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 第409章

大人,得加钱 傲骨铁心 4778 2024-03-23 01:38

  在此之前,不管是工业建设还是民生发展,道路修建等工程,全部要贾六自筹资金,如此可想资金缺口有多大。

  要是老四鬼子把打大小金川砸的几千万两银子拿来做贾六干的这些事,大清说不定都是协约国的老大哥了。

  估计也不会有武昌起义。

  安排妹夫当临渝知县,也不违背本乡之人不能在本县任主官的规矩

  林家和二叔大忠家一样,属于外来户。

  就是苦了穆天恩这个正主,好端端的知县改行当污点证人了。

  退一步讲,跟上吊的马秀才比,结局已经很好了。

  要不是栓柱收了人家钱,二叔大忠也心软不想计较,依贾六的脾气说不定真把这知县给埋了。

  “这段日子你好生在家里歇着,什么事都不要想,把身子养好再把婚事办了,然后听我安排……”

  贾六起身拍了拍大妹夫的肩膀,在后者仍就有些迷茫失措的眼神中走出屋子。

  外面还有人侯着呢。

  是驻防山海关的满洲参领阿密达,接到总督大人贴子要求释放林德安后,阿参领立时意识到此事不简单,不仅亲自到牢中将林德安提出来,还亲自陪同受惊的林秀才回家。

  到地发现总督大人跟林家似乎关系极近,那心思顿时活碌起来,然后就叫人买了几车西瓜送给总督大人卫队官兵消暑,再之后就是给总督大人的卫队及随从每人送了个红包。

  自个则是毕恭毕敬的侯在林家门外。

  态度非常端正。

  搞的贾六都不好意思整他了。

  叫人宣阿密达过来后,正准备问问对方关门驻兵情况,这位参领大人却是主动报告说前些天关门查获了一起汉人偷关的案子,收缴了包括东珠、人参在内的两车走私货物。

  现将这两车货物交总督大人发落,东西就在外面。

  贾六不好说什么,坦然收下,因为这是贼赃,理当罚没国库。

  脸色也是大为缓和,对门口的卫兵道:“给阿参领上茶。”

  同时示意阿密达坐下说话。

  “嗻!”

  卫兵顿时将泡好的半温茶壶提了进来给阿密达倒了一碗。

  “大人面前哪有卑职的座!”

  阿密达再三推辞,最后无奈落座。

  让贾六欣赏的是这个阿参领果然只坐了一半屁股,身子也是始终保持微微前倾的姿势,就是恰到好处的那种。

  是个可造之材,满洲人里还是有些人物的。

  贾六心中暗赞,倘若满洲人人都如阿密达这般识趣,他就能高枕无忧了。

  端起茶碗轻抿一口,淡淡道:“你刚才说的汉人偷关,可是指关内汉民私往关外?”

  “回大人话,”

  阿密达习惯性的就要起身奏对,却被贾六抬手阻止,示意坐下说便可,不必拘礼。

  都是旗人,也都是大清的臣子嘛,官位虽有高低,但同僚友谊还是要有的。

  据阿密达说偷关的汉人就是顶着杀头危险偷渡出关的汉民,走山海关这一线的多是京东地区的直隶汉人,这些年叫关门驻兵抓了不少,也杀了不少。

  说完之后又瞄了眼茶碗,心想总督大人穷的只能喝贩夫走卒的茶沫子,身为下属的他于心何忍。

  等会出去之后得赶紧叫人把自己喝的好茶叶打包过来孝敬总督才行。

  “关外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也是宝地,好东西多的很,这些个汉人不安本份私行出关,按律是当诛的,不过本督以为关门这边是不是可以变通一下,变不利为有利,使坏事变为好事?”

  贾六是以商量的语气说的这番话。

  因为,他想和阿密达合伙做官方走私的买卖。

  就是拉阿密达下水,共同进步。

  原因是他比较欣赏这位满洲参领,觉得对方有更进一步的基础。

  第632章 债多不愁,鬼多不怕

  谈正事,贾六自然就要敬烟了。

  烟味不够弥漫,就代表友情不够,重视不够,关怀不够。

  旗人大多都抽烟的,尤其满洲人抽烟最是利害,当年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摄政王,那都是出了名的大烟枪。

  以致于朝鲜在燕京的使者特地报告国内,要求加大往燕京贡品中的烟叶数量。

  前明和大清交战时核验首级俘虏,第一个核验标准就是扒开嘴看牙。

  凡牙黄者必是真满,反之则不是。

  草原上的蒙古人好茶叶,辽东的满洲就好烟叶。

  百年下来,旗人倒成了烟草业的大客户群体。

  当然,这也为他们进一步成为阿芙蓉的忠实用户奠定基础。

  道光他老娘、叔叔们就是阿芙蓉的超级VIP。

  林则徐禁烟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京师皇族。

  不过阿芙蓉这东西早在宋代就有,前明时南洋藩属也时常往大内进贡,多用于制药炼丹。

  崇祯年间明朝发起过一次全国性禁烟活动。

  原因是有官员发现有不法商人将阿芙蓉偷偷加入到烟草中,使人上瘾。

  不过没几年明朝就亡了,禁烟自是不了了之。

  贾六为何如此热衷于直隶大办工业,搞通商,搞海军,未尝没有反向发起阿芙蓉战争的意思。

  当然,他本人是不抽烟的,但不抽烟不代表反对抽烟,有时候他碰上了棘手事,又或是彷徨到了家国命运的十字路口,也会抽上几杆。

  大人物嘛,有几个不抽烟的。

  于是,一只小铁盒从贾六的兜中摸了出来。

  在阿参领诧异的目光中,总督大人轻轻打开小铁盒,从中将一根约食指长的白色烟卷亲切的递到了对方面前,面带微笑道:“尝尝我的香烟,贵州的烟叶制的,口感不错,抽着不呛人。”

  临了不忘补一句,“朋友送的。”

  “香烟?”

  受宠若惊的阿参领赶紧接过总督大人递来的烟卷,眼神中满是好奇,因为他还没见过把烟叶卷进纸中来抽的。

  今儿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

  正愣神时,一道火光在他眼前亮起,竟是总督大人亲自用火折子给他点火。

  这就不是受宠若惊,而是天恩浩荡那种了。

  微弱的火苗,如同童话故事里的小女孩,给阿密达带去了牛排,带去了烤鸭,带去了人生新的方向,也打开了他从来没有打开的一道大门。

  门后,堆满了金山银山,还有无数顶戴和双眼花翎,外加遍地的黄马褂。

  就是荣华富贵,大大的有!

  “抽抽看,”

  在总督大人鼓励下,阿密达深深抽了一口香烟,“嗞”的一声,烟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燃烧了三分之一。

  “呼!”

  浓郁的烟香味让阿密达为之着迷,好似整个人打了个寒颤,很舒服的那种。

  看着阿密达脸上的满足之情,贾六也很高兴,因为他的口水没有白白浪费。

  舔的水平也越发高涨。

  故事就从香烟开始。

  总督大人围绕香烟可以不用装在烟锅里,而是直接能抽这个事实说起,带出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方针指示。

  最后点题。

  是不是可以发挥关门优势,把关外的宝贝转换为合法的收入,提高关门驻兵和家眷的收入,同时也能为直隶财政创收呢?

  “这?……”

  阿密达陷入深深的沉思,总督大人大胆创新的思路撩拔了他那颗萌萌之心。

  要知道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西南端,相当于国门一般,守住了这道国门,汉人自是过不去,那样一来关门除了收收那些经营执照挂在内务府的商队关税,以及获得边门签票的小贩些许好处,实际上也没啥油水。

  但要按总督大人的设想,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胆创新,将从前的“堵”改为有引导性、有控制性的“疏”,是不是就能从中获得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巨额利益。

  好比那些想到关外谋生的汉人,一人收他十文钱,再让他们在指定区域搞聚居点,由关门和沿边八旗官兵定点征收各种税收,甚至可以低价从这些汉人手中收购皮毛、人参、东珠高价运到关里卖。

  还可以让出关的穷汉人种地,收他们的租子……

  总之,让汉人去替旗人挣钱,不比杀了他们好?

  还能顺带着解决直隶地区人多地少问题,缓解社会治安,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怎么看都是一件良政啊。

  问题是,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他一个参领能搞定的,还涉及到关外的大小衙门。

  更何况,朝廷之所以设柳条边,就是不让汉人出关。

  国策在此,怎么敢随意创新变通呢。

  柳条边这个名词,贾六前世就听说过,此边准确说不是长城,而是清廷对关内关外的分界线,部分是建在明长城基础上的。

  此边分两期建造,第一期柳条边称“老边”,太宗崇德年间始修,至顺治十八年方筑成。

  北起开原威远堡,南至凤城,西南一路延伸至山海关,东南至海边,将辽西、辽南包括整个辽河平原全部包括在内,全长近四千里。

  第二期柳条边称“新边”,康熙九年由宁古塔将军主持修筑,这条边从开原威远堡往东北走,一直筑到松花江边,全长一千多里。

  据阿密达讲,柳条边共有老边门16座,新边门4座,分由各地驻防八旗管制。

  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

  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南端,也是关内关外分界的第一道大门,除了负责本关所在,还负责辽西的锦州区域大小堡台数十处。

  也就是说就算阿密达肯解放思想,他也最多只敢偷偷放汉人在辽西一带活动,更远的广宁、辽南、盛京、铁岭、宁古塔、吉林、黑龙江等地,他说了根本不算。

  “凡事都有个第一次,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嘛,”

  贾六当然知道阿密达的顾虑所在,笑着又递给对方一根烟,摸了摸下巴胡子。

  “朝廷的国策是朝廷的,这是大政,也是主要方向,我们地方上肯定是要服从的。但是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很多事情完全执行朝廷的精神来办,就容易变得僵硬,好比那些偷关的汉人,能说这些汉人就是逆民、奸民、刁民吗?我看就是些生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寻个活路而矣,如此,抓获即杀是否过了,是否是对朝廷国策的一种教条执行?”

  “关外物产丰富,任由荒废,是否也是暴殄天物?”

  阿密达对此不置可否,论本心他也不是好杀之人,但抓住了不杀也不行,毕竟律法禁令摆在那。

  要是朝廷能够宽松一些,不会因为下面宽纵而有所严格,动辄罢官什么的,下面人又哪个愿意做那杀生之事。

  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事。

  你朝廷不压,地方吃饱了撑的要人命。

  “在不违背大的国策前提下,适当的灵活机动完全是可以的嘛,只要把握住尺度,我看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六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朝廷是不准汉人出关,但是没说不准汉军旗人出关,也没说不准汉人包衣出关,更没说不许直隶组织官方人员对关外进行必要的勘探。

  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可不仅是河北,还有后世内蒙大片区域呢,最北端可是和科尔沁接壤。

  什么意思呢?

  就是直隶总督衙门出面于山海关设一签证处,凡是愿意去关外谋生活的,只要花五十文钱就能办个汉军旗人护照,花三十文钱则给办包衣护照。

  这样身份合法,自然不存在违反国策的问题。

  当然,不愿意花钱办护照到关外谋生打工的也可以跟衙门签合同,作为直隶省政府派驻关外的工作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堂堂直隶总督为百姓谋福利,难道还要看你朝廷的脸面?

  就你朝廷,也是完全处在我直隶总督势力包围圈中的。

  惹着了贾六,他能让京师片纸飞不出去。

  “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