧。

  洋人的钱这会还真是一张吃不到嘴的饼,那么贾六就得挖掘地盘上的一切资源。

  张献忠沉银的事李会长已经在开始先期工作准备,就等贾六回去着手开工。

  保守估计,老张的沉银至少能让贾六挥霍个三五年。

  回程的路上,乾隆旨意下来了。

  一喜一忧。

  乾隆并没有同意旗汉一体事例,但颁旨意“以川中绿旗官兵当拊循得宜,更加鼓励兵将保障地方”为名,着定西将军明亮、四川巡抚李世杰等官会酌“宜当提高伤残营兵银,阵亡抚恤银”,另着给阵亡营兵子弟入监读书贴补银不等。

  此外明旨要求定西将军彻查历年不知下落官兵,着补给恤赏。并对无法回乡掩埋官兵尸体着就地择合适墓地加以厚葬,并给家属适当丧葬银。

  贾六所奏事采纳一半,不采一半。

  但其中用语却给了地方相当大的操作空间,就是没有指明着情给予银是由户部给,还是由地方给。

  对老头子的态度,贾六大体上还是满意的。

  因为他奏请旗汉一体也是出于公心,既然老头子松动,那么其中隐性操作空间便有的发挥。

  如旗兵营兵同等正饷事,贾六就可以其它名目变相为四川绿营争取,不会遭人诟病。

  忧的是乾隆把富勒浑又放回来了。

  老富这次牛逼了,是以军机处行走兼办总督事回来的。

  也得了一根双眼花翎。

  老富的回归意味着主和派压倒了主战派,没有大的变故,最迟正月底,和谈就会开启。

  第263章 大人英明

  贾六要做最坏打算。

  和谈真要成功,便真要听祖应元那小子的馊主意,请老丈人顾先生带着金川的老汉人到湖广旅游一下,所有费用他这个做女婿的全包。

  但不到最后关头,此策不可取。

  毕竟,太伤国家元气。

  为一己私利而使地方糜烂,生灵涂炭,于道德良心,总是难安的。

  而且,操作不得当,真能弄出个杨秀清来。

  这世上从来不缺敢想敢做的人,缺的只是机会。

  关键是他贾大帅的新军连影子都没搞出来呢,真冒出个杨秀清来,弄得不好额驸指不定得跟曾国藩那样时不时的跳河。

  虽说额驸会游泳,一个猛子能扎几十米,一口气能憋一分钟,但那多累啊。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至少要得到正副会长支持才行。

  这两位老同志有着几十年的官场斗争经验,怎么也能给最后一招打上补丁。

  打重庆回来后,贾六没有直接回成都,而是顺道去了一趟泸州。

  会长招募的500农家子弟就安置在泸州绿营,这500农家子弟才是贾式新军的核心。

  不过由于没有整顿绿营的权力,贾六现在没法正式组建新镇,即提督直属金川镇。

  所以这500新军暂时只能以“新募营兵补充”名义放在泸州绿营。

  泸州绿营并非四川绿营主力,驻防营兵只有1200人,守备是共进会员的八旗子弟王四喜。

  这个王四喜也是贾六的老伙计了。

  忠心,会算账,缺点是同额驸一样不会打仗。

  有忠心就足够了。

  以下千总、把总、哨官、什长清一色都是共进会员,也是目前为止四川各府驻防营兵除抚标外成份最纯的。

  一声令下,不敢说炮打紫禁城,围个总督府还是没有问题的。

  得知提督大人到来,王四喜自是热烈欢迎,在泸州城中最好的酒楼摆了宴席,请了城中最好的吹拉班子给提督大人接风,顺便放松一下。

  “我早前有没有跟你们说过,不管我去哪里,一律四菜一汤,不要铺张,不要浪费,都是民脂民膏,我们多吃一口,百姓就得少吃一口!……”

  提督大人对于王守备的招待显然极为不高兴,所以吃饭的时候都没讲几句。

  吃完,还是不高兴,一边剔牙一边拉着脸。

  “大人,”

  王四喜委婉表示供提督大人休息的地方已经安排好了,就是泸州最好的楼子。

  “过份了,过份了啊!”

  贾六没好气的看了眼王四喜,说以后不要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清律可是严禁官员宿娼的,传出去叫他如何跟朝廷交待,跟家里的老婆交待?

  “今儿还有要事,就不去了,折现吧。”

  贾六一脸正色,“不是折给我,是折给会里,算是给你的一次警告,下次再敢这样乱肆安排,这个守备你就不要做了。”

  说完,询问四喜泸州最好的酿酒铺子是哪一家。

  回说是城东温家。

  “那就去温家。”

  提督大人顺手拿毛巾擦了把脸,带队浩荡前往老温家,这可把老温家激动坏了,那真正是蓬荜生辉,受宠若惊。

  待得知提督大人是想看看泸州酒的生产工艺,温老板赶紧带提督大人进入自家老窖酒的生产场地,亲自为提督大人讲解。

  “我泸州城以酒兴,酒以城名,自蒙元时期便酿制大曲酒……”

  温老板小心翼翼讲着,提督大人则是负手不断点头,一圈下来,竟是什么也不说走了。

  这可把温老板纳闷坏了,赶紧问陪同的王守备提督大人到他家的目的是什么。

  早已得到吩咐的王四喜道:“大人的意思是往后你家生产的老窖大曲,就是我川省绿营指定用酒了。”

  “指定用酒?”

  温老板不是太理解这个意思。

  “就是我四川绿营今后不管是军中用酒,还是招待用酒,亦或宴请,全部都用你家的酒,价格嘛不会亏待你。”

  一听这好事,温老板立时喜笑颜开,他家的酒真成了绿营指定用酒,那销售规模可大了去了。

  为表示对提督大人的谢意,立时奉上银票三百两以示心意。

  王守备却是正眼都不看这三百两,直接对温老板说提督大人要入他家的干股。

  温老板是生意人,心下算了下账,自家酒能垄断绿营军需的话,销售额至少翻几番,提督大人又入股的话,往后更是没人敢找他家麻烦。

  怎么算都划算,便问王守备提督大人要入多少干股。

  “以后你家卖酒的利润,提督大人要一半。”

  “……”

  温老板心想提督大人可真够黑的,但是又不敢拒绝,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王四喜代表提督大人同温老板签订正式协议,白纸黑字落实之后便向提督大人汇报。

  “妥了?”

  “妥了!”

  贾六露出满意的笑容,经他指定的军中专供单位目前有好几十家了,但主要是集中在丧葬产业,于消费产业上,温家酒铺还是头一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