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武功侯赵佗。
廷尉李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数日后,赵佗带着郦食其等亲信驾马于渭水以南。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并非各处风景秀丽之所,而是皇帝新修的,位于渭水以南的巍峨壮丽的宫殿群。
宫殿是皇家所有,周围有卫尉统率的卫士驻守,普通黔首官吏皆不可在附近驻留,只能远远观望,眺望那雄伟壮阔的巨大建筑。
赵佗并没有依仗自己的地位接近,他在远处勒马停步,举目相望。
只见新修的宫殿群占地极大,巍峨高耸,气势恢宏。其坐落于渭南平原之间,有小渠引清澈的渭河水环绕,就像是将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汇聚于一身,彰显着超然的尊贵与不可侵犯的荣耀。
赵佗暗叹,怪不得苏迦莎在刚来咸阳的时候,将这些宫殿视为神迹奇观,哪怕是他这个来自后世的人,眼见到这些巧夺天工筑成的超大型宫殿,照样会生出赞叹的感觉。
“皇帝已下诏,更信宫为极庙。”
耳畔传来郦食其的声音。
极庙!
赵佗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
这是他的疏忽。
在北伐的时候,赵佗就知道皇帝在渭南新修了一个叫信宫的宫殿群,但当时他没在朝中,自然不好劝谏。
等到班师回咸阳的时候,曾隔着老远看到此处宫殿群的壮丽宏伟。
但他当时看了也就算了,没太在意。
毕竟那会儿宫殿都修好了,他总不可能又跑去皇帝面前说些扫兴招人嫌的话吧。
但赵佗没想到,这处信宫和其他宫殿并不一样,不是皇帝为了享受而修建的殿宇,而有其他含义。
“我已打探过了,皇帝修的这个极庙,就是象征天极帝星,以此来对应苍穹上的天帝所居。以这极庙为中,则渭南诸殿宇便像星辰一般围绕在其周围,中间以复道、甬道相连接,此所谓‘众星拱极’是也。”
郦食其摇头感叹道:“除了这极庙外,皇帝还扩建了渭水上的复道横桥,以象征天极阁道,并以渭水对应天上的银河投影。这是要将整个咸阳对应天宫啊!”
赵佗沉声道:“甬道也彻底修好了吗?”
郦食其颔首:“我刚才问过,甬道已经全部完工,皇帝若从极庙出,便可沿着甬道直通骊山。”
骊山,是皇帝的陵墓所在,以其陵墓连接渭南的“天极”,自然是有某种象征意义了。
这些操作,一看就知道是经过了“专业”的规划,带有某种神秘的味道,和皇帝之前修的那些纯为收集和享受的宫殿完全不同。
“方士还是冒头了啊,不仅哄着皇帝修信宫极庙,大搞迷信。还帮着那些儒生转述封禅之说,弄出这些事情来。”
赵佗眼中闪着寒光。
那一日大朝会后,经过赵高的提醒,他立刻就明白了被尉缭称作“刻薄寡恩”的始皇帝,为什么会一改常态,想要给全天下的黔首广赐爵位。
皆因封禅两字。
封泰山,禅梁甫。
告命于天。
这是一件已被神化和圣化的大事。
以始皇帝的性子,被那些人一番撺掇,自然是迫不及待,心潮澎湃。
始皇帝并一宇内,翦灭蛮夷的功劳是有了。
但在恩德上,终归是有些不好说道。
故而在宣布封禅前,他先赐爵一波,赢得天下民心,展示自己的恩德,让人人称颂,如此则功绩和恩德两方面,就算齐全了。
所以王戊所言的皇帝赐爵,是为了收买民心,那还真说对了。
只是皇帝收买民心,不是为了稳定诸侯故地,而是为了行封禅之事。
李斯当时可能察觉到一二,故而在众人劝说的最后,补上了一个减免天下黔首租赋的提议,来代替广赐爵位的事情。
始皇帝眼见反对声大,再加上赵佗和李斯两个提议相结合,勉强能够达到施恩于天下的效果,也就接受了下来。
郦食其让周围侍从退下后,开口道:“儒生在之前的封建之议,以及君侯大婚的事情上犯了忌讳,被皇帝驳斥,剥夺了上朝参政和议政之权,他们一直想重新得到皇帝的赏识,便趁着我大秦连胜蛮夷的时候,想出了封禅之说,以迎合皇帝。”
“儒生不能上朝参政,便通过侯生等方士向皇帝进言,皇帝对于封禅之说,甚为欢喜,甚至重开了这些儒生进言的权利,并召见周青臣等人,亲自询问封禅之事。”
郦食其回归后,因为爵位达到了左更高爵,没有再回到学宫当博士,不过他之前在里面的时候,建立了不少人脉。在赵佗的要求下,一番打听,就将这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了一个七七八八。
不过说完之后,他又疑惑道:“那些方士素来鼓吹求仙、长生之说,和儒生没什么交情,为何会帮着他们进言封禅之事呢?”
赵佗冷冷一笑,道:“就你常说的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他们帮儒家进言,自然是对自己有利。”
将郦食其提供的消息消化完之后,赵佗彻底理清了一切。
方士为什么帮儒生提封禅,是为了拉儒家一把吗?
是因为他们希望皇帝东巡!
方士多为燕、齐之人,他们鼓吹的求仙之说,也是在沿海之地。
所以方士帮着儒生劝说皇帝封禅,就是想将皇帝引到他们的大本营去。
在那遥远的东方,一望无际的大海,到处流传的海上仙人、三神山之类的故事,定然能打动皇帝的心。
在这件事上,方士与儒生,还真是一拍即合。
一旦成功,双赢!
“这些家伙,真是朝中奸佞啊!”
赵佗再度看了一眼远处巍峨的极庙。
这巨大的宫殿群,同样是那些方士的杰作。
第六百二十九章 :主动提议
“父亲,周青臣、淳于越这些人果然和侯生、卢生等方士来往甚密,博士学宫中,那些儒生也确实常议封禅之事。”
李于走进屋中,满面沉重,将自己刚刚探查得来的消息告诉了李斯。
“论消息灵通,果然还是要靠那些内臣。我虽猜到皇帝是想施恩于天下,但具体缘由却是没想通。这一次,老夫倒是欠了那中车府令一情。”
李斯自顾叹道。
他现在是九卿之一的廷尉,位高权重,但尚没有达到日后贵为丞相,尽揽大权的地步。
李斯的头上还有着左、右丞相、御史大夫以及太尉等人。
他身为外臣,不可能知道秦宫里发生的事情,他不敢,也没有能力去监视皇帝的行为喜好,自然是不清楚皇帝这段时间被方士和儒生所惑,沉迷封禅大业的情况。
直到借由赵成在牌局上隐晦的提醒,李斯这才弄清楚了皇帝赐爵的真实目的,并通过李于结交的那些牌友,很快就打探到了儒生和方士相互勾搭的情况。
李于有些担忧道:“那些儒生还真是难缠。父亲之前借用武功侯尚公主的事情出手,使皇帝禁绝了他们上朝参政和议政的权利,结果这些家伙居然和那群方士勾结起来,向皇帝提出封禅之议,皇帝亲自召见周青臣,如今还恢复了他们的进言之权。”
“父亲,一旦真的行封禅之举,儒生就可借着此事,重新得到话语权,对我们法家不利啊!”
李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封禅之说,讲的便是古代圣王受命于天,完成王者之业后,封禅以告太平的事情。
其核心正是儒家常言的法先王,师古圣王之道。
始皇帝封禅,那就代表他看中了儒家的一些东西,有启用的意思,这对崇尚法家的李氏父子很不利。
李斯却是哼了一声,平静道:“那又如何,莫非封禅之事,你敢劝阻吗?皇帝现在有并一宇内,降灭蛮夷之功,封禅之说一旦提出,几乎是必定要进行的事情。皇帝在朝会上想要广赐爵位,这就是先兆,这种情况下,谁敢去劝阻?”
李斯话语很肯定,他伺候了始皇帝近二十年,对这位君王的性格十分了解,自然是不做任何阻止的打算。
李于有些不甘心道:“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那些儒生复起吗?”
李斯却是笑了,他压低声音道:“封禅之说虽在齐鲁盛行,言上古有七十二圣王行封禅之举,但太过缥缈久远,真假难辨。具体到如何封禅,我师从荀卿多年,从未见人提起过,哪怕是当世大儒,也说不出具体的东西。这些儒生既然想以封禅来博得皇帝关注,那就让他们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弄出个什么礼仪来,若是出了问题,他们可是要负责的!”
李于一愣,接着反应过来,嘿笑道:“原来如此,父亲这是打算以退为进啊,若是儒生在封禅这件大事上弄出了岔子,吾等顺势发动攻势,皇帝自然不会饶过他们,父亲真是高啊!”
李斯微微一笑,又想到一件事情,问道:“我这几天政务繁忙,倒是没时间注意由儿。你兄长这两天如何了,可与他聊过?”
李于皱了皱眉毛,说道:“兄长已经绝了武事的念头,这两天还找我拿了些关于律法的书,看来确实打定了主意从文法之途。但只要我说到娶妻的事情,兄长却是只顾摇头。”
李斯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李由,还是不愿娶妻吗?
……
渭水以北的咸阳宫虽然修建的时间久了些,不如渭南新修的极庙豪华奢侈,但也同样高大巍峨,特别是在秦昭襄王时期经过大规模的整修扩建,充满了一种威严肃穆的大气感。
武功侯赵佗跟在两个引路的中郎身后,顺着宫内的道路往里走去。
再次走在这条熟悉的道路上,赵佗不免有些感叹。
他还记得七年前从伐燕之战归来,他被任命为中郎,宿卫宫中,那时候赵佗的任务,就是沿着这条道路巡视秦宫,来来回回,不知道在这条路上走了多少遍。
那时候的赵佗还年轻,爵位也不高,国家大事有上位者顶着,和他关系不大,他对皇帝的关注,还不如对公主的关注多。
哪里像现在一样,他赵佗身居武功侯高爵,爬到秦国顶层,却要整日心忧秦国的命运,吃饭、睡觉还没以前安稳呢。
如今回想起来,当中郎的时候,才是他赵佗在秦国最快乐的日子啊。
“皇帝这一次召我入宫,应该是为了封禅之事吧?”
赵佗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虑,想到始皇帝那霸道的性格,不由脑袋疼。
想想历史上扶苏的下场,就知道始皇帝不是个可以硬着脖子反对的人物。
不过他这几天苦思冥想后,倒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只待等会儿试试。
不一会儿,赵佗来到一处偏殿,见到了正在这里处理政务的始皇帝。
“臣赵佗,拜见陛下。”
赵佗上前行礼。
始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指了指旁边:“坐吧。”
赵佗坐定后,开口笑道:“臣每次来宫中,都只看到陛下在处理政务,这样的行事,陛下真乃亘古未有之勤勉君主。也只有在陛下这般圣君的带领下,我大秦方才能并一宇内,创下不世功业。只是陛下这般勤政,恐怕会累及体魄,臣还请陛下多保重身体才是,臣愿陛下万年。”
赵佗一顿马屁后又带上适当的关心,让始皇帝面色轻松下来。
他摇头道:“你赵佗是我大秦武功侯,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些谄媚之语了,日后少在朕面前说这些。”
始皇帝嘴里这样说着,眉眼处却已经露出了笑意。
没人不喜欢听奉承的好话,特别是这个每天都要让乐官演奏颂歌的始皇帝。
经过赵佗这一开场,整个殿中气氛一下轻松了不少。
始皇帝也放下手头政务,和赵佗聊起了一些北疆的情况。
这是北伐之后,他和赵佗的第一次单独见面,没有苏迦莎等外人的在场,两人聊天略显轻松,不像是严格的君臣,而更像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
这场面让周围侍立的宦者们心中称奇,皆暗道皇帝平日里对待其他臣子可不是这样,武功侯的待遇果然特殊。
一番较为轻松的闲聊之后,始皇帝终究是将话题引到了这一次的正事上。
“你在北疆击破月氏诛灭匈奴,李信大破东胡,冯无择收降东瓯,都干的很好,让朕十分满意。”
“如今天下一统,四夷臣服,赵佗,你觉得朕的功绩如何?”
始皇帝一番夸赞后,问出一个问题,同时双目盯着赵佗的脸。
来了!
赵佗双目微凝,如果没有赵高的提醒,他恐怕还不明白皇帝这个问题的真意。
现在他清楚一切,始皇帝已经“图穷匕见”,那他赵佗也只能硬着头皮试试自己想出来的法子了。
他提起当年献帝号时候的恭维之词:“陛下兼并海内,一统天下,创万世以来未有之功业,其功绩唯有昔日三皇五帝相加方可媲美。然三皇五帝,尚未能震服四方夷狄,故而陛下之功业,实乃万古之唯一也。”
始皇帝眼睛笑的眯起来,准备问出他的下一个问题。
但谁料赵佗话并没说完,在始皇帝开口之前,便一口气说道:“故而臣认为待到击灭月氏,我大秦全据河西之地,罢兵熄战,并安定国内,使得四方黎庶归心之后,陛下功绩达到无可附加的地步,就可效仿古之圣王封禅,以告命于天!向天下宣示我大秦之天命也!”
赵佗话音高昂,一脸激动的看着始皇帝,似乎巴不得皇帝能够封禅一样。
始皇帝眨了眨眼,脸上闪过惊愕之色。
他还没说呢,怎么赵佗就自己主动提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