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陛下真棒

陛下真棒 第370章

陛下真棒 晴了 4737 2024-03-23 01:33

  看着说着说着,不知不觉间又红了眼眶的娘亲,高璋亦是心头一酸,赶紧指天画地的发誓,自己肯定会保证安全。

  何况自己是文臣,而且还是位高权重的经略安抚副使,怎么也不会有事情。

  “是啊娘子你安心一些才是,咱们家大郎,可是深得官家之恩宠,如今也算是咱们大郎的岳丈,焉能不仔细照看。”

  “想想当年为夫,还不一样前往西北从戎,不论是名声,还是官职,皆不及大郎多矣,还不是平平安安还京……”

  在父子二人的轮番安抚之下,黄氏的心情总算是稍好了些。

  可仍旧有些郁郁,毕竟不过了几日,璋儿就要离开了。

  高璋眼珠子一转,罢罢罢,为了能够让娘亲能够心情平复下来,自己也要拼了。

  伸手拉着了娘亲温暖的手,高璋乖巧地小声道。

  “娘亲,孩儿想要在临离开之前,去拜祭一下列祖列宗,多给列祖列宗烧些香纸蜡烛,想必列祖列宗必定会保佑孩儿平安无事。”

  “夫君你看,咱们大郎可真是懂事了,既然如此,那就赶紧的,富康,富康……”

  “夫人有何吩咐?”富康快步走进了屋内,恭敬一礼问道。

  “去,多准备一些香纸蜡烛,今日大郎要拜祭列祖列宗,夫君,咱们也一块去吧,一家人一起,才显得心诚。”

  看到了娘子与儿子殷切的目光,高俅眼角一抽,艰难地露出了一个笑容,咬了咬牙。

  “也好,既然大郎有这等兴致,为父奉陪到底。”

  “夫君这叫什么话,拜祭祖宗讲的是虔诚,怎么能说是兴致。”

  “啊,对对对,娘子说的是。”

  ……

  方百花正在仔细地检查着手中一柄满是漂亮云纹,型制乃是直刀式样的宝刀。

  夫君一直嘀咕过很多次,不怎么喜欢大宋的制式战刀,而是喜欢那种前唐之时的制式横刀。

  而这,就是方百花之前寻了名匠,花了重金铸造的,如今这才到手,正好夫君要前往西北。

  想到儒雅俊逸的夫君,再配上这柄直刀,必定会显得英姿勃勃,倍添神采。

  就在她抄起了布,仔细地擦拭着刀身之际,耳边传来了福金那软糯娇滴滴的嗓音。

  “姐姐,夫君过不了几天,就要远行了,你会不会想郎君?”

  听得此言,看了一眼这位正在飞针走线,绣着一张即将完工丝帕的福金。

  “你会不会想?”

  福金抬头朝着方百花甜甜一笑。

  “当然会想了,他可是妹妹的郎君。”

  方百花轻笑一声,亦是一脸理所当然地道。

  “他也是我的郎君,我自然也会想,毕竟姐姐我跟郎君同甘共苦多年,在江南之时,经历了沙场血战,同生共死……”

  “……”福金听得此言,心中一梗,粉嫩嫣红的嘴唇无声的开合好几次,好气啊,生气中……

  一会之后,福金满意地打量着业已经完工的丝帕,这是自己给即将远行的夫君准备的贴身礼物。

  “对了姐姐,我听婆婆说,咱们高家的列祖列宗,很是灵验,是不是真的呀?”

  “啊,这……”正在保养刀身的方百花一个走神,差点没让刃口给划着手指。

  “难道婆婆说的不对?”

  福金两眼看着坐在一旁的方百花,笑眯眯的模样,若是小高在此,知道这个小娘子怕是又茶气毕露了。

  方百花扭头看到福金那副模样,笑眯眯地把手中这柄准备送给郎君的宝刀给摆放到了刀架上,这才转过了头来。

  “婆婆说的自然是对了,而且咱们夫君过几日就要前往西北,而西北边陲之地,兵祸甚烈。”

  “咱们俩都是女子,不能陪伴在郎君左右同往西北。”

  “我准备去拜祭一下高氏的列宗列宗,多烧几刀纸线,请列祖列宗,好好护佑郎君,以保郎君平安归来。”

  “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我身为郎君的妻子,自然也要多多祭拜才是。”

  看着这位嫁入高府没多久,并未深入了解高家对于祭拜宗祠这一风俗到底有多夸张的小妹妹。

  方百花露出了一个很有优越感的笑容,牵上这位弱不禁风婉然江南女子的福金妹妹,一块去烧上几刀纸。

  ……

  “娘亲,够了吧……”

  “嘘,在列祖列宗跟前,切莫乱说这样犯忌讳的话,祭拜祖宗,一定要心诚。”

  “孩儿知道,孩儿只是觉得烧得有些,嗯嗯,那孩儿腿有些发麻,先出去活动活动。”

  跟娘亲告了个罪,高璋终于窜出了宗祠,就看到了亲爹此刻正在宗祠外活动腿脚。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只是笑容,都显得有点,嗯嗯,复杂。

  就在父子二人甩手甩脚的准备聊点正经事的当口,远远的,就看到了有人挑灯正朝着这边行来。

  高璋顿时两眼一亮,快步迎了过去。

  “小姐姐,福金,你们俩怎么过来了?”

  “见过郎君,见过公爹,我们听闻郎君要前往西北边陲,婆婆说咱们高家的宗祠十分灵验。

  所以就想着和姐姐一起过来拜祭列祖列宗……”

  福金虽然长得娇弱纤柔,但是嘴快,第一时间就给出了解释。

  话音刚落,就看到了那婆婆黄氏满脸欢喜地从宗祠内走了出来。

  “你们也当真是有心了,正好,老身那里还有几刀纸没烧完,你们一块随老身进去拜祭拜祭……”

  第六百七十四章 此子在官家心中的份量,何其重也

  高璋与亲爹高俅,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黄氏一手一个,拉着那两位小娘子进了那间青烟缭绕的宗祠。

  “父亲你看……”

  高璋一脸风中凌乱地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扯了扯亲爹小声地问道。

  “唔,后续有人矣,咱们父子就别进去添乱了,为父正好有事跟你聊聊……”

  “……”

  虽然觉得亲爹分明就是想要借机遁走,不过考虑到自己也不好去打扰宗祠内融洽的婆娘关系,还是去跟亲爹聊些国家大事为好。

  父子二人并肩而行,一边低声细语,朝着远处而去。

  而宗祠外,几位高府下人,正在轮流地蹬踏着那抽风机,让那宗祠内的烟气能够疾速地被抽出。

  让宗祠内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减少PM2.5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在这间封建迷信与科技混搭风的高氏宗祠里,福金满脸新奇地朝着那火盆里边扔纸钱。

  一面打量着那些升起的青烟,仿佛化为了一道道的烟柱,径直被抽入了那些房中的梁柱之中,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些被供奉在案桌上的高家列祖列宗们的牌位,在烛火的映照之下,油光铮亮,居然隐隐有一种通透之感。

  将整个宗祠在那初冬的飘飘落雪之下,衬显得越发的庄严肃穆……

  ……

  “官家有意授命那郑居中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高璋小儿为副使。”

  “依本相之见,陕西路之军务,唯你可堪此重任。那郑居中就是一个庸碌无能之辈,靠着郑贵妃,方有今日。

  官家却对其委以此等重任,本相实难理解,自官家登基以来。

  童参谋使在西北边陲可谓是战果累累,使我大宋连复数州之地。

  为何此番官家不用你,而用此獠?”

  一间酒楼之中,换上了寻常士绅服饰的蔡京,打量着跟前这位同样作富家翁打扮的童贯,甚是疑惑。

  “莫说是你,便是咱家,也百思不得其解,虽然官家以参谋院新设,诸务千头万绪为由阻之。”

  “直到蔡相你方才这番话,咱家以为官家之所以如此。怕是十有八九,乃是为了高璋此子铺路……”

  此言一出,蔡京两眼陡然一眯,眼中的寒芒闪烁不定,足足数息,这才生硬地道。

  “童参谋使莫要与本相说笑,那小子,终究太年轻了,更何况,朝中皆唯本相马首是瞻。

  就算是官家硬要扶持此人上位,这么一个而立之龄都不够的小兔崽子,如何服众?”

  “而今就算是官家不起用咱家入主西北,也有足够的理由。倒是蔡相你,之前因那三司使之事,恶了官家。”

  “如今官家择那与你为敌的郑居中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你阻拦不了,便想要寻咱家来当这个替罪羊?”

  说到了这,童贯阴沉沉一笑,打量着跟前这位如今行事越发偏激的蔡京,意味深长地一笑。

  “呵呵……蔡相啊,你也是久经风雨之人,两番复相,深得官家之信重,也算是到了人臣之极也。”

  “区区一个郑居中,庸才一个,你又何必如此忌惮?”

  “咱家乃是内宦,咱家的生死,不过是在官家的一念之间。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咱家可比蔡相你更明白……”

  说到了这里,童贯站起了身来,理了理身上的衣襟,看着那脸色铁青得怕人的蔡京道。

  “蔡相啊,咱家真的比不得你,另外,看在咱们这么多年守望相助的份上。

  咱家劝蔡相您一句此事就莫要再多想了,惹得官家不悦,薄了恩宠,终究不妥……告辞。”

  听着那童贯的脚步声消失在了雅间外面,铁青着脸的蔡京,狠狠地大手一拂,直接就将那案几上的酒水菜肴泼了一地。

  “童贯,你这个阉人,安敢如此……”

  后面就是一连窜的福建垃圾话从蔡京的口中喷薄而出。

  守在雅间外的蔡京心腹心惊肉跳不已,警惕地张望向四周,生恐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此刻,已经走到了门口的童贯,自然也听到了那酒楼内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喧嚣声。

  童贯摇了摇头,幽幽地一声长叹之后,埋头就钻进了马车之中坐定。

  车辆晃晃悠悠地朝着府邸而去,此刻坐在马车中的童贯两眼直勾勾地看向前方。

  自己方才就已经近乎于明示了,可惜,蔡京那老匹夫根本就不明白。

  自打官家将那高璋与他的师徒关系,让自己知晓之后。

  童贯只觉得,高璋不过只是靠着长得模样俊秀,能说会道嘴又甜,这才得了官家的喜欢,授以衣钵。

  可是之后那高璋的种种作为,亦是让童贯终于明白,这小子,明明可以凭着恩荫和马屁就可以吃饭。

  可他偏偏那么的才华横溢精明能干,不过让童贯庆幸的是,这小子走的是文臣入仕线路图,跟自己无涉。

  可谁曾想,这小子到了江南,江南那场朱氏之乱,居然被他给轻描淡写的平定掉。

  何况那朱氏父子与自己牵涉甚深,与那蔡京亦是颇有牵联。

  打那个时候开始,童贯就能够明显感觉到,官家对自己似乎开始有些疏离。

  好在自己一直低调老实,不惹是非,官家新设这参谋院,直接就将正二品的参谋院使委以自己。

  这让童贯终于松了口气,明白自己恩宠依旧。

  可是拒了自己出使辽国的请求之后,派郑居中与高璋二人出使辽国。

  政治斗争经验何其丰富的童贯就已经明白,官家的眼里,高璋这位爱徒并非宠臣,而是国之柱石。

  特别是官家爱女茂德帝姬出家,后被吴执中收养,之后高璋为了履行诺行,迎娶了吴执中的继女。

  看似缠绵悱恻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好故事,可落入到了童贯的耳中之后。

  童贯很快就厘清了这里边的个中曲折,明白了这分明就是官家暗中骚操作的大手笔,足见高璋此子在官家心中的份量,何其重也。

  此番官家派那根本不懂军事的庸碌之辈郑居为陕西路经略安抚使。

  而差遣文武兼备,平定过江南朱氏之乱的高璋为副使,这意思难道还不够明白吗?

  第六百七十五章 平夏城外……

  童贯稍加琢磨,也就明白了官家的用意,不是不愿意争,而是不能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