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将

秦将 第382章

秦将 起飞的东君 3841 2024-03-23 01:33

  不一会儿,皇帝便乘步辇,由郎卫抬入殿中,坐上主位。

  “拜见陛下!”

  “陛下万年!”

  诸臣行礼之后,此番长公子扶苏的加冠大礼正式开始。

  随着赞者传告,束发未冠的公子扶苏自殿外走来,神情庄重,姿态严肃。

  他行至阼阶后,向帝榻上的皇帝行礼参拜。

  “如果不出意外,扶苏果真是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人。”

  赵佗心中暗想。

  礼法上所谓“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

  也就是嫡长子的冠礼在阼阶上举行,以象征将来要代替父亲执掌家族。

  秦始皇没有立皇后,扶苏不能算是嫡子,但他却是当之无愧的长子。

  秦国立国数百年来,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基本都遵循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有宗法制度的保障,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扶苏这个长子本身就比其他兄弟更有继承权上的优势。

  赵佗不知道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否也是这样在章台宫阼阶上为扶苏加冠的。

  但在这个时代,被赵佗点醒之后,与楚系外戚彻底划清界限的扶苏,似乎已经得到了皇帝的欣赏。

  没有立储,但在章台宫的阼阶上加冠,本身就是一种暗示。

  就在这时,随着赞者的宣示,作为主宾的宗正走了上来。

  宗正是个垂垂老朽,满头白发,他的职位是九卿之一,一般由王室的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专管皇室亲属。

  皇帝的长子行冠礼,负责加冠的主宾自然非宗正莫属。

  所谓加冠,便是由主宾为受冠者戴上冠,将头发束住,代表正式成年。

  加冠一般是三次,第一次加缁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后授以爵弁。

  每次加冠完毕,都由主宾对受冠者读祝辞。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赵佗看着老宗正为扶苏戴好冠后,念叨着充满祝福的话语。

  帝榻上的皇帝,也是面容温和的看着自己的长子。

  “有爹的孩子,可真好。”

  赵佗看着这一幕,心中很羡慕。

  可惜他穿越过来之前,便宜老爹就被赵王和郭开给害死了,让他成了无父无母的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辛酸。

  哪有资格享受,这种父母为儿子举办冠礼的幸福。

  在赵佗的羡慕中,扶苏的三次加冠皆已完成。

  老宗正将最后的祝辞念完后,退到一旁。

  扶苏向帝榻上的皇帝行礼。

  “今尔已加冠成年,更当勉之。”

  秦始皇话语平淡,多有勉励之意。

  “父皇之语,儿臣定遵之。”

  扶苏感受到父亲的肯定和鼓励,脸色涨红,拱手应诺。

  加冠完毕,诸位公卿举酒向扶苏庆贺。

  “恭喜公子加冠。”

  众多恭喜的公卿中,廷尉李斯笑的特别开心。

  扶苏,是除了皇帝之外,全场最靓的男人。

  也将是他李斯的女婿!

  他自是十分高兴。

  这时,帝榻之上,传来皇帝的声音。

  “赵佗。”

  此话一出,顿时全场噤声。

  众公卿纷纷愕然,不知皇帝怎么会在这时候叫起大庶长赵佗的名字。

  “臣在。”

  赵佗也是一怔之后,立刻行礼应诺。

  秦始皇的目光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最终将视线落到赵佗的身上。

  看着这和自家长子同样岁数的年轻人。

  看着他头上的鹖冠,皇帝的脑海里回想着这个年轻人为秦国,为他所带来的种种惊喜的和贡献。

  伐燕之战,献巨砲破燕都,献计生擒燕太子丹,截获燕国公卿。

  伐魏,有荥阳大胜,擒获魏国两公子。

  第一次伐楚,于败军之中立下惊世大功,为他挽回失去的颜面。

  第二次伐楚,大破十万齐军,阵杀项燕,擒杀叛贼熊启而还。

  伐代,擒二王,破匈奴十万大军。

  伐齐,一战破齐军三十万,逼降齐王,数月之间便砥定齐地,为他统一天下的大业做出了完美的收尾。

  除了战功赫赫之外,更有沤肥之法、曲辕犁、面食等种种发明贡献。

  想到此子的种种功绩,皇帝心潮涌动。

  “无人为他加冠,他却凭自己的本事戴上了鹖冠。”

  但这还不是最荣耀的。

  皇帝眼中猛然闪过亮光,开口道:“你过来。”

  “唯。”

  赵佗声音有些颤抖,他心里隐隐有了些许猜想。

  在殿中众公卿的注视下,他走到皇帝身前。

  皇帝站起来。

  “取下来。”

  “唯。”

  赵佗颤声应道,伸手解开冠缨,取下头上的鹖冠。

  这一刻,殿中诸位公卿全都双眼大睁,目露不可思议之色。

  不会吧?

  真的不会吧!

  李斯咽着唾沫,他已经是想到了那个可能。

  “皇帝,竟然宠爱他到这种地步?”

  公子扶苏也是看着这一幕,但他眼中没有嫉妒,反而有着笑意弥漫。

  此刻,皇帝站起来,伸手接过赵佗的鹖冠。

  他当着满殿公卿的面,对赵佗说道:“冠礼,人之所重也。”

  “你虽以军功而得冠,然不行加冠之礼,无以表成人,正尊卑。”

  “今日,朕便为你加冠。”

  皇帝接过鹖冠,然后亲手为赵佗戴上。

  “臣谢陛下!”

  赵佗跪在地上,感受着那双大手为他系缨,正冠,心中感激之情已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虽然冠礼的程序并非是这样,但皇帝说这是冠礼,那就是冠礼。

  皇帝为其亲手加冠,夫复何求?

  赵佗心头砰砰跳动。

  要知道,加冠之事,不由父行。

  哪怕是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也都不可能享受到皇帝父亲为他们加冠的待遇。

  恐怕全世界,只有他赵佗一人,是由皇帝亲手为其加冠了。

  这份荣耀,这份赏识,足以让他胸中感激万分。

  殿中,诸位公卿更是早已满面惊色,震惊之后,他们只能羡慕的感叹着皇帝对大庶长的赏识。

  “我还是低估了皇帝对他的宠爱,日后万不可与此子争锋!”

  李斯心中低语,眼神里全是忌惮之色。

  而此时,赵佗已经回到了他的座位上。

  看着榻上的皇帝,他的目中已是模糊一片。

  “男子幼,娶必冠。”

  “冠礼之后,便可娶妻。”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反对婚事

  “兄长,我听说皇帝在章台宫为赵佗加冠!”

  李府宅邸中,李于走入一处房间,对着正坐在案前,认真研读兵书的李由叫嚷。

  李由依旧低着头,认真的看着案上铺开的简牍。

  见李由不应声,李于又叫道:“明明这一次加冠,长公子才是受冠者,他赵佗这样一弄,岂不是将长公子的风头都给抢了,你说这……”

  “你对皇帝为大庶长加冠有意见?”

  李由抬头,冷冷的看着自家弟弟。

  “啊?我没有!”

  李于吓了一身冷汗,他哪敢对皇帝有意见。

  他忙分辩道:“没有,我只是觉得长公子加冠后,将要娶吾等姊妹,这正是我李氏最为荣耀的时候。皇帝却为赵佗加冠,如今消息传出来,整个咸阳都在议论此事,反倒是吾妹将要嫁与长公子的事情,无人论及。”

  “这真是什么风头都被他赵佗给抢了,连我李氏嫁女,也要被他赵佗压一压,故而我才感觉有些不忿。”

  “没什么好不忿的,你当知道,大庶长的荣耀乃是他自己打出来的,你若不忿,那便自己努力,如果你也能做出和他一样的功绩,你也同样能得到他那样的待遇。”

  李由沉声道:“父亲曾对我说过‘格局’二字,你也应当谨记才是。”

  “格局?”

  李于摇摇头,低声道:“兄长,我之所以不忿,除了他赵佗加冠之事外,如今整个咸阳还传遍了另一件事。皇帝,将要让赵佗尚公主啊!”

  尚公主!

  李由身体一震。

  李于有些怨恨道:“赵佗没来之前,整个咸阳贵族都知道皇帝有意让你尚公主。”

  “为了这件事,兄长洁身自好,不碰女色,忍耐数年之久,眼看公主长大,正是兄长你该尚之时。如此,我李氏将不仅有公子之妻,更将有皇帝之婿,是何等荣耀的事情啊。”

  “但如今这般好事,却被赵佗半道抢走,我心中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皇帝明明有那么多公主,他赵佗为什么就非要来和兄长你争这一个?他就不能等下一个吗!”

  李由静静听着弟弟的抱怨,他面容反倒平静下来,淡淡道:“知道了,你出去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