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秦:开局覆灭十万匈奴

大秦:开局覆灭十万匈奴 第432章

  最后赵宸无奈只能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

  就是商人们出资出人,然后赵宸出技术、大匠,在辽东、闽中等沿海寻找地方建立船厂。

  合资共同来打造海船!

  最后赵宸还好心的安慰他们,只需要再过半年时间,他们就可以跟着大秦海军出海了。

  而财富是死物,又不会自己跑,安心等待半年时间云云。

  商人及权贵们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

  可以赵宸如今的威望,跟时常表现出来的‘好说话’,他们也不敢得寸进尺了,免得赵宸反悔,不带他们玩怎么办?

  在赵宸的设想中来看,往后的大秦,至少要有不下三个超大型,搭配无算的大型、中小型的海船制造厂,才能满足大秦对海外利益的要求!

  胶东现在这里算一个,会稽郡、大江的出海口也可以建立一个超大型的船厂。

  像是辽东、闽中等也有建造超大型船厂的条件。

  但是超大型船厂是用来制造战舰的,而商用的话,只需要大型搭配中小型船厂就够了。

  最后敲定,一共筹备建立两个大型船厂,十五个中型船厂,至于小型的赵宸并不感兴趣。

  而且船厂也不是谁都有那个实力来玩的!

  另外,本就在去年就开始筹备的,所以赵宸自己也建立了一个超大型,专造战舰的船厂,就在南方的闽中郡海边。

  刚好接下来开海的重头会放在南方,所以在闽中建立一个造船的地方就理所当然了……

  大秦按部就班的发展着,好似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时间不经意间,过去三年。

  三年的时间里,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整个社会好似都变得富有了。

  这是包括底层的百姓的!

  不说有多么有钱,但是至少每家每户过年,已经达到了可以去扯一点布匹回来,给一家人做一身新衣服过年。

  而三年的变化,在很多人看来是有些属于奇迹的!

  最明显的,就是冬天人们不是那么冷了,不敢说不会有人在冬天冻死,但却是是冬天不再属于人生中一道坎的范畴!

  工业人口,三年时间增加到了两百万户,已经不光光止于赵宸、大秦的产业里面。

  更多的,还是很多商人也学着大秦开办起了,管理上先进的工厂。

  甚至很多有意思的,像巴氏、范氏这样的大商人,如今身家已经是比三年前庞大了至少两三倍!

  连原本有些觉得投入大的,修建水泥里,如今在他们心里,已经不是什么显眼的投入了。

  这三年里,赵宸也在逐渐把手里的一些技术,有意识的释放出去。

  比如简单的样貌处理、畜牧养殖、棉花的种植、还有水力的应用等等!

  至少现在商人们已经可以,在赵宸这里拿到机器后,自己就能织造廉价的布匹。

  还有因为社会整体变得有钱后,需求自然就起来了。

  所以畜牧业出现大力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现在不用赵宸刻意引导,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就都不会轻视了畜牧养殖这个产业!

  第525章 太上皇(完结)

  除此之外,赵宸开海的脚步在这三年里面,最远北方已经到了白令海峡,南方则是吕宋及后世的马六甲海峡等等!

  而大秦这三年来白银逐渐增多,又因为商业爆发式的增长,黄金不够的问题开始凸显了出来。

  在军事上面,孔雀王国如果不是大秦最后拉了一把的话,现在说不定已经开始到了改朝换代的进程。

  现在孔雀王国的北方只驻扎着一支两万人的部队,最高长官就是从北海城调过去的王离。

  而三年的改变与变化远不止于如此!

  除了开海因为几乎白捡的利益引人注目外,三年里最大的事情,就是对北海、岭南、西域三地的官员、武将们的调换了。

  扶苏、蒙恬如今调往了岭南,子婴、王贲则是漠北,而公子高跟李越则是前往了西域。

  完成这样的调换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也让很多人因此而放下心来。

  连当事人扶苏都因为赵宸让他们与岭南调换而松了口气。

  如此,他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军事上的变化,更多的还要属海军了。

  原本的东海、南海两支舰队,如今已经彻底成型。

  也就是说大型的战舰具有五十艘,加上其他各种功用的船只,每一个舰队都达到了一百艘的要求!

  当然这三年的开海也不是顺风顺水,东边的海域还好一点,不管怎么说,都还属于岛链之内的范围。

  而南方海况则复杂多了!

  出海的舰队只能是沿着大陆架航行,稍微偏移一点,都很可能就是船毁人亡,或者迷失在大海上后,再也找不回回去的路。

  开发了南边,最让赵宸在意的不是什么有多少财富,而是东南亚的占城稻!

  从去年春耕开始,南方水网丰富的地区,已经全面耕作的占城稻,并且收获的第一季,就让无数人惊掉了下巴。

  哪怕在赵宸看来还是很少的产粮,可也比原本大秦种植的五谷,那种在他眼中绝收的要好多了。

  至少占城稻的种植,让去年大秦整体的粮食,在原有的基础上,翻了一倍还多!

  要知道这只是一半个大秦换种了占城稻,还是第一次种植而已!

  经济以一个恐怖的速度上行,加上粮食的增加,而生活变好又带来了人口寿命的后延。

  赵宸预想到的人口增长,在第三年终于是被盼来了。

  在锦衣卫的调查下,第三年的新生人口,是比始皇四十年之前的一倍!

  而死亡人口却大幅度的减少。

  只用了不过数年的时间,大秦就已经恢复到了始皇三十七年的人口数量。

  三年后的今天,教育体系逐渐覆盖到了原本大秦的四十郡。

  连岭南的桂林甚至西南夷地区都有学堂的建立!

  而纸也彻底的步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当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书籍的大量出现,并且书籍的价格还非常低廉!

  识字的人变多,加上书籍的不限量供应,如今的大秦正积蓄着一股非常惊人的力量!

  当然,这点也就只有作为旁观者的赵宸能发现这点。

  他从未轻视过这片土地生长的人。

  不管是后世现代,还是两千多年前的秦朝。

  出身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总有种一众独有的力量在群体中,在个体上都有表现。

  ……

  东海舰队注意力一直都在东边。

  但因为航海技术的掣肘,赵宸只要求他们沿着海岸线北上,能越过白令海峡就够了。

  并没有执意让他们真的就这样横跨整个太平洋。

  其实经过一两年的探索,东海舰队完全可以安然无恙的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

  除了逐渐对航海的熟悉之外,更多的还是这几年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沿海修建了很多补给港口等等。

  北方是这样的,南方也同样是如此。

  对于南海舰队而言,如果到达吕宋的难度系数为一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的目标澳洲,难度系数可以说是直接提升了两三个等级!

  始皇四十四年,东海舰队从第一个补给点,扶桑的北方出发,即将沿着海岸线,前往大洋的彼端。

  随行的的商船,加上东海舰队的船只,一共有五百余艘海船踏上这次旅途。

  他们将要带着赵宸的期望,成功越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然后稍微探索一下北美后,将会继续沿着北美大陆的西海岸南下,最终前往赵宸心心念念的南美洲。

  这一行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也没人清楚回来后又是多少年后。

  赵宸也是如此。

  而南海舰队,除了沿着东南亚,打通南亚的航道外,主要目标也方向了孤悬海外的澳洲。

  数年时间,除了大秦内部本身兴起的商业外,最为耀眼的,就属于作为连通西方的西域了。

  不经意间,大秦的名声逐渐传到了地中海沿岸及北方的各个西方国家。

  除了对打败了雅利安人这个野蛮民族的大秦感到好奇外,更多的,还是终于有了商业上的交流。

  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交流逐渐增多。

  也对对方的了解开始明朗。

  大秦是一个蒸蒸日上,人口数千万,国土面积让人望而生畏的一个帝国。

  是这片土地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而西方,则是由共和议院、长老、贵族制度,同样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处在上升阶段的罗马为尊。

  其他的国家只能在罗马旁边摇旗呐喊,再则就是非洲北部与欧洲接壤的埃及了。

  西方来自罗马或者其他国家的商人逐渐出现在大秦,出现在咸阳。

  而大秦的商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口加起来,比大秦还要多的市场!

  如今孔雀王国的市场逐渐饱和,已经不能让习惯了财富爆发式增长的大秦商人及权贵们满意了。

  所以当逐渐打通了与西方的联系后,无数商人都分出了一部分力量,放在了前往西方、前往罗马的路上。

  但是陆路终究比不上海路,对商人们来说是丢了舍不得,用着又厌烦的鸡肋。

  直到数年后,南海舰队沿着欧亚大陆,南边的海岸线,出现在了地中海……

  始皇四十八年,离去四年之久的东海舰队,出现在了大秦国土的最北端。

  去时五百艘海船云集,归来时却只剩下了不到三百艘的数量。

  然而他们却带回来了赵宸期盼了很久的东西,红薯、橡胶树等等!

  而此时嬴政年龄已经接近七十岁,放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高龄了。

  就跟现代的九十多岁差不多的概念,想了许久,嬴政以始皇帝的名义,下达了退位的旨意。

  始皇四十九年,始皇帝退位,为太上皇,传位于太子赵宸。

  时年赵宸二十七岁。

  (本书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