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吴东混熟了后,丁提督也知晓对方的性格,说话也就没有拐弯抹角很是直接。
要是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吴东在高棉有基业,怕是能找块豆腐自我了断了。
刚开始自然是不以为然,觉得吴东脑子进水了,竟然在高棉那等鸟不拉屎的地方建立基业。
后来反应过来,也就明白了吴东的心思,毕竟是北洋水师老大,清楚想在外域建立基业的不容易。
后来经过多番打听,也了解了一些高棉基地的基本情况,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能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将高棉基地发展成那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只是根据描述幻想,都能让他心情激荡难以平静。
也是自此,丁提督知晓了吴东的真正底气所在。
有高棉基地打底,就算胶澳老巢没了都无所谓,大不了直接前往高棉继续当老大。
这一点,作为我大清高级将官的丁提督,就远远不如了。
也是因此,他对高棉基地那边的情况颇为关注,时不时就跑胶澳法坛老巢这边打听一番。
也就是吴东特意吩咐过,并没有隐瞒这厮的想法,不然换做一个疑心病重的枭雄,丁提督怕是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打听还有自己琢磨,丁提督基本摸清楚了高棉基地的发展思路,觉得北洋水师还是能起些作用的。
水师高级将领还好,都是北洋体系中的核心成员,不管谁是北洋系的老大都不可能亏待了他们。
只是下面的中层军官以及底层将士就难了,一等军舰被淘汰甚至退役的话,那就没啥前程可言了。
这时候,投奔吴大师兄,前往高棉继续混迹近海水师,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吴东对此,暂时没什么想法。
北洋水师眼下,还没到历史上那般艰难地步。
还是等一等再看……
也就在这时,大刀王五突然上门拜访,身边还带着一个满身书卷气的青年读书人。
“王兄,这么急着找我,有何贵干啊?”
吴东在某处拳民农庄接待了两人,见面好奇问道:“听闻,源顺镖局最近生意越做越大,可喜可贺!”
“那些都是江湖朋友抬爱,镖局生意火爆也有吴师兄你的帮助啊,不然想养活那么多镖师趟子手也不容易!”
王五客气了句,这才转身一指身边年轻读书人,介绍道:“这位是谭嗣同,我最近认识的好朋友!”
谭嗣同拱手行了个江湖礼,可看向吴东的眼神,却满满都是审视和探寻。
显然,他对吴东这位地方法坛师兄,并不是如何信任,或者说有些怀疑吴东的实力。
这厮将心中想法,原原本本都显露在脸上,也不怕得罪人。
吴东倒是没有在意,他自然听闻过这厮的大名,戊戌六君子么。
出身豪门,民国湘省大军阀谭婆婆,就是他的堂兄弟。
若非这厮死得太早,谭婆婆想要冒头上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幸会!”
这厮表明了不信任,吴东自然也不会太过客气,只是淡然点头打了声招呼,如此而已。
回头,冲王五调侃道:“也不知王兄一个堂堂武夫,怎么就跟一个读书人混到一起了?”
“只要能为国出力,不用管是武人还是读书人!”
不等王五开口,谭嗣同就抢先说道:“不想在吴师兄眼中,文武之别竟然如此严重!”
“这不都是掌握了主流话语权的文人们,弄出来的玩意么?”
吴东好笑道:“什么文贵武贱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结果呢,真要是遇到事儿了,就把什么都推给武人,有本事说就自己上啊!”
“吴师兄这是怎么了,不会跟谭兄弟生气了吧!”
眼见火药味渐浓,大刀王五急忙开口插话道:“若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王某替谭兄弟说声抱歉了!”
“没什么!”
吴东摆手,好笑道:“你一个赳赳武夫,不要学读书人的那番做派,不然你我都不习惯不说,还很容易没朋友的……”
第164章 半步化劲
看到谭嗣同和王五混在一起,吴东不由自主想起了一部叫做《大刀王五》的电影。
莫非,这两位还真是电影剧情中的角色不成?
里头,可是把老袁的形象,给毁得不轻。
心中想归想,他却是没有多问,免得这两位,还以为自己多热衷京城之事一般。
见到大刀王五,又正值自身武艺更进一步,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练武场上走一遭呗。
王五欣然应允,并没有理睬谭嗣同诧异的眼神。
和吴东打了多年交道,自然知晓想要劝说吴东,就得先顺着他的性子来,不然有些事情没得谈。
正好,作为武道宗师的存在,他对同等级强手之间的交流,相当的热衷积极。
这次见面,吴东给他的感觉很不一般,王五也是有些好奇,不知道吴东此时是个什么状态?
实力达到了他们这等层次,每进一步都千难万难。
若是吴东已经寻到了前进路途,甚至已经走在更前面的话,王五也不介意好好求教一番。
武术界哪位宗师,不是博取众家之长,最后才成就宗师名号的么,王五也有更进一步的期待啊。
“小心,我来了!”
王五大喝出声,沉肩坠马呼啸而起,猛然冲至吴东跟前,化掌为刀连绵飞舞,瞬间掌刀纵横气劲凌厉。
吴东没有退让,身形挺拔如松,双手或拳或掌或爪随心所欲。
眨眼便和王五斗至一处,两人出手速度越来越快,后来甚至只见到片片残影。
闪转腾挪好不灵巧,对明劲和暗劲的把控妙至毫巅。
站在练武场外,原本打算好好欣赏一番的谭嗣同傻眼了,不停的柔眼看向场中,他竟然看不清楚交手两人的动作。
时间一长,眼睛更是酸涩难忍,眼泪不自觉流了出来。
心中骇然,没想到武艺竟然能够达到这等惊人程度。
原本隐藏得就不深的读书人傲气,此刻却是慢慢消退了。
场中,吴东刚猛一拳将划向脖颈的手刀轰下,下一刻化拳为爪,尖锐指尖猛然点中另一只手刀命门,暗劲吞吐一触即分。
与此同时,高大身躯猛然凌空而起,一腿化作虎尾横扫,刚猛霸道直接将手刀受创的王五震退,另一条腿好似神龙摆尾,明劲暗劲不断变化,连续轰击在王五手上胸前。
王五才刚觉手腕一麻,一股暗劲窜入掌中,不停拉扯筋骨血肉。
下一刻,一股强猛劲道呼啸而至,从格挡的手臂上瞬间传遍全身,让他的身子都跟着一僵。
可还没完,又是一股强猛劲道,伴随隐蔽暗劲潜入手臂以及胸膛之上,层层叠叠不停叠加给他制造巨大障碍。
砰的闷响声中,王五终究没能顶住,高大强健身躯犹如破麻袋向后倒飞了出去。
体内气血连连震荡,手臂和胸口位置的筋骨血肉被拉扯得发麻生疼,一时半会竟然用不上劲。
可王五就是王五,身在半空猛然深吸一口长气,肚腹突然膨胀如球,脸膛涨得通红额头青筋根根爆起,双目圆瞪硬生生压下了胸膛内部的劲道拉扯,身体在半空尽量稳住平衡,最后双脚稳稳落地。
而这时,场外观看的谭嗣同,才发出‘王兄小心’的惊呼。
没有理会场边的小兄弟,王五一脸震惊看向笑吟吟立于场中的吴东,颤抖着声音道:“你你你,已经达到那个境界了么?”
听明白了王五的话中之意,吴东摇头郁闷道:“之前在危险关头进入过一次,之后就怎么也进不去了!”
话音一落,又忍不住笑道:“不过刚才和王兄切磋,感受到了压力,倒是慢慢有了一点子头绪,算是半只脚跨过去了吧!”
“那也相当厉害了!”
王五惊叹道:“放眼武术界数百年光景,能够踏入这一境界的武者少之又少,吴师兄你可真是厉害啊!”
说完,急忙冲到吴东跟前,仔细端量片刻果断道:“不行,你得好好跟我说说,也让我有那么点子机会么!”
“放心就是,不会叫你白跑一趟的!”
吴东哈哈一笑,此时也慢慢平复了体内激荡的气血,心情畅快满满都是愉悦。
正如他所说那般,刚才的武艺切磋,他在王五的压力迫使下,半只脚进入了化劲层次。
不然,以他和王五之间的实力差距,根本就不可能短时间结束切磋交流。
能够明劲暗劲自由转换,就算转换得不是那么流畅自然,也能在切磋武艺的过程中,将措不及防的王五击飞。
不是化劲有多厉害,而是对自身劲道的控制,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程度,就是堂堂暗劲宗师都承受不住。
毕竟,他和王五的武艺相差无几,强也强得有限。
可他能够自由转换出手劲道,明明是明劲手段偏偏涌出来是暗劲之法,王五来不及适应也反应不过来,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一心沉浸武道的王五,干脆将同行的谭嗣同撇在一边,满心激动向吴东求教。
以其阔达心性,自然不会将什么辈分,江湖地位之类的放在心上,再说武无第二达者为先么。
吴东也没藏私,将自己的感悟以及之前的琢磨,一一向王五述说一番,最后才道:“这是我自身的体悟,至于和王兄的情况符不符合,那就不清楚了!”
“王兄千万不要按照我的经验,一成不变冲击更高层次的武道境界,我觉得到了这一层次,都需要有自己对武道独特的理解!”
“当然,我并不建议王兄犯险寻求突破,一个不好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我那天也是没有办法,必须在前线指挥作战鼓舞士气!”
王五连连点头表示明白,脸上露出了兴奋神色,却又不时皱眉陷入沉思,显然收获不小。
眼见吴东和王五的武道交流结束,一直被冷落的谭嗣同这时候施施然走了过来,拱手笑道:“不想吴兄竟然还是武道宗师,谭某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见谅!”
“没关系!”
吴东淡然道:“毕竟文武殊途,就算武道宗师,在文人眼里不也是鹰犬一般的存在么?”
“看来,王兄对士林的看法,很有些偏激啊!”
谭嗣同暗暗皱眉,给旁边的王五使了个眼色,王五急忙开口插话,气氛这才重新变得融洽。
吴东好笑,将两人请回会客厅,刚刚上茶没有多久,谭嗣同就迫不及待问道:“王兄乃一方豪强,对于京城皇帝亲政一事应该有所了解,不知道是个什么看法?”
“能有什么看法,不过就是一场闹剧罢了!”
毕竟有王五的面子,吴东也就不妨把话说得明白一点:“亲政,怎么亲政?”
谭嗣同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反驳道:“那毕竟是我大清皇帝!”
“皇帝那又如何?”
吴东嗤笑道:“不说我大清,单说前朝,有多少皇帝死得不明不白,难不成谭兄没点概念?”
谭嗣同此时的脸色,就是煞白一片了,哆嗦着道:“不可能,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大清!”
啧!
犬儒的洗脑功力果然不俗,能将这么一位俊杰给整成这样,也算是相当厉害了。
吴东毫不客气讥讽道:“那除了皇帝的名号,那位还有什么?”
“吴兄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当皇帝想要执掌权柄,手下没得力人手和力量,能成么?”
“天下读书人,都站在皇帝一边!”
啧!
吴东但笑不语,看谭嗣同的眼神,就像看傻缺一样。
谭嗣同被看得好不尴尬,却又满心迷糊,不知道吴东这是何意。
还是王五帮忙解围,开口问道:“吴师兄此言何意?”
“西宫太后,会在意天下读书人的声音么?”
吴东好笑道:“八旗子弟,会在意天下读书人的话么?”
一连两句反问,把谭嗣同和王五全都问懵了。
他们哪里考虑过这些,就觉得读书人乃是我大清的基干,朝廷绝对不容忽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