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 第125章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4253 2024-03-23 01:38

  贾六却不理会这位顾二小姐的怒意,只对吕元广说道:“我相信顾先生会考虑我的提议。”

  第184章 小春子,你还年轻

  夜深人静,思危楼。

  一盏油灯,一张方桌,两个男人。

  贾六在算账,杨遇春在看书。

  近期开支过大,贾六有必要盘点一下净利益和净支出,从中分析经济滞纳点在哪里,增长点又在哪里,近期又有哪些大的开销。

  但由于这半年账目太多,有很多都不记得,在京里的开销更是乱七八糟,使得贾六颇为烦恼,时不时得停下回忆,令得盘账工作效率低下。

  杨遇春在认真看一本叫《广陵行》的书,桌上还有《弘光己酉扬州城守记》、《圣朝殉扬录》、《扬州十日记》等书,都是贾大人为了让他更好的知道过去,特意派人去成都、崇州乃至乡野大小书店搜寻的。(详见作者注)

  “一万七加一万二,等于两万八……”

  心算了下,贾六继续提笔记账。

  随着摊子越来越大,工程项目也弄了起来,资金流动频繁,贾六寻思得请人帮忙管账才好。

  这种事不能指望栓柱,那家伙给他一百两管账,最后能算出一百二十两来,也就是少爷还要倒给他二十两。

  所以这家伙只能对外,不能对内。

  贾六又不敢跟正常官员一样雇两个绍兴师爷,手底下的人各自都有工作安排,实是没有贴己人帮他管私账。

  且边干边物色吧。

  暂时,为了大清,只能先苦一苦自己了。

  将账本合上,数了数从吕元广那敲来的银票,心满意足夹在账本中一同收进公文包。

  有价值的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变现,这句老话一点也不假。

  外面,不知几更天。

  悬挂在吊脚楼的十几只灯笼引得无数飞虫争相扑腾,山林没有蛙叫,却时不时的传出猫头鹰的叫声。

  山脚下的工地,篝火一堆又一堆,民夫工匠还在忙碌着。

  为了抓工期,赶进度,完达山和赵厅长将民夫分成三班不间断作业,使得工程进度有了飞速进展。

  出于人文关怀,贾六下令不得克扣这些民夫伙食,一定要让民夫吃饱。有伤病中暑的,也要立即安排郎中医治。

  并下了死命令,工期再赶也不许出现伤亡,死了人便要拿完达山和赵厅长是问。

  见杨遇春读书认真,贾六便起身来到门外透透空气。

  “大人!”

  门口一直值守的两名索伦亲兵躬身行礼,二人脖子上明显有蚊虫叮咬红点,想来是受了不少罪。

  远处的黑暗中,也有索伦亲兵的身影,这些忠心的护卫为了不受蚊子折磨,都将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不知身上出了多少汗。

  贾六点了点头,道:“走,陪我随意走走。”

  “嗻!”

  两名索伦亲兵默默跟在贾六身后来到思危楼前的空地,从上鸟瞰热火朝天的工地。

  贾六忽的转身问这两个索伦亲兵:“你们俩都成亲了吗?”

  年长的那个索伦兵德布说已经娶妻,并有两个孩子。另一个叫安禄的十三岁就跟着海都统出来打仗,十年来一直南征北战,尚未成家。

  “二十三岁了,不小了噢,该成个家有个后了,”

  贾六微一思索,问安禄:“我要是给你讨个汉人媳妇,你要么?”

  “啊?”

  安禄一愣,“真的假的?”

  “怎么跟大人说话的?”

  德布拉了安禄一下。

  安禄反应过来,赶紧说他要,求之不得。

  贾六笑了:“那好,你明天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同你一样没媳妇的,要是愿意娶汉人女子当媳妇的,都给我把名字记上,回头我这个巴图鲁给你们当回媒人,年前叫你们都娶上媳妇。”

  “多谢大人!”

  安禄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什么好谢的,你们给我卖命,我给你们娶个媳妇难道不应该?”

  不管满汉旗人还是什么人,只要忠于他贾世凯,便当为人家负责到底。

  小金川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争,男人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如果那边同意贾六的提议,贾六就得为那些可怜的妇孺寻个安身立命之处。

  自愿的前提下说服一些女子嫁给自己的部下为妻,不失是个两全齐美的办法。

  不愿意也不强求,贾六现在有钱,给部下张罗门亲事根本不费劲。

  回到屋子,就看见一只蚊子叮在杨遇春的左手上,可这孩子却是浑然不觉,贾六急忙上前一巴掌拍了上去。

  蚊子早已喝饱,糊得贾六掌心一团黑血。

  杨遇春也惊醒过来,忙放下书取来两根用以驱蚊的艾蒲香在油灯上点着,插在香炉中。

  贾六不是一个人住,屋里有两张木板床,他一张,杨遇春一张。

  将被子理开时,身后的杨遇春却说了一句:“大人,我觉得他们才是汉人,我们不是。”

  贾六顿了一下,转身看向杨遇春,摇了摇头:“不,我们都是汉人。”

  “可我们,”

  杨遇春将自己的辫子拽到前面,想说的意思很明显。

  “这没什么,人家还叫我假鞑子呢,不过我老太爷也的确是真汉奸,”

  贾六上前将杨遇春的辫子放到后面,“我们现在还很弱小,等我们强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割掉这条辫子,那时候我们不就同他们一样,都是汉人了嘛。”

  “嗯。”

  杨遇春点了点头,也知道他们现在没办法做的更多,迟疑了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既然你决定帮他们保存血脉,为什么要人家……要那个姑娘?”

  贾六微笑:“你是不是觉得我好色,趁火打劫,或者说是趁人之危什么的?”

  杨遇春赶紧摇头:“没有。”

  “不,你有,”

  贾六拍了拍杨遇春的肩膀,“我如果不要那位姑娘,人家就不知道我的心有多诚。”

  “呃?”

  杨遇春不太理解贾大人这个逻辑。

  贾六语重心长:“你还小,有些事情你只看到了表面,等你再大一些,你就会发现看事不能光看表面,得往深层次琢磨,这一琢磨,你就会更加理解我了。”

  “噢,”

  杨遇春点了点头,“所以大人真的不是看上人家小姑娘?”

  “不是。”

  贾六肯定,他是有老婆的男人,怎么能不守妇道呢。

  世人只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世人怎么知道这两样东西不可以一块下肚呢?

  所以,真理要在实践中摸索,而不是想当然。

  第185章 黄马褂,有的是

  京师,圆明园。

  座落园中深处的长春仙馆原是雍正年间的莲花馆,也是雍正爷赐给时为皇四子的当今皇帝居所。

  如今经扩建,四周围山环水,乃是圆明园中景色最美之地,也是当今皇帝为太后选中的养老之处。

  原因是太后她老人家在宫中住的生闷。

  三天前,乾隆在军机大臣索琳、御前二等侍卫和珅、内务府相关人员陪同下来到园明园,本是想在新修成的长春仙馆住上两日,以便发现什么问题及早处理,免得太后她老人家住过来后有什么不适。

  没想第二天金川前线就传来定西将军阿桂的八百里急报——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福康安力战殉国。

  最先收到阿桂急报的是一同前来圆明园的军机处满章京盛住,汉章京汪日章二人。

  可二人谁也不敢将这一噩耗递上去,因为他们知道皇上对福家那位三阿哥太过宠爱,突然听到宠爱之人的死讯,皇上能受得住?

  但二人又不敢不报,在那发愁时,和珅正好路过。

  盛住朝汪日章使了个眼色,后者立时会意便叫住了和珅,结果这烫手山芋落在了和珅手中。

  不是两位章京硬将这烫手山芋塞给和珅,是和珅自己担下来的,这也是他为人性和,换作别的刁钻之人,万万不会给皇帝“报子丧”的。

  乾隆此时正在总管太监李全的陪同下在湖中划船,今日天闷,热的很。

  和珅拿着阿桂的奏报站在岸边看着湖中正划得高兴的皇上,不知皇上等会知道福康安战死消息会有何震怒反应,此事又是否会牵连助战的贾东阁。

  思绪间,载着皇帝的小船缓缓靠岸。

  接过小太监递来毛巾擦脸的乾隆看到岸上发呆的和珅,不禁叫了一声:“和珅呐,怎么跟傻子似的?”

  “啊?”

  和珅反应过来,先是答应一声,尔后步下岸阶扶乾隆上岸。

  “朕还没老呢,等朕将来真老的不能走道,你和珅也不用扶,直接背着朕走好喽。”

  乾隆心情不错,裤腿下方都叫湖水打湿,刚才泛水划舟,让他想到小时候在这园子的诸多欢乐。

  那时,圣祖爷尚在着,一晃都五十多年了。

  上岸在亭阁坐下后,乾隆问和珅:“你刚才干什么去了,朕都找不着你。”

  和珅忙道:“皇上,奴才去看看山东的西瓜送来没有,想着天热给皇上解解渴,降降热气……”

  乾隆觉着好笑:“这种小事,派个人去便是,你一御前侍卫跑什么。”

  抬头却见和珅有些心不在焉,不禁问道:“怎么,有事?”

  和珅弯腰:“皇上,定西大将军阿桂有八百里急递来。”

  “说了什么?”

  乾隆脱下进水的鞋子。

  “阿桂说,说,户部侍郎福康安为国捐躯了。”

  说完,和珅就跪了下来,正在帮主子脱另一只鞋的总管太监李全也是一愣,然后赶紧跪下。

  “你刚才说什么?”

  乾隆不知道是年纪大了耳朵有些聋,还是一时没反应过来,亦或心理抗拒这个消息。

  和珅不得不再说了一次。

  话音刚落,乾隆一把就从他手中夺过阿桂的急报。

  和珅注意到皇上的双手明显在抖动。

  看完阿桂的急递,乾隆气的将这急递一把甩出老许,又一拳砸在亭柱上,恨声说道:“阿桂,该死,该死!”

  ……

  绿荫轩中。

  军机大臣索琳等一众官员焦急的侯在外面。

  许久,殿门打开,两个太医从中退出。

  索琳赶紧上前询问太医皇上可碍事,得知无碍只是一时急火攻心后,索琳才放下心来。

  殿内,乾隆卧在床上,双眼睁着,看着头顶的床花。

  和珅同李全站在床脚,两人都不敢说话。

  气氛极度压抑。

  许久,乾隆方缓缓支撑坐起,问和珅:“福隆安知道这件事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