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鬼子要用命去排雷。
如果用命能排掉也就罢了,手榴弹排雷总会有疏漏,只要漏掉一枚而鬼子兵力又往前推……接着就“轰”的一声又炸倒一片。
被炸倒的通常没有死,他们身上打满了钢珠痛苦不堪,眼睛被打瞎的,身体被侵彻的,手指被打断的,还有下体被命中的……各种都有,想站立都困难更别说继续作战了。
没过一会儿,阵地上就躺满了哀叫翻滚的鬼子。
小池一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看了看两翼,都是山。
从侧翼绕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时敌人早就做好准备严阵以待了。
想了想,小池一郎就冷声下令道:“继续进攻!”
小池一郎这么做是想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如果山本一木够优秀,在听到枪声和爆炸声后就会意识到这边陷入困境。
到时,只要山本派出一支小分队从后方发起突袭,就能迅速击溃敌人。
只有这样,战斗就还有胜利的希望。
第30章 包抄
山本一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小池一郎陷入了困境。
因为他听到了枪声。
山本一木看了看表,距离约定的进攻时间还有二十分钟,这意味着小池是在前往鲁家沟的路上被发现的。
初时山本一木还不以为意,他认为小池很快就能击溃目标继续前进。
实际上,山本一木认为特遣队到达这里而没有被敌人发现,任务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次突袭与上次不同。
上次是特工队一百人单独进攻敌人总部,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必须快打快撤。
这一次,却是五百余帝国精锐穿插到这里,这实力已足够强攻并占领鲁家沟了。
山本一木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谨慎,一方面是担心敌人指挥部会在警卫部队的掩护下撤离,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上次碰到的那个对手。
他会再次出现吗?
从任务的角度来说,山本一木不希望他出现,因为他出现就是一个变数。
但是从个人而言,山本一木又希望他出现。
山本一木希望能与他面对面较量一番,并用他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刺刀,这将会是山本一木毕生的荣耀!
“加快速度!”山本一木催促着部下。
显然战斗比计划提前了。
他不担心兵工厂会在他面前溜走,因为兵工厂的转移需要时间。
但是敌人指挥部可能会在听到风声后撤离,这样小池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不过这并不重要,那本来就是次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摧毁敌人兵工厂,最好能抓住或杀死八路军的武器专家。
此时的山本一木并不知这个武器专家和他期待的对手是同一个人。
接着,山本一木就发现情况不对。
因为枪声过了许久还是在同一个位置,这说明小池被敌人挡住无法动弹。
这不可能!
那里只有一支五百人的部队,据情报显示还是一支投降的“和平建国军”正在整训。
帝国的精锐部队居然能被一支降军挡住?
山本一木停了下来,他蹲下身飞快的从口袋里掏出地图在地面展开,又用指南针比对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枪声传来的位置,的确就是兵工厂附近的那支降军所在处。
“这算是怎么回事!”山本一木有些气愤:“小池连这点问题也无法解决吗?”
不过想归想,山本一木还是分出一半的兵力增援小池,毕竟小池所带领的部队是进攻鲁家沟的主力,不增援就相当于特工队孤军奋战了。
山本一木则依旧带领剩余的兵力直插兵工厂。
王学新这边打着打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鬼子似乎根本没有攻过来的希望却依旧在强攻,而且不顾伤亡。
鬼子的主要困难是地雷,这几乎成了摆在他们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如果说有什么通道,那就是中间那条公路。
但公路只有五米左右的宽度,在战士们交叉火力的压制下,这条通道已基本被封死。
鬼子唯一能威胁到八路军的,就只有他们的掷弹筒。
然而,这片地区一片平坦,鬼子掷弹筒无处可藏只能暴露在旷野中作战。
于是,其射手很快就遭到张庆才所带领的三排的打击……三排装备的全是打原装子弹的三八大盖,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担任着狙击手的角色,充分压制着敌人机枪手和掷弹筒射手。
此外战士们手里还有三门五零小炮。
打五零小炮的战士到现在也颇有些鬼子掷弹筒的神韵,他们只在战壕里冒下头瞄一眼目标的位置,然后就窝在战壕里架起小炮朝敌人方向打,一打一个准,打得鬼子掷弹筒和机枪一个个哑了火。
这并不是说八路军的五零小炮射手素质比鬼子强。
如果让他们单挑,王学新相信鬼子掷弹筒依旧占优势。
毕竟鬼子掷弹筒射手都是用炮弹喂出来的,掷弹筒还有膛线,肯定打得更准。
问题在于鬼子掷弹筒暴露在旷野外要同时面对八路军步枪、机枪和五零小炮的打击,无论现实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大得多。
而八路军的五零小炮则充分发挥其曲射的优势……射手躲藏在战壕内发射,敌人的直射武器步枪、机枪几乎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他们要考虑的只有一点,那就是鬼子的掷弹筒。
而躲避掷弹筒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于是鬼子总拿五零小炮没辙。
结果几轮炮弹比拼下来,五零小炮毫发无伤,却打掉了鬼子三具掷弹筒两挺机枪。
战斗力较弱的是谢保林带领的新兵。
这并不是说他们打得不好。
事实上,他们的表现让王学新大感意外。
相对成熟的战术动作,以及频繁更换位置让敌人捉摸不透。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这就是谢保林的治军之道。
如果把战斗分解成“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两方面,八路军通常更强调“消灭敌人”,而谢保林则更多的倾向于“保存自己”。
这其实是正确的,是上级一直强调的作战方式,也就是常说的“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
他们的问题在于火力不足,用的步枪都是什么七九式套筒、单筒、短筒,六八毛瑟,七五曼利夏等等……五花八门的各种型号都有。
甚至还有几把清政府第一款自造“快利”步枪。
这款步枪在验收时号称能在180米距离打穿8毫米钢板……鬼子许多坦克的装甲才6毫米,要真有这威力,就可以当反坦克枪用了。
但实战中却在100米内无法击穿一张牛皮。
鬼子给伪军的装备大致都是这情况,这也充分说明了鬼子其实并不放心伪军,担心伪军会掉转枪口对准他们。
不过即便如此,鬼子还是寸步难行。
如果鬼子突进速度快距离防线近了,战士们就用火箭筒和定向雷招呼他们。
王学新在考虑一点:既然鬼子无法突破,为什么还一根筋的猛打硬冲呢?真的是因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不顾一切吗?
然后王学新就明白了……
鬼子不只这一支队伍,他们很可能有另一支部队正从侧后包抄甚至直指兵工厂。
第31章 兵工厂
王学新没有迟疑,他把防线的指挥交给副连长谢宝庆,然后朝虎子叫了声:“一排,跟我来!”
说着提着步枪转身就朝后方跑。
虎子是个老兵,他的好处就是不管任何时候都会坚定的执行王学新的命令。
这时一听王学新叫唤,马上就带着一排跟在王学新身后。
此时的一排虽名为一排,但因为采用三三制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实际人数有一百多人堪比一个连。
王学新带着他们沿着战壕侧向走了一段,再进入交通壕绕到身后的高地侧翼,接着朝身后跟上来的虎子扬了扬头,下令:“带两个班上去坚守高地,注意伪装成百姓的敌人,任务清楚没有?”
“是,清楚了!”虎子应了声,朝挥了挥手,喊:“一班、二班跟我上,三班跟着连长!”
三班班长正是擅长玩地雷的王直生。
这也是王学新一有什么事就习惯性的喊一排的主要原因……他以前就是一排排长,对这个排能了解到每个班。
比如这王直生就是王学新的老部下。
三班的原班长,就是那个为了其它人的安全而扑上手榴弹牺牲的周平。
之后由张庆才任三班长,张庆才升为三排长后才由王直生任班长。
因为知根知底甚至了解其历史,所以指挥起来才得心应手。
否则,这会儿要是把梁贵生或张庆才的排里拉一个班来,王学新就会感到陌生。
王学新带着战士们一路朝兵工厂猛赶,远远的看到兵工厂的警卫排把主力布设在山脚下。
兵工厂的保卫力量只有一个加强排四十余人。
这是由于兵工厂位于总部后方,敌人若要进攻首先得打过鲁家沟。
从这方面考虑,兵工厂就不需要太多的警卫。
警卫排将主力布设在山脚也是有道理的。
敌人突然出现在后方也就是西面打来,这是兵工厂洞口的朝向,敌人很可能将掷弹筒甚至迫击炮炮弹打进洞口。
为了避免兵工厂遭到敌人打击,警卫排当然要在兵工厂前构筑起一道防线。
然而,警卫排显然没想到他们的威胁不是来自枪声传来的方向,而是从侧翼穿插来的鬼子。
“山顶阵地!”王学新一边猛跑一边气喘吁吁的朝警卫排大喊:“返回山顶阵地!”
警卫排排长是个叫高德山的战士,三十出头却当了五年的兵。
他之所以会被调来保卫兵工厂,是因为之前干过区中队队长,后来又在八路军中任过连长。
这两职位虽说都不高,但都要求能独挡一面,保卫兵工厂也有这要求。
而高德山在当警卫员之前,恰好就是在独立团当的连长。
高德山就曾经感概的对王学新说道:“王学新同志,我要不是在比武大会上多打了几环,今儿个三营营长就是我的了,你就该是我的部下啦!”
王学新有些好奇:“那你为啥参加比武大赛?”
高德山嘴巴一歪,后悔莫及的回答:“当初没人告诉我这是选拔警卫员啊,只说有奖品……”
说着把手里的牙杯往王学新面前亮了亮,说:“奖品是有,但为了这玩意老子就把自己给卖了!”
王学新不由哑然失笑。
他能看得出来,高德山很希望能像王学新这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他时常感叹,再过几年,这身子骨只怕都打不动了。
所以,后方的枪声一响,高德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带上部队去增援。
但转念一想,又重重的“唉”了一声。
警卫排的任务是保护兵工厂,在这时候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哪有战斗往哪儿凑。
于是,高德山只能强压着冲动带着部队在山下构筑起一道防线。
这会儿见王学新一路往回跑嘴里还喊着山顶阵地,心下暗道一声要糟,鬼子穿插到侧后了!
高德山没有迟疑,大喊一声:“全体都有,撤回山顶阵地!”
然而,这时才发觉已经太迟了。
高德山和王学新带着战士们才刚跑到半山腰,山顶阵地就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