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 第209章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5170 2024-03-23 01:36

  因此、当熊廷弼的兵马抵达城子山口后,城子山口的明军兵马数量是达到了六万三千人。

  白塔铺由戚金的浙兵守备,人数两万七。

  章义站的守军是三千,而孙应元本部是一万六千八,合计近两万人。

  武靖营是宣府总兵张继先在防守,驻扎两营兵马,加上吴阿衡的四营,合计是六营一万八千人。

  辽阳有三营辽兵和鲁钦败退下来的六千多残军,合计一万五千人。

  另外奉集县还有杨肇基的两营六千人,虎皮驿、柳条寨、王大人屯等地各有一营兵马。

  但虎皮驿、柳条寨、王大人这条路是死路,努尔哈赤不可能走。

  朱由检只觉得脑力在飞速的消耗,甚至在高速运转中觉得有些脑力亏空导致的头疼。

  “真的应该提早设置参谋部了……”

  朱由检呼出一口浊气,随后继续分析战场局势。

  就眼下来说,明军眼下还有两个部分的兵力要远远高于努尔哈赤本部,即熊廷弼三部的城子山口,以及正在进攻威宁营堡的洪承畴三部。

  “他想要调动,我干嘛要跟着他的调动而调动呢?”

  “他敢攻打县镇,便派兵围剿他,他若是不打县镇,只需要守住太子河和浑河,等待满桂领兵前去围剿他便是。”

  朱由检忽的脑中灵光一闪,随后对门外的锦衣卫道:“派出塘骑,八百里加急去追问洪承畴、秦邦屏两部兵马动向!”

  “若是他们已经打下威宁营堡,碱场堡,告诉他们继续行军,收复东段长城,夺回鸦鹘关,派一路兵马主攻赫图阿拉,剩余兵马分兵两路走山道继续北上,夺下长城内外的一县一城八堡之地!”

  “是!”闻言、值守的锦衣卫千户当即派出塘骑,换马不换人的情况下,加急前往辽东的第三、第四路兵马。

  两路兵马共计三十四营,十万三千余人。

  只要拖住老奴这四万兵马十日,那么抚顺、萨尔浒城,以及八个石堡都将被拿下,到时候努尔哈赤北面是二十余万兵马,南面又是坚城利炮。

  朱由检不要被努尔哈赤调动,他要调动努尔哈赤!

  辽东明军如果一直跟在努尔哈赤的节奏里打仗,那总会给努尔哈赤逐个击破的机会。

  十万打三十万虽然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历史上以多打少翻车的桉例着实太多了。

  “必须把节奏掌握过来!”

  想到这里、朱由检脸色阴沉了起来,而他的目光也随之看向了辽东东部的方向……

  “跟上跟上!”

  “就这等山道,如何能难得过我川中子弟?!”

  “加把劲、打完这一仗,咱们就跟殿下申请调兵回四川,回老家,跟你们当中落单的相个媳妇!”

  当努尔哈赤还在辽沉平原谋求机会的时候,当朱由检还想重新掌握节奏的时候,宽甸通往孤山堡的山道上、两万川中子弟和一万二的蓟兵子弟正在疾驰。

  下雨?山路垮塌?那又如何?宽甸的火炮早就运送到孤山堡了,所有路障踏过便是!

  自昨日午后努尔哈赤走清河堡、攻陷威宁营堡的消息传到宽甸的时候,秦邦屏立即点兵,带着自家妹子秦良玉、弟弟秦邦翰、秦民屏,以及侄子、侄媳的秦拱明、秦翼明、张凤仪,包括镇江的戚元功一同,率大军四万二万,走宽甸出发。

  此刻、在一天一夜的狂飙之下,他们已经狂奔一百五十里。

  他们的身上除了短兵和甲胄外,再也没有它物。

  火炮、步铳、火药、石弹、粮食、豆料等等物资,早已经被运往了孤山堡。

  也就是说、眼下只需要抵达孤山堡,短暂休整后,等待第三路大军的消息就可以出发,夺回辽东东段长城!

  冒着绵绵细雨,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雨正在越下越小,而这种时候对于明军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雨一旦停下,明军的火器将不再受到限制,而面对明军的火器,建虏只能败北。

  现在秦邦屏他们要做的,就是必须在雨停之前,打下鸦鹘关,再奔袭四十里,便能抵达赫图阿拉城下!

  秦邦屏他们并不知道,带着朱由检改变目标的军令正在送来,因此他们在玩命的奔跑。

  对于已经在西南之地打了整整两年的两万多川兵,他们的速度可以说让驻扎在宽甸这种地方三年的七营蓟兵瞠目结舌。

  饶是他们咬紧了牙关,撒开了脚丫子跑,也根本追不上川兵,始终能看到川兵最后一个士兵领先他们百步。

  不过这也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所有人都鼓足了劲的追赶,直到远处的孤山堡已经近在迟尺,这七营蓟兵才舒缓了一口气。

  “不亏是西南锤炼了两年的兵马,居然比我们训练的蓟兵行军还快!”

  “十二个时辰,大雨中山地之上疾驰一百五十里,这速度足以称道……”

  孤山堡城头,戚元功和戚元辅看着友军赶来的模样,不由的发出了高兴的笑声。

  川兵适应山地战,这也就代表拿下鸦鹘关和赫图阿拉的可能性更大了。

  “开城门,城中三营兵马前往北城门外的军营休整,把城内的军营和房屋让给友军休整!”

  戚元功侧头对旁边的孤山堡参将吩咐,而戚元辅也吩咐道:“挡雨棚准备好,火药上的蓑草要盖的足够厚实,擦拭火炮的棉花和干布要清点好,宁愿多,不愿少。”

  “末将领命!”参将闻言作揖应下,随后退下了城墙上的马道。

  倒是戚元功见状也道:“走、下去城门欢迎一下秦总兵。”

  “哈哈,行!”戚元辅也爽朗一笑,随后二人带着身边的亲兵下了城墙。

  这时、秦邦屏也带着大军,走过了戚元功他们修建的石拱桥,随后带着大军来到了城门处,并对石制城桥后大门处的戚元功等人作揖道:“二位小将军久等了。”

  “秦总兵哪里的话,本以为将军最快也就是傍晚才能抵达,却不想居然在午后便抵达了!”

  戚元功不吝赞美,而秦邦屏也看了一眼身后的大军,满意的笑了笑。

  “阿兄,先让将士们进城吧。”

  这时、从中军策马而来的秦良玉对秦邦屏建议,而秦邦屏闻言,也点了点头道:“戚贤侄,先让大军进城吧。”

  “这是自然,城中已经准备好了下榻处,还宰了三百头猪,上千鸡鸭,只等大军进城了。”戚元功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而秦邦屏也不客气,当即指挥大军入城休息。

  不过在指挥完后,秦邦屏也带着秦良玉等一众秦家将领上前询问道:“第三路大军还没有消息吗?”

  “这点我也奇怪,按理来说从辽阳到威宁营堡不过一百三十余里,以洪兵备道五万余大军,五百余门火炮,即便大雨冲垮了道路,也不至于这么慢。”戚元功也疑惑的开口。

  “兴许是老奴在威宁营堡留驻了不少兵马也说不定。”戚元辅安慰着一行人不安的情绪。

  “倒不如不等第三路大军了,我们休息一夜,明日直接杀向碱场堡、破了鸦鹘关!”

  人群中的秦拱明忽地开口,然而却被秦邦屏皱眉喝止道:“不行,殿下说过,萨尔浒一战败便败在了诸军不合上,我们不能再犯如此错误。”

  “话虽如此,但这大雨越来越小了,如果不能在雨停之前拿下鸦鹘关,威逼赫图阿拉的话,那也建不了什么功业了。”秦翼明也叹气回应。

  只是他们这看法,都落入了下风。

  没有人比秦邦屏和戚金、满桂、孙应元等四人知道,他们是靠什么晋升如此之快的。

  是靠功绩吗?别说笑了……

  援辽之前,他们四人加在一起,也不如贺世贤一部对建虏的斩首,却硬生生顶了贺世贤沈阳总兵的位置。

  这里面靠的可不是功劳,而是实打实靠的是关系。

  至于是谁的关系?这明显不用多说。

  如果没有齐王殿下的提拔,他们兴许眼下不过是只有两三营兵马的边缘人物罢了。

  因此秦邦屏知道,打不打下赫图阿拉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齐王殿下安排的任务。

  只要完成了对方安排的任务,即便没有功绩,也能被创造出功绩。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邦屏才知道,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齐王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齐王打完辽东一战后,要做什么事情,这已经是天下官员胥吏皆知的事情了。

  一口气裁撤天下卫所,随后休养生息。

  要裁撤天下卫所,可不能是嘴巴上说说,得和之前几次一样,调动兵马威慑地方才行。

  也因此、西南一地的卫所裁撤,必然会用到川兵。

  秦邦屏已经离家三年,加上年纪渐长,思家是人之常情。

  他现在最希望的,便是打完辽东这一战后,请齐王调他回四川裁撤卫所。

  哪怕只能回家一两年,之后还要带兵出来,那他也心甘情愿。

  “驾!”

  “驾――”

  忽的、就在秦邦屏还在想着回家的事情时,孤山堡城内冲出了三匹塘骑,他们身上尽是泥点,甲胄还带有丝丝血迹。

  三人翻身下马,对戚元功和秦邦屏等一众人道:“诸位将军!洪兵备道已经带大军收复威宁营堡,洪兵备道命标下带话,明日卯时第三路大军沿太子河北上,三日后卯时抵达碱场堡。”

  “届时、若是碱场堡无法拿下,两路大军当合兵拿下碱场堡、破一堵墙堡、清河堡,拿下鸦鹘关,直逼赫图阿拉。”

  “哈哈哈……倒是被人小瞧了!”听到塘骑的话,诸多将领哄然大笑。

  “罢了,秦老将军,看来我们明日一早便真得出兵了。”戚元功带着笑意看向秦邦屏,而秦邦屏也抚了抚自己的三寸短须,笑道:“明日日落之前,必然拿下碱场堡,迎候洪兵备道入城休整!”

  第208章 誓杀腐儒

  “攻!”

  “轰轰轰――”

  天启三年六月三十、努尔哈赤入辽,大战开启的第三天,战事与天穹之上变小的雨水相悖,逐渐扩大了起来。

  武靖营镇外,努尔哈赤正在挥兵强攻南门驻守的吴阿衡本部。

  几十门掠夺得来的弗朗机火炮在尽情的宣泄,同时武靖营城头的五十门五斤燕山大将军炮也在宣泄。

  双方火炮声不断,明军躲避于临时修筑的土堆之后,而建虏则是除了炮手以外,其他的三万马步兵远离战场一里开外。

  战场距离加这一里的距离,足足有三里半那么遥远,远远不是五斤炮能够得着的距离。

  相较于分散的建虏炮手,拱卫南门的吴阿衡部作为目标更大、更显眼。

  每轮炮击,都代表着阵中有数人死伤,但对此、吴阿衡熟视无睹。

  他现在只知道,每拖住建虏一刻钟,就能多换得到援军多赶一里路。

  “大人!让兄弟们结阵冲一波吧!总是这样被老奴炮轰,士气都要跌没了!”

  军中、吴阿衡的副将着急的请命,然而吴阿衡却不紧不慢道:“步卒怎么追得上马步军?继续拖住吧,眼下已经是午后,相信熊经略那边也发动总攻了……”

  说罢、吴阿衡伸出手,触碰到了雨伞外的雨水,虽然是绵绵细雨,但对明军的火器依旧致命。

  不过天空之中的明亮也说明,雨就快要停了。

  雨停之前,如果努尔哈赤再不撤退,便要面对被二十万大军围剿的结局。

  努尔哈赤要撤,以明军的机动性是拦不住的,但他们可以将建虏的死伤扩大。

  平原之上的追击战对于明军来说没有什么大作用,只要雨停,全辽都即将光复。

  各路大军准备好的四千多门火炮,将是这一战最后的杀手锏。

  “大汗,这样僵持下去对我大金不利,好不容易得到这么多火药,全消耗在这里不值当啊……”

  和明军一样,金军之中能看出局势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所有人都猜不到,努尔哈赤到底还在这里拖延什么时间?

  这个时候、不是应该突围吗?

  继续等在这里,只会面临被围剿的结果。

  “等、继续等!”

  努尔哈赤在雨中的黄帐下坐着,一只手不停地敲打着梨花木椅子的扶手,静静闭着眼睛,似乎一切都还在掌握之中。

  见他这副模样,四周的岳托、扈尔汉、扬古利等人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乖乖地闭上了嘴,静静看着金军炮手和明军互轰的场景。

  只是在他们等待的时候,东北方向一百多里外的黄台吉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围困了一夜后,城子山口的明军数量已经达到了六万三千多人,是金军的六倍以上。

  然而、面对这样的差距,明军依旧没有做出要攻山的态势,而是还在继续围困当中。

  这样的奇怪表现,让黄台吉将原因放到了一件事物上……

  “明军在等沈阳那边调来火炮!”

  城子山头的平地上,黄台吉用俘获来的双筒千里眼看着山口处明军毫无动静的变化,心情越来越沉。

  “大汗为什么一直还没有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