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610章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秋来2 4197 2024-03-23 01:35

  崇祯为此专门召开廷议,推陕西左布政使李乔继接任陕西巡抚。

  本来山西的锤匪贺今朝伺机向陕西发炮,就被洪承畴禀报上来,再让朝廷拨款的事就让崇祯不爽快呢。

  如今到手的鸭子又飞了,拿着陈奇瑜的奏疏,他简直都要气得要炸了。

  借着这次廷议,温体仁等阁臣请陛下裁撤边军二万,筹措新饷二十五万两银子。

  温体仁只想着裁撤边军,要是这两万人的空饷没了,或者下面当真裁撤两万真人边军。

  大明便是又主动把边军大批有生力量,推到贼寇队伍当中去,还不用贺今朝等人与他们相互厮杀降服。

  反正按照朝廷的惯例,说让你下岗就下岗。

  至于你下岗之后再就业的事情,朝廷官员就不会管了,灵活去吧。

  按照目前的趋势,这些边军作为熟练工种,握习惯了刀子,大多都会选择进入反贼的行列。

  反正给朝廷当兵还不要额们,那额们只好去给锤匪或者其他起义军当兵挣口饭吃吃了。

  兵部尚书张凤翼对于裁撤边军两万的规模,非常赞同。

  如今就是边军太多,又大多没有训练,莫不如精兵简政,如此朝廷也可以少花点钱。

  他命令豫兵、晋兵从潼关、华州入陕,楚兵从商州、雒南入陕。

  川兵从汉中、兴安入陕,尽天下之力入陕围剿,先灭群贼,再灭锤匪!

  崇祯对此表示非常赞同。

  朝廷的各种各样的命令还在路上。

  可贺今朝已经渡过黄河踏上陕西土地。

  此番小规模袭扰陕西,是为了调动官军。

  贺今朝并没有带领大军渡河,身边也只带了一个车营三千人。

  就这还攻破了河曲对岸的清水营、孤山堡、木瓜堡、镇羌堡等,威逼神木。

  神木县里守卫的便是姜襄的哥哥,延绥副总兵姜让。

  他纵然是接到了弟弟的书信,非常有气概,没有立马出城投降,而是据城而守。

  姜让差人去榆林卫请杨麟前来救援。

  杨麟直接收缩兵力,回复信使长城外有蒙古人来袭,他是断然不能分出兵马。

  叫姜让坚持守卫神木,三边总督马上就会派兵来救援咱们的。

  姜让听到杨麟这个回话,简直要气坏了!

  幸亏贺今朝没有真的攻打神木县的意思,只想消耗官军的有生力量。

  要不然守城,他根本就守不住。

  贺今朝接到陕西最新的消息。

  陈奇瑜给上籍军门者足有三万六千人,余者给免死票,叫他们回乡务农。

  李自成部下高杰率领三十骑破陇州,利用陈奇瑜的手谕取得当地知县信任。

  得此消息后,陈奇瑜命麾下严阵以待。

  高迎祥等人攻凤县,不克,转头攻宝鸡,不克。

  同样攻凤翔不克,遂西向千阳、陇州,向李自成等部靠拢。

  无论如何,起义军攻城的本事,依旧是弱的很。

  特别是高迎祥一直注重自己麾下的精锐重骑兵的培养,步卒孱弱的很。

  此番在车厢峡内骑兵和战马损失惨重,攻城那就根本没啥希望。

  五省总督陈奇瑜移师凤翔,命令参将艾万年救陇州。

  李自成指挥麾下士卒撤出陇州,目视艾万年趾高气昂的进入陇州县城后,派高杰率兵围困县城。

  陈奇瑜得知消息后,便派遣参将王世明援救陇州,结果中了李自成设下的埋伏。

  大明援军全军覆没,王世明被流寇击杀于两军阵前。

  高迎祥等人会和李自成后,一直围困陇州,也不攻城,就等着官军来救援,半路打援军。

  李自成因为艾万年同样是米脂人,令高杰给艾万年射书信约定反叛朝廷。

  艾万年不做答复。

  通过这件事不知道李自成怎么就开始怀疑高杰,让他回去守老营,派遣别将前去围困艾万年。

  高杰回去之后,自是见缝插针与李自成的妻子邢氏腻乎在一起,而李自成则是与高迎祥等人厮混在一起,研究如何对付即将到来的官军。

  李自成在军事历练上越来越成熟,但却守不住家里的一个B点。

  贺今朝看着汇总的一些消息,微微挑眉。

  “我这个驿卒同行,在军事处理上当真是历练出来了。”

  先手利用信息差,直接诓骗一座县城,在众多义军队伍里优先获取落脚点。

  然后李自成装作畏惧官军,请君入瓮,最后再来个围点打援,开始诱降城内守军。

  妥妥的大凌河战事翻版!

  关键是敌手明军,无论是在东边还是西边,上当的总是他们这个群体。

  张福臻看完之后,连连点头,既然起义军打的火热,那他们也不能落后:

  “主公,我们还要继续进攻向榆林卫进发吗?”

  “不着急,无论如何都得等朝廷先调拨兵马进来围剿,等看他们如何调动,我们再做其他安排。”

  贺今朝顿了顿说道:“派人来附近的军堡,帮助他们稳定生活,纵然今年不会大规模进攻陕西,也得把桥头堡搞好喽。”

  “明白。”

  张福臻应了一声,杨文岳则是被贺今朝派到晋南,去主持渡河调动引诱官军的工作。

  既然陕西乱起来了,那就让他乱的更加彻底一些。

  三边总督洪承畴接到消息后,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大好的局面,功亏一篑!

  他本以为陈奇瑜能够处理好这些事,面对贺今朝的渡河威胁,他不可能不管。

  所以兵分两路,一路往晋南方向,守卫潼关,免得被锤匪得手。

  他亲率大军往晋北而来,这里面临着蒙古人和锤匪的双路威胁,需要重点防御。

  结果洪承畴走到半路上,就听到陈奇瑜要招抚这些贼子的事,赶往派人去制止,顺便给皇帝上了奏疏。

  结果这两件补救的事情,全都石沉大海。

  此时两个月都已经过去了。

  在等他得到确切消息,是李自成等贼寇已经祸乱陕西西南部。

  洪承畴气得破口大骂,陈奇瑜他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听不进去劝告。

  此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杨鹤呢!

  在洪承畴看来,至少杨鹤没啥大本事,造成的危害不会很大。

  哪像陈奇瑜稍微有点本事,还顺顺利利的没遇到挫折,结果就越发的骄傲自满。

  一下子栽了个大跟头,导致事情越发糜烂起来。

  “陈奇瑜误我陕西大事,绝不能再让他继续干下去了。”

  洪承畴在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要搞走陈奇瑜。

  这个人上位之后,对于大明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此人的才干也就是一方巡抚到头了。

  在往上爬,他没那个脑子!

  练国事被逮捕押入诏狱的事一经传开,直接就引起陕西官绅的不满。

  他陈奇瑜老家在山西,已经被锤匪控制,招降被困在车厢峡里的那些流寇。

  他指定是收到了贺今朝给他送去的大批钱财,所以才会主动提议招安贼寇,导致目前陕西大乱。

  但陕西官军当真是冤枉陈奇瑜了,他是一分钱都没有收。

  流寇贡献的钱财,都被他的左右等人给收走了。

  陈奇瑜的目标是想要入阁拜相,绝不是靠钱财就能贿赂他的。

  要是李自成胆敢派人送钱给他,这招安的事说不准就得吹了。

  这种污点陈奇瑜是绝对不想拥有的。

  特别是陕西巡按御史傅永淳以目击者的身份,向崇祯揭发车厢峡事件的前后经过。

  然后得出结论是目前陕西局面大坏,全都是陈奇瑜一人主抚流毒所致。

  傅永淳列举陈奇瑜溺职、玩寇、失机、助盗、嫁祸、党恶、辱国七项大罪。

  总之按照陕西目前的形势,贺今朝在与洪承畴对峙,双方皆是很克制,明白自己的作用。

  陈奇瑜也无心追剿贼寇,而是在一直上书为自己辩解。

  因为他深知在怎么补救都没有,只有获取当今陛下的信任,才可能会有翻盘的机会。

  要不然这辈子的仕途都完了。

  什么他娘的入阁拜相的美梦,通通都得在诏狱里去做了。

  朝廷内阁、皇帝接到陈奇瑜的弹劾,以及陕西官员弹劾陈奇瑜的奏疏。

  至于聚集天下之兵进入陕西之后,该如何调动,都不重要了。

  崇祯看着傅永淳的奏疏。

  陈奇瑜身负皇上重望出任五省总督而见事悠忽,轻信间谍,不尽力所当为,是为溺职;

  闯寇发难,荼毒生灵,数省之地几无孑遗,而身膺阃无同仇,坐视他们出山,是谓玩寇。

  明知其不可抚而故意抚之,使得数十万垂死之贼狡逸而去,是谓失机。

  果其为抚,贼未出栈道不思解散之方,贼既出栈道不思制驭之策,乃涂饰抚局,如咻小儿,使贼锋益锐而力益强,是为助盗。

  委咎于守令,而谬嫌其不开门揖盗,是为嫁祸。

  自堕于贼网而得张凤翼表里为奸,是为党恶。

  使力不足势不及,尤可言,屯兵百万,而坐失机宜,亏损国威,是为辱国。

  且贼首未缚,党羽未散,抚局未成,而奸愚相济,巧于得旨,是为欺君。

  如此七条大罪,光把陈奇瑜关进诏狱是显然不可能平息的。

  崇祯越看越气,最气的便是最后欺君这一条。

  他这辈子最恨别人欺骗他!

  按照先前的位置排位,崇祯对陈奇瑜的信任已经排在了洪承畴前头,在温体仁后面,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出任五省总督。

  至于排位第一信任的人靖辽伯遥遥领先。

  同样三边总督洪承畴也给了自己曾经麾下致命一击。

  他再次上书陈奇瑜主张招降,说贼寇已经洗心革面,不许沿路的官府盘问,故而入县后没有一人敢诘问,入郡后连主官都不敢询问。

  开门揖盗,剿抚两妨,恐为祸不止三秦!

  洪承畴奏疏的意思便是车厢峡事件,完全就是陈奇瑜失职所造成的恶果。

  他又不肯主动承担责任,妄图嫁祸于人,可见此人无才又无德。

  陕西巡抚练国事无故受到诬陷,当然更加不服。

  他在押往进京的路上就开始写奏疏,向崇祯坦白真相。

  练国事直言陈奇瑜一手策划的抚局最终导致纵贼出险,应负全责!

  崇祯看着练国事复述的真相:

  “汉南贼人尽入栈道,陈奇瑜传檄止兵,臣不觉仰天长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