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1章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秋来2 3791 2024-03-23 01:35

  以后再重用。

  折子的最后杨鹤希望朝廷能够下拨点银子,以安招抚的反贼人心。

  看到这里,崇祯皇帝微微皱了下眉头。

  朝廷没钱啊!

  大明南方已经冒出资本主义萌芽了,要说没钱,那是假的!

  奈何大家都喜欢过勤俭日子,喜欢把金子银子埋在地窖里,不在世面上流通,所以没钱。

  就算是发达的南方,时不时的闹个灾,就不交税银。

  朝廷收不上税,只能再跟百姓加税,毕竟军费开支蛮多的。

  辽东那里是个吞钱兽。

  可这点军费的摊派,又落不到有钱人的头上。

  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揭竿造反。

  现在杨鹤是想用钱来买陕西的平安,希望上级领导能够批点。

  因为他知道,造反的人是没钱没粮才造反,要是有钱有粮,他们就不会造反了。

  同时还给出了解决办法,现在把钱发给农民,是帮助他们复业。

  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叛乱,等农民稳定下来,朝廷又可以收税。

  因为寇亦我大明赤子,宜抚之。

  花出去的钱,又可以回到朝廷。

  算来算去,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啊,中间还干了事!

  杨鹤把问题抛给崇祯,可户部也没钱呢。

  崇祯咬咬牙,决定从私房钱里拿出一点支援杨鹤。

  毕竟属下帮你把事情给办了,还办挺好,如何能不帮他一把。

  至于崇祯现在还没有太多的想法,觉得杨鹤会玩一些语言上的艺术,来欺骗他。

  崇祯今后越发多疑,无疑是底下臣子玩花活的人太多,直接给他搞成ptsd。

  毕竟夸大战功是大明武将老传统了,谁让朝廷是个抠逼,赏赐还得打个折下发!

  武将上报战功,文官不得添一笔是自己如何英明领导的?

  作为监军的太监就没有功劳了吗?

  袁崇焕打了宁锦大捷,那功劳最高的可是魏公公等一系列阉党人员,袁崇焕他有什么大功劳?

  杨鹤的提议很好,但是不现实,一旦朝廷没了银子之后,这些人还会安心当顺民吗?

  尤其是陕西的灾害,是否还会延续下去的问题,他都没有考虑。

  陕西如今是没法大规模种田的。

  但是杨鹤一个不知兵的人,能给出陕西的解决办法。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觉得不错,但又被驿卒给那两个字给吸引了。

  因为裁撤驿卒能够省银子,但是计算出来省下的银子,崇祯皇帝到现在还没见到。

  可是一帮衣食无着落的驿卒也造反了,此事让崇祯很是恼怒。

  因为朝廷认为驿站费银子,丝毫不考虑驿卒们的今后的生活来源。

  总之你们都是大明朝廷认为可以被牺牲的屁民!

  驿站被裁撤,底下的官员还想趁机吸血!

  所以贺今朝之流才会掀了桌子,去你妈的,你们有饭吃,我们没饭吃!

  那老子自己创业找饭辙!

  造反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顺理成章!

  以后别怪我们来京城武装讨薪!

  先前有算命的给朱元璋算命说,大明兴于东南,终于西北。

  崇祯觉得西北这群贼寇的威胁并不大,唯有后金东北的威胁较大。

  尤其是他觉得算命的说的不准,实则是牵强附会。

  故意和东南相对!

  崇祯摇了摇头,把折子仍在一旁,裁撤驿卒的事情发生,有些贼人想要当贼,那也是他有贼心。

  绝不是自己施政的缘由!

  纵然不裁撤驿站,像贺今朝之流也会想要从贼。

  在崇祯看来,这些人就是性本恶,稍微有点外物勾引,就忍不住心中的欲望!

  “报。”

  有小太监浑身惶恐,带着折子,直接送到了御前。

  他跪在地上,开口奏报:“陛下,河北遵化、蓟县等地出现大批后金鞑子的人马。”

  “什么?”崇祯皇帝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后金鞑子缘何能出现在这两个方向。

  那袁崇焕的关锦防线,都防不住后金鞑子了吗?

  还是他投降献关了!

  第0133章 我想拉赞助

  皇太极在硬磕关宁锦防线几次后,便觉得是难以攻克的。

  单单凭借他手里的队伍,等把所有防线都硬啃下来,手里也就不会剩下多少人马,还如何抢劫明朝?

  因为后金也都是一帮穷鬼,靠着杀烧抢掠过活,辽东的人几乎都跑了,没跑的被他们编入奴隶。

  更何况建设哪有抢来的快?

  所以皇太极率领大军从蒙古借道,由蒙古的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

  他对外号称的十万大军(含仆从军蒙古)分三路,避开宁远、锦州,分三路从龙井口、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

  自从戚家军没了之后,蓟镇变的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没有遭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就顺利突破长城。

  此地直达京城的路线只有一条,从喜峰口到遵化,从遵化到蓟县,蓟县到三河,到了通州,最后到达京城。

  这段路不足五百里。

  所以由不得崇祯皇帝不着急。

  然后三边总督杨鹤的折子就被放下了,着手应对后金的攻势。

  后金的进攻很快就会影响到全国,杨鹤洪承畴等人不日就会接到勤王的消息。

  但这一切都与贺今朝无关。

  此番战胜官军后,虽说阵斩大明守备贺疯子,杀伤两千余人(含投效的起义军)。

  这些投降的人反倒打的最为卖力气,因为他们没有回头路。

  好像是穿上官军那身衣服,就能提高极大的战力,认为他们也会像打他们那些官军一样勇猛。

  可勇猛的从来都不是身上穿的衣服。

  纵然有城池优势,但己方损失也在四百多人。

  贺今朝看着花名册上的一个个红圈,觉得眼睛有点花。

  终于,他放下了手中的红笔,侧头问道:“老党,这些人可都留有子嗣?”

  “吃饭都困难,哪有钱娶媳妇,咱们也是刚过上几天好日子,官军就来围剿。”

  党守素知道贺今朝给不少老兄弟们找了女人成家。

  但这才过去了半年,就算肚子起来了,那也没生出来呢。

  更多的依旧是光棍。

  贺今朝站起身来,走了走:“我记得营中有许多孩童。”

  “不错。”

  “你说我要是让这些人认故去的兄弟们当爹,行不行?”贺今朝面带疑色的提出这个问题。

  因为古代人对于子嗣绵延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穷苦人家为何要重男轻女,甚至出现溺女婴事件。

  在乡下,儿子多可以不受人欺负,只因为你有后。

  要是生了好几个女儿,那就等着挨欺负去吧,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大队长的意思是让他们给死去的兄弟们当养子?”

  “是的。”贺今朝止住脚步:“军中许多兄弟都没成亲,也没孩子,死了之后抚恤没法下发,我不能骗他们。”

  因为他想起李定国就是十岁左右跟着张献忠走了,给他当养子,后来张献忠死了,他才改回本姓。

  两年之后,兴许会有贼寇攻破甘泉,大杀一通。

  贺赞却是越发的心惊,贺今朝这个招数一出,活着的人对他更加忠心。

  即使那些给别人当养子的孩童,长大之后,也会效忠贺今朝。

  老百姓其实没什么太大的理想,对于身后事,只要有子嗣祭祀他们就行。

  “我觉得是个好主意。”

  贺赞开口说了一句,死去的兄弟们不会有怨言。

  毕竟这些人早就该在半年前死了,结果死前不仅能天天吃饱饭,还做了些许畅快事,名义上有了后。

  而且战斗力会更强,大家都是同乡,还是父子,兄弟的关系。

  难不成你的父亲兄弟好友死了。

  你还要去坟前说敌人太强,咱们从今日起割发,断绝父子关系,不给你报仇了?

  贺赞不知道卢象升,也不知道曾国藩的招兵要求。

  但他可以看得出来贺今朝的用意!

  虽然这种关系是有人冲就会导致很多人一起冲。

  问题是一旦有人逃跑,会带走大批人一起逃。

  “那就先问问军中的孤儿可愿意给死去的兄弟们当儿子,还可以与全甘泉县的孤儿问一问,女娃也可。”

  “嗯。”

  听到党守素应下,贺今朝又走了几步:“军中受伤不能归队的人,也要好好养着,编入后勤队,待遇不可差了。”

  “是。”

  党守素又急忙记下了一条,作为掌控后勤的人,自是能写上许多字。

  贺赞算是看出来了,贺今朝是想要把所有人都绑在他的战车上。

  如此一来,谁还不会拼命?

  哪像官军,伤残了活该你倒霉。

  至于你后半辈子咋过,爱他妈咋过咋过,你以为朝廷是你家啊!

  总之别来麻烦朝廷。

  在大明官军里厮混挺长时间的贺赞,以前虽然同情这些伤残老兵,但也仅仅是同情。

  救济是救济不过来的。

  哪有那么多的银子啊?

  “至于损伤的百人队,暂且不用着急补充人员,咱们准备准备,便要离开甘泉县。”

  贺今朝觉得时机到了,也该转进山西三不管地带去尝试创建根据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