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1-1218)

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404章

  而大概的数据李恪之所以没有制止,其实就是他故意放出去的。

  整个长安范围内总计有三万五千多人参与考试。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个长安范围内自然不仅仅是居住在长安城的人,还包括长安周围的这些人口大县等等。

  但即便如此,这个数字都已经让所有的门阀世家沉默了,因为在这三万五千多人里面,门阀世家几乎大部分的优秀学子派遣出来,只有占据了不到一半。

  而剩下的一大半,都是以前根本无法参与科举,无法参与到国家政事当中的人,但这些人却参加了考试。

  还有四千多人是来自于真正的底层百姓。

  这是什么概念?他们或许不知道,但李恪却知道,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到一千多年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结束,全部的进士人数也不过十四万人出头。

  而这十四万出头的进士里面,光清朝就有26849位,大明一共约为25000人,而宋朝有多少呢?接近六万!

  而剩下的辽、西夏、金、元加起来大约为四千多人,隋唐五代加起来总计才六千多人。

  而分到大唐的进士数量就更少了,而在大唐原本参与科举的门槛就不低,进士录取数量虽然很低,但实际上要远远高于后面的明清时期。

  但即便如此,大唐每次录取的进士不过二三十人。

  固然是因为录取的人数少,但同样也因为参与考试的人本来就是少。

  而现在……仅仅长安就有三万多人考生,注意这是达到了考试标准的就有三万多人,如果算上全部学生呢?

  这个学生数量怕不是冲着十几万去了。

  这光是长安周围啊,虽然说长安算上周围人口大县大约有接近二百万人了。

  那大唐全天下有多少读书人?而这一次符合考试标准的考生又有多少人?

  如此庞大的数量,这些门阀世家不知道后世的情况,但他们知道大唐的情况。

  大唐每次参加科举的人数多少?就算最简单的秀才试,人数也不过就是数千,而进士和明经试,人数更是只有二三百,甚至更少。

  而现在呢?光是长安周围就是三万多!十倍都不止!

  并且这次考试都不是最简单的考试,听说是殿下设立的较为高级的考试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最后考试出来的人才到底如何,但光是这个数量就让所有人觉得惊恐,觉得更加的直观。

  难道殿下所言,天下皆是读书人,或者不敢说天下皆是读书人,但天下皆能识字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那个时候,大唐会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

  而……那个时候,大唐真的能够稳定吗?

  历朝历代造反的最开始不都是读书人吗?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出身,但肯定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读书人。

  史记当中记载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

  好像他们两个人也是农民一样。

  但实际上,这些门阀世家都很清楚。首先陈胜吴广就不是百姓,这二人当时在秦都是有官职的,而且本身也有贵族背景。

  要知道,陈胜字涉,吴广字叔,而且这个姓和字都不是在他们出名之后取的,是本来就有的。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要知道连大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刚开始都没有名字的。

  刘邦刚开始是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称之为刘季,等功成名就之后才有了名字。

  除了名之外,这二人还有字,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至于说第一次所谓的农民起义,门阀世家更多的都只是看一看了。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百姓是最容易被裹挟的,而所谓的第一次,那可不是第一次呢,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作为整个中原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那才有了农民,有了起义。

  在秦之前,那春秋战国时期,百姓有机会起义?春秋总计持续的242年间,数十个诸侯国相互征伐暗算,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暗杀,52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朝聘和盟会450余次。

  战国时期更是由大小诸侯国相互征战征讨变成几大诸侯国相互混战,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大一统王朝。

  这个时间内,你说,百姓活着都不容易了,还造反?

  至于更早的周朝时期,那个时候哪有百姓农民一说?那都是奴隶。所以陈胜吴广当然是第一次了。

  第1117章 大唐也有犯罪

  为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被称之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因为统一之后的大秦才是真正中央集团制度的帝国。

  以前的周、商、夏等如果严格的来说,只能说是联盟,或者说那个时候的王,都只是盟主而已。

  纵观历史,他们所有人都知道,读书人才是最容易造反的,那天下如果都是读书人?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至少他们这些门阀世家是这样想的。

  但现在他们已经阻止不了,或者说,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大唐了,现在的大唐他们才感觉乃是真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帝国。

  至少在这些读过历史的门阀世家眼里,凡是过去的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权力能够如此的集中在皇帝的手里面。

  而外界的人几乎很少能够产生影响和威胁。

  但让他们古怪的是,明显权利高度集中,但却又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的感觉,而且所有朝臣的权力又几乎快要成为历代里面最大的了。

  这就很让人怪异,明明权力下放给了大臣很多,为什么还是给人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感觉呢?

  但不论如何,他们现在根本阻止不了大唐前进的脚步,也就是说,天下不敢说都是读书人,但最起码天下人人都有权利读书,有权利参与考试,有权利有机会成为朝堂之上相公的局面很快就要形成了。

  所以这些门阀世家这段时间里面往来那叫一个频繁,而且一个个家族会议都在不断的召开,至于他们具体在讨论什么,其实李恪猜都能够猜的出来。

  这就是人类的通病啊,不见棺材不掉泪。其实这种迹象,或者说这种发展的迹象李恪都已经不能说是各种暗示了,应该说已经放到了明面上。

  只要不是智商有问题的人,其实都可以预料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就是有很多人依然不愿意去相信,依然不愿意承认这件事能够被李恪做成。

  在他们看来,让天下人都读书的难度太高了。

  而现在却让殿下做成了,甚至……还是他们主动帮忙做成达到这样的局面的,问题是,当初他们有的选吗?

  没有。

  对于这些家族的会议,霍刚曾经想过汇报,不过李恪摆了摆手,示意他暂时不用汇报,等全国的统计数据出来再说。

  但这些家族的反应,其实朝堂上下,包括李世民等人都知道,但大家也都默契的没有主动提,都在等李恪,看看他到底会怎么处理。

  或者说,当这股力量汇聚的时候,李恪到底有没有做好准备。

  李道宗虽然曾经说过,这些门阀世家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的矛盾也很多,一个家族内部的各个房,各个分支之间也是有一些利益冲突。

  不用将他们看的太强大,但实际上,如果有一项东西开始切实威胁他们的利益,切实的将刀子放到了他们的脖颈上,他们开始被迫自保的时候,他们其实已经被动的团结在了一起。

  确实,他们统一行动也很难,他们相互联系一起行动也很难。

  但是当他们都是处于被动的时候,这种行动就差不多相当于联合在了一起。

  而这股力量,李恪到底该怎么处理?

  掖庭宫,李恪和李嫣正漫步在这里,两个人刚刚去了一趟内侍省,内侍省位于掖庭宫的西南拐角处。

  掖庭宫位于太极宫的西北角,这里是宫女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工作干活和居住的地方。

  宫女她们更多的是居住于掖庭宫的中部区域,而西南部则是内侍省的办事机构,也就是大唐皇宫太监们的总部。

  但大唐时期的太监可都是读过书不说,而且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官员。

  之所以跟李嫣来内侍省,主要是看一看内侍省最新收进来的十几个小太监。

  没错是刚收进来的,本来现在大唐的皇宫都已经不收太监了,至少现在的算是最后一批,而这些新的一批来源也很简单。

  是公共安全部最新调查处理的一个案子,一个最新的牙行被查出,包括这个牙行的东家都一并抄家,这个时代的刑法量刑的程度可是要远远高于后世。

  这方面李恪没有去处理,时代不同,刑法的标准不能一样。

  而这个牙行里面有十七八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小太监,这也是李恪第一次知道,原来在大唐的皇室之外,或者说古代皇室之外,一些大的门阀世家里面所购买的奴仆居然也有太监。

  或者准确的说,不是太监,而胜似太监。他们被服用一些可以永久导致失去男性功能的药物。

  虽然器官是没有确实,但跟太监有什么区别?

  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规避掉大唐律的风险。

  李恪再一次感受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说法,或者说再一次感受到了古代这些门阀世家的胆大之处。

  太监是普通人坚决不允许使用的,只能是皇室和皇子公主等有一定数量的太监,除此之外民间是不允许使用。

  但民间却依然存在效仿的行为,这是采用药物阉割的,实际上物理阉割的估计也不再少数,只是很多没有被发现罢了。

  当然,李恪作为既得利益者,单纯因为太监这件事或许不应该判处什么刑法,毕竟革命都是要先革自己。

  但谁让这个牙行的这些儿童来源不正呢,大唐已经严禁出现非编户,自愿也不行,这就让很多牙行的生意不好做了。

  毕竟想要弄到新的好卖的奴仆要跑到新罗,百济等地才行,怎么可能有那些偏僻山区乡村的孩子来的方便?

  这些孩子他们都是直接让人绑来的,重点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孩子的家乡原本在什么地方。

  虽然这些孩子已经十一二岁了,但这个时代很多山水名,当地人都有自己的称呼,跟官方称呼根本不挂钩,而且这些孩子都没什么见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的。

  这些牙行并不是自己亲自动手绑来这些孩子的,都是一些人贩子。打击犯罪的事情由公共安全部去做,而这些孩子最终也就送来了内侍省。

  第1118章 太子殿下要出手了

  说起来,掖庭宫居然是李恪第一次来,这里面虽然是宫女等住处为主,更多的是以功能性的建筑居多,但作为皇宫的一部分,它的整体建设就不会太差。

  毕竟不能让一处建筑破坏了整个皇宫的风水,风格。

  公共安全部的案件侦破李恪并不插手,只不过是这件事比较特殊才惊动了李恪而已,这些年大唐的犯罪案件并不少。

  或者说并不是这些年,就李恪改革之后这几年,虽然犯罪较前些年下降了不少,但依然还是有。

  只是少了许多因为实在是吃不起饭而不得不犯罪的人,剩下的那帮那就是只有坏了。

  但在长安城这些人逐渐没有了活动的空间,毕竟那些老兵将整个长安城控制的死死的。

  就算是有一些青皮的到来,想在这里混过这些地头蛇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但其他的城市犯罪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就算是长安城的犯罪也没有停止过,只是相对来说,涉黑方面的犯罪停止了许多而已。

  一直以来,李恪都不太关注这些事情,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如果他上辈子是个刑警转世,没准这辈子在这方面入手。

  既然不是,那就得相信这个时代的人。

  大唐并不是万般太平,当然,绝大部分的时间里面,这些案件跟李恪扯不上什么关系,自然也就无法影响到他。

  “三哥,这些孩子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李嫣看着李恪问道。

  “他们之前什么都不懂,现在只能是改天请孙真人过来给他们看看,能服药恢复的就尽量让他们恢复,如果恢复不了的,就给他们在这里干着吧。”李恪无奈的摇摇头。

  大部分时间里面,宫里面的太监绝对不是一个好去处,看似有可能成为风光无限的那个,但同样宫里面死掉的小太监可是一点都不少。

  所以太监虽然要求颇高,但实际上大部分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或者有一些因为特殊原因而跑到宫里面当太监的。

  总而言之,没什么身份背景在这里面,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有可能因为听到了不该听的话就丢掉一条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现在大唐在针对这方面逐步改变,但暂时来说,这些东西还暂时无法涉及。

  因为宫里面涉及到的东西,用后世的话来说,都是国家机密,泄露出去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嗯,哎,其实父皇说的是正确的,我们身为皇家总是有一些影响力,只要是我们有影响力,民间就会有效仿的人,想要控制这件事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三哥你不用太过于操心。”李嫣点点头道。

  “你放心吧,我不操心,该处罚的处罚,该干活的干活,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犯罪的。”李恪摇摇头道。

  “嗯,对了,三哥,那这次这些门阀世家的反应,你决定怎么处理?”李嫣好奇的问道。

  “反应?他们有什么反应?我为什么要处理?”李恪笑着问道。

  “额,我想三哥你肯定是知道朝堂内外的情况的,不管这些门阀世家怎么做,他们现在频繁的开会,而且肯定会做出一些反应,估计外面不少人都在等着看三哥你的处理方式呢。”李嫣有些疑惑的看着问道。

  “为什么是看我的?而不是看我爹的?我又不是皇帝,关我什么事?”李恪淡淡的笑了笑。

  其他人看热闹的心态李恪当然知道,或者说他们也不是看热闹,而是看朝廷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然后在做出针对性的反应,仅此而已。

  如果李恪什么都不做的话,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不过这些门阀世家是不是会更加胆大,或者说形成什么类似蝴蝶效应一样的影响,谁也不知道。

  李嫣眼睛微微亮了亮,她似乎明白了:“三哥你的意思是以不变应万变?”

  “不完全这么说,准确的说是,我们将我们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只需要既定推行我们的策略就行。”李恪笑着点点头。

  “我大概明白了。”李嫣立刻懂了李恪的想法,她直接开口道:“那到时候这些试卷还是我来接手一下吧,虽然这些试卷的数量很多,但实际上对特定的题目答案制定一定的范围的话,通过他们的答案,结合心理学,行为学,传媒学等手段,判断他们所擅长的东西并不难。”

  “只要多一些人辅助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我来处理,到时候只要我们录取的人能够物尽其用,那么这件事就不会引起任何波澜。”

  李恪立刻笑了,不得不说,自己这个媳妇儿,是真的聪明。

  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变就能处理你的万变,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从掖庭宫这里传过去就是万福殿和千秋殿了,李恪这里还没等回去,前面一个人影正好迎面走了过来。

  隔着老远,人影就笑着道:“三郎,弟妹你们在这里啊,可让我好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