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一脸为难:“我不是因为旁人所说才怕她。是我亲眼所见,她在半夜三更不提灯,却提着菜刀,在村中游荡。”
“哦?李老师为什么半夜三更还在外边?”
“是我第一次来嘛,没有计划好时间,半夜才到村里来。”李琼道,“我独自提着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就这么走着走着,忽然!她就在我面前了!我的灯笼往上一举,刚好看到她脸上的疤;往下一放,就看见她手里提着的刀,可要吓死我了!”
听她说得绘声绘色,陶承安跟着想了想,这画面确实挺恐怖的。
“那后来呢?”
“我以为她会问我什么,但是她没有说话,只是绕开我,走了另一条路。后来,我这有几张桌椅要修,就问村里人可有木匠。村里人说何木匠古怪,白天从不出门,只有傍晚上门取走要修的物件,修好后再在早上送来。我听了有点怕,就没有修。这下,修房梁是躲不过了……”
“那,何木匠的家在哪边?我去上门问一问吧。”陶承安道,“若是她昼伏夜出,此时可能还没睡下——”
话还没说完,只听门外一声:“真真姑娘!”
李琼脸色一僵。
“是张屠娘!”
陶承安也傻了眼。
这是什么好运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难道真是他出门没有看黄历的缘故吗?
//
这一大清早,村民正要各忙各的,听张屠娘这一声叫得凶,好奇地聚拢过来。
陶承安和李琼出门时,只见村民已经把小学堂的门都围上了。
张屠娘肩上背着个重重的皮褡裢——她那一整套的刀具都在里面。她一手扶着褡裢,一手拎着张琢的后衣领,敦实地堵在学堂门外,脸色沉沉的。
李琼走上前去,招呼:“张姐姐,送孩子上学来呀?”一伸手就想把张琢捞过来。
亲妈送你上学来,感不感动?
反正张琢不敢动。
李琼一把也没捞着,倒是不慌:“张姐姐——”
“真真姑娘,你别说了。这几天来回来去都在说这事,就算你不烦,我也烦了。”张屠娘一口打断李琼的话,“花儿不读了,我说了算。”
陶承安在旁帮腔:“张姐姐,我们并不多留,只是一个月而已,一晃就过去了,不能再通融通融吗?”
“呵,”张屠娘歪着嘴,不屑地笑了一声,“真真姑娘,我虽然穷,但也没穷到跟你抠唆五个鸡蛋的份上。你说是不是?”
李琼点点头:“嗯。”
张屠娘声音拔高了些:“我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觉得,吃皇粮才是正经出路。怎么不想想,我们这样的人家!没那个命!”
她又苦笑一声,拽了一把肩头褡裢。那里面刀具碰撞,铿然几声。
“从我祖上开始,一家做的都是这造孽的勾当,各个都没有善终!就这样的祖奶奶,自己还不知道在地狱十几层,能保佑家里出个状元娘子?我看趁早不要做这种富贵梦,踏实点才能好活!”
李琼还试着劝解:“张姐姐,花儿会读书,也是一种才能啊。官家科考举贤,不看出身的。花儿通过县试便是秀才,身份就大不相同了,以后自然是越来越好的。”
张屠娘把头一仰,摆摆手:
“你们也别觉得,就你们斯文人知道对孩子好。花儿这丫头,是我搁在肠子里揣了十个月,在鬼门关前头走了一遭,才生下来的,你们觉得我会害她?
“我就不信你不知道,如今想把小孩送去学铁匠有多难!这可是最吃香的手艺了,等到被那边的兵营雇用,她就能一辈子不愁吃穿!我听县里的人说了,读书做官儿,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勾当,就算这次考中了,也得再读书,再往上考。多的是考她几十年都考不上的穷酸书生!
“真真姑娘,换作是你,你是愿意自家孩儿被人戳着脊梁骨说没用,还是想让她有一门手艺,手里做肚里饱?”
李琼张了张嘴,一时没话说了。
陶承安适时插话:“张姐姐,据我所知,去做铁匠学徒,最少也得做三年,才能正式拜师,学到手艺,是不是?”
张屠娘道:“军营里要很多铁匠,时不时就去县镇里的铁匠铺子招人。现在学铁匠,哪来得及做三年学徒?一年半载足够了。”
陶承安道:“是啊,那也要一年半载的。可是县试就在眼前,毕竟花儿读了这么久的书,总要有个结果不是?若是她考不中,您再让她去铁匠铺也不迟啊。”
“怎么不迟?那就晚了!”张屠娘着急忙慌地大声道,“我是花了半辈子积蓄,求奶奶告爷爷,才给她找了这个门路!这个师傅跟军营里有关系,隔三差五就能把徒弟送进去!你知不知道后面跟着多少排队的小孩?这几天,她再不去铁匠铺子的话,别人立刻就顶上了!”
张琢把手搭在母亲手上,轻轻地说:“妈,我不想学铁匠……”
张屠娘怒道:“那你想干什么!上天吗!”
张琢抬着头看她,细声细气地辩解:“妈,我想读书,将来孝顺你,养你到老,你以后都不用这么辛苦了。”
张屠娘怒道:“你别给我将来将来的,老娘不要你养!想要有出息,眼下就听话!我好不容易给你寻了个好走的路,你就按我说的走,行不行?你能有一门手艺,自己管好自己,我就是死了也闭得上眼!你怎么就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