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第51章

  毕竟留在海市图书馆这边,七百多份盒饭,平均下来一人也有个百八十份。

  去了红砖创意园,一共就五十多份还得两个人分,孰优孰劣一清二楚。

  最终还是老韩带着他的室友两人跟着徐安一同来到了红砖创意园。

  老韩是坚信跟着徐安有肉吃,老韩室友却是依旧那么单蠢,轻轻松松被老韩给说服了。

  五十多份盒饭配送得很迅速,创意园里面道路非常好辨认,每家公司或者工作室的招牌都是大大滴,隔着老远便能看到。

  花费半小时送完这边的盒饭,回去海市图书馆还能赶上最后两波,薪资勉强跟之前持平。

  另一个好消息便是,委托给叶宁的订单页面制作已经完毕。

  徐安在电脑上进行了测试,要求的功能全部都弄好了,非常完美。

  将尾款结算给叶宁之后,两兜空空如也。

  把阿伟之前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网页上,添上名字以及简单的说明,页面布置便完成了。

  打开扣扣,点开空间,发布了一条说说。

  ‘徐氏快餐店新增线上订餐服务,每天早上八点停止下单,网址:xxxxxx’

  事实证明,上班摸鱼的人非常多。

  说说发出去不到三十秒,便有了第一条评论,紧接着第二条第三条……

  ‘可喜可贺,恭喜老板!’

  ‘尝试了一下,比起扣扣或者电话点餐,线上点餐便捷了许多。’

  ‘哇,点餐时间延长了耶!’

  ‘……’

  退出空间,后台刷新了一下数据,通过网页下单的人已经有二十多个了。

  真棒,以后大部分订单直接电脑上处理了,遗漏的几率大大降低。

  徐家村。

  下午三点,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过去之后,红姨换上田地干活时候穿的衣服,骑着电动车前往大棚种植区。

  这些天徐氏快餐店采购的蔬果越来越多,最开始的时候一天也就采购八十斤左右,合作不到一星期,现在已经翻倍了,每天需要的蔬果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八斤。

  大棚种植每日的产量都不是很固定,有时候一天百来斤顶天了,有时候一天能收获个四五百斤。

  以前还得等大部队都长好了,再联系菜贩子前来收购。

  现在每天稳定出货一百七八斤,红姨发现,自家的大棚供应,似乎有点跟不上了!

  见此情景,红姨有些心急,大下午的打算去大棚里看看,明天能出多少货。

  电动车停在大棚门口,拉开帘子走了进去。

  将三个大棚都走了一遍,观察蔬果的生长情况,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明天的量还是能供应上的。

  最近两天是有点青黄不接,熬过这两天就好了。

  红姨从田地里站了起来,正想往外走,忽然发现大棚门口处站了好几人。

  “红姐,这些天咱们开会你怎么都没来的?”几人中一名瘦瘦小小的中年妇女跨步走入了大棚,走到红姨身边,热情地挽住她的手臂。

  “开会?什么会?没接到通知啊!”红姨闻言一头雾水。

  “就跟胜利超市合作这件事啊,大伙们都拿不定主意,凑一起开会商量分析了。”

  啊!最近这些天早出晚归的,再加上有了稳定的合作对象,就将这件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哎哟,最近太忙,还真将这事给忘记了。”红姨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挽着红姨手臂的中年妇女环视了大棚一圈,有些吃惊地问道:“红姐,你这棚里咋全都是生瓜蛋子,是叫菜贩子过来收过了吗?”

  “不是不是。”红姨连连摆手否认,笑着说道:“我找到一家餐馆合作,每天定量供应他家蔬果,这些天餐馆生意好,把我这边的蔬果都给摘没了。”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心里无不酸溜溜的。

  大伙都是干大棚种植的,都知道供应给酒店超市价格可比菜贩子高多了。

  “还是红姐你有本事。”中年妇女一脸羡慕地说道:“那红姐是不打算跟胜利超市合作了不?”

  “还在考虑呢。”众目睽睽之下,红姨选择含糊其辞:“这不还有好几天嘛,等到时候再说吧,谁知道几天后是什么模样呢?”

  中年妇女看了一眼红姨,再看了一眼大棚中的蔬果,踮起脚尖凑到红姨的耳边低声说道:“红姐,你合作这餐馆一天采购量多大,你供应得过来不?”

  话里的意思已经很直白,红姨一听便知道她打的是什么主意,正想要开口糊弄过去,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现在每天一百七八十斤的量差不多将三个棚给薅光了,昨天送菜的时候还听安子说准备扩大规模,已经到红砖创意园宣传去了。

  安子这要是真把规模给扩大了,自家这三个棚还真供应不上。

  红姨的目光落到挽着自己手臂的中年妇女身上,胡娟家有两个大棚的,一天产量也就七八十斤,安子那边应该能吃得下。

  想到这里,红姨也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事我做不了主,得问问那餐馆老板。”

  胡娟闻言大喜,知道红姨这边是答应下来了,顿时将红姨的手臂挽得更紧了。

  徐氏快餐店。

  徐安这边收拾好店面,带上徐奶奶和徐康徐乐三人正要回去徐家村,刚走出店门,便发现隔壁餐馆往外搬着东西。

  这是?打算装修还是不干了?

  徐安凑了过去,站在几人后方,听着他们的谈话。

  “黄哥,真不算在这干啦?”

  “不干了,对面工地这情况闹的,每天店里顾客也就那四五十人,赚的那点钱还不够给房租水电的,天天赔本经营。”黄哥骂骂咧咧地说道。

  “那你接下来打算干点啥?”

  “找个好地儿再开个小餐馆,干了这么多年了,你让我去干别的也不会干。”黄哥说着顿了一下:“也不一定开小餐馆,搞个小摊就挺好的,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不用给房东打工。”

  “那是,咱们开店听起来好听,但赚的可能还没小摊多。”

  “……”

  各式电器被一样样搬出了店面,放到了车上,店里面慢慢变得空旷了起来。

  看着这场景,徐安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这几家店上辈子可是安安稳稳开到拆迁的,怎么到了这辈子,进去的进去,倒闭的倒闭,都干不下去了呢。

  心中感慨了两句,徐安骑上了电动三轮车,载着家里人往徐家村的方向回去。

  第85章 锄头一落,身首分离

  一名女生用力蹬着脚踏板,骑着自行车行驶在马路上,边骑边骂骂咧咧。

  “徐和平跟徐安你们两个完蛋玩意儿,特别是徐和平,有话不说让我自己问,怎么问啊!徐安他家里连个电话都没有,我梦中传话啊!”

  以前来过一趟徐家村,女生很轻易便找到了徐安家,站在院门外‘砰砰’地拍着门。

  “徐安,我是顾雯,你在不在家,在家的话给我开个门。”

  躺在龙眼树下打着瞌睡的徐安,正梦到自己坐在办公室中,源源不断的文件被人放到他的桌面上,一份文件刚处理完,桌子上又多了三五份文件,永无尽头……

  突如其来的拍门声将其从工作地狱中唤醒,精神出现了瞬间的恍惚。

  顾雯?

  她不是在首都安家了吗,怎么突然跑来找自己呢?

  这个念头只出现了一瞬间,徐安便从梦境的影响中完全脱离了出来。

  现在是高考结束后的暑假,高雯也还没去首都读大学,过来找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徐安抬手擦了擦嘴角,确保没有哈喇子之后,才走到院门前,打开了院门。

  院门外站着一个头发黄而干燥、皮肤略黑戴着宽大黑框眼镜的女生,跟徐安记忆中的顾雯一模一样。

  “在家还要磨磨蹭蹭这么久,你跟徐和平怎么了,聊得好好的一问你情况,立马就不理我了,你们俩铁哥们是闹矛盾了?”

  “找我有什么事吗?”徐安没有回答顾雯的问题,直接询问其来意。

  “老班要收集大伙都报考了什么志愿,你家没电话,我只能……”

  叮铃铃~叮铃铃~

  徐安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打断了顾雯的说话。

  掏出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是陌生来电,应该是点餐的。

  用眼神跟顾雯说了一句不好意思之后,徐安走到躺椅旁,拿起来笔和笔记本才按下了电话接听键。

  “您好,这里是徐氏快餐,请问您是要下单嘛?”

  “好的好的,四份盒饭,三份梅干菜扣肉一份水煮肉,新世界设计工作室,十一点四十分送达,好的好的,已经登记好了,谢谢您的光顾。”

  从徐安掏出手机开始,顾雯双眼便瞪得溜圆。

  他!徐安!居然有手机!他有手机都不添加班级群!

  徐和平那倒霉玩意居然也不跟自己说!害得自己顶着烈日辛辛苦苦跑一趟!

  徐安刚挂掉了电话,顾雯便将自己手机递到徐安眼前,冷漠地说道:“加好友,我把你拉到班群里。”

  嘿嘿笑了两声用以掩饰尴尬,徐安麻利地申请加入班级群,顾雯收回手机操作了两下,徐安这边便显示添加成功了。

  “你高考成绩多少,报了哪些学校?”顾雯边操作手机边问道。

  “548分。”徐安轻咳了一声:“报了我们省师范大学。”

  “哟,那你跟李信东报的一个学校啊,以后说不定能成为校友。”

  徐安对于李信东并不陌生,上辈子每次同学聚会他都有参加,只不过每次他都不怎么说话,静静地听着大伙们聊自己的生活。

  原来上辈子他报了省师范大学啊,那怎么后来没去读大学呢?难道是高考发挥失常,落榜了?

  “李信东他高考考了多少分?”徐安好奇询问道。

  “536分,只要今年分数线变动不大,妥妥能考上。”

  2012年省师范大学录取分数是524,李信东这分数完全没问题啊,那上辈子怎么没去读大学呢?

  “你现在是在做暑期工吗,刚听你电话说什么点餐的,是做客服吗?”

  “嗯,对。”徐安点头默认了,没有多余的解释。

  “咱班还挺多人去做暑期工的,我知道的就有七八个,你是最休闲的,躺家里就能把钱赚了。”顾雯调侃了徐安两句,忽然说道:“李信东这家伙,跟着其他班的人去了隔壁市工厂干活,结果那带头人坑人,抓住点小问题扣了他大半个月工资,辛辛苦苦干了一个多月,最终到手只有一千块。”

  这件事情上辈子徐和平跟自己说过,后面李信东好像是被气到了,直接走人不干了,回来后跟着村里人去赶海了?

  顾雯和徐安又闲聊了两句,顾雯得知徐安工作的快餐店还需要人手后,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东边泥沼海滩。

  李信东前两天从隔壁市回到家里,跟着村里的叔伯们一块出海抓跳跳鱼。

  野生的跳跳鱼价格昂贵,平日里一斤能卖到四五十块,逢年过节的时候一斤卖个百八十块也是常见。

  如此昂贵的价格也能从侧面证明,跳跳鱼并不好抓。

  李信东左手提着网兜,右手提着白色塑料桶和锄头,行走在泥沼中。

  行走过程中看到圆形的孔洞,李信东用网兜将附近另外一个圆形孔洞给盖住,抬脚踩下没有没有遮挡的另一个孔洞。

  在脚的压力加持下,顺利的话,跳跳鱼会随着水流的喷溅而喷出,落入网兜当中。

  但更多时候,水流喷完了,也不见跳跳鱼的身影,这个时候,就得用锄头去挖。

  跳跳鱼的颜色跟泥沼非常相似,挖的时候注意力需要十分集中,以防一不小心将跳跳鱼给分尸了,死掉或者受伤的跳跳鱼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即将捕获跳跳鱼的时候,跳跳鱼猛地往外窜了一下,恰巧窜到了李信东手中锄头之下,直接头身分离。

  李信东顿时心痛得直哆嗦。

  这跳跳鱼可是有二两重啊!这砍成了两半,就只能留着自己吃,根本卖不了钱,亏大发了!

  唉!

  叹了一口气,李信东将断成两截的跳跳鱼收进桶里,找了块石头,往上糊了一层泥巴,径直坐在上面。

  从桶中取出水壶,猛地灌了两口水后,李信东查看起这三小时的收获。

  桶里跳跳鱼约莫二十多条,一两重的只有三条,其他的都瘦瘦小小的,加起来估计两斤不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