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1231章 秦王

   五鼓时分,天已佛晓,太子朱和陛率众兵临午门。

   南府军气势汹汹,声势浩大,看着近在咫尺的紫禁城,太子党文武官员皆是人人振奋!

   就在此时,宫城人声喧哗,城楼上一阵跑动之声,在军械轻微的撞击声中,一杆杆火枪探出女墙,紧接着出现一排排身着织金皮甲的军士。

   “是御林军!”有人愕然惊呼。

   太子抬头,平静地看着威武肃冷的御林军,似乎知道他们会出场。

   听杨士聪言说,针对御林军他早已做足了准备,私下收买了几名禁卫将领,就连皇帝贴身的御林将军曹明皓也在接触中,听说那家伙还算识相。

   太子高呼问:“曹将军在吗?”

   一道声音响起:“在!”

   御林将军曹明皓的身影出现在城楼上,他看向太子含笑点头,太子也微微颔首示意,二人相视一笑,像是约好了似的。

   “曹将军,还不打开宫门!”太子命令道。

   曹明皓一撩身后披风,双手抱臂,望向太子含笑说道:“太子爷,您打算将臣调往哪里?”

   在承天门前,太子朱和陛许以长阳伯爵位兼领北京京营提督一职,想要拉拢徐明德,不想被拒绝,让太子颜面大失。

   曹明皓此时说这种话,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闻言,太子愕然,目光逐渐发寒,心中泛起层层杀意。

   “杨阁老!”太子低喝一声,准备问责。

   詹事府属官回话:“禀太子殿下,杨阁老的马车驶出皇城了。”

   “走了?”

   太子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首先,御林军似乎不愿配合。

   其次,杨士聪这老东西跑什么?

   细细思之,太子开始疑惑,曹明皓不过是父皇身边的一条狗,他哪来的胆子敢和自己叫板?

   老皇帝没了,这些天子近臣玩意儿不应该是喜迎新君吗?

   莫非父皇还在?

   太子的内心陡然萌生一丝恐惧!

   正在此时,一身戎甲的秦王朱和坤也出现在城楼上,秦王冲着太子抱拳行礼:“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老五,你怎会在此?”

   太子讶然,鹰视狼顾重新扫视了一眼四周。

   要知道,秦王朱和坤自从跟着老皇帝西征沙俄,这几年也是磨练出来了,手里还握着龙骧夜不收这支善战的劲旅!

   “皇兄,你不用找了,我的龙骧夜不收的确来了,就部署在东华门!”秦王提醒道。

   太子不淡定了,厉色道:“五弟,你也要和我作对?”

   秦王叹了口气,道:“大皇兄,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你赶快回头吧!”

   “回头?”

   太子自嘲一笑:“五弟,你糊弄谁呢?如今的情况,兄还能回头吗?”

   秦王劝道:“皇兄,收回成命,解散叛军,你还有机会的!”

   “哈哈哈!”

   太子听后忍不住大笑几声:“叛军?本宫乃当朝太子,大明储君,是嫡系正统!本宫的人你敢说是叛军?”

   秦王听了直摇头,暗道太子算是彻底掉坑里了,于是喝问道:“皇兄,难道你真要篡逆谋反,自绝于皇天列宗?”

   太子目光深邃,突然问:“父皇尚在否?”

   见他反应过来,秦王回道:“你说什么混账话,父皇自然健在!”

   “什么?父皇还在?”

   太子傻眼了,整个人像是被人施了法术定住了一样,浑身僵硬。

   刚才还牛逼轰轰的说自己是大明嫡系正统的皇储,手下的小弟都是朝廷合法的正规军,这一眨眼功夫,真的秒变叛军了!

   不仅太子傻眼了,南府军的一干武将们全都傻眼了!

   皇帝健在的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劈得他们灰头土脸。

   他们之所以跟着太子起事,完全是因为听说老皇帝没了,太子作为储君理应即位,为防有宵小篡夺皇位,这才率正义之师杀入皇城!

   可现在听说皇帝还在,正义之师岂不是变成谋逆叛军了?

   “你胡说!”

   郑经第一个跳出来辟谣:“大家都别信,老皇帝早就龙御归天了,是秦王他们秘不发丧,意图学胡亥假传圣旨谋夺大位!”

   “对!秦王在胡说八道,皇帝陛下早已驾崩了!”

   “对!是秦王谋逆!我等万不可重蹈蒙恬覆辙!”

   一些有野心、想要从龙之功的南府军将领纷纷叫嚷,给自己提气壮胆。

   哪怕皇帝真没死,他们也会奋力一击,因为到了这个时候,退缩就意味着失败,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失败的下场极为悲惨!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成了加官进爵,荣华富贵,公侯五代!

   说不定新皇废除天武朝的爵位继承制,恢复以往的世袭罔替,那就是公侯万代了!

   太子目光闪烁,心中也在纠结,他很想退却,但又担心其中有诈,真是骑虎难下。

   最重要的是,这是在造反,不是过家家,造反哪有造一半收手的?

   就算父皇不杀他,可下面跟着他一起造反的将士们呢?他们会放过自己?

   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压在他这个太子身上,说不干就不干了?玩儿呢?

   眼见叛军声势再起,太子迟迟没有动静,秦王朱和坤放声提醒:“皇兄,实话告诉你吧,父皇早已有了部署,你指望的东瀛军,来不了!”

   闻言,太子嘴角一抽,似乎受到了些许打击。

   可下一刻,他像是一头发狂的雄师,冲着秦王喝道:“来不了又如何,掌控天下,孤一人足以!”

   太子撩开身后袍子,右臂有力一振,喝令道:“攻!”

   军令如山,南府军动了。

   虽然大多数人动作迟疑,不愿反叛,但也有不少太子集团的死忠奋勇而上。

   大明幅员辽阔,占据了世界陆地的一半以上,为了更好的统治地方,四大都护府军队除了汉人士兵为核心,又吸收了当地各族的豪强精锐。

   南军都督府同样如此,除了驻守云南的靖武军,部队由印度人、缅甸人、泰族人、佬族人等各族组成,这些人大多数是“长子南征”时归附太子的各国降军精锐。

   这帮家伙曾经被靖武军碾压击败,又长年活在朱和陛的统治之下,因此只认印度国主(太子),不知大明皇帝。

   随着太子朱和陛一声令下,阿三们舌头打着转,火枪在手中耍杂技的旋转了两圈,接着便勇往直前地扑了上去,有攀墙的,有撞午门的,不一会儿紫禁城的红墙上便挂满了技艺高超的三哥们.......

   城楼上,秦王朱和坤抽搐宝剑,冲着太子叫道:“皇兄,别逼我!”

   太子安坐马上,平静的看了他一眼,面容坚毅,似乎是铁了心的要上位。

   平心而论,太子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他的才智很出色,结果上面有个逆天的老子,下面还有几个头角峥嵘、并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弟弟们。

   在这种压力下,精神不出问题才怪呢!

   更悲哀的是,受到杨士聪等人蛊惑,太子几乎没了退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因为他很清楚,被废的太子,就算不死,也难逃幽禁终生的下场!

   突然,鼓声震天,分列在午门城楼两侧的十八面巨形大鼓,在十八名大汉将军擂击下,发出雷鸣般巨响。

   紧接着,一支御林军整齐列在城楼上,为首将军迈开大步,面南而立,发出响彻云霄的洪声:“皇帝陛下驾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