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陛下真棒

陛下真棒 第256章

陛下真棒 晴了 4697 2024-03-23 01:33

  至少很相信自己爱徒能力的官家赵佶不相信,所以坚决地表示,已经不再需要那两路禁军继续南下。

  让他们赶紧回到边镇,防备那西夏乘势偷袭。

  再有就是,下旨嘉奖那些有功将士,另外,简拔那位义士方腊为武略郎,仍旧统率那三千义勇,归高璋帐下听用。

  高俅朝着官家千恩万谢,这才缓步离开了皇宫。

  璋儿虽然没有升官,却又被官家委以了一个地方官职务,那就是权知苏州军州事。

  毕竟那苏州的知州已经成为了朱贼的刀下亡魂,现如今已然光复了苏州城,自然也需要赶紧把官员给安排上。

  但是现如今,朝廷还没来得及挑选好适合的人,所以官家就先让高璋承担起这个责任。

  不光是他身上多了这么一个官职,而且心情大好的官家又赏赐了不少的财物。

  想来这些日子,心情有些不佳的娘子黄氏,也该开心了才是。

  毕竟之前高俅虽然设法隐瞒,可终究还是让黄氏知晓了高璋如今就在江南。

  但好在娘子黄氏一直笃定地坚信,璋儿是受列祖列宗保佑的高家文曲星,一定会逢凶化吉。

  现如今看来,果然还是娘子分析得对,老高家这么多年,才出了这么一位名震天下的神童状元,自然是福缘深厚,逢凶化吉。

  赶紧回家,先告诉娘子这个好消息才是,不过,娘子现如今有了身孕,万万不可再让她去宗祠报喜。

  毕竟娘子黄氏烧起烧香烛来简直没完的习惯,也着实让高俅头疼不已。

  ……

  邸报被张贴了出来之后,那位神童状元居然已经在江南取得大捷,朱氏叛贼连连败北,就连老巢都丢了的消息,瞬间就席卷了整个东京汴梁。

  一日不到,原本已然上涨了五成的粮食价格,为之重挫。

  而关于这位神童状元如何能够以少胜多的各种猜测,成为了东京汴梁最为热门的话题。

  段氏商社之中,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愁眉不展的段大郎总算是松了口气,连午饭都多吃了半碗。

  看到了过于谨慎的自家老大如此表现,段仲平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这才洋洋得意地教训起了自家娃娃。

  “怎么样?爹当时就说过了,咱们这位状元公既然敢让老夫把那些设备往江南运送。

  爹就敢断定,状元公肯定能有本事平定江南的纷乱……”

  “是是是,爹教训得对,是孩子过于谨慎了。”

  一向行事以稳妥为先的段大郎只能老老实实地垂首听训。

  “二郎也已经来信,他如今就在常州呆着,正好,让他在常州那里接应设备与货物。

  也好让咱们段氏商社,早一点在江南大展拳脚。”

  “对了大郎,你有时间,再去那开封金属工坊看看,问一问那缝纫机,如今还有多少成品。”

  “赶紧都弄过来,尽快装船,运往江南,莫要误了状元公的大事才好。”

  “是,孩儿这就去办。”段大郎赶紧把最后一口饭扒进了口中之后,快步而去。

  此刻段仲平的妻子刘氏这才轻笑着摇了摇头。

  “老大做事,向来谨慎,这是他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

  段仲平亦点了点头,深有同感地道。

  “是啊,这小子,守成可以,可是想要让我段氏商社兴旺发达,实在是指望不上他。”

  “夫君,那缝纫机,给妾身留个两台呗,妾身也觉得那东西用来制衣做鞋子,当真比起用手裁剪缝制可强多了。”

  “嗯嗯,既然娘子你觉得好用,那回头你跟大郎说一声便好。”

  段仲平抚着长须打了个饱嗝,开始谋算起来,之前已经送了一批,不过只有十数台。

  这一回,应该能多些才对,段仲平犹记得自己亲自前往开封金属工坊欣赏那些工匠制作那缝纫机的场面,实在是有些夸张。

  那工坊里边到处都是火星四溅,还有那一台台金属制作的机械在那里往复不停的动作。

  他们制作零件所用的那种工作台,全都是金属打造,依靠着那水力驱动不论是切割还是打磨,比起过去的手工制作,当真是快捷无比。

  可就是那里的声音刺耳到了极点,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觉得头皮发麻。

  ……

  此刻,苏州城内,一队队的朝廷士卒正在苏州城内巡逻。

  将苏州城内的那些残兵败卒都搜罗出来,驱赶出城,入住到了之前围城之时所兴建的大营里边。

  毕竟那些大营都是刚修的,正好用来关押战俘。

  并且正在厘清那些战俘的身份,倘若是被强征入伍的百姓,都将会转移到另外一座战俘营。

  而那些属于是朱氏余孽的,则会继续关押在此,不少被强征入伍的百姓们。

  多数已然在亲人的认领之下,签字画押之后离开了战俘营,回到了温暖而又安稳的家中。

  而已经确认了身份的朱氏余孽,还有那些一直在朱氏企业还有田庄中干活。

  之后又拿起了武器为朱家效力的战俘,足足有将近两万之数。

  此刻,这些战俘眼神呆滞地看着大营中来回巡视的朝廷官兵,他们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

  惶恐不安,一直都笼罩在他们的心头,已经过去了好些日子,到现如今,却还没有处理他们的意思。

  不过那些朱氏的铁杆爪牙,已然早在苏州城被光复之后数日,在经过公审之后,在城外就地处决。

  那几日,当真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足足有超过七百余颗脑袋。

  看得江南百姓深感大快人心之余,亦是心中生畏。

  当然他们畏惧的自然不是那位少年成名,又解了江南百姓危难的高璋。

  而是那位负责杀人的宣抚制置副使谭稹那位宦官。

  可以说,这位大宦官,现如今在江南一带,绝对是可止小儿夜啼的大恶人。

  此刻,已然临近正午时分,一干仍旧被关押在战俘营中的倒霉鬼,都已然移步来到了战俘营中的空地上,默默地等待着……

  第四百五十八章 努力劳动改造,明天才会更好

  今日送饭的队伍很快就进入到了战俘营里边。

  不过除了送饭的那些厨子还有帮工之外,还有一支队伍。

  就在这片空地上,立起了一条很醒目的条幅。

  上面的内容也写得很简单,那就是十二个大字:努力劳动改造,明天才会更好。

  随后就是在那条丁目而又辣眼睛的条幅跟前,摆放着十多张的案几。

  每条案几后边都会坐着一位手中拿一本册子,案几上还搁着笔墨。

  “???”一帮子手里边提溜着个破碗,等着领饭菜的战俘全都满脸迷茫地看着那十二个大字。

  利益于江南地区的文脉深厚,让识字率大大提高,这两万战俘里边,差不多有两成识字。

  口耳相传下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了这十二个大字,但是这十二个大字出现在这战俘营里,这是想要做甚?

  很快,就有人抄起大喇叭吆喝出声来,要求序号排名前十的十个都(每都百人)战俘先过来进行报备。

  报备完毕,今日午饭每下人加二两肉,这样的奖励模式,瞬间就让这些战俘顿时就来了精神。

  “姓名。”

  “刘老七。”

  “多大了?”

  “二十,小人还没成亲。”

  “别乱答,我问你什么你答什么。

  有什么特长,比如种田,又或者是会打铁,还是会什么?”

  “官人,小人之前一直是给东家,啊不……给朱贼府里干洒扫的。”

  “洒扫的时候,会摔着东西吗?”

  “哪敢,小人要是敢摔了东家的东西,还不被打死……”

  “嗯,明白了,你这属于技工。”

  “济工?那是什么玩意?”

  “技术工种的意思。赶紧让开,下一个。”

  一脸懵逼的战俘提溜着破碗,开始向旁边的人打听,好在这个时候,又有一张大大的公告被张贴了出来。

  这些战俘们凑上前去,这才注意到,公告牌上写得十分的详细。

  他们这些战俘,原本是要被流放或者是监禁。

  但是考虑到他们多是被迫同流合污的从犯,仁慈的宣抚制置使高璋,决定从宽处理他们。

  ……

  不过既然犯了错,那就该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说简单一点,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自由。

  为了满足近两万名战俘的劳动改造需求,现如今,准备在苏州近郊临江之地,建设一个巨大的工厂。

  这座工厂将会成为苏州地区最大的织造厂还有一系列的相关工厂,例如制衣、制鞋等等。

  而他们这些战俘,就会成为建设工厂,以及建成工厂之后的工作主力军。

  当然,劳动改造,并不是说让你们白白的给朝廷干活,当然是有工钱的。

  而这个工钱,将会有开封金属工坊下属企业苏州第一织造厂支付。

  只不过,工钱只有正常的劳动工人的一半,毕竟你们吃的喝的睡的一切都还需要由朝廷来承担。

  等到你们劳动改革五年之后,就可以自由地回归社会。

  当然,如果你成为技术能手,又或者是愿意继续在工厂里边挥洒你们的汗水。

  到了那个时候,你们的人工工资就会恢复正常,与那些苏州城内的工匠们会获得同等的待遇。

  甚至还可以签定长期用工合同,有一份稳定的铁饭碗。

  当然,这只是给你们选择权,如果你们不愿意劳动改造,那么没问题。

  等到时候你们就会被关押到另外一座战俘营里,等待着被刺字,被流配到边关去。

  至于你们是去当将士为朝廷卖命,还是去了当地免费少苦力累死累活修城防建营寨嘛的,那就得看你自己的运气了。

  “还能有这种好事?”一干提溜着空碗,站在公告跟前的战俘此刻的表情,简直可以用喜出望外来形容。

  毕竟这些天,那位谭宣抚天天在那苏州城外砍脑壳,他们战俘营距离那里不远。

  那血腥的一幕幕,至今仍旧让他们心有余悸,大家也觉得自己未来的命运,即使不死。

  指不定也是会被拉去脸上刺字,拉去充军。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神童状元当真是心地善良,居然还能够给出这样的机会。

  莫说是给钱,就算是不给钱,大伙也乐意。

  毕竟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脸上刺字充军,要是死在异乡,怕是尸骨都没有人帮你捡回来。

  而且哪怕是你流配结束,还能有命活着,回到了家乡的时候。

  兴许你的孩子可能是隔壁老王的孩子,甚至可能你的新娘可能已经变成了隔壁老王的新娘。

  ……

  吃饭之时,那些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劳动改造的战俘们纷纷两眼放光,甚至有些人连饭都还没吃完就凑过去打听真伪。

  那些负责前来征召劳动改造战俘的役吏自然也乐得一天就把事情给办了。

  耐起性子给这些都不乐意离开家乡,愿意留在这里干活的战俘解释了一通。

  近两万战俘,就没有一个站出来表示老子要别出新裁,世界那么大,老子就想去溜达的糙老爷们。

  全都整整齐齐地昂首挺胸表示,劳动改造很适合我们这些人。

  我们愿意为了建设家乡,建设苏州,提高苏州的轻工业水平,打造大宋沿海轻工业强州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相比起那城外战俘营中的欢天喜地,此刻,那位贼首朱勔,此刻正无比狼狈地领着十余名心腹死士,正在那魏塘场南十里处的效野中穿行。

  此刻,朱勔身上那亮晃晃的铁甲已经快要变成零碎,而身后边十余名心腹死士,也多是人人带伤。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