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将

秦将 第311章

秦将 起飞的东君 5438 2024-03-23 01:33

  “大司马慢行。”

  在赵佗的目送下,田冲上了使者轺车,浩浩荡荡的齐国车队开上三川大道。

  “大司马,确实是兵法高手。”

  赵佗摇了摇头。

  田冲的兵法造诣确实很高,赵佗不知道王贲和蒙武在兵法推演中有没有放水,反正他赵佗在棋盘拼杀上确实不是大司马的对手,被田冲杀得溃不成军。

  毕竟田冲号称“兵痴”,在府中苦心钻研兵法二十多年,造诣深厚。

  他赵佗学兵法不到五年,理论基础上不是对手很正常。

  “可惜啊,大司马之强也只限于推演上。”

  赵佗叹了一声。

  秦殿之中,诸将皆败于大司马之手,不过是在效仿昔日长平吹捧马服子之事,为秦国接下来的灭国战争赢得更大的优势。

  大争之世,列国征战,本就是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

  看着远处的齐国车队,消失在滚滚烟尘中。

  赵佗低语:“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吾等所为,亦是兵法之道。”

  ……

  在送走齐国大司马之后,咸阳城再次陷入平静中。

  不过短暂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因为在接下来的朝会上,秦王政宣布了一个新的命令。

  “秦律有言: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然今日秦已并五国,据诸侯之地而治之,地大城众而吏寡,致使寡人之政令难以传达于山东之土,政令不通,岂是强国之理。”

  “是故当循商君所言: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今少上造赵佗建言,得爵者之子弟亦可入学室,以增秦吏之数,分派山东之地,以宣扬寡人之威德,颁行秦国之律法。寡人曰:可。”

  “爵位簪袅以上者,毋论是否为令、史,其子弟皆可入学室。待学成考核之后,便可为各地文法之吏,以固秦土。”

  随着秦王政将修订好的律法颁布出来,秦国朝堂上并未引起大的波澜。

  众多公卿大臣早就有所耳闻,心中已有准备,此刻皆是俯首应命,并无一人反对。

  赵佗眼见此景,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这是他对于秦律的第一次试探,如今眼见朝堂上无人提出异议,顿时心头大定。

  只要开了这个头,日后若是再想要对秦法有所增益,那就要更容易一点了。

  “不过不能掉以轻心。自古变法,反对者皆是因为新的法律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故而才会群起而抵制。若是新法对其无害,除非食古不化之徒,否则直言反对者终是少数。”

  对赵佗来说,他之所以选择从“入学室资格”这条律法下手,除了确实强国利民,有助于巩固秦国对诸侯故地的统治外,也是因为此条律法的更改并不会影响到众多公卿大臣的利益。

  在秦国,官吏的选拔制度,除了征辟、举荐、军功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葆子。

  父辈为官吏,其子弟便可享受父辈恩泽,走上入仕这条路。

  李信、李由、蒙恬等高官子弟,成年之后,被选入秦宫为郎便是走的这条路。

  而学室,其实也是葆子制度的一种,不过是针对于令、史等基层公务员的一种特权,其子弟能入“弟子籍”,学成之后出任文法吏,走上仕途。

  所以赵佗提出增加有爵者子弟进入学室的资格,扩充了底层官吏的选拔范围,但对上层的公卿重臣并无影响。

  两者,并不在一条赛道上。

  而且这些新培养出来的学室子弟,多半都是要派往关外的诸侯故地去做基层文法吏,这样一来,就更是没有利益冲突了。

  再加上此条律法确实对国有益,又得大王支持,故而朝堂上一片附和之声。

  除了朝堂上的公卿外,这一次的律法修订还考虑到会触动原本的令、史子弟的利益和特权,故而在具体的实施上又有一些更严密的规定。

  比如学室子弟的招收并非无限制,而是根据所需官吏的数量加以名额上的限制。

  原本的令、史子弟拥有优先权,在招收完他们之后,才会根据爵位高低,开始吸纳有爵者的子弟入学室。

  且通过主爵中尉和廷尉、邦尉府等机构的商议,将可以享受此等权益的爵位定在第三级簪袅及以上。

  一来是这个爵位可以靠着沙场砍人头获得,拥有这爵位的人并不算少,可以达到大量增加官吏数量的目的。

  二来则是更凸显了秦国爵位的珍贵性。公士和上造只能得些土地,若想为自家子弟寻个好前程,就努力得爵升级吧,这足以让一些秦人为了爵位更加疯狂。

  虽然具体的律法中有种种限制,但其意义之大,不仅有强国之效,更是为底层没有官身的有爵者子弟,打开了一条入仕之路。

  秦王政当朝褒扬道:“赵卿对寡人言,征服诸侯之地易,但若要治理收服却是难矣。寡人然之,众臣当如赵卿,为寡人一统天下之业,建言献策,以助我秦国能砥定四海才是。”

  “唯,吾等当向少上造习之。”

  众公卿一起拜服称颂,许多人的目光都落到了赵佗身上,满是惊讶之色。

  此条律法,竟然是赵佗提出来的。

  此人不是军争将才吗,怎么还懂治国之术?

  竟然还提出了连他们这些重臣都忽略掉的问题。

  “少上造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民治国,真乃全才也。”

  廷尉李斯更是当众笑意盈盈的向众人称赞着少上造的能力,并用“温和”的目光望着赵佗,充满了“赞扬”。

  “赵佗微末之能,安能与诸公相比。”

  赵佗忙拱手谦让,额头上已有汗水滴落。

  他没料到大王会在朝堂上公开表扬他,还让诸位公卿向他学习,这可真是让他坐立难安。

  ……

  随着此条新修订的关于“学室子弟”的律法颁布下去。

  对上层公卿影响不大,但下层的黔首庶民却是兴奋万分,整个关中的底层人民都沸腾起来。

  自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度以来,关中子弟打了一百多年的仗,许多人家里皆有爵位继承下来。

  虽然秦国的爵位继承,乃是“减爵”制度,除了上面的侯爵和战死等特殊情况外,大都是降级继承,但几代人的积累下来,再加上这近十年间关中子弟接连几次参与了灭国大战,拥有簪袅、不更等爵位的人还是非常之多。

  有爵者可为官吏,但坑位总是有限,故而大多数得爵者除了拥有土地和一些特权外,身份上还是庶民,并非官身,他们的子弟本来也没有进入学室的资格。

  这一次,由少上造赵佗提出的建言,竟然为他们的子弟后代,打开了一条飞跃阶层的道路。

  “乃公的儿子可以进入学室,日后学成出来就能做吏了。哈哈哈,乃公今日要畅饮浆水,还要去女闾庆祝一番,快哉快哉!”

  “吾弟可入学室为子弟,不枉我在战场拼杀一番,此真乃大王之德啊!”

  “我听说这条建言是赵将军所献呢,若不是赵将军,吾等子弟安能有入学室的机会啊。”

  “赵将军?”

  “就是少上造,赵佗将军啊!”

  第四百零八章 :李斯善意

  新的律法在秦国高效的行政手段下,快速施行。

  各处学室进行扩建,同时各地的秦吏开始对本地乡里,拥有进入学室资格的子弟名籍进行统计。

  秦王政下令关外新置郡县的各守、尉开始统计所缺吏员数量,待到各方统计完毕后,由各部门定出合理的数字,便可开始扩招学室子弟,为治理诸侯故地,培养出更多的文法吏。

  相比于这条律法的快速定策、颁发、实施。

  赵佗所献的另一条关于迁徙诸侯贵族和豪强进入关中的建言,却毫无风声传出来,秦王政对此闭口不言。

  赵佗并不在意,因为那条策略本就是配合秦军灭齐后,一起实施效果最佳。

  如今离灭齐还早,若是过早透露出去,反而容易引起各地诸侯贵族和豪强的恐慌,说不得会闹出一些变故。

  赵佗估计,此事秦王政应该会在灭齐大局已定的时候,才开始着手施行,所以丝毫不用着急。

  “面粉面食、修改学室法律、建言迁徙之策。这次回来,我搞出的动静已算是不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该适可而止了。”

  “莫要做那出头鸟,招来别人的嫉恨可就不划算。还是安心等待灭代之战打响,沙场建军功才是。”

  赵佗展示出来的能力已经足够多了,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自从送走大司马田冲之后,他大多数时候都呆在府中,偶尔邀请涉间、卢绾、钟离眛等咸阳城中的好友前来相聚,一起共同讨论兵法。

  又时而受辛梧、杨熊等人之邀,过府做客。

  廷尉李斯也在一次朝会之后,主动邀请赵佗前往李府赴宴。

  李斯乃是九卿重臣,又是未来的丞相人选,赵佗自然不敢怠慢,整理好衣冠之后,前往李府。

  在这场宴饮上,李斯对他神色和蔼,两人边吃边聊,不觉谈到李由身上。

  “由儿此人,面冷而心热,他虽然在外面不说,但却常在老夫面前谈到你赵君的兵法之妙,用兵之强,让他感到十分佩服。还曾言,他若用兵,当效你赵君之法。”

  李斯感叹道:“此话并非虚言,昔日在伐楚之役,由儿被楚国右司马包围时,就是在第一时间效仿你赵君当年的背水一战,足见由儿心中对你赵君的钦佩。”

  李由在暗地里敬佩自己,这才效仿自己的用兵之法?

  赵佗怔了怔,联想到李由使出背水一战对战楚军,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

  李兄啊李兄,没想到你面上不说,心中却如此在乎我赵佗。

  这时,李斯举起酒卮,向赵佗敬酒道:“赵君年纪轻轻便身居高爵,既通军争之术,又有治国之能。不仅是由儿对赵君感到钦佩,就连老夫也是佩服的很啊,来,老夫敬赵君一卮。”

  赵佗忙举起酒杯,回道:“昔日赵佗入咸阳时,曾受李公之恩。后入宫为郎,亦多承李兄好意,对于李兄的能力,赵佗亦是多有敬佩。此酒,当赵佗敬李公。”

  两人互吹好话,相互敬酒之后,气氛越发和乐起来。

  既然说到李由,李斯在放下酒杯之后,便顺势问道:“此番大王派由儿前往南郡,任职郡尉,以复夷人去岁叛我秦国之仇。赵君乃是我秦之良将,不知可有对付夷人的战法教我父子。”

  赵佗皱了皱眉,用兵之法,要根据实际的形势制定出相应的战术,这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他赵佗对于李由要对付的那些夷人根本不了解,地形、兵力、气候等等一概不知,哪能说出什么具体战法。

  但李斯请教,他又不能不答。

  赵佗想到昔日在会稽对付越人的经历,想来这些南方的蛮夷作战方式都差不多。

  便挑了个不会错的方向开口:“夷人兵甲鄙陋,阵战绝非我秦军对手。其长于山林水泽的偷袭。李兄若要与夷人交兵,当尽量以攻心之法,诱敌而出,于原野之地进行歼灭,切莫误入山林,反中夷人之计。有夷人之山林,莫轻易入之!”

  “好,赵君所言,正是以我秦军之长而攻夷人之短,确为良法。夷人山林之险,吾更当修书一封,嘱咐由儿。”

  李斯脸露感激之色,他刚才的请教确实是真心实意。

  虽然欣赏自家儿子屡败屡战的男儿气概,但对于李由的能力,李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别看他鼓励李由时满嘴的豪言,激的李由热血沸腾。

  但等到儿子真的南下后,李斯还是颇感忧虑。

  如今他从赵佗处求来对付夷人的战法,以及“莫入山林”的告诫,等到传信李由,想来这一次征伐南郡夷人的事情,应无大碍。

  李斯的脸上露出笑容,又再次举杯向赵佗敬酒。

  觥筹交错之后,此番飨宴也落下帷幕。

  赵佗眼见天色不早,便拱手告辞。

  李斯微笑着将他送到门口。

  就在两人即将告别时,李斯突然开口了。

  “赵君。”

  赵佗回首,躬身道:“李公。”

  李斯平静道:“赵君年少有为,既有军争治国之才,又深得大王信任,以吾观之,想来天下砥定之后,大王定会让赵君尚公主。也唯有赵君这般少年英杰,方可为大王之婿啊。老夫在此,先提前恭贺赵君了。”

  赵佗眼皮猛跳,忙拱手道:“李公之言甚重矣,公主之事,自有大王安排,赵佗不敢妄言。”

  李斯摇摇头,淡笑道:“赵君勿要多心。老夫只有恭贺之心,别无他意。一些外界传言,皆为虚妄,还请赵君若是听闻,不要放在心中。吾李氏,一向愿与赵君为友。”

  “赵佗,亦是李公之友。”

  赵佗客气回道,转而告辞离去。

  “李公勿送。”

  “赵君慢行。”

  李斯倚在门口,看着赵佗乘坐的马车缓缓消失在远处巷道中,神色有些复杂。

  “赵佗……亦有治国之才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