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 第545章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4557 2024-03-23 01:38

  阿主任是从河南代表团驻地过来的,就在昨天,河南代表团同山东代表团同时抵达襄阳。

  河南代表团的团长是河南布政使陈文俊,副团长是河南绿营副将安昆。

  这两人没什么可说道的,贾六不熟,所以让阿主任代表自己去和他们洽谈共同讨逆,以及劝进的事。

  山东代表团的团长是布政使于易简,副团长则是山东绿营参将阎吉仁。

  于易简不用说,前领班军机于敏中的亲弟弟,山东巡抚国泰忠实的走狗。

  那个阎吉仁原先是个衙役,后来参加山东教匪后特别能打,将当时带兵围剿他们的山东总兵惟一打得晕头转向,最后被贾六招安后丢给了惟一。

  原是想借惟一之手把这个能打仗的反骨仔除掉的,哪想人家惟一求贤若渴,不但没有杀掉阎吉仁,还叫其做了自己的亲兵队长,后来更是一路提拔为参将。

  别说,惟一这一手效果很好。

  现在其麾下最能打的兵马就是前常胜军降卒组成的德州营。

  贾六让老纪代表自己同山东代表团谈,本是想亲自去的,但想劝进这种事总不能自个拉着脸皮说吧,从得有个中间人。

  老纪,再适合不过。

  人到齐后,贾六便将武昌密递给众人轮流传阅。

  第一个有反应的是荆州将军万朝兴,直言这简直是荒唐透顶。

  兼任湖北总兵官的瑞林也笑了起来,说这差不多是他今年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

  没有之一。

  然而,其他几人反应却同卧龙凤雏一样,都是面色凝重。

  贾六首先问老博:“阿玛,这件事,你怎么看?”

  老博认为七三开。

  就是七成机率兴汉军方面不可能和乾隆联手。

  原因是对金川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正是乾隆,这几十年来死难的明朝遗民都可以把账算在乾隆头上。

  如此血海深仇,两方怎么可能联手。

  但不排除最不可能的可能。

  所以七三开。

  就是话不能说满。

  “我大清以少族而凌大族占领中国……”

  纪副主任开篇就是一通大论,重点却只在一句,那就是满洲毕竟人少,眼下大清又有兴汉军这“外敌”,内部又分裂为两个不同阵营,根本不可能同国初一样八旗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明军。

  因此,不排除最坏的可能。

  说了等于没说,典型的老油条。

  栓柱侧着脖子道:“少爷,我在想老四鬼子会不会豁出去不要脸,主动向武昌方面伸出橄榄枝,承认过往错误,下道罪己诏,或者签个什么条约,说大家都是汉人何必兄弟相残,还是先放下争议,一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呢?”

  梵伟附和道:“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局面将对王爷大大的不利。”

  “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阿主任开了个头,却没下文。

  但这个开头语却表明形势的不可测,以及不确定性。

  “什么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大不了一起卖好了!”

  贾六微哼一声,乾隆真不要脸卖国,他难道就不敢卖了吗?

  当场要求马上同武昌接触,就更改国号、三省自治、恢复衣冠等条件进行开诚布公的会谈。

  总之,绝不允许出现汉人联合一致对付自己这个老满的局面出现。

  结果遭到除老丈人之外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包括梵伟和栓柱这对卧龙凤雏。

  理由是百官宗室大会即将召开,这个节骨眼如何做通各省工作登基称帝,获取大清法统与大义才是关键,倘若此时与武昌秘密谈判,事情一旦走漏,势必会导致拥戴大会出现变数。

  讲道理,谁愿意跟一个软弱无能的带头大哥呢?

  梵伟真诚说道:“作为新大清的领袖,我个人认为阁下的形象应该是伟大滴,强硬滴,铁血滴,无情滴,并且具有无尚权威滴,而不是妥协与退让的懦夫!”

  “你不会说话可以不说,什么时候妥协与退让成了儒夫的代名词?明明就是成熟政治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肤浅!”

  贾六极为不满意狗头军师的说法,看向老阿、老纪和万朝兴他们,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得到对于自己的公正评价,以及对是否同武昌方面深入接触的支持。

  然而,迎来的全是摇头。

  目光也都是:“阁下,请三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又连个主意都不给我出,我还要你们干什么!”

  贾六气得就要把人都撵出去。

  阿主任见状,只好无奈说道:“实在不成,王爷就改姓吧,奴才前阵在京里闲来无事考证过,爱新觉罗极有可能姓赵。”

  此言一出,众人为之震惊。

  栓柱更是一脸好奇,询问阿主任依据在哪里。

  结果阿主任说根据相关部门的考证,爱新觉罗一氏极有可能乃当年被女真人俘虏的徽、钦二帝后人。

  爱新觉罗本是“觉罗”氏,是以大清创始人努尔哈赤居的老家“觉罗”得名。

  “爱新”满语中是有金子般的,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氏”。

  但这个姓氏在太祖之前是没有的。

  “各位可知太祖皇帝未创爱新觉罗这一姓氏之前,姓什么?”

  阿主任说太祖家族原姓伊尔根觉罗。

  “伊尔根”在满洲话中是“贱民”的意思。

  听到这里,纪副主任突然想到什么,失声道:“老阿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当初我在国史馆编书时,曾在明代一本关外氏姓的书上看到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的记载。”

  老阿点了点头:“觉罗这个地方就是宁古塔。”

  并说当年北宋徽宗、钦宗二帝以及赵氏宗族被金人掳掠到了五国城,其中有一支宗室就是被迁到了宁古塔一带为奴。

  由于历史和时代原因,赵氏宗族与当地女真人融合,渐渐不再使用赵姓,遂以伊尔根为姓。

  总之,按老阿的调查研究,太祖这一支完全可以对外改称为赵姓,如此一来,王爷改爱新觉罗为赵,并将户口本都改为汉族,在律法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

  最多,到宁古塔祭个祖。

  赵世凯、陈家洛,谁比谁更不要脸呢?

  “唔……”

  贾六内心大动,正要问问大伙意见时,就见纪副主任由衷说道:“赵姓乃百家姓之首,王爷向来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臣以为王爷真要改以赵姓也挺好……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挺好。”

  是挺好,符合王爷对自身代表百姓的定位。

  第843章 将先帝们全部开除

  “王爷向来心怀百姓,以百姓为父母,自诩为百姓之子而非天之子,如此自当以百姓为重,所谓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皇帝更非一家一姓之皇帝!”

  纪副主任来劲了。

  “王爷摒弃本姓,以百家姓为己姓,乃是突破性的创新思维,上下五千年何人敢与王爷之胸襟相比?

  纵是那三皇五帝都不能与王爷比!

  今日姓赵,明日姓钱,后日姓孙……使百姓人人都为帝姓,人人皆莫大荣焉,而不拘泥于一家一姓,如此胸怀,如此见识,臣以为王爷当称中国第一圣皇帝!”

  喔?!

  贾六震精了,他没想到娼优之辈的老纪,竟然会如此懂他!

  是啊,作为古今第一穿越者,他怎么能俗套的落入俗套中呢。

  创新,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源动力!

  想要让帝国良性发展,想要让子孙后代平平安安不被人家灭族,他这个新王朝的开创者就得让皇帝走下神坛!

  从天之子变成百姓之子。

  所以,贾也好,贾佳也好,爱新觉罗也好,赵也好,跟他有吊的关系。

  他姓王。

  王二麻子的王。

  一年一个姓,还有十年就能恢复本姓了。

  一激动,就要老纪马上把这个理论夯实,务必要引经据典,成为大贾王朝的立国根基,转念一想:不对啊,这样搞我还要不要脸了?

  “你们这样搞朕,朕跟那三姓家奴有何区别!”

  贾六不快活了,起初叫老阿煽动的差点把持不住,觉得改姓赵也不是不可以,日月重开大宋天嘛,拿大宋的法统也不错。

  毕竟,有历史根源在,律法程序上没有问题。

  操作起来更没有问题,几百年后都可以成地区的汉改满,这会当然可以满改汉。

  一切为了政治。

  有北魏孝文帝这个样板在,凡事都有例可循。

  好处也是多多。

  能明确的一点就是,爱新觉罗改姓赵绝对可以淡化满清入主中国的异族入侵性质,使之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传统争王争霸斗争,如此一来,符合儒家传统历史观。

  因此,相对于贾六前世那些罔顾历史事实的洗白理论,阿主任的改姓理论属于高屋建瓴,力压群丑的存在。

  可以看做是多元化融合先驱,并能在事实上将“反清”的所有理论基础粉碎,使反清复明运动缺少号召力。

  于当下,改姓也是符合贾六篡夺大清政权利益需要的,毕竟,他需要广大汉人的支持,总不能干到最后自己的后代要被人家当鞑子给革了命吧,所以,内心有点动摇。

  可再听老纪的鬼话越品越不对味,因此便觉改姓不太香了,吱吱唔唔的不表态。

  甚至说了几句与改姓完全不搭边的话,之后就是默默坐在那里不吱声。

  嗯?

  栓柱见状,意识到什么,立即喊了一声:“反对,我反对改姓!”

  作为贾家忠心的家生子,栓柱可以接受贾姓变贾佳,也可以捏着鼻子承认贾佳变爱新觉罗,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政治需要。

  但是,爱新觉罗再变成赵姓,怎么看都有点过于无耻了。

  但他不可能说少爷不要脸,必须拿出充分事实来反驳阿主任的改姓馊主意。

  “你们让我家少爷改姓赵,我问你们,广大爱新觉罗们同不同意?”

  “这……”

  阿主任叫这个问题问住了,是啊,爱新觉罗可不是王爷一人,光王爷户口本改了汉算怎么回事?

  “少爷您现在可是以正本清源,满洲第一皇族、大清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对乾隆施展大义碾压术,这要是你都不要爱新觉罗了,怎么以大义讨伐乾隆这个窃国大盗?”

  栓柱振振有辞,说的还挺有道理。

  贾六也敏锐意识到了后果,当下表态:“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改什么都没用。”

  说完,期待的目光在老阿和老纪、卧龙凤雏四人脸上扫来扫去。

  万朝兴和瑞林他们是一介武夫,甭指望他们有什么主意了。

  老博这边天天挂在嘴里的话就是:“贤弟说怎么干,阿玛就怎么干!”

  所以,能为他出主意分忧的就这四个家伙了。

  狗头军师第一个主动摇头,表示鬼家大人的事情太过复杂,以他秀才的理论水平实在无法掺和。

  栓柱反对改姓,思路自然不会朝如何改姓才能获得全国军民的一致认可上去想。

  就老阿和老纪这两个正副主任,也是改姓的首倡与拥护者了。

  纪副主任认真思索着,他深知如果能把栓柱老爷提出的问题解决了,他老纪将来起步价就是一个伯爵。

  这可是张廷玉干了一辈子才挣来的。

  问题是他老纪一时半会也没什么好点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