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家请我当皇帝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43章

大家请我当皇帝 四代重奸 8114 2023-10-03 22:47

  “要我说,既然‘岳王爷’来到了咱们润城,怎么也得请他坐一坐,吃杯酒再走。我们润城这些年多遭兵灾,不是匪灾,就是官灾,好容易来了一个好官,也被这‘岳王爷’杀了,想必这官也不是什么好官!”

  躺在牛车上苟延残喘的吴先,闻言差点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被人气死当场!

  可是那老者哪里知道这个“好官”正在旁边听着,继续说道:“不如大家请这‘岳王爷’留这里一些日子,好歹也得防备个官匪之辈,大家说好不好?”

  润城百姓一听,不由纷纷叫好!他们本来就是生意人,不像别处耻于谈利,反倒事事皆以利益为先。先前那吴先能守护润城,大家里面出钱出力,请来驻扎此城;此番吴先栽了个跟头,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了张顺头上。

  至于将来官府打过来怎么办?开什么玩笑,我们是良民,被流寇打劫了,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再说了,即使知道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知道官兵打过来不照样洗劫一番吗?

  张顺望着见到自己像见到亲人似的润城百姓,一时间也哭笑不得。谁能想到这世间如此黑色幽默,贼寇被百姓请过来防备其他官兵和贼寇的袭扰。

  只是张顺是个非利不动的性子,做这种没什么好处的事情。他觉得好像并不划算,反倒会因为待在一地太久了,容易被官兵摸到踪迹。

  张慎言看到了张顺的犹豫,连忙劝谏道:“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将军既然有志于天下,何不待上两天,让更多的人都听到你的威名呢?”

  原来这张慎言也有一般心思,他自觉自己和张顺一同入城,辱了自家名声。若是日后反正,恐有污点。如今若是劝说张顺待在润城一段时间,一来增加了官兵发现张顺队伍的几率,二来将来自己可以辩解说因为自己的劝说,才使得润城百姓免于兵火。

  只是张慎言这番思量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是得罪了两个人了。他那儿子张履旋闻言不由冷哼一声,低声对重伤的吴先说道:“竟有此父,深以为耻!”

  吴先被润城百姓的反复,本来就弄得满头是火,更被这张慎言一顿火上浇油,不由更加恼怒,不由接话道:“亏得我之前信了他的邪,还以为他是个忍辱负重的忠臣义士!如今看来,他自得其乐那!”

  张顺哪里知道自己身后,这两个人正在嚼耳根子。他仔细思量一番,发现自己目前确实没有什么紧急事情要做,在这里混上两天,也不是不可以,便点头答应了他们。

  润城百姓见此,不由高兴的争相欢呼,到处奔走相告,好像遇到了天大的喜事儿似的。

  张顺回到了原来控制张氏族人的府邸,将麾下将领人马并张氏族人各自安排到跟前住下,才算忙活完毕。此时,又多有城中客商求见,张顺也并无傲慢和不耐烦之意,仍然一一接待,顺带打探一下附近的消息。

  张顺接待了半晌,前来拜访的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为人圆滑精明的之辈。这类人物张顺还没想好怎么用,这时候又进来一人,却是个有几分眼熟的瘦弱年轻人。

  张顺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确实没有见过此人,不由心中有些奇怪。不待张顺开口,便听闻那人笑道:“大王好雅兴,还有心在此处交接客商,不知城外官兵索之甚急吗?”

  张顺见他要对自己卖弄嘴皮子,心中感到更加奇怪,也笑道:“我不怕他不来,就怕他们不肯自投罗网罢了!”

  那年轻人也甚至狡猾,见口头是没占上风,便改口道:“即使大王兵威甚重,恐怕官兵坚守城池,大王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吧?”

  张顺一听,这人话中有话,便笑道:“阁下如何称呼?既然说到此事,想必阁下准备有什么事情要教我的吧?”

  那年轻人听了,连说道:“不敢,不敢!小生姓王名沐,字清之。我本是官宦之家子弟,只因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是以官场无望。我便在这泽州大同之间卒一些小本生意,不知阁下可有兴趣?”

  “哦?是何生意?”张顺兴趣缺缺地问道,自家做的是杀头的买卖,对一般小生意倒是无所谓的态度。

  “火器!”

  第135章 “军火商”

  张顺听了,心中不由一惊,面上却笑道:“我本来号称‘擎天柱’,又有个别号‘威震天’,你可知其中缘由?便是我善造善使火器之故。你若有好货,只管拿来,我却不会亏待与你!”

  那王清之听了心生喜欢,高高兴兴的对张顺说道:“你且稍等,下午我便使人带来几色样品,请您查看!”言毕,此人便咳嗽了两声,兴奋的告辞了。

  张顺自知自家军队战斗力只是一般,多数时候还是需要依靠火炮来撑场面。他自知自己所铸造火炮也称不上高明,生怕遇到了火力猛于自己的对手,所以他对此事颇为上心,亲自把王清之送到了门外。

  结果张顺此番行为,反倒让下一位进来的客商看到了。他对张顺说道:“将军,此人乃是个顽劣之徒,不可深信之!”

  张顺正好想打听此人消息,便连忙问道:“此话怎讲?”

  “此人乃是孟津痴仙道人王觉斯之孙,为人顽劣好色,经常做一些欺男霸女的勾当。不曾想此人得意忘形,霸到了一位知州的女儿身上。那王觉斯不过一个翰林院侍讲而已,如何得罪起一方知州?”

  “他没有办法,只得卖了些田宅,凑了些本钱与这孙子。使他往来于内地边地,做一些粮食布匹的买卖。这厮手里有了些许钱财,却不忘那老本行,经常出入于勾栏之间,一掷千金,败家至极!”

  “甚至最喜好寻那卖艺不卖身之人,常常既掏空了身子,又掏空了腰包,实在是可笑至极。前些日子,据说在那大同,寻了个大同的婆姨,鬼混了一番日子,也不知道他一夜到底丢了多少,这才想跑回来,再骗些银两罢了。”

  张顺一听,倒对此人息了一番心思,便不在特别在意了。不曾想张顺忙到下午,刚准备歇息一番,却听到姬蛋前来报告:“外面来了一个年轻的后生,说是和主公约好了,要做笔大买卖。他还带了两辆太平车,沉重的紧,不知道拉的是什么!”

  张顺一听,倒是心中有了几分警惕,便下令让姬蛋前去检查一番,再作决定。过了一会儿,姬蛋才跑回来汇报说:“不过是些铁碗、铁桶等物件,还有一些铁球球,不知做什么用。”

  张顺听了,到没有什么刺客之类的,便安下心来,下令姬蛋将此人和货物给带上来。

  过了半晌,那王清之和他的货车被侍卫待到了院中,张顺一看四轮货车是被掀开的油布,差点想一脚踹死那姬蛋。

  这哪里是什么“铁碗”“铁桶”和“铁球球”,赫然是碗口型、直筒型的火炮和炮弹。若是对方有心对付自己,这也太危险了。看了自己还得寻得一个精明一些的亲信担任侍卫,不然自己早晚要被悟空、姬蛋这两个蠢货害死。

  张顺强忍着不安,问道:“这就是你说的火器吗?”

  “对!”那王清之喜笑颜开的对张顺指着这些东西说道:“大王您看!”

  “这个是碗口炮,别看它底浅嘴大,把这开花弹放进去一炮下去,就炸翻一片人马!”

  “这个是毒火飞炮,才重二三十斤,装药十两,使用毒弹,一炮下去不但能炸伤人马,还能使人中毒。”

  “这个是子母炮,戚南塘所创,弹信用木头刻成螺丝,以药捻缠之,最为方便。”

  “这个是轰天雷,生铁铸就,内嵌引信,中藏神烟、法药,以之攻城,无有不克!”

  那王清之滔滔不绝,逐个给张顺讲解。张顺看了半天,心想:“这特么不就是臼炮吗?还起这么多千奇百怪的名字,要说厉害,还是自己在后世电影里见到的‘没有良心炮’厉害。”

  “看来这厮是想拿我当冤大头了,我只需购买几个样品回去研究研究便是,回头按照‘没有良心炮’的方法,铸造几个大家伙,这才真是攻城无有不克!”

  想到此处,张顺笑道:“你说这些,我都不甚紧缺,不过难得千金买马骨,我且将这些样品买下吧!”

  “你若是有心做我的声音,却是好说。你能不能给我弄一些西洋炮出来?大号也行,小号也中,只需好使就行,我保管银子管够。”

  那王清之本来见推销火器失败,又几分悻悻,却没想到张顺讲出这番话来,不由精神大振。他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大王放心,没有我王清之拿不到的火器,只要你舍得出银子,哪怕红夷大炮,我都能给你搞到。”

  原来这王清之虽然是个纨绔,却是借助爷爷王铎的关系,搭上了大同边军的路子。起初,这厮还比较胆小,只是专做些粮食布匹的买卖。

  奈何“大同婆姨”天下闻名,不亚于南方的“扬州瘦马”,这厮一来二去,就入不敷出,便动了歪脑筋。

  要说这大明也是药丸,边军粮饷常常拖欠,将士们常常饿着肚子作战,也不是办法。此时陕西山西匪乱,就有机灵的把主意打到“军火”上面了。

  这王清之便是此类代表,他们低价从边军手中购买一些有些落后淘汰的火器,再贩卖给贼寇,甚至朝廷新募的军队之中,以赚取差价。

  不过这王清之更为胆大而已,他仗着和大同府边军的关系,边琢磨这要不要搞来一些精锐的军械火器,卖与张顺。

  张顺自不会操心那边军如何“平账”,那王清之如何倒卖军火。他之所以提出购买西洋炮,其实就是为了仿制。这西洋炮其实就是小号的红夷大炮,对具有现代思维的张顺来说,大小并不重要,关键是火炮的形制。

  他只要拿到西洋炮的样品,他敢肯定自己以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发展,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说实话,目前张顺所使用的“虎蹲炮”样式落后于时代,他对此炮的性能也颇为不满意,只是条件所限,只能勉强对付着使用而已。至于花了几百两银子买来的这一堆杂七杂八的火炮,张顺倒是没白花钱,他准备研究一下这个时代的“开花弹”是什么技术水平。

  对一个现代人来说,火炮不能打爆炸弹的火炮,那还能叫火炮吗?

  第136章 援助(上)

  作为一个“流寇”是很难有休息日可言的,张顺虽然在润城镇得到了片刻喘息,但是以他谨慎的性格,却根本不敢有丝毫放松,他早已将陈长梃的骑兵放了出去,充当斥候,探查润城周围军情。

  至于在城内,虽然他看似悠闲的拉拢当地客商,实际上却是在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个是通过这些客商收集周边的情报,别看这些商人不起眼,其实对信息最为灵通。他们既然敢在这个时候冒险来润城做生意,肯定早已打探好周边的军情了。如若不然,不但生意上有可能血本无归,说不得性命也保不住了。

  另一个,张顺便趁机和个别有意向的客商谈下了一下买卖的意向。比如和王清之谈下来的西洋炮生意,和有的客商谈下来火药生意和情报生意。

  总之,张顺趁机将他们发展成自己的情报网和后勤网。对这些客商来说,山西百姓的死活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和他们有关系的只有银钱。

  而对张顺来说,讹诈了这么多银两留在手中既不能吃,又不能喝,他张顺又不是守财奴,当时想办法换成实实在在的实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张顺和这些客商轮个交谈之后,还真发现了一些重要情报。第一个情报便是山西巡抚宋统殷因为失陷泽州、三晋大震,便被朝廷罢了官职,以右佥都御使许鼎臣代之。

  此人乃是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尔铉,号定于,是万历三十五年进士。观其履历,平平无奇,张顺也不知道这番更换,对自己等人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肯定会导致官府改变以往的策略,自己要多加小心谨慎才是。

  其实,张顺却不知道此番轮换正好坑了那三心二意的张慎言,如若不然,说不得张顺会遇到不小的麻烦。

  第二个情报便是因为之前义军围困怀庆府,导致朝廷调动了左良玉带领昌平军前去坐镇,并伺机围剿义军。

  这左良玉在明末亦是大名鼎鼎,在很多人眼中,此人素来以“疾”“勇”著称。据闻此人将兵遇贼而跑疾如风,杀良冒功勇如虎,不为人所喜。

  虽然这些事情确实是时有发生,但是并不能抹杀此人比较能战的事实。此人本是辽东边军,曾受侯恂提拔,崇祯四年七月的时候,带队在松山、杏山一带与清军作战,功劳排第一名。也正是因为如此,河南巡抚樊尚燝才特意上奏朝廷,请来左良玉来援。

  张顺听到此处,不由心生退意。他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许鼎臣就任后,肯定会对义军发起新一轮围剿。而那左良玉坐镇怀庆府,虎视眈眈,估计义军想再像上次那样,在泽州待不住便越过天井关攻击怀庆府的办法再也不好使了。

  想到此处,张顺再也坐不住了。彼时天色已晚,张顺便下令大家收拾物件,明天一早便立刻润城。

  结果,计划没有变化快,当夜张顺便收到陈长梃派回来的斥候送粮的消息。张顺打开一看,居然是“紫金梁”等义军被官兵围困在沁水河岸。

  原来这几日风云变幻,那韩廷宪被“紫金梁”讨要回去之后,自知自己已经被“紫金梁”怀疑,常常心中不自安。于是他便偷偷通过信使和张道浚联系上了,通报了两件事情。

  一件便是原刑部右侍郎为贼寇“擎天柱”之父,常与贼寇“擎天柱”输送官兵消息,是以官兵作战处处被动。另一件便是韩廷宪想出卖“紫金梁”,来换来一身富贵。

  这两件事情,第一件便坑了那老奸巨猾的张慎言,第二件便坑了那一心投降的“紫金梁”。左右算来,竟是朝廷损失最大,也不知这韩廷宪到底是朝廷安插在义军之中的内奸,还是义军安插在朝廷之中的内奸。

  那日张顺立刻泽州城以后,那韩廷宪便鼓动“紫金梁”道:“泽州虽大,却不能坐吃山空。那‘擎天柱’搜刮手段了得,光这泽州城内便被其搜刮了数万两白银,实在是非同小可。”

  “若是我等坐守此城,让其在城外肆意搜刮,我恐怕这泽州之地,男无壮丁可使,女无妇女可淫,财无银两可用,食无粮米可果腹矣!”

  “紫金梁”闻言也是一惊,他自从做了这贼寇。先是跟随王嘉胤担任左丞,再后来自认“二当家”以来,各自凶狠恶毒之辈也是见得多了。

  个个都是心狠手辣之辈,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然而却没有一个能如这“擎天柱”这般轻易搜刮到这么多财物的。

  他便不由又红了眼,问道:“为之奈何?”

  韩廷宪闻言面露凶光,将手往下一挥作挥砍状,说道:“草要过火,石要过刀,人要换种!杀光灭尽,自然是榨无可榨。”

  “紫金梁”闻言不由大吃一惊,任他如何凶残,竟是想不出如此恶毒的主意来。那老神在在的务虚道人也急了眼,连忙劝谏道:“二当家既然想招安,当少造杀孽为好。不然,到时候朝廷容得下你,天下也容不下你!朝廷不得不杀之以平天下之怒,为之奈何?”

  “紫金梁”这才回过神来,尬笑道:“言过了,言过了。我二当家如何下得去手?”

  “不过,既然‘擎天柱’搜刮得,我也搜刮得,召集大火,明日出发,我们也去扫荡一番,搜刮些钱财才是。”

  于是,这韩廷宪便一路引着“紫金梁”等人到处劫掠,前往沁水河边去了。本来这韩廷宪一路计策挺顺,结果马上就快到沁水河岸埋伏地点的时候,务虚道人出来对“紫金梁”说道:“我听说富有之人以一当十,以一当百,贫困之辈十不当一,百不当一。今天我们掠夺了七八个村庄,除了杀点愚民蠢妇,并无什么收获。”

  “不如我们去攻打附近的大户,我听闻此处有个生员叫盖汝璋,富可敌国。我们掠此一户,能当二百户,杀此一人能当二百人,二当家何必多费脚程呢?”

  “紫金梁”听了之后,认为务虚道人说得很对,便同意了他的提议,命令队伍向北折返,杀向那盖汝璋的庄园。

  那盖汝璋果然不愧是一方大户,家丁近千,在盖汝璋大把赏赐撒下去之后,拼死抵挡“紫金梁”的农民军进攻。

  急切之间,不能很快攻克此处。这时候,韩廷宪见“紫金梁”开始听从务虚道人的意见,心中不安。他疑神疑鬼,认为应该是“紫金梁”发现了他的计谋,便偷着逃跑了。

  结果阴差阳错之间,韩廷宪正好遇到了前来探查的张道浚所部刘伟的队伍,他连忙向刘伟诉说义军的情况。

  正在这个时候,“紫金梁”手下的义军发现了李伟的队伍,便放弃了攻打盖汝璋的庄园,反过来追击刘伟所部。

  这一追不要紧,便追到了官兵在沁水岸边的埋伏圈,那“紫金梁”便和官兵交上了手。不待“紫金梁”走脱,那张道浚从沁水上游偷渡过来,彻底封死了义军的退路,将那“紫金梁”和他召集过来的一众义军头目围困了起来。

  对于此事,张顺的第一反应就是:哈哈,“紫金梁”你也有今天呐!

  不过,张顺幸灾乐祸完毕了之后,仔细一看斥候送过来的情报,却是开心不起来了。

  原来这次被围困义军不但包括“紫金梁”一部,还包括什么“滚山呼”“混世王”“乱世王”“满天星”等部义军。

  张顺深知自身力量有限,若是这一次被官兵全歼了这一大片义军,恐怕山西的农民军起义力量便会跌入低谷。

  到时候,许鼎臣新官上任,带领大批官兵前来进剿,自己怕是独木难支。

  想到此处,张顺无可奈何,只得连忙起床,喊起麾下的将领,连夜准备出发,前往沁水河边营救被围困的义军兄弟。

  这张顺也算鸡贼,他下令麾下士卒三更做饭,四更出发,五更便到了沁水岸边。

  此时,沁水河边杀声震天,沁水都被鲜血染红了。还有不少不知道是哪一方的尸体,时不时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幸好张顺所部处于河流上游,见不到如此凄惨的景象。张顺只看见前面一片火光,官兵与义军皆点燃火把,相互厮杀。早已阵不成阵,列不成列,不过乱战而已。

  唯有一处高地,有一部人马不曾参战,正在那里用火炮轰击义军较多的人群。

  张顺一看,知道这便是官兵指挥官张道浚中军所在,连忙下令李十安寻找位置,架上火炮用实弹进行轰击。

  那张道浚果然正在那高地上,正志得意满的借着火光观看战局,他身边的副将刘伟高兴地对他说:“经此一役,贼寇元气大伤,您必将加官晋爵,将功补过,更上一层楼呐!”

  张道浚亦深以为然,不过还是谦虚几句道:“哪里,哪里!全赖诸位齐心协力之功,待灭了这伙悍寇,我当为诸位请功。”

  言未毕,只听得几声炮响,身边士卒顿时一片惨叫。张道浚扭头一看,不由心神大震,只见麾下士卒竟然被不知道哪里来的火炮打死了十几人。

  第137章 援助(下)

  那张道浚见此,连忙让士卒查看敌情,发现不远处火光一片,映照出一只整齐的队伍来,不是别人,正是前来支援的张顺队伍。

  张道浚见有流寇居然以火炮对付他,不由大为惊讶。他转念一想,便猜测正是之前“紫金梁”麾下用火炮轰击自家窦庄的贼寇。

  这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张道浚立刻下令对张顺用火炮进行还击。双方距离较远,张道浚携带的大量弗朗机距离不过,只得以几门西洋炮进行还击。

  这所谓的西洋炮,其实就是红夷大炮。只是明人按照接触欧洲火器的对象不同,叫法不同罢了。才荷兰处得到学习的火炮被称为红夷大炮,而从西班牙处仿造学习的则称为西洋炮。

  再到后来,明人发现这些火炮形制相差无几,才统一称作红夷大炮罢了。后来传到满清,因为满清忌讳“夷”字,便改称“红衣大炮”。

  张道浚为蓟辽督造的乃是小号西洋炮,重三百至五百斤之间,口径两寸有余,倍径为二十倍左右。正好兼容明军常使的两寸口径的虎蹲炮等小型火炮。

  张道浚手中这批火炮制作精良,打起了又快又准,只一个齐射便打死了张顺麾下七八个士兵。

  这把张顺也吓一跳,张顺虽然知道官兵手中也有不少大炮,因为多次交战没有遇到过官兵使用火炮,张顺都差点以为这是自己独有技能了。

  此时夜色正深,双方互相看不清楚,也无法对对方的炮位进行轰击,只得各自架起炮来,来回对射。张顺胜在火炮口径较大,威力更胜一筹;张道浚胜在西洋炮制作精良,射击精准。

  张顺见此,连忙让士卒熄灭部分火把,隐藏主力和火炮位置所在。张道浚这下子看不清了张顺队伍所在,西洋炮顿时如同瞎子一般,一通乱打,结果还打不到张顺士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