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 第460章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4363 2024-03-23 01:38

  局面不是小好,是大好。

  蓬勃生机、万物竞发的那种好。

  “臣附议!”

  “奴才也附议!”

  “儿臣也附议!”

  “……”

  皇帝的附议无疑是对此事的盖棺定论,东风彻底压倒西风,那帮观望骑墙派的官员见状,也纷纷表态对王杰肆意诬陷督抚重臣的强烈不满,一致认为爱新觉罗世凯出身高贵且清白,为人不但正直,还清廉无私,无论是政治能力还是基层经验,都是八旗近些年出的难得人材。

  不是,是大清百年难得一出的人材!

  就是十二阿哥永璂也不得不违心附议了几句。

  不是因为他亲爸爸附议了,而是因为他富爸爸也附议了。

  两个爸爸的份量压得这位咸鱼翻身的“储君”喘不过气来,也明确意识到这会还不是他当家做主的时候。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且叫他鬼子六再蹦跶几天。

  众人注意力均集中在殿上时,人群中的阿思哈则在偷偷记录没有站起来表态支持额驸的反动份子。

  主要以王爷为主。

  计有履亲王永珹、恒亲王弘晊、怡亲王弘晓、裕郡王亮焕、多罗淳郡王弘景、和郡王绵循等人。

  另外还有七八个贝勒爷。

  这些人自宫乱事件后就相互抱团,隐约成了朝中一股不稳定力量。

  “what?”

  王杰要疯,一股大恐惧从心底升出。

  眼前的朝堂透着极大诡异,臣子不像臣子,皇帝不像皇帝。

  给人的感觉好像无比庄严的乾清宫大殿突然成了地安门口的菜市场。

  皇上身后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也似乎成了“十文三斤”的招牌。

  臣不似臣,君不似君。

  这可是亡国之像啊!

  眼前这一幕怕是连那赵高指鹿为马都不及。

  然而这位一心要为大清铲除奸贼的状元郎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准备做最后一搏。

  死谏!

  他要用自己的热血唤醒满殿官员的良知,唤醒皇上那颗永不屈服且无比勇敢的心!

  他相信自己不会白死,因为他身后还有很多人。

  “皇上,臣愿以性命……”

  然而就在他准备死谏血染大殿之时,皇上却拍案而起指着他勃然大怒道:“旗汉远迩,皆朕臣工!国家教养百年,汉官人才辈出,旗员更是翘楚不断……值开国百年,大清昌盛之际,旗汉臣工本应一体协作,精忠团结,彼此不当猜忌,俱一心为国才是,何以你王杰怀私妄奏,凭空构陷督抚重臣!”

  乾隆越想越气,抬手将王杰递上的那堆所谓证据砸向对方。

  “世凯乃朕亲封巴图鲁,朕曾亲赐忠勇无双四字于他,又命绘其图于紫光阁,他若是奸臣,朕是什么?有眼无珠的昏君么!”

  言罢,一扫众臣工,当廷喝问:“王杰大奸似忠,欺君傲下,阴私谗害忠良,依律如何处之!”

  “依律当绞!”

  说话的是刑部尚书色克锡,也就是贾六他爹大全的嫡亲表兄弟,他管对方叫二大爷。

  二大爷就是二大爷,不出手则罢,一出手就宣布王杰下线。

  一见王杰要死,奎尼不禁兴奋,为防万一赶紧出来喊了一声:“奴才以为敢为王杰求情者,必是其党羽无疑,依律一同处置!”

  这话让正准备替王杰说话的满军机大臣庆桂下意识踩了刹车,也让不少虽然起身表态的官员心中犯起嘀咕,纷纷打消替状元郎求情的念头。

  老富也叫这话激住,大恨奎尼,因为他也准备替王杰说话。

  毕竟此人素有清名,是朝中难得好官,且敢于言事,就此杀了未免可惜。

  思来想去还是要替王杰求情,一来能保住人材,二来也能为自己搏来人望。

  然而老四鬼子却等不及了,好像要给谁献投名状似的吩咐侍卫:“速将王杰顶戴摘下,送刑部依律处之!”

  “嗻!”

  带班侍卫头领海康巴不得将那个敢诬陷贾佳大人的右都御史架出去,一听皇帝都发话了,当下带人上前要拿王杰。

  此时,无人敢动。

  然而让众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被王杰构陷的贾六却突然下跪,对皇帝道:“皇上不可,臣以为王杰罪不致死!臣以为此人不过是一狂生,放言高论而矣……”

  贾六是真心替王杰求情,生怕老四鬼子不听劝把王杰杀了,遂不停叩头,额头都叩肿了,又说国议大会期间不宜斩杀大臣云云。

  看得围观群众都是愣了。

  人群中老阿和老奎彼此悄悄对视一眼:额驸这样搞,让他们很难做人啊。

  老四鬼子真给面子,竟挥手道:“罢了,姑念王杰稍有才学,且革去右都御史一职,叫其归乡交地方严加看管。”

  当下有侍卫上前将浑浑噩噩的王杰顶戴摘下,强行架了出去。

  王杰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可能是他没想到自己眼中的大奸贼会在殿上替他求情吧。

  这个结局应该算是不错的,不管王杰是自己头铁还是背后有人授意,总是把命保住了。

  处理完王杰后,在百官和王爷贝勒注视下,乾隆竟是走下台阶,扶起跪在那额头肿了一片的贾六,上下打量许久,一脸赞赏道:“世凯实心体国,为督抚中所罕见,治事理政皆甚合朕意,谁说我满洲人才不及汉人的?”

  言罢,复道:“国初太宗晏驾,世祖以六龄之幼主,安然即位,全系睿亲王多尔衮等忠心辅幼,竟尔匕鬯无惊。至于明社已屋,又由多尔衮出师,唾手中原。

  入关初,多尔衮总成其事,无睿王之运筹,则我大清未必一统。早前朕已特旨为多尔衮昭雪,今日明旨复爵,朕提议,可着豫亲王多铎之后世凯承继睿亲王一爵,诸位臣工有谁反对么?”

  殿中王公大臣听皇帝这么一说,顿时沉寂一片,继而爆发欢快的呼声:“Yeahhh!Yeahhh!”

  听着像是耶,耶。

  一股老伦敦腔。

  第712章 皇位是不是还给我家?

  下议院叉掉。

  乾清宫打勾。

  东西方的政治是不同的,双方不可以互相渗透。

  没有人反对皇帝的提议。

  欢快的呼声和雷动的掌声交相汇织,在大殿中构建了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

  激动的人群围着新鲜出炉的睿亲王落泪。

  睿亲王走到哪,哪里都要哭晕两个人。

  声嘶力竭,痛彻心扉的那种。

  充分表明睿亲王得位之正,深受臣民和皇帝的爱戴。

  “噢耶,噢耶!”

  “哼哈二将”奎尼和阿思哈激动的将手中的白手帕在空气中甩来甩去,热情奔放的架式跟怡春院二楼倚窗户的姐儿差不多。

  恩明、金简、纪昀等人则是热烈鼓掌,拍的掌心都肿了还在拍。

  洪大德、祖建昌、高拱之、邓通等汉军代表亦是一脸的扬眉吐气,喜笑连连。

  六子出息了,就是他们出息了。

  伟大的汉八旗终将摆脱奴才的地位,成为大清真正的掌舵人。

  看这宇内,谁还敢骂他们是汉奸,谁敢说他们是贰臣之后!

  “乌拉!板哉!卡卡!”

  一群激动的辫子突然不约而同奔到睿亲王身边,一起用力将他高高抬起,又狠狠摔下。

  场面十分热闹。

  直到有人拿扩音器喊了一声“咔”,画面顿时定格。

  大殿依旧是一片寂静。

  皇帝的声音回荡中王公大臣耳中。

  鬼子六为睿亲王?!

  即便王公大臣们对鬼子六当选有了心理准备,但没人想到皇帝竟会直接下旨让他承继摄政王多尔衮的爵位。

  睿亲王的爵位,可是诸王最贵啊!

  皇上此举到底几个意思?

  安亲王色大爷很是诧异,弄不明白乾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原是要推大表侄继承多铎豫亲王的,至于多尔衮的睿亲王则让信王淳颖继承。

  如此安排也是有私心的,毕竟多尔衮死后被追封为成宗义皇帝,可谓帽子王最贵,要是大表侄顶了多尔衮的睿亲王帽子,于他这个安亲王表大爷也有威胁。

  哪怕他想和表侄联手搞掉老富,废掉乾隆另立新君,也不意味他可以让表侄爬到他头上。

  说一千道一万,社团是要平衡的。

  问题是他色大爷这会跳出来反对,大表侄肯定对他有意见,弄不好一拍两散。

  思来想去,决定观望,他不反对老富也会反对,既然如此何必冒着同大侄子翻脸的风险做这臭人呢。

  老富那边看看老四鬼子,看看小六鬼子,眼珠子转了转,再瞄了瞄边上的安亲王,决定起身反对。

  他可以接受六子贤弟为豫亲王,不可接受鬼子六为睿亲王。

  因为他知道这小子有狼子野心。

  而且极度不要脸。

  拿多尔衮成宗义皇帝说事,宣布自己才是大清江山的合法继承人,以鬼子六的德性不是干不出来的。

  为了防止这种不要脸的事情发生,老富当即立断要动用一票否决权。

  就是不能让乾隆再胡说下去了。

  不想,老四鬼子预判了老富行为,抢在他前面突然拉住永璂的手对正愣神的百官道:“皇十二子永璂性格平近,治学好书,天资淳粹,至性过人,朕甚喜之,今效圣祖爷立储,以永璂为皇太子。今后凡有缮奏事件,俱先发太子处。”

  言罢,笑着对呆在殿中的一干王公大臣说道:“朕登基已有四十一年,近来身子骨都不如从前,往后国家事务都由太子替朕操办,朕呢就在宫中享享清福……”

  “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这一操作让老富不得不停止他的愚蠢行为,立时带头跪倒三呼万岁。

  百官见状,也只得纷纷跪下。

  安亲王色大爷跪是跪了,不过跪的时候没呼万岁,而是微哼一声。

  此时殿中最激动的不是刚刚成为睿亲王的贾六,而是从前的咸鱼永璂。

  尽管已经知道富爸爸为他争取太子之位,但当这一刻真正降临之时,永璂内心可谓五味杂陈。

  不知被皇阿玛活活饿死的皇额娘在天之灵,见到这一幕会不会替儿子开心。

  贾六也跟着跪了,永璂当不当太子跟他关系不大。

  也没对老四鬼子册封自己为睿亲王谢恩,因为这会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太子永璂身上了。

  册封太子和册封亲王都不是小事,后面还有系列程序手续要办,主要是礼部跟进。

  中场休息。

  王公大臣或为太子祝贺,或为睿亲王祝贺,两件大事已经通告殿外站班官员。

  有人欢喜,也有人发愁。

  十五阿哥永琰的老师朱珪是其中最为失望之人,看着正在殿外接爱官员祝贺的新太子,当真不是滋味。

  也有官员对于皇帝册封贾佳世凯为睿亲王表示不解,以及愤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