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 第168章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4768 2024-03-23 01:38

  明亮眉头微皱,他虽是定西大将军,但旗汉抚恤待遇不是他能做主的,故而思虑片刻,道:“额驸此议,当由朝廷定夺。”

  贾六点了点头,他也不为难明亮,但当着这么多人面,必须把自己的态度讲明。

  就是今后不仅抚恤、功赏要一致,营兵口粮也要与八旗兵相等。

  原先营兵每日给米八合三勺,贾六主张嗣后绿营兵口粮改与八旗兵相同日给一升,同时绿营兵盐菜银两由每月给银九钱增加为月给银一两三钱,以示体恤,鼓舞士气。

  “此外,朝廷有给八旗兵分地亩作为阵亡旗兵墓地,营兵同为国家效力而亡,怎能连一块单独墓地都没有!”

  贾六请为绿营阵亡将士赏给造坟银、立碑工价银,对伤残营兵要赏给房屋土地、资助贫兵婚丧嫁娶等。

  “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是我大清国朝之武力,旗兵也好,营兵也好,都是我大清战力,也是皇上的赤子……”

  贾六表示他会上折子向朝廷为绿营官兵争取。

  “往大了说,我贾佳世凯乃满洲国族,只要为大清好,你们不说我来说!”

  “往小了说,我贾佳世凯是绿营提督,我不为绿营将士争取,谁为绿营将士争取!”

  “……”

  会议无果散场。

  出得大帐,贾六便问会长他的表现如何。

  会长左右看了一眼,见无人注意,方压低声音道:“额驸大人高,真高!”

  第253章 朝中有奸臣呐!

  副会长也觉得女婿高明,因为这是秉公直言,也是稳定军心、提高士气的极佳良方。

  不管事情成与不成,女婿于绿营官兵心中威望必然大增。

  金川十万大军九成是绿营。

  其中意义,副会长用屁股都能想得出。

  若是汉臣上书奏请旗汉一体,老头子或许有疑心,然女婿是满洲,又是宗室额驸,此请便是公议不含私心。

  纵是老头子不准,也没有人会说贾佳世凯此举是拉拢绿营,暗藏祸心。

  大营军务现在由明亮接手主持,议罪银也由桂林接手,贾六这个四川提督自然不好再呆在大营,于是带上自己的人马回到小寨。

  回到老窝后,贾六立即以四川提督身份向乾隆上公开折子,折子名为《奏请旗汉官兵一体事例》。

  除将大营军议时自己所提若干事项一一奏禀外,同时请将四川提督驻地暂设于小寨。

  按理四川提督府应当设在成都,只是贾佳额驸担任四川提督同时,还是专办旗员游击事务的领队大臣,属旗汉双官。

  因此若将提督驻地继续设在成都,一来不便指挥旗汉诸军,二来离前线较远,遇事无法急断。

  公开折子呈递后,贾六接下来几天分别行文四川绿营驻防各部,要求各驻防绿营将所部名册俱上解提督衙门,为下一步整顿兵员做准备。

  同时命详查乾隆十二年以来金川战事不知下落官兵,对这些被列为失踪无法获得朝廷抚恤的官兵,贾六以提督职权为其家人发放抚恤。

  又行文各驻防绿营,凡家有红事者由提督衙门赏银八两,白事者赐贴补银十两。

  另外颁令凡四川绿营兵丁有借外债者,二十两以下债务一律转由提督衙门,免其个人还款。

  又因年节将至,提督府颁令凡兵丁无论出征与否,俱发年衣一件,另出征者给猪肉十斤,未出征者给猪肉五斤,其余如糖、果子也照例叙发。

  年衣不及赶制者,给二两八钱自己增补。

  几个赏恩政策一下来,川省绿营驻防各部官兵顿时对贾提督的仁义感恩涕零。

  贾六之所以如此大发善心,除了拉拢绿营人心外,也是为其新军铺平道路。

  新军一设,势必会影响到四川绿营其它诸镇利益,作为一个成熟的公务员,贾六不可能有了新人就不要旧人。

  以权势压人也不是他的作风,以礼服人才是他所推崇的。

  用这些恩惠先确立自己对四川绿营的绝对控制权,之后再逐步以新军替代旧营,通过各种安置办法让被下岗的老营兵也对提督大人赞不绝口,那天下便可大定。

  再说,这些钱又不是他贾提督自掏腰包,全部是由四川巡抚衙门承担。

  用大清的钱,办大清的事。

  制度上,贾六这个提督是军事长官,其部所有开支包括钱粮俸禄、米粮菜油贴补都是由四川巡抚衙门承担,尔后照会绿营驻防各地的府州衙门予以拨付。

  拨付结果再由巡抚衙门上报户部、兵部,该销账的销账,该挪借的挪借,地方如果有亏空,则明年税赋按比例进行相应扣减。

  其它各省营兵包括八旗兵的开支则不归四川负责,乃由户部、兵部拨一部分四川总督处,总督再想办法筹一些。

  前番贾六抢的运钞车款,就是四川总督富勒浑大卖官筹措的款项。

  如果四川巡抚不是李会长,贾提督想用大清的钱办他的事,即便能办成,恐怕也要花费他不少时间精力。

  现在四川当家人是李会长,相当于四川的藩库就是他贾提督的私库,那办起事来肯定是无往而不利的。

  给户部报账也不必贾六操心,会长大笔一挥,这里水利开支加一些,那里道路整修添一笔,这里赈灾银多一些,花头名义多到贾六都想不到。

  思危楼是贾六的私人住处,地方也小,没办法升格为提督府。

  于是,肯定要开工修建。

  提督府的修建要不要银子,这银子理所当然是朝廷出,报个几万两肯定不过份。

  实际工程需求,贾提督的要求还是四个字――又快又省。

  工程交由杂谷厅赵厅长的亲戚陆三做了,因为陆三报价最便宜。

  三千两就能搞定。

  贾六看过工程后表示满意,漏风漏雨不要紧,只要牌子在就行。

  如此朴素的提督府,也表明提督大人一心报国,根本不计个人安逸,传出去也是一桩美事。

  收买人心,安插自己人有条不紊进行。

  但摆在贾六面前最大的难事,是怎么把四川绿营主力四镇的四位副将替换掉。

  四位副将分别是建昌镇副将于启智、成都镇副将左少国、松藩镇副将吴秉贞、重庆镇副将曹国科。

  四人都有些背景,左少国同吴秉贞是四川总兵玛尔沁的人。

  于启智是武举出身,虽不归哪个派系,但战功不少。

  曹国科据李会长说是某位副都统的小舅子,内务府包衣出身。

  搞不掉这四位副将,纵是共进会大举渗透四镇,办起事来总不方便。

  毕竟,贾六是忠于大清的,共进会也是忠于大清的,新军绿营都是政府军。

  在政府这个体系下办事,讲究的是一个领导权问题。

  提督大人总不能绕过手下副将,直接指挥营兵把枪口朝天上放吧。

  一番思量过后,贾六决定将这件事放在年后,毕竟快过年了,没道理在这个节骨眼上找人麻烦。

  过年不动刀兵,也不动大狱,这是官场规则。

  但有个麻烦,他得马上办。

  成都驻防八旗副都统舒景安正在满世界的找儿子。

  而舒都统的宝贝儿子这会正在索伦兵的监管下在山上砍竹子,用于修建四川提督府。

  这才一个多月,舒公子就瘦了一圈,人也黑了许多,贾六看着都心疼,刚要开口安慰对方几句时,四川巡抚李会长的急递来了。

  不是乾隆对贾六《奏请旗汉官兵一体事例》的批复下来,而是要求定西大将军明亮主持与大小金川和谈。

  如同当年与岳钟琪与番贼所达成的协议一般,双方就此止兵,各过各的。

  突然,非常突然。

  “不打了?”

  贾六怒不可遏,将急递撕了个粉碎,“皇上身边定有小人,怎么能同番贼和谈!”

  气鼓鼓的让人赶紧备马去大坪,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和谈。

  “不打不是挺好的么?”

  杨遇春着实不解,他对顾先生可崇拜的很,真能和谈的话,无疑是保全顾先生那帮明朝遗民最好的法子。

  杨植抠了抠鼻子,顺手在瘦得不成人形的舒公子衣服上擦了一下,对小春子道:“你不懂,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第254章 额驸死社稷

  什么和谈?

  就是丧权辱国!

  小小的金川,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资格让大清天朝同它和谈?

  你当金川是缅甸,还是比利时、葡萄牙这些强国?

  贾六怒发冲冠,要是那个给老头子进谗言的家伙就在面前,当场便给他一枪!

  贼子,安敢误我大清!

  身为大清忠臣,贾六是绝不允许丧权辱国的事情在他眼皮底下发生的。

  因为,和谈就是断他的命根子,刨他的祖坟,睡他的婆娘!

  带兵的人,没仗打,算他娘的怎么回事?

  气鼓鼓的贾六还算理智,没先找定西将军明亮,而是先找了老丈人博副会长。

  “阿玛,这个和谈究竟怎么回事?到底是老头子自己的意思,还是朝中有人给出的主意?”

  见阿玛桌上有一盘花生,随手抓了一把,“叭”的一下拍碎,再撸到手中“呼”的吹了口气,挑个大的吃了起来。

  别说,自打来金川后,贾六武力值也跟着暴增,都能空手拍花生了。

  就是,事后有点疼。

  “这件事阿玛也是刚收到的消息,具体什么个情况,阿玛也不知道。”

  副会长没想到女婿来得这么快,见到饭点了,赶紧让人准备饭菜给女婿填填肚子,亲自陪女婿喝两杯。

  要知道,他们之间不仅仅是翁婿之情,还有战友之情。

  咪了一口小酒,夹了一块肥肠,吧唧吧唧咽进肚子,贾六态度坚决,对老丈人道:“绝不能和番贼谈!……阿玛你知道的,我这辈子最痛恨的便是碰着事情就要谈,妈拉个巴子的,阿玛你想啊,这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就能谈来了?”

  “这仗肯定要打下去,不打的话,我们爷俩到哪升官发财去?”

  副会长深以为然,要是明亮真按皇上的意思派人同番贼和谈,还把这事谈成了,那共进会在四川的事业就得跟昙花一现般,瞬间就能凋零。

  事实明摆着。

  共进会存在及发展的基础就是金川战事。

  不打仗,怎么安插,怎么经营,怎么发展,怎么共同进步?

  这是公事。

  私事,副会长更亏。

  前一阵为了当上带兵的领队大臣,副会长可是花了八万两银子,不打仗了,这八万两就等于打了水漂。

  另外他还给女婿在成都买了套大平层,另外还给了女婿四万两“二手补偿费”,还有给会里交的众筹基金,再有其它开销,前前后后花了可是将近二十万两的。

  这些钱不是副会长在路上捡的,而是他老人家绞尽脑汁在各种账本上,一点一点苦来的!

  有时为了填平一笔账目,他老人家得熬夜把账做平了。

  苦啊,这世上哪有打天上掉下的银子,都是靠辛苦挣来的。

  如今连个回头钱都没见着,“叭”的一下不打了,满汉官员收拾东西回京,副会长不亏到宁古塔去了么!

  “是啊,不打仗的话,我这个巴图鲁也就没了用武之地,老头子八成连我的四川提督都给摘了,让我回京当孙子去……”

  贾六越想越气,“咕嘟”闷了一大口。

  最近,酒量明显见涨。

  “绝不能回京,一旦回京,你我爷俩就是笼中鸟,莫说这辈子没法展翅高飞,只怕还得任人拿捏喽。”

  博清额清醒着,当初他肯当副会长,就是害怕朝廷秋后算账杀肥猪。

  所以就眼下这个情况他爷俩回了京,将来一定会出事的,毕竟好多事情麻烦着。

  “就是,真回了京老头子要么让我去乾清门看大门,要么就让我去哪个汉军衙门当副都统,哪及得上这金川来得惬意,说办谁就办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