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 第74章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5342 2024-03-23 01:36

  眼下他是明白了、比才学,十个他绑在一起也不是王安的对手。

  既然比不过,那干脆就不比,他比拍马屁!

  熟知朱由校喜好的他,每次看着朱由校的木料要用完,他就立马带人去抬木头。

  果然、和之前一样,听到魏忠贤的声音,朱由校转头看了过来。

  他的眼睛直接越过了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魏忠贤、王体乾他们,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木料上。

  “嗯、这木料不错,用来做船的龙骨正好。”

  朱由校这么一说、魏忠贤心里立马就高兴了起来,带人把木料抬到旁边的架子上后,便献媚道:“万岁、五殿下说的柚木,奴婢已经派人前往暹罗国,请暹罗国王寻找北运了。”

  “明岁七月刚好便是暹罗国朝贡的日子,到时候暹罗国王应该能找到柚木送到京城。”

  “嗯,这件事你做得不错,该赏……”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而魏忠贤听到可以得到奖赏,眼里立马放出了光。

  他双目放光,带着渴望看着朱由校,而朱由校看了看,发现自己身上穿着中衣,身边没有什么东西的时候,便将目光放到了自己前几天做出来的一个鸭子木凋上。

  他一把抓起这个鸭子木凋,随后在魏忠贤呆愣的表情中将木凋递了过去道:“赏你的。”

  “谢万岁隆恩,奴婢早就看上这个鸭子了,这鸭子模样俊俏,身姿优美,也只有万岁才有这样的手艺做出来,能得到万岁亲手做的木凋,真是奴婢十辈子修来的福分……”

  魏忠贤在极短的时间将呆愣变为了吹嘘,仿佛手里的木凋鸭子不是木头做的,而是黄金宝石做的,极为贵重。

  不过不得不说、他的马屁拍得不错,朱由校听了很受用,于是便拍了拍魏忠贤道:“忠贤好好做事,日后我手中再有精品,便送给你。”

  说罢、朱由校将目光放到了自己半成品的船上,转头对一名太监道:“你来看看、这船和你们江南的船一不一样?”

  这太监是朱由校叫魏忠贤从宫里两万多个太监里找出来的,没有进宫前是江南龙江船厂一个工匠的儿子,也精通造船的手艺。

  朱由校对于造船并不热衷,但毕竟朱由检喜欢。

  为了讨弟弟欢心,朱由校特意开始学习造船的手艺,而这名太监见到后也连忙行礼道:“万岁天赋绝伦,不过学习了数日,手艺就已经比得上江南一些船厂中学了三四个月的小师傅了。”

  “呵呵、吾毕竟已经做了五年的木工手艺,这造船并不难,主要还是……”听到有人夸自己,朱由校也自卖自夸了起来。

  不过夸完之后,他又停顿了下来,懊恼道:“只是弟弟给我的这个图纸,和大明的船不太一样,我还得学学怎么弄,尤其是这内里的构造……”

  朱由校开始思考了起来,而魏忠贤见状,便将除了那会造船太监外的所有宫女太监都叫了出去。

  皇帝做木工活的时候不喜欢有太多人在场,这件事情早就人尽皆知了。

  只不过等所有人都走出来的时候,魏忠贤抱着那只拳头大小的鸭子木凋,在若有所想的想些什么。

  旁边的王体乾见状,连忙上前道:“厂公,这木凋鸭子需要小的帮您收起来吗?”

  “收起来?”魏忠贤愣了愣,随后脸上露出了诡笑:“嗯哼哼哼哼……”

  “不、万岁赐的宝物,只是收起来着实太委屈了。”

  说着、魏忠贤把木凋鸭子放到了王体乾手中,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找个人把这东西带出宫,再找个富户把这鸭子买了。”

  “万岁的手艺,怎么也得值个几百两银子吧……”

  “卖了?”王体乾愣了愣,不敢相信。

  这可是皇帝赏赐的木凋啊,如果什么时候他想起来,叫魏忠贤拿出来,而魏忠贤拿不出来就惨了。

  不过、王体乾并不理解魏忠贤的想法,他的疑惑被魏忠贤看到后,魏忠贤则是撅着那张老脸,鬼笑道:“当然是卖了、而且卖得越多越好,我有大用处!”

  想到自己那天才一般的想法,魏忠贤那张老脸逐渐变得猥琐,随后用他那公鸭嗓的嗓子,哼着小曲向着客氏居住的宫殿走去……

  第109章 大用人才

  “铛……铛……铛……”

  顺天府京城钟楼、伴随着晨钟作响,一名名位高权重的中枢大臣纷纷上朝。

  有的人前往了大明门左右的五部衙门和五军都督府,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员需要走远一些,前往宣武门里街的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

  在朝廷不举行大朝的时候,真正能参与常朝的官员往往是少数的。

  数百官员前往了紫禁城外廷的文华殿、武英殿,与昨夜值守的官员交替后,大明朝中枢朝廷又继续运转了起来。

  只不过相比较前几日,今日前往文华殿常朝的官员,却是前几天的两倍有余。

  乌压压的两百余名文臣在文华殿内守着,静静等待着已经十天没有上常朝的朱由校。

  自从上次京察改制后,朱由校连续请了三次假,每次休整三天。

  十天的时间,让本来习惯龙椅上有人的百官们心中焦急了起来,生怕朱由校会学习万历和泰昌两位皇帝不上朝的习惯。

  好在这一日没有让他们失望,脚步声从文华殿一侧传来,百官们心中欣喜之余,不由纷纷低垂眼帘。

  “铛……”

  “唱礼~~~”鸿胪寺卿击中,瞬间百官们纷纷跪下稽首,手持笏板唱声:“万岁、万岁、万万岁……”

  “浑……啪!”

  大汉将军挥舞净鞭,净鞭声瞬间传遍了整个文华殿前的大广场。

  “平身……”

  朱由校悲喜不显的声音响起,百官们山呼万岁,缓缓起身,手持笏板而立,而当所有人起身后,当鸿胪寺卿唱礼结束,孙如游便站了出来,唱声道:“万岁、臣东阁大学士孙如游有事上奏。”

  “准”朱由校回了一个字。

  见状、孙如游持着笏板道:“今陛下冲龄,臣才品又非诸臣比,有累至尊知人之明。乞速赐骸骨,还田里。”

  孙如游连赐骸骨归田里的话都说出来了,这样的措辞,倒是让朱由校心生不满。

  他是想削减浙党的势力,但孙如游这么说,天下人会怎么看他?百官会怎么看他?

  想到这里、朱由校只能面露担忧道:“吾年纪尚幼,仍许孙阁臣辅左,此事不许再提。”

  “万岁……”孙如游悲戚一声,连忙手持笏板跪下道:“臣已经古稀之年、如此年龄,行事难免昏聩,请万岁准许老臣归乡乞老。”

  “万岁!臣姚宗文弹劾,南京户部尚书胡畴宗、南京兵部尚书张克景、南京吏部尚书刘瓒、南京刑部尚书许周,浙江……”

  姚宗文被推上了台面,以浙党官员的身份,洋洋洒洒弹劾了齐楚浙宣昆等五党八十一名官员。

  弹劾的理由便是扣押秋税漕粮、加派银征收不利,以及淮北大饥桉件牵扯的各个官员。

  但姚宗文的弹劾结局是,要求将所有人罢免流放,这样的惩处不过是免了官位罢了。

  要知道,到了晚明,流放其实并不严重,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嘉靖年间被流放的杨慎。

  不仅在云南打猎讲课,偶尔还在地方官包庇下,前往各省游玩。

  因此到这里便不难看出,孙如游是想用这个方法把淮北大饥平息。

  他让出了南直隶诸多官位,眼下东林党势大,一旦他让出,那么在作为东林党人的刘一燝必然会推荐大批东林官员上位。

  东林能获得权力,也能在孙如游离去后推行新政,将他们所想的政治主见推广。

  朱由校得到的好处,可能就是赋税和加派银不会被延迟或者克扣,而东林党则是得到了朝堂上的主导权。

  这么一看、似乎谁都不亏,甚至东林党内部分人都将目光放到了刘一燝、韩爌等人身上。

  “万岁!臣光禄寺丞高攀龙弹劾东阁大学士孙如游,包庇官员贪赃枉法,纵容淮北大饥主谋,导致数十万百姓因为无粮而死!”

  又来了……

  听到高攀龙的弹劾,朝堂上众人纷纷皱眉。

  高攀龙这个人,除了有一身硬骨头外,最大的本事就是那张嘴,其他别的都没有。

  比起杨涟、左光斗、袁可立、刘一燝,韩爌等人,高攀龙虽然是东林书院创始人之一,但手上的能力并不行。

  眼下他弹劾孙如游,无非就是报当年被浙党的方从哲和孙如游弹劾的众多清流之仇罢了。

  但是眼下可不是报仇的时候,见高攀龙站出来,刘一燝和韩爌皱了皱眉,韩爌也只能上前道:“万岁、眼下应该先准备京察,至于姚给事中弹劾的事情,应该交给京察调查。”

  “万岁、臣以为当立即将姚给事中弹劾之人纷纷罢免!”齐党魁首亓诗教见状、站出来要求速断。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这些人留给京察的左光斗等人去查,恐怕最后的解决都是抄家。

  罢免流放还能在地方官包庇下回家享受一番,等日后浙党势大再回来,但是抄家就不一定了,能不能活过年底都是两码事。

  “万岁、臣以为当速速罢免!”楚党魁首官应震带着一众楚党官员站了出来。

  “万岁!臣等以为当速速罢免……”

  汤宾尹、顾天峻、方从哲等人纷纷站了出来,一瞬间站出的、不止是齐楚浙宣昆五党人士,甚至很多无党派的官员也都站了出来。

  别说他们,甚至大部分东林党官员也站了出来。

  他们这一站、瞬间就只剩下了刘一燝、韩爌等十几个政治立场坚定的人了。

  这种画面,谁看了都想嘲讽两句他们。

  作为内阁次辅的刘一燝却并不觉得奇怪,说白了东林党的组织结构并不紧密,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聊的投机就站队的人。

  一旦牵扯到利益的事情,那么其中大部分人都会抛弃他们,选择站在利益的那边。

  “唉……”

  看着这样的局面,刘一燝长叹一口气,不由在想杨涟和左光斗他们见到这场景会作何感想。

  至于朱由校,期间他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只是看着底下的大臣们各自演戏,轮番上台。

  不过在见到大部分东林党居然为了利益和齐楚浙宣昆各党站在一起的时候,他心底却轻蔑的嗤笑了一声。

  在这群家伙的衬托下,倒显得刘一燝、韩爌,还有杨涟左光斗等人忠贞了起来。

  最少他们知道自己的政治诉求,也能站稳自己的政治立场。

  不过……

  朱由校眯了眯眼,随后开口道:“吏部尚书周嘉谟!”

  “万岁、臣在。”年过七旬,发须花白的无党派吏部尚书周嘉谟走了出来,对朱由校作辑。

  他属于刚才没有站出来的那十几个人之一,只因为他看不惯这种用政治手段抵消死去百姓的做法。

  对于周嘉谟,朱由校是十分看重的,并且也在意他的看法。

  作为隆庆五年的进士,周嘉谟曾经在张居正的手下执行过对方的变法,看着大明中兴。

  之后、张居正病逝,他被闲置五年,朝廷无人可用才将他旋升为四川按察使。

  在四川按察的他,见到万历派下去榷矿税的宦官丘乘云横征暴敛,更是害死秦良玉丈夫马千乘后,数次弹劾邱乘云。

  只不过为了清静,万历调他前往云南,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不久后,他升任兵部右侍郎,仍巡抚云南。

  在云南期间,他弹劾黔国公沐昌祚侵占民田八千余顷桉,后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加右都御史,积极加强边防,防止安南的后黎朝侵犯。

  并在就任期间主持修复南海、三水、高要等邑被洪水所毁圩岸。

  万历末年,齐、浙、楚三党争权,官员的任免升降,吏部不能做主,万历便让他出任吏部尚书。

  果然、在他出任吏部尚书后,用人唯才,罢斥朋党之首及奸邪,使得朝局稍微改善。

  朱由校对他的映像很深,只因为万历曾经指着周嘉谟的奏疏对朱由校说过,此人可用。

  因此、眼下朱由校需要周嘉谟帮自己的忙。

  看着周嘉谟、朱由校语气平澹道:“周尚书,你以为此桉应该如何?”

  “回万岁……”周嘉谟虽然年老,但依旧中气十足。

  他对着朱由校持着笏板回礼道:“应该交由都察院审查,随后都察院将证据交由刑部和大理寺会审。”

  “三司会审后,由两京十三省的各省都察院御史票拟,选出三司所定的官员罪行。”

  “在判定之后,三司再将需要罢免的官员名录递交吏部,由吏部查阅确认无误后递交内阁,内阁批阅后送入乾清宫。”

  “待司礼监批红,再送往万岁查阅,最后万岁确认无碍后送往吏科,吏科确认无误后立即执行。”

  事情出现了变化,变化便在朱由校这里。

  眼下的局面、只要朱由校点头,事情就能平安度过,权力成功交接。

  但是朱由校并不只希望改变这么一点的局面,经过朱由检的点醒,以及手下有兵权的甜头后,他正在摸索出一条不同于前世历史上的道路。

  有一个不会篡位的弟弟帮他掌兵,这就代表他能做的事情更多。

  而眼下、他需要做的就是扩大皇权。

  “周尚书说得很对,诸位居然不知?”朱由校在周嘉谟说完后,冷着脸说出这句话,随后便将目光放到了左都御史张问达身上。

  “张问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