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

这里是封神,励精图治有什么用 第16章

  接着,子受把一些不合适的名字,逐渐划掉,最后留下了六个人。

  比干、微子启、商容、梅伯、赵启、闻仲。

  现在朝堂稳固,文臣武将都是文明后世的贤臣。

  子受已经踏上修行之路,今后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处理朝政上,而是把握这个王朝前进的方向。

  “是时候,学万历帝躺平了。”

  “躺平,就从今晚开始吧。”

  当晚。

  中宫,姜皇后寝房,灯火彻夜未熄。

  宫娥侍卫,都在宫外守候。

  让人羞愧难耐的动静,从刚刚入夜,一直想到次日凌晨。

  ……

  翌日。

  子受捧着明显大了一号的保温杯,来到九间殿上朝。

  文武百官刚刚聚齐,就见子受让殿前官宣旨:

  “孤感朝堂政事,杂乱无章,今欲组建内阁以理朝政。”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商容身为文官之首首先站了出来。

  “大王,臣罪该万死!”

  子受:??

  “臣身为丞相,不能为君解忧,致使朝堂杂乱无章,死罪也!”

  “请大王治罪!”

  子受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

  “孤的旨意,你听都没听,就要孤治你得罪?”

  “你这不是请罪,你这是堵我的嘴,让我说不出话来。”

  “丞相,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商容背后顿时被汗打湿,吓得扑通跪在地上,昨天刚摔断的骨头,咔嚓一声响……

  惨叫声在九间殿响起。

  “传御医!”

  子受深深地闭上双眼。

  还是同样的夹板,还是同样的担架,还是同一个御医……

  商容很快又被抬了出去。

  “看到了吗?”

  “什么是内阁?”

  “为什么要组建内阁?”

  “原因很简单!孤不想变成老丞相这样……整天和腰椎作斗争!”

  有了商容的意外,九间殿里再也没有人敢发言。

  不过,朝政杂乱无章几个字,就像一把刀悬在他们头上。

  文武百官都以为要被清算!

  文官之首商容下场了,文官没了指望。

  百官的目光,又聚集到武官之首的闻仲身上。

  闻仲抬了抬眼皮,看了他们一眼:

  “大王圣明!”

  文武百官:……

  老太师,你好歹是托孤重臣,有点节操行不行。

  旨意还没下呢。

  这就圣明了?

  愚忠也不能这么愚吧!

  万一大王准备大裁员呢?

  最近国泰民安,他们存在的价值越来越低了。

  每个人心里清楚,在场的文武百官裁掉30%,也不影响帝国的运转。

  当然,心里是这么想,没有人敢说出来。

  闻仲表态之后,

  早已准备好的内阁组建条例,也被送到了所有大臣手中。

  谁知,圣旨第一行就写到:

  圣王垂拱而治天下。

  此后浩浩荡荡一篇《谏太宗十思疏》被子受拿了出来,稍微改动了一番。

  “孤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子受心里清楚。

  奴隶制社会,人王是一个帝国的绝对信仰。

  他们可以接受自己被闲置,却无法接受人王自己闲置自己。

  他想要实现组建内阁,彻底躺平,一定要在思想和言论上震慑这群贵族。

  果然。

  不愧是劝谏文的千古名篇。

  哪怕被他改的面目全非,用来劝谏群臣,也起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今孤组建内阁,以比干、微子启、商容、梅伯、赵启、闻仲,为第一任内阁首辅,替朕处理国事。”

  “众卿家可有意见?”

  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愣了。

  他们本以为子受批评了朝政,接下来就要削弱朝堂的力量,这怎么反过来了,不按套路出牌?

  这内阁制,无论怎么看,都是在极大程度上削弱帝王的权利。

  不,这已经不是削弱了。

  这是……完全收回了帝王的权利。

  文武百官顿时看向闻仲。

  难道,老太师提前知道了消息,所以才说大王圣明?

  闻仲眉毛蹙成一团:??

  “大王,老臣收回刚才那句话。”

  “您这是想撂挑子啊!”

  “圣天子垂拱而治,这是那些居心叵测的臣子,企图吞并王权的无稽之谈!”

  子受打了个哈哈。

  封神世界,没有修行,谈个狗屁王权。

  他不理闻仲,反而看向文武百官。

  “众卿家怎么看?”

  众爱卿异口同声:“大王圣明!”

  闻仲:“……”

  子受满意的摆了摆手,“行了,旨意已下,这内阁制明天就开始运转吧。太师你是第一任内阁首辅,别掉链子。”

  闻仲叹息一声。

  虽然,他不知道掉链子是不是指的裤带子,但这不影响他愚忠。

  闻仲躬身行礼,抱拳道:“老臣,遵旨!”

  第十五章 牛怎么上天了

  朝歌南门。

  子受携内阁六大臣,送武成王出城。

  毕竟是国舅,面子得给足了。

  闻仲、比干、微子启、商容、梅伯,以及从淇水接到任命回到朝歌的赵启,纷纷跟黄飞虎倒酒践行。

  闻仲站在城门之上,看着武成王坐神牛腾空而起,一步踏出,哞的一声消失天际,心里突然一阵患得患失,总感觉忧心忡忡。

  “大王……叛军已经南下,北方的方国兵力不足,挡不住袁福通。”

  “若等西伯侯领兵前去,只怕已经迟了。”

  子受突然诧异的看了闻仲一眼。

  “太师,你难道想领兵去北海平叛?”

  闻太师:……

  “老臣,的确有这个意思?”

  “老臣,是不是不该有这个意思?”

  闻太师突然皱了皱眉头。

  北海一旦叛乱,立刻传旨西岐起兵平叛。

  这件事,他早在斩杀淇水河神之前,就和大王在九间殿谋划好了。

  这么安排,他心里清楚啊。

  怎么会无厘头生出亲自去北海的想法。

  子受点了点头。

  “太师的确不该有这个想法。”

  “如今内阁刚定,你为内阁首辅,肩负着批注天下的奏章的重任。”

  “你怎么可以离开朝歌,去北海?”

  “我大商无人了吗,让你一位八十岁的老汉去上战场?”

  闻仲:“……大王。老臣是修行之人,寿元有上千年。八十岁,寿命之始也。”

  商容闻言顿时震惊,眼中精光直冒,整个人。

  “寿元上千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